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平藏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可憐的兒子從剛一開始種田生涯起,就受到這些祖傳的債務的壓榨,而這些債的起源早已是遙遠的過去的事了,他根本不知道這從什麼時候說起。

通行了數百年的《十三法典》和《十六法典》,明確將人分成三等九級,將森嚴的等級制度法律化。法典規定:“人分上中下三等,每一等人又分上中下三級。

此上中下三等,系就其血統貴賤職位高低而定”,“人有等級之分,因此命價也有高低”,“上等上級人命價為與屍體等重的黃金”,“下等下級人命價為一根草繩”。

面對如此社會,不論是復興黨還是韋珣都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參考外蒙的處理方式,以大軍壓境,逼迫貴族和他們的支持者逃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拉攏多數人,打擊少數人,這是平定藏區的根本方針。

以大兵壓境,逼迫西康地區的貴族土司聚集兵馬,然後一舉將其擊敗或者逼迫向西逃離。所有中等人和上等人都要肅清,拉攏底層的農奴幫助他們成為自耕農戶或者牧民。

拿著總參謀部的作戰計劃,南部的迪慶地區由麗江的部隊負責,十五軍以團為單位在嚮導的帶領下開始向各地的土司鄔堡進發。

面對華夏大軍壓境,土司貴族開始強徵農奴組織軍隊。

他們不是沒想過投降,可康定和瑪曲逃過來的貴族也投降了,最終的結果是他們被剝奪了財產和土地,淪為和農奴一樣的平民。

這哪裡是平日裡作威作福安享財帛的他們可以接受的代價?

可這些土司又哪裡知道康定的土司貴族是復興軍有意為之的,目的就是要激起土司們的反抗。

在復興軍步步緊逼之下,甘孜和阿壩到處都是西逃的僧侶和帶著幾百上千人的土司老爺。

復興軍不怕這些土司反抗,也不擔心他們在某個地方聚集兵力,按部就班一個鄉村一個鄉村的將農奴變為平民,將土地牛羊分給農民牧民。

面對可以生存的牛羊土地的誘惑,面對刀槍,本就是農奴的他們雖然虔誠和敬畏佛陀,可他們不得不做出選擇。

這就是復興軍施行的“誅心政策”,要麼選擇土地,要麼就選擇向西。

而想要獲得土地,只有納上“投名狀”,這個投名狀就是搗毀廟宇,從靈魂上讓他們徹底的轉投華夏。

不過這也給復興軍的進展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因為有時候宗教信仰是很奇怪的理念,寧願餓死凍死,也依舊有人為了信仰而甘之如飴。

不過復興軍不急,步步推進,今天一個村落明天一個鄉鎮,總之就是要一絕後患。

面對復興軍分發土地牛羊,搗毀廟宇的行動,土司和僧侶們憤怒的開始聚集。根本利益被觸動的他們不再畏懼復興軍的強大兵力,開始從周邊聚集。

最先響起槍炮聲的是阿壩地區的久治縣,兩個師的復興軍從阿壩東南方向步步緊逼,羅澄勳部從北部的瑪曲南下。

阿壩周邊和甘南的土司和僧侶一個月內就在久治聚集了整整八萬人。

面對八萬人的聚集,復興軍依舊按部就班的處理當地的廟宇和土司財產。

一直到1904年四月8日,久治聚集了十一萬人的龐大隊伍開始南下阿壩。

知曉敵人來襲的曲同豐當即下令在阿壩西北的甲爾多佈置防線,雖說這些青壯人多勢眾,但是武器卻差得一塌糊塗,刀茅弓弩是主要的武器,火槍都還是大小金川時期留下的火繩槍和鐵炮。

沒有訓練,沒有武器,全靠一股血勇之氣衝鋒的人群在炮彈的呼嘯聲和槍聲中一片片倒下。短短不到二十分鍾,地上留下的只有接近三萬具屍體和傷員哀嚎。

潰退之後的土司反抗武裝重新組織隊伍,在穿著紅袍的僧侶的帶頭下,他們再次發起進攻。

僅僅兩小時,土司反抗武裝就發起了三次衝鋒,但是除了地面堆積如山的屍體,絲毫沒有戰果。原本因為人數和宗教加持的士氣迅速崩潰。

“輕兵追擊,除了被裹挾的農奴,不留俘虜。”

曲同豐透過望遠鏡見到對面的土司和僧侶開始逃跑,果斷下令追擊。

旁邊的李可鑫看著遠處的屍體,嘆氣說道:“經此一戰,藏區是亂還是治還未亮說啊。”

“亂世當行殺伐,否則留著那些土司老爺,說不定以後內地出點亂子他們就聚集起來鬧騰。”曲同豐對於死傷那麼多人有些傷懷,但還是繼續說道:“藏區兩大害就是宗教和土司,都是要剷除的,解放農奴成為平民百姓才是我們的根本目標。”

“也就阿壩這邊人口多一些,這一戰之後,估計也就會在拉薩遇到抵抗了。”

李可鑫放下望遠鏡說道:“我等於後世,不知道要揹負什麼樣的罵名呢。”

“罵名與否現在我可管不著,服從命令才是我們的職責。”曲同豐抬頭看了看春日的陽光和天空的白雲,緩緩說道:“我對總參謀部的計劃並無意見,拉薩那邊的土司和這邊的要說沒有聯絡我是不信的,連拉薩的那位都動了心思,那些光頭的又焉有無辜之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擔心殺伐過重對日後治理地方不利啊。”

“利不利到時候再看吧,以絕後患才是我們該做的。讓那些農奴不再過苦日子不再給土司老爺做奴隸,天天能吃飽穿暖,我就不信他們還會懷戀我們沒來的日子。”

“你說得也對,吃好穿暖有了對比,他們自然會站在我們這一邊的。”李可鑫掃了一下周圍,發現沒人才悄悄問道:“此次作戰命令寫得籠統,是校長的意思還是復興黨的意思?”

拍了拍李可鑫的肩膀,曲同豐沒有回他的問題而是說道:“上峰命令以絕後患,方式方法以情勢自決。”

聽出話中的意思,李可鑫頓時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是誰發的命令不重要,怎麼處理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處理好了他們就是平定藏區的英雄,處理不好他們以後就得揹負罵名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