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不世之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盧象升帶兵三萬馳援廬州府,正在袁州過年的莫謙接到這個訊息後是欣喜若狂。

他立即招來了手下的文武大員,商討新年的擴張計劃。

莫謙身居主位,笑著對堂下眾人說道:“盧象升帶兵去了廬州,現在南昌府內防禦空虛,我打算等過明日元宵佳節已過,立刻率兵北上,進攻靖安,安義,奉新以及豐城四縣,諸位以為如何?”

曹國祺起身說道:“主公,如今中原局勢混亂,朝廷把兵馬全都部署在了河南,陝西,南直隸和湖廣四省,而今正是我們壯大實力的最佳時機。

依卑職之見,咱們不光要攻以上四縣,還更應該派兵向西,迅速攻佔長沙府的醴陵,株洲,瀏陽三城,此三城一拿下,那咱們袁州便有了緩衝地帶,不怕哪天湖廣的官軍直接從萍鄉攻來。

哪怕是湖廣的官軍前來征討,有以上三城,咱們也足以構建一到外圍的屏障,可以給咱們充足的時間調兵遣將。”

莫謙一聽這主意,不禁忍不住點了點頭。

“好,就依曹國祺的主意,咱們兵分兩路,一路往西,一路向北,這次出征,本帥就不親自領兵了,我打算派兩員干將獨立領兵出征,諸位以為如何?”

程之敦起身說道:“主公一身安危身系我義軍全軍的前途,主公的確不必事事親為,既然倆營的主副將都在,卑職以為,可以派盧總兵和錢副總兵兩位將軍各率本部兵馬出征,主公只需居中坐鎮袁州指揮便可。”

程之敦的建議非常合理,莫謙心中基本也是這麼想的。

他對正在堂下待命的盧照和錢大有說道:“你們二人各領本營的兵馬七千出征,你們說說吧想去哪路?”

盧照第一個站出來喊道:“大帥,我去打北路。”

錢大有見盧照率先搶了北路,本來這是他中意的一條戰線,無他,因為北路有四座城池,而西路只有三座。

若是到時候論功行賞起來,攻下四座城的人肯定比攻下三座城的要高。

不過這時候盧照都已經搶先說好了,錢大有無奈,只能昂頭道:“大帥,末將去攻湖廣三城!”

莫謙看兩人都戰意昂揚,心中大喜,他拍手笑道:“好,那就依你們的意,誰要是率先完成任務,本帥就給他記頭功!”

聽到這話,盧照不禁斜視了一眼身邊的錢大有,語氣鏗鏘有力的喊道:“大帥放心,這頭功,定是我一營將士們的!”

......

作戰令一下發,全軍瞬間調動起來,駐紮在臨江和吉安兩府的兩個營的士兵都被抽調到了袁州府的萍鄉縣和瑞州府的高安縣。

吉安府和臨江府的城防則由倆營剩下的官兵駐守,此外,為了保險起見,莫謙還徵調了五千預備役的農兵,在泰和縣和樟樹鎮分別駐兵,以此彌補暫時性的守城力量空缺。

這次出征,莫謙為了讓戰事順利,還特意從火器營給倆人分別調派了三百枚土炸彈。

這些土炸彈都是莫謙這段日子跟工匠們鼓搗出來的。

土炸彈用罈子製成,在壇中裝有火藥,碎石和鐵釘,這種東西在地方密集的地方丟一個,絕對是死一片的大殺器。

莫謙給他取了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轟天雷!

大明崇禎九年正月十八日,天空萬里無雲,盧照和錢大有分別率本部七千人馬出發,向著他們的目的地進發。

行軍速度最快的還是屬於一營部隊,因為高安縣城距離奉新縣的距離比萍鄉到醴陵縣的距離短了二十多裡。

正月十八日下午,盧照便七千兵馬浩浩蕩蕩的來到奉新城外。

盧照沒有磨嘰,直接對著奉新城便發起了進攻。

但是奉新城內因為有奉新王出錢出糧幫助知縣程紹儒募集的四千鄉勇,盧照攻城極為不順,攻城戰從下午打到晚上,打了足足一個半時辰,一營士兵還是沒能攻破奉新城牆,反而因為攻城損失了三百多名士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盧照大為惱火,對負責攻城的一營一旅參將易大勇大發雷霆。

營帳中,盧照指著易大勇的鼻子罵道:“媽的,你個飯桶,奉新城才不過三四千泥腿子,你居然有三千兵馬,為何攻不下來?”

