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氣數已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紹禹一看到闖王大軍,一個機靈之下,馬上出來高聲喊道:“總兵王紹禹在此,你們可是闖王的兵馬?”

“闖王就在後軍,王總兵,快開啟內城城門,放弟兄們入城!”

王紹禹一聽李自成就在後軍,立刻連喊了三聲,“好好好!”

內城城門一開,洛陽的城防頓時洞開,闖軍的前軍在王紹禹兵馬的引路下,直接殺入城內。

才不過一個時辰,洛陽城牆上的大明日月龍旗便換上了闖王的旗幟。

這天晚上,朱常洵按照慣例,依然挑選了兩個年輕的女子給自己侍寢。

由於身體太過肥胖,在房事時,朱常洵根本不能在上面,因為他翻身太困難了。

而且三百斤的身體,如果在上面一旦趴下的話,那是會把人給壓死的。

去年便有一個身體弱小的女子被朱常洵給活活壓死。

朱常洵躺在特質的龍床上,享受著快樂。

突然,門外傳來響動,有人敲響了房門。

“王爺,王爺,不好了!”

“大晚上的,出什麼事了?”朱常洵的不耐煩的問道。

“王爺,闖軍攻進城了,現在王府外面已經被賊軍給圍了個水洩不通,王爺,您還是快出去看看吧!”

一聽到闖軍入城,朱常洵瞬間就被嚇的縮了回去。

服侍他的兩個侍女此刻也嚇得花容失色。

“王爺!”

“吵什麼吵,快,給本王更衣!”

兩名侍女費力的把朱常洵從床上拉了起來,拿出量身定做的衣服套在朱常洵的身上。

船上衣服的朱常洵開啟房門,看著門外驚慌失措的家僕。

“衛隊們呢?”

“回王爺,朱將軍已經帶著衛隊頂上去了,王爺,您還是趕緊準備逃吧,再晚就來不及了!”

話音剛落,王府外突然傳來一聲巨響,朱常洵聽到巨響,頓時被嚇了一跳。

“這是什麼聲音?”

一旁的家丁小心翼翼的回答道:“聽著,像是火炮的聲音!”

“火炮?賊兵有炮?”

李自成親自帶兵攻打福王府,王府大門做的極為結實,李自成看自己的手下一時半會攻不下大門,便直接命人去把城牆上的火炮抬了過來,對著大門就開了一炮。

在火炮的威力下,王府大門直接被洞穿,很快王府便被攻破。

在闖軍攻入王府時,朱常洵在一群衛隊和家僕的護送下,最終還是從王府的密道逃了出去。

一行幾十人藉著夜色,在洛陽城內四處躲藏。

但是奈何朱常洵人太胖,根本跑不動,才走了幾里地,朱常洵就累的氣喘吁吁。

他不停的用力大口呼吸,一邊喘氣一邊說道:“不行,本王二位的跑不動了!”

護送朱常洵出逃的衛隊統領看朱常洵這樣,不禁急道:“王爺,不跑咱們就得沒命了!”

“不行,我跑...跑不動了!”

這一下可把一群給急壞了,眼下城裡都亂作一團,現在不趁著闖軍還沒追上來的時候趕緊跑,再等一會,就真的跑不掉了。

這時,一名親兵指著不遠處亮著燈光的迎恩寺說:“咱們不如護送王爺先到那裡避一避!”

眾人一聽,覺得這是個主意,只能趕緊護送朱常洵前往迎恩寺躲避闖軍的追殺。

朱常洵逃了,得到訊息的李自成勃然大怒,他呵斥手下道:“快,派人給我去找,朱常洵是個大胖子,他跑了多遠,把將士們都撒出去,全城找,哪怕是把洛陽翻個底朝天,也要給我找到!”

