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佈局南洋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無畏艦競賽華夏海軍因為韋珣要求的無畏艦自產,不得不擱置。

面對全世界範圍內都在興起的海軍競賽,華夏表示為了發展華夏的工業,華夏海軍因為預算問題不會再添置超級戰列艦。

這個表示讓英、法、美、日四國都松了一口氣,要是華夏海軍再次宣佈添置無畏艦,那麼他們還得持腳盆雞加購無畏艦。

剛剛興起的無畏艦競賽因為華夏海軍的預算問題暫時沒有繼續,不過這個事情引起了一個特殊的華僑群體的注意。

這個特殊的群體就是南洋華僑。在原時空中,同盟會孫領袖在南洋募集了大量資金,許多愛國華僑都為起義奉獻了生命;後來的抗戰時期,也捐獻了大量的錢財和物資。

在這個時空,南洋華僑對於韋珣的支援也是極大的。最開始的時候因為韋珣抗日援臺,讓曾經成為“棄民”的他們感同身受,尤其是韋珣真的帶著部隊打敗了侵略者腳盆雞,讓他們得到極大的鼓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以許雪秋、陳嘉庚為主的閩粵籍南洋僑胞在聽說韋珣打算在臺島建立政法大學缺少民政、法律、物理、化學方面的教師之後,在半年之內就為政法大學提供了四十多名優秀人才。

華僑曾經在腐朽的滿清統治者眼中是“自棄王化”、“彼地土生,與番民無異”的“棄民”,因此他們的被殘殺是“孽由自作”。

南洋華僑在南洋各島嶼被當地的殖民者使用各種手段盤剝,更沒有參與政治的權力。哪怕是華僑們辛苦勞作靠自己的汗水和雙手獲得財富實現富裕,但是有財富沒有武力的他們像韭菜一樣被殖民者和土著收割。

在南洋各島各殖民者和土著眼中,華僑是富裕且軟弱可欺的。而土著則懶惰散漫,土著的各種頭領“甲必丹”也覬覦華僑的財富;殖民者也十分垂涎沒有後臺保護的華僑。

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殖民者挑撥土著頭領與華僑發生衝突。或者是利用調節雙方衝突來獲得華僑的保護費,或者直接誘使土著頭領屠殺華僑的居住地,等華僑被土著殘殺殆盡,以“救世主”的形象來“解救”他們和收割無主的資產,又從土著頭領手中獲得其搶掠到的財富。

南洋的華僑迫切的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後盾,而這個後盾最適合的無疑是復興黨和復興軍。

《衛風-木瓜》中曾雲: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韋珣接受了南洋華僑的大力支持,自然也要保障他們的利益。

首先是復興軍在提供武器給各島的華僑居住地,派遣老兵到居住地幫助他們組建武裝力量。不過在此之前能力有限,無法提供大量的武器、組建的武裝力量也只是民團性質,戰鬥力並不高。

這次南洋華僑聽說華夏海軍因為經費問題沒有辦法購置新艦,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就有名望高的富商牽頭納捐,集資一千二百萬華元(一百二十萬英鎊)。

不過韋珣在接見了華僑的代表之後,韋珣表示這筆錢並不會用於海軍,而是抵作瀚海戰場、東北戰場繳獲的日、俄武器的購買費用。

復興軍在東北戰場的戰事停歇,為了後勤補給的便捷性,很多部隊使用的日式、俄式武器都要退役。

這場戰爭之中,毛熊使用的步槍武器主要有兩種。有最新的莫辛納甘步槍M1891,也有老式的伯丹單發步槍。腳盆雞使用的主要是村田二十二式步槍和金鉤步槍(三十年式步槍)。

復興軍在陸地戰鬥中連番獲勝,繳獲的步槍在檢修之後經過統計有:莫辛納甘步槍一萬三千多支,伯丹步槍五萬四千多支,村田二十二式三萬一千多支,金鉤步槍一萬八千支。

這些步槍與復興軍使用的德式98K步槍不論是口徑還是用彈上都是不同的,所以這近十二萬支步槍怎麼處理就是大問題。

打進朝鮮半島的時候,為了扶持反抗腳盆雞的勢力,復興軍提供了兩萬支步槍和部分繳獲的彈藥。

餘下的步槍中莫辛納甘步槍和金鉤步槍都是比較新銳的槍支,被韋珣以民墾公司的名義購買之後派發給公司中的青壯。

最後還剩下的六萬七千支步槍如何安排,韋珣心中早有計劃。正好南洋的華僑捐了一百多萬英鎊來幫助華夏海軍的發展,韋珣索性將這個計劃提前了。

南洋華僑派來的的代表是張振勳,這個人可以說是南洋華僑首富,擁有財富一億多銀兩,後世曾被稱為“華夏的洛克菲勒”、“華夏葡萄酒之父”。

張振勳(1841-1916年),字弼士,號肇燮,潮州府大埔縣人(今屬梅州市)。父親張蘭軒在家鄉教書、行醫。張弼士曾聽父親講《史記·貨殖列傳》頗有感觸,感嘆道家裡貧窮便想經商。

1858年,家鄉發生饑荒,張弼士產生了去南洋謀生的念頭。他曾說:“大丈夫不能以文學致身通顯,揚名顯親,亦當破萬里浪,建樹遐方,創興實業,為外國華僑生色,為祖國人增輝,安能鬱郁久居鄉里耶?”,父親見他心意已決,便只好同意。

由此張振勳開啟了他的富可敵國之路,在1892年被龔照瑗極力推薦給李鴻章,被任命為檳榔嶼領事,不久又接替黃遵憲任新加坡總領事。

不過在滿清拋棄臺島的民眾之後,復興軍異軍突起讓他格外關注。

尤其是韋珣和滿清截然不同的對華僑的態度讓他決定不再為滿清效力,改為大力支持許雪秋、陳嘉庚這樣的年輕後進投奔復興黨。

請張振勳等人落座之後,韋珣感激的說道:“肇燮先生,此次南洋同胞的拳拳之心,讓晚輩甚為感動啊。”

“總司令言重了,我們捐獻財資給海軍,亦是希望海軍強大之後可以庇護我等僑民。”

張振勳沒有隱瞞,直接說出了他內心的想法。在他想來,復興黨一統華夏不過時間問題,如今除了工業是短板之外,已經有和西方強國爭衡的實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