易大勇此刻心中卻是非常委屈,他委屈巴巴的說道:“大哥,那城牆上好歹有幾千人馬啊,咱們弟兄又沒有什麼攻城的好傢伙,大帥那倒是有十門紅衣大炮,可是那玩意是二營的啊,咱們沒資格調動。”

一說到紅衣大炮,盧照心裡就來氣。

同樣都是義軍,自打清江縣擊潰了劉良佐以來,大帥便對那十門紅衣大炮寶貝的很,每天在火器營裡沒事就帶著一群工匠在那鼓搗。

可是火器營是二營的編制,跟他們一營一點關係都搭不上,盧照幾次想開口問大帥要幾門火炮,可是大帥都以那玩意以後有大用為由,不調派給他。

盧照心裡是越想越氣,這次出征,他跟錢大有可是在比他們二人以後的前途的。

誰能率先完成自己的任務,以後誰就是大帥跟前的第一戰將。

起事有一年多了,盧照早已從一名農夫蛻變成了一名合格的戰將。

身邊的那些主簿幕僚也沒少給他出主意,向他說明戰功的重要性。

誰能在問鼎天下的過程中立下大功,以後誰就是開國的第一元勳,不說別的,最起碼以後大帥登基稱帝的時候會給他一個世襲罔替的公爵,搞不好還能混個郡王噹噹。

盧照心裡一直在朝著目標努力,他要證明給大帥看,他才是大帥的左膀右臂,他才是義軍第一名將。

想到火器營,盧照突然想起莫謙給他的那三百顆土炸彈。

他馬上叫來易大勇,問他道:“大帥給咱們發的那三百個轟天雷呢?”

“在輜重隊放著呢!”

“你馬上帶人去砍樹,連夜製作十門小型的投石機,明天一早,拿五十顆出來,用投石機丟到城牆上去,轟死他娘的!”

“是!”

易大勇立刻帶兵拿著傢伙進了城外的樹林中,連夜砍伐樹木,製作投石機。

小型投石機不需要多大多粗的木頭,尋常大腿那麼粗的木頭便足以把幾十斤的東西投入城中。

經過一晚上的加班加點,第二天天亮時分,十門小型的投石機便製作完畢了。

盧照先是找了跟轟天雷差不多重的石頭放入投石機中,經過幾輪投試,很快便找到了合適的地方。

奉新城上的守軍在看到投來的石頭還沒人頭那麼大時,不禁哈哈大笑,他們還以為義軍有什麼本事呢,居然拿這種小石頭來攻城。

很快城牆上的守軍便笑不出來了,當一個個黑漆漆的罈子扔到城牆上爆炸時,他們都懵了。

很多守軍只感覺耳朵裡一直嗡嗡嗡的尖叫,整個人腦子都是暈乎乎的。

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火藥味道,再看地上,被炸彈炸死的官兵死狀極為慘烈。

他們的身上不滿了隨時鐵釘等物。

土炸彈在城牆上一炸,牆上的守軍便會死上一大片,盧照才丟了三輪土炸彈,奉新城的南城牆上便看不見幾個站著的守城官兵了。

義軍將士們本以為大帥給的東西能炸出來聽個響聲而已,卻沒想到威力居然如此巨大。

不光守城官兵懵了,連城外的義軍將士們也懵了。

還是他們的盧總兵反應了過來,直接掏出寶劍,指著奉新城的城頭喊道:“殺啊!”

易大勇再帶人去攻城,這一次攻城非常順利,一旅的將士們很快便登上城樓。

剛上城牆,他們便遇到趕來支援的其他守城士兵,兩撥人馬一邊要衝上來守城,一邊要衝下去開啟城門。

雙方在狹窄的樓道中相遇了!

狹路相逢勇者勝!