數十萬大軍在洛陽城內翻箱倒櫃,許多士兵藉著抓捕福王朱常洵的藉口,開始肆意的進入百姓家中。

他們將百姓趕到院中,逼問他們是否有藏匿福王和朝廷官員,不招供的,就是一頓毒打。

洛陽城內許多百姓家庭遭到了浩劫,有錢人家的家財被闖軍給搜刮了去。

家中無錢財的,就搜刮家裡的其他值錢的東西,什麼麵粉,大米,但凡是吃的,統統帶走。

有些窮苦人家有女兒的,看到人家姑娘長的漂亮,闖軍便直接女兒拖入屋內,當天晚上,洛陽城內四處都是女人的尖叫,孩童的哭泣,和一片火海。

朱常洵在一群衛隊和家丁的護送下,狼狽的逃竄到了迎恩寺,迎恩寺的和尚此時並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何事,看到是福王親臨,住持還親自帶著人前來迎接。

當得知洛陽已經被李自成攻破,迎恩寺的和尚們頓時大驚失色。

當晚,迎恩寺的和尚們聚在了一起,商討出路。

經過一番探討,和尚們覺得福王這會躲在迎恩寺內,定然會被李自成的部隊發現,到時候一旦李自成發怒,迎恩寺肯定會寺毀人亡。

與其坐等闖軍前來殺人燒寺,何不先在闖軍發現福王躲在寺內之前,就先把福王控制起來,交給闖軍呢?

方丈決定,直接綁了在寺內下榻的朱常洵。

可是想要捆了朱常洵送到闖軍跟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就是迎恩寺內都是一群手無寸鐵的和尚,而朱常洵的身邊還有四十多名帶刀的侍衛。

有這四十多人守在朱常洵的身邊,莫說是去捆他,就是想要靠近他都不可能。

思來想去,和尚們想到一個辦法,便是派人出寺去尋找闖軍,讓闖軍自己上門抓人。

很快,一名小沙彌就藉著夜色出了迎恩寺,他找到了正在城內燒殺搶掠的闖軍,攔住一名闖軍將領喊道:“將軍,我知道福王在哪!”

小將領聽到小沙彌的呼喊,這才發現一顆黑黝黝的光頭站在不遠處正在朝他招手。

他趕緊騎著馬跑了過去,一把刀直接架在了小沙彌的脖子上問道:“你是什麼人?”

“小僧是迎恩寺的和尚,敢問這位將軍,可是闖王的手下?”

小沙彌雖然年紀小,但是膽子卻不小。

他有些畏首畏尾的說道:“小僧知道福王的下落,特來稟告闖王!”

“朱常洵在哪?說!”

“福王就藏在我們寺內,他身邊有四十多帶刀護衛!”

“才四十多人,哈哈哈,小禿驢,你在前面帶路,若是能抓住朱常洵,記你一功!”

小沙彌帶著一千多闖軍來到了迎恩寺門外,小沙彌指著寺內說道:“福王就住在後院的廂房裡,將軍請!”

小將一聽這話,立刻下令道:“衝進去,給我抓活的!”

很快寺內便傳出了喊殺聲,才不過半柱香的時間,朱常洵便被闖軍兄弟給抬了出來。

三百斤的身體,足足要六個人才能抬得動。

小將帶著士兵抬著朱常洵來到迎恩寺不遠的周公廟位置,此時天色已經漸漸亮了起來,隊伍到達周公廟時,剛好遇上了李自成。

小將立刻上前向李自成稟告道:“大王,我抓到朱常洵了!”

李自成一聽朱常洵被抓,頓時大喜過望。

他問:“那朱常洵人在哪?”

“就在我隊伍裡!”

李自成趕緊跟著小將走了過去。

看到李自成出現在自己眼前,朱常洵頓時被嚇得腿軟,當場跪了下去。

“闖王饒命,闖王饒命啊!”

李自成眯著眼睛,狠狠的盯著他,說:“饒命?你也配?你做了多少惡事,害死了多少人,饒了你的命?豈不是連上天都瞎了眼?”

朱常洵一聽,知道自己這是必死無疑了。

過了一個時辰,天色大亮,李自成把朱常洵捆綁起來,跪在了周公廟的廟門前。

當著洛陽百姓和全軍將士的面,李自成命人將朱常洵斬首示眾,人頭高懸於洛陽城門之上,並且暴屍三日。

三天之後,朱常洵三百斤的屍體才被他的兩個侍衛給用錢贖買了回來。

兩名忠心的侍衛散盡家財,鑄造了一副銅棺,將朱常洵的屍體放入其中,然後帶離了洛陽城。

......

