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瀚海風雲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一次外蒙王公貴族有近四成被毛熊利用訊息的閉塞和已經被他們控制的活佛成功誘導投靠,尤其是毛熊閉口不談復興軍的防守優勢。

從兵力優勢、滿清的支援、襲擾復興軍補給線的重要性等方面來向他們分析這一次戰役的勝利必將師毛熊。

而是對王公貴族和活佛允諾只要支援他們,戰爭勝利之後會幫助他們建立國家,抵擋復興軍和滿清的後續清算,讓他們成為外蒙的主人。

除了想要威脅復興軍的補給線,毛熊更多的考慮的是如果瀚海防線無法擊破,那麼策動外蒙的自立,然後將其納入附庸國以此來維護沙皇的威望和給國內一個交代。

這也是最近幾日毛熊外交官哪怕在金主法國的斡旋下頁不願意真正承認失敗,轉而要求復興黨承認外蒙分離(懂?防遮蔽)出華夏。

這一張牌打得確實不錯。因為復興軍現在騎兵師才剛剛組建,只有不到三個師的兵力,還未形成戰鬥力。

以呼倫貝爾到庫倫最少七百公里的直線距離,到赤塔最少六百公里的距離,復興軍想要鎮壓這些王公貴族無疑是鞭長莫及。

甚至於韋珣和復興黨的一些人商議一下外蒙分離出去的原因,恐怕其中滿清也出了一份力。雖然不至於承認外蒙的分裂,但是比起只是要滿清割讓領土的毛熊,復興軍可是要奪他們“大清的江山社稷”。

其中關鍵孰輕孰重?尤其是在復興軍在戰略上取得絕對的優勢,東北戰事結束之後必然會將勢力擴充套件到外蒙,滿清在北方沒有足夠精銳的部隊抵擋復興軍,引外邦援助理所當然。

庫倫的情報人員傳來的的情報就是明證,不僅是毛熊“商人”的增加,大量武器更是暢通無阻的用馬匹運送到庫倫,而滿清在庫倫的官員卻好像沒有看到一樣。

只休整了半個月的第二十一師和第二十二師這個時候被調動,並不是復興軍要想庫倫動手,更多的是為了保護中東鐵路的安全。

可是從呼倫貝爾到滿州裡到赤塔再到卡班斯基,近八百公裡的鐵路沿線無險可守,防不勝防。

此時的齊齊哈爾,兩個師的騎兵已經開始集結隊伍。

吳佩孚和鍾松文(虛擬人物)騎著馬一起巡視著兩個師的騎兵,等兩人從最前排走了兩遍之後,吳佩孚拔出指揮刀,鍾松文也隨後拔出指揮刀。

“出兵!”

當出發的命令下達,馬蹄聲和戰馬的嘶鳴壓過了所有的聲音。

等騎兵緩緩從他們身側走過,鍾松文滿臉的意氣風發:“子玉兄,此乃我們騎兵第一次出戰,為何愁眉不展?可是懼怕哥薩克和外蒙偽軍?”

吳佩孚轉身看向他,有些無奈的說道:“縱使有敵十萬,何懼也?某憂心的是外蒙局勢。”

“如今我復興軍只有你我,加上祝士衍三支騎兵師,不過兩萬五千人,撒在外蒙偌大的草原也不過塵埃野草。”

鍾松文聞言也收斂神色,贊同的說道:“本來我們騎兵科的同學大都是南方人,加之校長不善騎兵,並未專程授課,騎兵淘汰不過十年之內的事情更是讓我們雪上加霜。否則多幾個能當大任的同學,如今也可以多幾個騎兵師,不至於如此被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和吳佩孚還有十多個同學是僅有的一期騎兵科,這還是因為復興軍在東北丹東一帶站住腳才開設的課程。

韋珣不會大力發展騎兵已經是必然,他們雖然不會感到不公,但是對自己被任命到騎兵也是心中有點鬱悶的。

當初因為騎兵科只是輔助科目,因為需要瞭解敵軍騎兵作戰方式才開設的。結果中途韋珣又命令從軍校中挑選騎兵人才,因為他們這些人在考試的時候成績不錯才被臨時拎出來做騎兵將領。

吳佩孚振作了一下心神,把這些負面的心緒拋飛腦後:“不談也罷,既然上峰有命,我等軍人自然從命,不過血染沙場、馬革裹屍而已。”

“是極!祝士衍部駐守興安盟,和我等會和是不可能了,我們得先到滿洲里。”

按照總司令部給予騎兵軍的作戰命令,三個師的騎兵部隊以吳佩孚為軍長組成第一騎兵軍,保障中東鐵路的順利執行。

這個任務看似簡單,卻給他們極大的壓力,幾百公裡的鐵路沿線,守得住一處守不住別處,作為對手的敵人更是這個時代機動性最強的騎兵。

而騎兵軍軍長吳佩孚想出的戰略就是以騎兵連為單位,將敵情偵察的哨兵撒出去以掌握敵人的動向,三個師的騎兵集結在赤塔、滿州裡和呼倫貝爾之間的額倫察布。

額倫察布在三地之間,可以快速地支援中東鐵路的交通要道,就算敵人的騎兵想要滲透進來襲擊炸燬拆毀鐵路,也能及時的進行阻攔。

雖然補給方面很可能隨時被敵人的騎兵進行襲擾,但平靜沒多久的瀚海防線此時已經打得熱火朝天。

毛熊軍隊的炮火叢集,步炮協同,塹壕掘進突破等突擊戰術已經使用的越發熟練。而復興軍的陣地確實縱深寬廣,實行的是彈性防禦和答縱深戰略。在斯柳江卡以南的丘陵和山脈上構築了近二十道防線。

雙方的戰術都有極強的目的性。毛熊希望以優勢兵力擊破復興軍的防禦,重新踏上瀚海以東,挽回敗局。復興軍則想要依靠防禦作戰的種種優勢來給敵人造成大量傷亡,使敵人因傷亡過大不得不放棄進攻。

為了應對毛熊軍隊發起的大規模突襲,復興軍在斯柳江卡佈置了四個師,三個師佈置於前線,一個師作為預備部隊,另外兩個師一個部署在卡班斯基和卡班斯基到巴爾古津沿岸的可登陸地點。

這一次毛熊軍隊顯然是出了全力,西岸的奧爾洪地區集結了三個師的兵力,貝加爾港集結了四個師的兵力。

他們先是以八個師的兵力從復興軍防線的東北,正北,西北三個方向部分晝夜輪流發起進攻。然後利用漁船運輸船先是將進攻目標放在卡班斯基和斯柳江卡防線之間的補給線,企圖從湖面登陸,尋找有利地形截斷復興軍的補給。之後又從奧爾洪地區運送兩個師發起夜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