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訪問歐洲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華夏代表團的護航艦隊駛入亞德港的德國皇家船塢進行維修,韋珣一行人登上碼頭之後,大量的留學生和駐德公使館人員、在德華商以及德國的當地的政要、外交部人員使得港區極為熱鬧。

華夏和德國在1901年之後關係在雙方的努力下快速的拉近,不論是龐大的華夏市場為德國商人提供的利潤還是華夏大批採購的工業裝置、戰艦,都給德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而雙方因為一個在遠東一個在中歐,沒有地緣摩擦和直接的利益對抗,雙方的關係想要差都差不到哪裡去。

還有華夏皇帝曾經在德國留學,依靠德國的“先進”“陸軍理論知識”推演實踐出一套更加先進的陸軍理論,從而使他的祖國得到了統一和“進步”,這讓德國人不論是裡子還是面子都得到了。

和德國迎接的外交官員和皇室代表親切的交談一番之後,韋珣又和華商、留學生一起聊著在德國的生活情況,詢問他們的生活難處和需要國內提供幫助的地方。

等到一切都差不多了之後,韋珣和陳秋怡等代表團成員開始乘坐火車前往柏林。

兩天的酒會中,韋珣和陳秋怡作為華夏皇室和德國的各個大貴族吃吃喝喝縱論世界局勢,威廉二世是在沒有參與酒會,而是在皇室府邸中等待韋珣的到來。

德皇威廉二世如今四十五歲,雖然由於出生時發生臀位生產,他患有厄爾布氏麻痺以致左臂萎縮。為彌補這一生理缺陷,威廉自幼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尤其擅長於馬術。

最為讓韋珣感興趣的,就是他的那個W型大鬍子,不知道怎麼才能打理出來。現在韋珣雖然蓄鬍鬚,但是因為年紀不過二十六歲,鬍子稀疏,只能留了個八字鬍子(大秦帝國侯勇前期的那個樣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威廉陛下,一直以來都希望和您見面,今天終於如願了。”

韋珣和德皇握手之後,威廉二世也滿臉意氣風發的說道:“韋,我可是對你的計劃非常感興趣。”

“那是當然的了。”韋珣神秘且自信的說完,然後才說道:“如我這般的天才,又畢業於柏林軍事學院,那個計劃絕對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韋珣毫不謙虛的誇著自己,威廉二世倒不怎麼介意,因為西方人的表達方式都比較直接,不像華夏人那麼含蓄。

兩人這一次見面的討論沒有帶太多人,海陸軍代表一位,總參謀部人員以位。

“威廉,我還是第一次來到總參謀部,以往我在德國留學的時候,對於總參謀部優秀的體制非常感興趣,也做了不少的研究,只是不知道和我設想的有什麼不同。”

韋珣和威廉二世坐在前往總參謀部的馬車上,威廉二世自幼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而韋珣也是靠軍事起家的,兩人對於軍事理論和如何訓練一支強大的軍隊都有很多的共同話題。

聽到韋珣誇讚總參謀制度,威廉二世也笑著說道:“華夏也建立了總參謀制度,我的軍官回來之後對其評價頗高。”

“華夏的總參謀部還只是初步的雛形,其在戰爭中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的發揮。”

“主要原因就在於華夏的軍事教育體系建立才不到十年時間,缺乏優秀的軍事理論人才。”

“不過,隨著華夏的軍事理論完善,軍事教育的普及,華夏湧現出大批軍事理論人才。”

說到這裡,韋珣頗為自豪,顯然對於自己建立的軍事教育體系十分滿意。

“我從你身上絲毫沒有見到華夏人特有的謙遜。”威廉二世微笑的看著韋珣年輕的面龐,感慨的說道:“柏林軍事學院的院長對於你可是高度讚譽,已經成為成就最為傑出的肄業生了。你的新式陸軍理論也被柏林軍事學院納入教學課程。真羨慕你如此年輕就有如此成就。”

“威廉陛下對於德國的發展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貢獻,德國經濟發展已經離歐洲第一不遠了,工業產量超過英法總和也只是時間問題。”

“公海艦隊也實力大增,將德國從陸權國家邁向海權國家。”

在兩人的商業互吹之中,一行人到達了總參謀部。

在極為隱秘的會議室中,韋珣、蔣百里、李鼎新、李燮和作為華夏代表,威廉二世、施裡芬、提爾比茨、毛奇作為德國代表。

毛奇作為總參謀長開始講解施裡芬計劃,韋珣等人認真的聽著。

“施裡芬計劃”的基本戰略思想,以三個字來概括,就是打“時間差”,集中優勢兵力先行擊敗一個國家。

利用德國兵力動員迅速的優勢,先行擊敗法國,而後回頭集中力量對抗俄羅斯。施裡芬判斷,俄羅斯落後的軍事動員體制使得俄國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對德國的軍事集結。

而在這段時間內,擁有毛奇時代主持修建的密集鐵路網與高明的智慧,德國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軍事集結調動並打敗法國。

不過聽到這個計劃的詳細情況之後,韋珣對李燮和點頭示意。

李燮和站出來對幾人敬禮之後才結果指揮杆在沙盤上講解道:“相信德國已經對於華夏在近幾年的戰爭中使用的新式戰術,對於防禦一方的巨大優勢。”

眾人都點頭表示極為瞭解。

李燮和繼續說道:“以德國的工業和海軍實力,在短期內兩線作戰沒有問題,但是一旦計劃出現波折,補給的短缺即便是德國世界第一的陸軍也會被擊敗。”

“尤其是英國人完全有能力封鎖德國沿海,使德國無法從海路獲得工業材料。”

“根據我國皇帝陛下提出的作戰計劃,一旦和協約國發生戰爭,德國、奧匈帝國、意呆利三位盟友應該利用地形和塹壕,組成大縱深塹壕防線,一步步消耗英國、法國、沙俄的有生力量。”

“以華夏多次的戰鬥經驗,假如我們實行防禦作戰計劃,在人員傷亡對比方面,最少能達到五比一,在彈藥和物資消耗方面能減少近一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