第215章 大型工程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他們走長江航道運輸貨物的走鐵路或者長江都增加了成本,而其他地方的商人卻沒有這個額外的支出。

可等他們鬧了幾天卻發現事情不對頭,因為復興黨對於他們鬧騰得正歡的人不管不問,反而是對之前湘省受到洪災捐輸錢糧的人大力嘉獎,減少納稅。

而湘省和長江兩岸利益相關的百姓富戶也開始從報紙上得知哪些商號的產品正在鬧事,正在阻止政F疏浚長江。

這個他們哪裡能接受?疏浚長江可是一件大好事,不僅可以遏制洪災,附帶的灌溉工程可以增長農作物產量,遇到旱災更是救命的好法子。

你們這群商人不顧我們的死活,那我們就不購買你們的產品,抵制你們的貨物出現在國營百貨商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知道國營百貨商店雖然是國有企業,但依舊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各省之間激烈競爭的企業。面對國民使用者的時候,依舊會聽取使用者的意見的。只要某個地區出現民眾集體抵制的情況,那麼他們為了穩定地方市場,將會阻止被抵制的貨物進入,從其他地方批發同類產品進入當地市場。

這下子可讓這些抵制的商人慌了神,他們都不是獨家產品,平日裡都競爭激烈,現在因為稅卡就鬧騰,最後不僅被他們當地的復興黨記恨上(上面要求的政績沒有得到滿足,轄下商戶鬧事,影響了仕途),還損失了大片的市場份額。

面對這一情況,不少商賈都開始購買國債,老老實實的交稅過卡,剩下的小部分“心智堅定”的也沒有堅持多久,一紙“排查輕工業工廠生產安全隱患”的命令出現了。

這紙命令雖然明面上打的是為工人生產安全,實際上卻是被地方政府記恨上之後進行的整治。

不過做得也不是太明顯,對於工作安全隱患極大且工人受傷之後沒有妥善安置撫卹的,一律停牌停產,沒有了生產許可權之後的他們只能出售工廠,地方政F重新招標尋找新的商賈接替產業,算是給這一次鬧騰的抗稅風波劃上了句號。

在湘省受災之後,全國大部分省份都表現極佳,由地方領導牽頭,商會的商賈捐輸,支援了大量的糧食物資。

捐輸最多的是遼省,因為這裡聚居了五十多萬的湘省移民。

這支移民多的遷移了四年,少的遷移了兩年。從一無所有到現在的小康富足,他們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可一聽到家鄉或者聽到臨近縣市遭受洪災,自發的揹著糧食帶著十塊八塊到村裡捐錢捐糧。

華夏可是一個人情社會,他們這些人雖然因為生計移民到東北過上好日子,但是每到年關過著清末,總是要派人回到老家祭拜祖宗聯絡族人的。

即便不能回鄉,也會給親近的族人發一封電報要他們幫忙照看一下祖宗墳塋。

湘省受災,五十多萬湘省移民捐錢六百萬元,糧食十萬石。

在聽到國家要疏浚長江,只是因為國家手中無錢,需要釋出專項國債之後,他們再次慷慨解囊,在一個月時間購買了八百萬的國債。

這是華夏第一次售賣的國債。在各地政F出面張貼告示詳細解釋了原緣由之後,不少人一算之下看到了其中的利益。

國債的購買最低十元,每年利息在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七。三年期國債年利率百分之四,五年期國債年利率百分之五,十年期國債百分之七。

而存到銀行才多少?年利率不到百分之3,這還得存款數量達到二十元且固定期限為一年以上才有的。

十億華元換算成銀兩也不過一億三千萬兩不到。而華夏雖然國庫中沒有多餘的財政,但民間還是有極多的銀錢的。

只1901年到現在的1906年,華夏銀行引發的貨幣總金額達到了一百零六億華元。

想要向民間出售十億國債,這個數量還在接受的範圍。

購買最為積極的是南洋富裕的華商,只南洋六省在一個月內就銷售了一億八千萬國債。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他們更能接受國債這種國家融資的方式。

只一個月的時間,十億國債銷售一空,算是較為圓滿的結果了。

這一次疏浚長江和黃河,加固堤岸的。復興黨報給韋珣的書面“治水”計劃認為這個是國家工程,假手工程隊難免會有劣商從中牟利,並且華夏也沒有那麼大的工程隊承接這個活。

為了節省成本開支,計劃在長江和黃河流域動員地方預備役作為施工主力,動員地方勞動力參加勞動,而復興黨則作為此次“治水”的總指揮,派遣專業的工程師進行疏浚工作。

計劃的啟動時間是在十月農忙結束之後,此時正好是枯水期,並且因為農忙大量勞動力富裕出來。

工期為六個月,動用預備役預計四百六十萬,勞動力八百萬。這些勞動力可都不是無償的,不僅需要管飯,還需要提供每月三元的薪水。

一千二百多萬人參與這麼大的工程,極大的考驗復興黨的執政能力。

韋珣看了一下計劃之後直接寫了個大大的駁回。

河道疏浚的主力是機械,加固堤岸才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復興黨想要進快解決長江黃河的“治水”工作好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韋珣很理解。

但是如此大規模動員勞動力,必然會導致來年的春耕受到影響。

韋珣給出的計劃是將工期改為五年,分段施工,優先解決風險最大的河段,

除此之外,韋珣要求在各省組建大型工程隊。這些工程隊主要由工程師擔任技術顧問,承建國家的大型工業園區、樓房、道路施工,為以後的國道、省道公路計劃做準備。

這樣大規模的基建建造工作,不可能每次都要動員那麼多人力資源的。到時候不僅工程質量不過關,還會影響民生。

復興黨自然知道在第四個五年計劃中,華夏將會大搞基建工作,尤其是省道、國道絕對是要立項啟動的。因為他們知道那個時候華夏的汽車工業絕對會爆發性的增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