洛陽城破,福王被害的訊息傳至北京。

崇禎接到訊息後,嚎啕大哭,他這已經不知道是多少次大哭了。

自登基以後,他就沒有睡過一個好覺,每天醒來,他都會接到一堆告急的文書和地方官員的奏摺。

奏摺裡的壞事遠多於好事,不是哪裡受災了,就是哪裡鬧匪患了。

但是在崇禎的心裡,他最痛恨的還是只有三個人。

首當其衝的便是剛剛佔據洛陽的李自成,因為他是撅了朱家祖墳的頭號罪犯。

其二便是張獻忠,他跟李自成一塊掘的朱家的祖墳。

第三便是在南京稱王建國的莫問,莫問在南京稱王,攻佔南方六省,大明朝的財政一下就失去了來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今的大明王朝,是個明眼人都看出來了,氣數已盡!

南方是大明賦稅的根基,沒有南方的稅銀,朝廷莫說是發軍餉,就是官員的俸祿,都根本發不出來。

早朝的時候,崇禎神情呆滯的坐在皇帝的寶座上,王承恩在一旁高喊道:“列為臣公,有本請奏,無本退朝!”

殿內的文武百官此刻都已經知道了李自成攻破洛陽,殺害福王的訊息。

但是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想要說點什麼。

不是這群大臣不想說什麼,而是他們這會根本不知道要怎麼說。

現在大明的局勢鬧成了這樣,有誰敢拍著胸脯擔保說能夠力挽狂瀾。

河南被李自成搞的一團糟,四川又有個張獻忠在四處流竄。

陝西還在鬧旱災,邊關又得時刻提防關外的滿清韃子。

江南就就更不用說了,連太祖陵寢都被反賊給佔了,反賊還公然稱王建國,這簡直就是在崇禎皇帝的臉上左右狂扇耳光,哪裡還有給朝廷留一丁點的面子。

崇禎看著下面一群低著頭不說話的大臣,心中不禁氣不打一處來。

他指著殿下的大臣說道:“諸位愛卿,你們為什麼都不說話啊?你們說話啊?這李自成佔了洛陽,你們怎麼都跟沒事人一樣,都說話啊?”

一幹大臣個個閉嘴,眼睛緊盯著腳上自己新買的靴子。

崇禎大手一指,便指到了兵部尚書楊嗣昌的身上。

“楊嗣昌,你是兵部尚書,如今闖賊佔了洛陽,你有什麼辦法?”

見崇禎都點名了,楊嗣昌只能硬著頭皮站了出來,回答道:“陛下,如今之計,除非....”

“除非什麼?”

“除非馬上調集邊關的大軍火速南下,配合潼關的孫傳庭,陝西的洪承疇兩部,或許能夠消滅李闖!”

“不可不可,萬萬不可!楊大人,你這是想我大明馬上滅國嗎?”

一名頭髮花白的老臣站了出來,第一個反對這個提議。

眾人定睛一看,是禮部尚書姜逢元。

崇禎一看是他,不禁心裡涼了半截。

這個姜逢元雖然為人正直,曾經也因為不爽魏忠賢被貶官,但是這人是個書法家,對於朝廷政務並不在行。

崇禎本來打算年底就讓他致仕回家養老的。

不過姜逢元雖然政治不行,但是不代表他是個傻子。

殿內許多大臣,都知道邊關的明軍是大明最後的根基,想要剿滅反賊,非這些人不可。

楊嗣昌看反對的是姜逢元,便出來說道:“姜大人,邊軍戰力強悍,如今朝廷根本無兵可用,想要剿滅反賊,不用邊軍,姜大人難道能變出幾十萬大軍來嗎?”

姜逢元被楊嗣昌頂的無話可說,但是他理直氣壯的說道:“關外便是狼子野心的滿清,如果把邊軍調走,萬一滿清入關,攻入京師,你能承擔這個責任嗎?”

“既然怕滿清入關,何不先派人去遼東,與滿清議和!”

楊嗣昌這話一出,殿內頓時大驚。

連坐在龍椅上的崇禎也是傻了眼。

議和啊!

這兩個字在朝廷裡可以說是非常忌諱的兩個字。

崇禎心裡想過不止一次跟韃子議和,但是他一直不能自己開口。

現在楊嗣昌開口了,他心裡倒是很開心,可是看滿朝文武這個樣子,看來反對的聲音怕是又不小。

果然,楊嗣昌這話一出口,立時便被文武百官給淹沒在了口水中。

都察院御史商周祚直接對崇禎說道:“陛下,微臣請陛下下旨,將楊嗣昌押出午門斬首!”

崇禎一聽,頓時一驚。

“商愛卿,為何?”

“陛下,楊嗣昌居然敢提議與韃子議和,便是賣國,賣國者,罪當斬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