兩邊人的眼睛都紅了,紛紛拔刀就砍。

很快樓道上便血流成河,雙方廝殺極為慘烈。

易大勇奮勇當先,手持長槍猛刺,接連刺死了五名官兵,一下子殺的下面的官兵膽寒。

不一會,沒有過多操練的守城官兵還是抵擋不住義軍將士的勇猛進攻,很快便敗退下去。

打仗就是這樣,一旦有一方率先撤退,那迎來的將會是一場潰敗。

易大勇帶人開啟了城門,城外的大軍蜂擁著殺入城中。

城內殘餘的三千鄉勇根本不敢抵抗,他們四散而逃,從北城門外逃了出去。

易大勇率領部下三千人馬猛追,連追三十裡,一路從奉新追到了靖安縣。

靖安縣不過是個小城,守城兵馬才不過一百人不到,最高軍事長官也盡是一個哨總。

當易大勇率兵一路追著潰兵來到城外時,靖安知縣章鳴謙都壓根不知道義軍已經打進城了。

靖安守城官兵一看外面的義軍足有幾千人,根本不敢守城,直接撒丫子從東城門跑了。

守城官都帶人跑了,剛剛從奉新縣潰逃出來的鄉勇們也只能跟著他跑。

一下子靖安城東門是擁擠不堪。

易大勇一看有官兵從東城門逃了出去,當下留下三百兵馬攻佔縣城,自己又親率跟在屁股後面的一千五百人向東追了過去。

這一路向東追擊,又是一口氣追了三十裡,直接追到了安義縣城下。

安義縣和靖安縣一樣,都是小縣城,沒幾個兵,守城的不過是一名把總。

把總一看城外來了烏壓壓上前的潰兵,正滿頭霧水摸不著頭腦,還不清楚外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忽然便看見潰兵的後面跟著上前甲冑精良,旗幟分明的大軍。

仔細一看,打前的居然是莫字大旗。

這一下把總明白了,這是袁州莫大王的軍隊殺來了。

莫謙的名號現在在江西中北部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安義縣知縣位置自去年空出之後,朝廷便一直沒有派人來候補,現在縣城裡的一切事務都是縣丞和這名把總在負責。

把總根本不敢守城,連知縣都懶得去稟報了,也學起了靖安哨總的榜樣,自個換了一身衣服,帶了一些細軟直接從東門出去,朝著東南方向的南昌府逃去。

易大勇一天之內連追六十裡,不費吹灰之力便拿下兩座城池。

盧照在得到前方戰報後心中是大喜過望,他現在心裡高興極了,四座城池,他才出兵兩天,就已經拿下了三座。

現在只剩下豐城縣還孤零零的呆在南邊了。

此時盧照身邊的一名幕僚忽然對盧照說道:“總兵大人,天降不世之功於大人,大人若是不取此功,那可真是太可惜了!”

盧照一看,來人是自己的幕僚景文甫,他不禁一下來了興趣。

景文甫是吉安泰和人,是秀才出身,今年才不過二十七歲。

景文甫本來是想去南昌府考舉人的,可是他剛準備出門去赴考,忽然莫謙帶領兵馬把泰和隔日佔了,還封鎖了贛江水道。

這一下斷了景文甫前去赴考的路,景文甫無奈,只能放棄這次考試。

他回到家中,一想到自己已經二十七歲了,居然還只是一個秀才,自己本人也碌碌無為,不禁對前途感到渺茫。

在家中閒了三個月後,有一天到了春耕的日子,妻子剛準備挑著擔子去插秧,景文甫也打算前去幫忙。

可是當他們到自家田裡時傻眼了,只見幾十名士兵正彎腰在他們家中的田裡插秧。

景文甫一問才知道他們是莫大王的軍隊。

景文甫當下便作出決斷,他要給莫謙效命。

他親自到了泰和縣衙,向鎮守泰和的盧照毛遂自薦,要求效命。

盧照看他是個讀書人,便收納了他做自己的幕僚。

此時景文甫突然說出這話,這讓盧照不禁有點好奇。

他問:“先生此話何意?”

景文甫手往東一指,說道:“大人,現在盧象升已經帶兵到了廬州府,南昌城中的守軍絕技不超過五千。

大人若是有膽量,率麾下七千二郎一路向東,直接發起攻城,定能一戰而下。

攻佔南昌,這功勞,難道不是不世之功嗎?”

盧照一聽,頓時心中震驚。

思考一會後,盧照立刻下令,全軍東進南昌府!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