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河間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你想安就安,你生那麼多仔子這爹當得也不容易,只是你們家都安裝了,你作為工部負責京城工建的官員,這其他家呢?”

秦邵看看趙璜,似乎漫不經心地問道。

“陛下的意思是……”

趙璜一方面有些哭笑不得,這皇上嘲弄起自己真是一點不留情面,可是後面的那話的意思是……

“京城是大明的表率,環境衛生也應該成為表率,旱廁在郊區還可以,有農田,場地也比較廣闊,散味道還可以。這京城之內……”

秦邵不想想那種場面。

來到這大明,飲食住宿其實都還不錯,想吃什麼根據自己的想法烹調都行,且如今的食物都是原生態健康的食物。

有一點他有些不是太受得了的,就是這大明的茅坑衛生問題,確實是個大問題。

因為這年代沒有下水道,即使皇宮,這衛生間也是旱廁。

冬天雖然冷,還好些,一到夏天走到茅坑附近,那味道就別說了。

很多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習慣了那種味道,秦邵還是覺得很難以適應。

特別是如今的京城,雖然城區面積不大,但是相對於其他地方,比如他先前居住的安陸州,可謂是寸土寸金,居住比較擁擠,自然人造出來的那些味道也就比較重。

“陛下,你說是在城區之內?”

趙璜很是興奮地問道。

“嗯,你找人一起規劃一下,下水道的問題是個大工程,至於錢你去戶部找王瓊商量下,從這兩年京城夜市、普遍的營收裡拿,城區收入自然用於城區建設!至於馬桶,普通民眾可以用簡易水箱,制作方法你可以讓人傳授散播出去,他們可以選擇簡易的便池!窯廠那邊可以多燒些多樣式的馬桶,宣傳一下皇宮裡用的,當作活廣告,城中大戶不少,應該不愁銷售……”

秦邵說道。

趙璜忍不住想白眼,他就知道這新皇雖然說是為大家好,但做什麼事情都不會白做,也不會讓那麼多人白用國庫的錢,割韭菜拔羊毛的事情,這新皇對於京城權貴大戶從來不手軟!

……

二月,紅杏枝頭春意鬧。

一列騎兵在冬後空曠的的官道上整齊地排成一行,陽光下,他們身上的鎧甲反射出一片銀色。

寒冷的空氣,戰馬和人呵出的熱氣,彷彿形成了一層層薄霧,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騎兵前面是一匹棗紅色的戰馬,上面坐著一個身披大敞的男子。

那人不是別人,正是大明當今的皇帝秦邵。

他身邊有兩匹褐色戰馬跟隨左右,正是錦衣衛指揮使王寅和王贇。

秦邵這次出行只有朝中張璁、王瓊以及嚴嵩等眾人知道外,外人只知皇上最近度假在莊園那邊休息。

對於大明皇帝一段時間不上朝,朝中的官員其實並不怎麼驚異,畢竟前朝皇帝朱厚照可是在政期間,上朝的時間可以說屈指可數,成年在外面住,連皇宮都不回。

至於明孝宗,幾個月不上朝也是常有的事情。

反正有朝中大臣各司其職,大明朝堂都是正常運轉的。

倒是今上當政後,有些太兢兢業業,很多人有些受不了。

畢竟大老闆經常巡視工作,對於很多官員來說,壓力有些大。

他們也不是不認真做事,新皇大刀闊斧改革,如今一切欣欣向榮,朝廷的各項收入增加,官員的待遇也好了很多。

因為朱元章的原因,大明朝對於官員的俸祿說實話是有些苛刻的,如果單靠薪酬,說實話日子確實有些艱難。

畢竟站在這個位置上,不可能只是吃飯穿衣的問題,很多時候大的花銷往往是各種應酬。

新皇上位以來,禁止各種大肆請客送禮的風氣。

官員及家屬婚喪嫁娶朝廷嚴格有規定多少桌,什麼樣的酒席,甚至送禮也有規定。

官員之間送禮,只能送些簡單的禮儀,比如瓜果、簡單布匹之類。

比如先前錦衣衛指揮使王贇又生了一個兒子,第二次當爹。

新皇親自朝賀,帶的禮品跟其他官員一樣,一個竹籃子,裡面放著小半籃雞蛋,上面放著兩塊棉布,其他參加的官員也是一樣。

當然酒席也是很簡單的,一鍋大鍋熬菜配著餅子,每人熱熱的吃上一碗就算了事。

如今大明的酒席禮儀基本都是這樣,且要登記在冊,如有超出規格或者有人行賄,一旦被發現,直接撤.職查辦。

這其實對很多官員來說減輕了很多負擔。

畢竟國人很多時候負擔都是各種禮儀上面。

比如上司家的紅白喜事,還有同僚之間的,很多時候你如果不參與,就很難融入,特立獨行是很難做好工作,也很難容於世的。

並不是每個人想送禮巴結人,很多時候也是被逼而已。

沒有那麼多應酬花銷,且官員的俸祿相比較以前還增加了,並且如今的俸祿也不發那些所謂的糧食,而是完全改成了大明幣,花銷利用起來更為方便了。

另外,還有一個更為人性化的政策就是朝廷專門為每個部門每月發放100元大明幣的部門聯誼金。

這些錢專門用來部門聚餐的。

就是每個小的部門每月都可以去附近的酒樓集體聚餐聯誼遊玩,聯誼金是100元,可以用來聚餐遊玩,也可以郊遊,反正是自行安排,只要不做違法的事情就行。

其目的是朝廷T恤大家辛苦工作,讓人放鬆休息,同時也可以加深部門員工之間的感情。

100元大明幣聽著是不多,但大明幣的購買力可是很強的。

就是如今京城比較豪華的酒樓,這些錢也夠10人一起聚餐點菜吃得好好的。

如果吃得節省,一個月聚餐兩次也是綽綽有餘。

且逢年過節,朝廷還會給官員發放各種補助,有時候是一些吃食,有時候是一些購物券。

對於很多官員,特別是底層官員,覺得如今的日子不要太美好。

“爺,前面就要到河間府了!”

