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算術科沒有廢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爺殫精竭慮,憂國憂民,對得起先皇厚愛,只是還是不要過於擔憂,小心身體。”

李稷很是後悔提起此事,讓自家王爺憂慮。

“你跟方向說勿需過來麻纏,到時他寫好了那些東西,你帶我的印信過去,蓋上即可。”

“是!”

……

育苗種植的事情結束後,秦邵就減少去農田那邊的次數,讓王寅有空去盯盯就行。

王寅關於種田的技術已經學習得差不多了,挺白淨的一個小夥子,現在倒是成了鋼鐵黑男。

不過他很喜歡這種膚色,人也開朗很多。

小三子整天跟個泥猴一樣,不是抓魚就是摸蝦,家裡生活倒是改善了不少。

韓瑾蓉廚藝好,連著祝老頭那邊也得了不少實惠,時不時還蹭飯。

不過祝老頭對他的學習可沒一點鬆弛,每天讓他重複背誦那些四書五經。

正著會背,又讓倒著背,有時候隨意抽出來一句解釋釋義。

每天做夢他有時候就夢囈那些課文。

書法方面他也進步了不少,不過祝老頭還是很不滿意。

背書方面難不住他,書法方面整天挑三揀四。

這些都差不多了,又開始學習算數!

秦邵有些驚異,他好像記得歷史上大明後來的朝代不是將算術科廢除了嗎?

這怎麼又學習起來了?

不過老祝頭讓學,那說明是考試的,畢竟後世的記載也可能是有誤。

大明算數很簡單,學的就是《九章算術》,縣試要考的內容其實就一些加減乘除之類的東西,很是簡單,相當於前世的小學一二年級水平。

不過算數在這大明可是一門技術,大明公務員有不少是技術人員,需要掌握這些。

而會算數的老師並不多,普通百姓字都不認識,更沒機會接觸這種高階的玩意。

祝老頭本想在算數上難為一下秦邵,看他三下五除二解決了那些算術題,臉色有些綠。

不過第二天倒是拿做書跟秦邵探討一些自己也不是太理解的算術題。

秦邵翻看了那本書,名字為《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裡面有264個數學問題,分為九章。

秦邵考縣試要考的內容是最簡單的,其裡面其實也有更複雜一些問題。

比如第一章是方田,主要講的是幾何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圖形有三角形、四邊形、等腰三角形、直角梯形、圓形、扇形等。

前世小學學到的那些幾何圖形都有。

學習這些,是如果你當了管理土地方方面的公務員,你可以方便計算田地面積,那也是相當實用。

此外,裡面還有分數的四則運算方法,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約數等。

第二章更為實用,那就是穀物糧食如何按照比例折算,這更關係民生生活。

第三章是衰分,就是比例分配問題,這個也很實用。

第四章是少廣,就是已知道面積和體積等數值,怎麼求一邊長,還有開平方、立方。

第五章是商功,就是土石工程、體積的計算公式。

第六章均輸,怎麼合理攤派賦稅。

第七章盈不足,那就是計算盈虧問題。

第八章方程,裡面甚至還提到負數。

第九章勾股,也就是所謂的勾股定理。

剛開始祝老頭秦邵數學的時候,只是出了一些題以及往年縣試手抄卷讓他做一下,並未讓他看這本書。

等祝老頭找自己探討裡面問題,讓他看完這本書,他真是歎為觀止。

不是說那些內容多深,作為前世大學生,那些東西,初中普通生都很快掌握了。

原因是前世的人已經研究透了!

秦邵驚奇的是,在這麼遙遠的古代,這些只是已經開始傳播。

他前世上學的時候,還一直以為這些東西都是很晚才有的。

沒想到祖先們竟然這樣聰明。

等祝老頭告訴他,這本書從戰國的時候就開始有,只不過到了漢代才完全完善的時候,他再也不為自己作為先知現代人沾沾自喜了!

沒有老祖宗那些智慧,現代人能懂什麼呢!

祝老頭寫詩、書法那叫一個厲害,算術方面說實話倒是沒有那麼強。

特別是分子、分母問題,他理解起來有些難,秦邵用前世老師教的方法,給他講解,然後又自己出了幾道題為他講解,他才慢慢明白過來。

等他明白過來,直接起身朝秦邵彎腰下拜!

“夫子,你這是作甚?”

秦邵一個激靈站了起來,祝老頭這是玩的哪出呀!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我自譽為你的老師,今日講解,方知知識淺薄,實在不配做你夫子。”

祝枝山真誠地說道。

“夫子,你可,你已經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後面是兩句你忘卻了。”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三人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原因是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面,都會值得你學習。我們只要學習別人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避免就行!”

“沒有人是盡善盡美的!比如我雖然可能算術學的還可以,也能背書,但是我書法不如你好,也不怎麼會寫詩,對科考也沒有那麼多經驗,這些都是我欠缺的,所以需要跟您學習,您也適合做我夫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學生今日拜你為師,就是為科考,既然你在這方面比我有經驗、學識足,自然也應該繼續做我夫子!當然,我們也可互相學習。”

秦邵真心說道。

真擔心這個祝老頭一時腦袋想不開就不教自己了。

學習這東西,老師引進門,修行靠個人。

祝枝山作為四才子之一,學識是母庸置疑的。

他之所以科考不順,其實應該與運氣有很大關係。

他能順利考上秀才、舉人,卻止步於會試。

雖然到了會試一關,全國精英聚集在一起,考試難度確實大,但這古代又不想現代除了語文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科目很多有固定答桉。

這古代到了會試,很多主要靠文章!

文章寫的好與否,就跟美人是否美,不同人眼裡的美是不一樣的,帶有個人色彩因素。

當然科考發揮也是很大一部分。

但無論如何,祝老頭教自己,那絕對是夠格了!

“經你解釋,祝某猶如醍醐灌頂,原來孔子那些話,還能這樣解釋。既然如此,我勉為其難繼續做你老師。你之才早晚超我矣,只要你奮力,春闈必當金榜題名”

祝枝山嘆口氣說道。

秦邵聽了長舒一口氣。

“夫子,學生沒打算能參加春闈,太耗費時間,我……我想……我能考個秀才就可以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