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貿易封鎖和計劃經濟·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韋珣說完就直接離開會場,留下康格和幾個白頭鷹外交人員面面相覷。原本康格只是習慣性的用應付滿清的外交辭令來推脫他們的責任,只是沒有想到韋珣那麼乾脆的就離場。

現在的白頭鷹還不是一戰之後的鷹醬,論國際影響力也就和義大利差不多;論工業、科技和德國差不多。

華夏目前緊缺的都可以從德、法、奧匈三國買到,對於和白頭鷹的產品並不需求。不僅貿易洽談終止,韋珣在考慮以排華法案來搞一波事情。

首先是藉口排華法案,禁止復興黨控制的省份出現白頭鷹的產品,鼓勵國內的商賈發展輕工業,替補白頭鷹離場之後的市場空白。

其次是大肆渲染華工被當作“豬仔”誘賣到白頭鷹那裡,結果辛辛苦苦靠自己的努力有點家底,然後被一個排華法案徹底被白頭鷹的人鼓孤立排斥。再宣傳一下華工被故意傷害、被搶掠的慘狀,喚醒一波國民的國家、民族、人種的意識,薰陶一下他們的愛國情緒。

關於排華法案,滿清從1876年起曾不斷對白頭鷹迫害華僑提出抗議。對此,白頭鷹或以不能干預地方事務來推脫責任,或乾脆不予置理。

後面一直被列強摁在地上摩擦的滿清明知白頭鷹排華後果嚴重,步步退讓。於1884年與白頭鷹簽定新的條約,10年內禁止華工赴美。

這一條約標誌著滿清承認白頭鷹排華法案的合法性,使白頭鷹政府更加感到華夏軟弱可欺,排華益發肆無忌憚。

只能說滿清太不爭氣了,換做是韋珣,你壓迫華工我就禁止你的產品,大家互相傷害啊。

不過滿清一向不把八旗之外的華夏人民當“人”,不論是之前的蘭芳等南洋華僑勢力還是旅順被屠殺的民眾,亦或者是琉球這樣真心把華夏當作宗主國的藩屬國,還有因一紙條約將臺島整整三百萬民眾放棄。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幾乎是二次鴨片戰爭之後滿清的執政綱領,只要能保證他們統治的穩固,哪管得上其他的。

如今華夏在復興黨的治理下一片興興向榮,復興軍攜海陸連敗日、俄的鼎盛軍威,又奪了京城,將老妖婆在關溝羞辱得毫無顏面。

這群愚蠢的只知道奴役華夏各民族的統治者,已經再沒有和韋珣爭奪華夏的本錢。要不是他們還有點用處,要不是復興黨沒有足夠的幹部到地方去主持政局,要不是華夏的工業沒有發展起來不足以對抗列強,韋珣早就下令軍隊好好收拾他們了。

一月21日,華夏復興黨宣佈:因白頭鷹國施行嚴重違反人道主義精神的排華法案,自一月21日其對該國入境產品加增十六倍關稅,對售賣二月28日之後該國的商鋪和個人增收二十倍稅務。

這條政令已經下發,讓復興黨治下的大量售賣白頭鷹貨物的商鋪、貿易公司都開始有些慌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的白頭鷹工業產品生產成本正是逐漸增加的時候,加之法國開鑿的巴拿馬運河陷入停工,正和白頭鷹爭奪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想要將貨物運送到東亞成本並不比德、法、奧匈從歐洲運送到東亞的成本還要貴上一些。

而且因為爭奪巴拿馬運河,法國與白頭鷹的關係有些惡化。復興黨的政令相當於禁止白頭鷹的商品在華售賣,憑空就能得到一部分市場讓三家格外歡喜,尤其是工業高速增長的德國。

隨後復興黨又下發鼓勵輕工業工廠開辦的利好政策:從輕工業工廠申請開辦到裝置購買,地方的各部門一路綠燈並且幫忙提供裝置採購,五年內每年徵收的賦稅會在次年返還納稅方。還有一個為鼓勵輕工業而誕生的最重要的企業:國營百貨公司。

國營百貨公司旨在為百姓提供物美價廉的百貨商品,每個縣建立一個,只要民營輕工企業的商品價格合理質量好,都可以申請加入國營百貨公司的購銷渠道。

復興黨不僅為民營輕工企業的開辦和銷售大力支持,地方在中怏的政策下開始制定各省各郡的輕工業規劃;主官親自上門遊說治下的富戶商賈,告知國家對於這方面的支援力度和前景;如果願意開辦輕工業工廠的還在每個郡提供工廠開辦的培訓班,讓有這方面想法的富戶商賈都對工廠執行有一定瞭解。

對於另一個時空的二十世紀末,因為華夏輕工企業高速發展,但在這一過程中沒有良好的規劃造成了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又導致了大量產品積壓賣不出去,使得大量的工廠倒閉。

韋珣在考慮對白頭鷹實行貿易封鎖的時候心中就有了一些腹案,結合後世計劃經濟中的諸多優點,摒棄了輕工業國營將會帶來的產品缺乏競爭力、缺乏市場開闊性的缺點,要求各省各郡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規劃輕工業的規模和數量,避免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擬出一份以鼓勵民營輕工企業開辦,建立以“國營百貨公司”為核心幫助民營輕工企業發展的計劃。

工業部、商業部、國稅總局等部門在韋珣的草案上加以完善,從而得出這一系列的政策。

要是後世的人看到這些政策,必然會大呼:“這不是結合了民營和國營的計劃經濟嗎?”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想要華夏的工業和商貿得到良性發展,用白頭鷹那樣的“經濟自由主義(不幹涉主義)”是萬萬不能的,每個二三十年就出現的經融危機可不是那麼好受的。

華夏的市場雖然極大,鐵路交通幹線的鋪設和幾大重工業基地的建設將耗費大量的財力,鼓勵輕工業民營是大勢所趨,也是讓利於民。

輕工業民營化會讓復興黨有更多的財政發展關乎國家復興、國防安全的交通業和重工業。

如此利好的訊息可是讓復興軍治下的商賈們大大的震驚了一下,歷朝歷代都是士農工商四大階層,商人向來就跟“過年豬”一樣,必要的時候為了緩解財政窘境就會向其下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