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長 戰太行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平日裡大家各過各的,小弟要是被欺負了,大哥能罩得住那就肯定罩你,要是大哥惹不起或者覺得代價太大,那小弟沒了就沒了。

小弟呢?覺得大哥能給自己好處,平日裡靠著他的名頭也能不被欺負,要是大哥不行了,那就自己另外找個大哥。要是覺得自己上也行的,說不定還會回頭想要奪大哥的地盤。

雖然這個朝貢體系更多的原因是古代交通問題和統治成本造成迫不得已的體系,不過時代已經變了。

等到二戰之後一波反殖民浪潮襲來,所謂的朝貢國、勢力範圍、殖民地或者附庸國,都想方設法的透過手段自己單幹。

正是知道這一必然的歷史,韋珣認為華夏沒有必要建立什麼殖民地,建立保護國。勢力範圍倒是可以搞搞,賺取經濟利益。

在他心中,要麼是華夏直轄領土,要麼就是徹底清除當地人成為主人。以華夏龐大的人口基數,全然沒有西方國家的因為人口問題無法將殖民地建立成直轄省份的問題。

那些民俗和文化複雜的,比如印度半島、中亞,他根本提不起來興趣。

如果說兩次世界大戰是極端民族主義爭奪生存和發展空間,那麼二戰結束之前就是一個國家確定領土版圖的最後機會。

這一次進攻兵出太后,主要是要切斷滿清和外蒙的直接聯絡,其次是從晉北佈置兵力為之後進攻滿清收復晉陝兩省做準備。

負責主持南線步兵攻勢的是第三十三師鄧仲元部,參謀長陳可鈺;負責主持北線的步兵攻勢的是第三十二師蔣百里部,參謀長景振卿。

加上在保定執掌第五軍的第三十一師師長蔡鍔和參謀長張孝淮,這幾個人可是軍校的第四期畢業生中最優秀的幾人之一。

不論是善於識人用人的鄧仲元還是用兵如神的軍事天才蔡鍔,亦或者戰略天賦極佳的蔣百里,都是韋珣極為看重的未來軍隊高層。

做參謀長的三人也極為厲害,不論是在現在還是在後世,都是成就不菲。

這一次用上這批只有二十來歲的小將,韋珣的本意是讓他們到戰場上拿滿清練練手,就當作實習了。

就靠這陣容,連作戰計劃都是他們自己指定的,韋珣看都沒有看就簽字同意。

不說其他人,韋珣估計給蔡鍔兩個師就能把滿清直接錘得滿地找牙。

用滿清刷刷經驗,等過上四五年,資歷夠了就能藉著擴軍的機會獨掌一軍。不過這些人未來的規劃韋珣已經有了想法。

如蔡鍔這般的戰神,成為獨當一面的戰區軍總司令綽綽有餘;如鄧仲元這般善於識人用人的,以後的陸軍中怏軍校做個校長絕對能給自己發掘很多因為歷史浪潮被埋沒的人才;如蔣百里這樣的軍事理論天才,到前線積累學識之後不論是到軍校還是去總參謀部,都是發揮才能的極佳選擇。

三月27日,復興軍三路大軍全現出擊。如此豪華的陣容,對付的又是滿清和外蒙,韋珣直接告訴總參謀部和陸軍部不用向自己通報戰果。

而此時的南路軍,第十四師的師長傅慈祥和第十五師師長林修梅看著帶著部隊先行離去的鄧仲元部和許崇灝部(第十七師)。

“林師長,我也先走一步了。”傅慈祥和參謀長程潛向他十五師的參謀長胡翊儒敬了個軍禮之後也跨馬離開。

林修梅搖搖頭自我安慰地說道:“聘三,我們難得悠閒一次,正好在宣化休整兩天。”

一旁正在摘手套的胡翊儒也笑著說:“師長你就別自我安慰了,這次校長本來就是想讓四期的學弟們來練手的,我們和十四師都是保駕護航而已。”

“還不是十四師機靈跑得快,否則到朔方的任務可就是我們了。”

林修梅說完之後又鬱悶的說:“一步慢步步慢,日本人進攻遼東半島和丹東的時候,我們在錦州看海,圍殲丹東和旅順日軍的時候我們又跑瀚海防線。”

“原本我以為在瀚海能大打一場,結果去了又被郭松齡安排看湖岸。”

“等咱們從瀚海防線換防到齊齊哈爾,又被調到灤州。”

“你看吧,這次動作不小,蔡鍔那小子被校長親自任命作為總攻晉省的司令,到時候他們幾個都能先到前面立功,我這個二期的學長說不得要做他不下。”

安靜聽林修梅說完胡翊儒才安慰道:“不妨事,我們在大同趁此時機好好操練一下部隊,到時候爭取成為重灌步兵師,你要兼任軍長也不難的。”

“你就別安慰我了,我就是覺得校長有點偏心,像三期的吳佩孚、吳祿貞都已經是獨領一軍,我這個二期的還是個師長。”

林修梅一屁股坐在地上繼續說道:“軍人服從命令是天職,我不是抱怨。外面都說校長會識人會用人,到時候人家怎麼看我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胡翊儒這才明白他的意思。

人和人不怕對比,當初從軍校畢業,作為二期中畢業就成為師一級主官的人都是拔尖的。別的同學和後進都當上軍長或者戰區司令,就他們二期的默默無聞,以後見面了能不尷尬嗎?

“師長,到了大同我就吩咐各團好好訓練。”

先前告辭的走出宣化的十五師參謀長笑道:“師長,林師長那臉色可不好看啊。”

傅慈祥騎在馬上聽到程潛的話也是一樂:“老林和我們是同期,我們在丹東可是立了不小的功勞,他們被調到北面來到處跑什麼都沒撈到,能開心才怪。”

“林師長確實有點運氣不好。”程潛對林修梅的倒黴運氣也是知之甚詳的。

“老林可不會就這麼甘心,這次校長要進行陸軍改革,我們要和十四師十六師爭奪重灌步兵師的編制。他帶著部隊跑了半年多,肯定會在大同狠狠的練兵。”

“我們也是跑了大半年,這次到朔州穩定下來之後就勞煩你負責一下民政,我們也該好好訓練下了。”

“確實該練練,三團和四團有點驕縱了。六團在瀚海血戰留下了的也快成了兵油子,不整治一下到時候陸軍部派人下來檢查戰鬥力評選重灌師的時候我們不一定爭奪得過他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