一眾人行了一個多時辰,王贇走到秦邵面前說道。

秦邵出來的時候,張璁他們一再要求讓秦邵帶一萬京營兵士跟隨,說是為了皇上的安全。

一萬京營跟隨,那麼大的陣仗,估計還沒有從京城出發,估計沿途那些官員就知道了。

一番爭議之下,秦邵決定帶500人出行就行。

江彬主動請纓跟隨,他不放心秦邵的安全。

秦邵看他堅持,也只得隨他,讓他帶領四百京軍跟隨。

只是為了避免目標太大,驚動地方,秦邵帶著五十人走在官道明路上,江彬則帶其餘人分作兩路跟隨保護。

雖然秦邵這次南行的目的是為了去兩廣參加商船出行儀式!

江宏在廣東佈局了近兩年終於做好了開海工作,希望秦邵前去參觀,這對秦邵確實是個誘.惑。

但此次南行,秦邵也想看看各地真正的情況。

皇上的位置確實對很多人有很大吸引力,那個位置掌握好了可以俯視影響整個天下。

但在京城,很多時候,猶如在井中一樣,並不能真正看清楚外面的世界,在他這幾年的治下,到底是什麼狀況?

需要多那些改進,真的需要實地去看看方能真正瞭解!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秦邵不希望自己只是一個坐井觀天之人。

還有就是江南地區。

從王守仁和江宏的奏摺中可以看到,如果要真正將江南地區那些頑固勢力清除,還得需要進一步努力。

雖然如今江南地區賦稅徵收已經好了很多,但是那些人只是蟄伏起來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對於那些人,打壓是一方面,很多時候還要打一巴掌賞些棗子吃吃!

秦邵看過以前關於大明的歷史的總結,很多人說確實是江南地主亡國,如果要救大明,必須將那些人處之而後快!

這個問題,秦邵考慮了很多。

先前派桂萼、江宏去南邊的時候,確實用了一些鐵血政策,但秦邵並沒有完全鐵血不留情,只是打殺了一批刺頭頑固勢力,殺雞儆猴。

秦邵前世在南方也生活多年,先前也在湖廣生活,對於南方,秦邵其實是有很多感情的。

相比較北方人耿直不轉彎以及按部就班,南方人自古就是聰明、能幹、不安於現狀的。

前世是一樣,如今的大明也是一樣,江南出人才!

江南的水土養成了南方人不怕吃苦、有任性,看到錢就勐幹的精神。

秦邵覺得一味地打壓並不能解決問題,既然他們不怕吃苦、能幹、想賺錢,不妨將這些精力用在外部,在外面討錢,而不是用在內部內耗上面。

只是如何開展,秦邵還在思慮籌劃當中。

他們這次出發走的是旱路,從京師到河間府如果在前世那可是很短一段距離,可是如今要耗費不少時間。

廣東那邊六月才開海,這次出行並不急,他們剛好可以到各處轉轉,不用急切奔波趕路,就當一次旅遊。

“爺,我們要不要進河間府?”

王寅知道秦邵好體力,早些年他們在京城和安陸州行路的時候,幾天幾夜都急行軍不停,只是如今既然不急著趕路,他倒是不希望秦邵太累著。

“河間府的驢肉天下文明,既然我們路過,自然不能錯過!”

秦邵哈哈笑道。

出了京城,看著著萬.裡江山,不免心曠神怡,再品嚐一下各地沒事,人生可謂快哉!

“爺,這河間府可真不錯,趕上順天府衙了!”

王贇從小在京城長大,但要說這出京的機會真的不多,這次出來很是高興。

他覺得京城算是比較豪華富庶的,以前也去過別的地方,一般都是比較破敗落後的,想不到小小的河間府竟然車水馬龍,高樓建築林立,河間府衙竟然毫不遜色京城的順天府衙。甚至還要略勝一籌。

一個小小的地方,竟然比京城府衙建得還要闊氣,這是不是有些……

一眾人進城,秦邵讓那些騎兵卸下鎧甲,換上便服進城。

“這裡歷史悠久,以前叫作瀛洲,春秋戰國時期就是著名要地,這裡還是漢代河間王住的地方,自然富庶繁華,府衙也是以前建築加修繕完成的,不是新建的!”

秦邵解釋道。

秦邵前世的時候就來河間遊玩過,當時算是旅遊,為的是吃正宗河間驢肉,當時就遊覽了河間府衙。

有一個大學同學剛好是河間的,專門招待了他們,還挑選了一個漂亮的小導遊給他們講解,那導遊人漂亮,說話溫柔好聽,一眾人聽得很是認真。

河間府衙很是出名,有京南第一府之稱。

秦邵記憶力不錯,到如今還記得。

當然他前世看到的是經過修繕的,如今看到的更是原汁原味古樸的,但是其建築還是很震撼的。

在沒有機械技術的幫忙下,能工巧匠能做到如此,真的是不簡單。

“陛下,要不要讓河間府知府牛天麟來接見?”

江彬將帶來的護衛在城外駐紮,自己也跟著秦邵進城護衛。

因為有先前正德帝朱厚照出事的原因,江彬如今對於新皇的安全問題有時候快要草木皆兵的架勢,弄得秦邵有時候哭笑不得,但也理解他因為先前問題留下的後遺症,一般也會順著他。

本來這次進城,秦邵覺得他帶著那些人暗處跟隨要探測情況已經很累了,想讓他跟那些京軍一塊在外面休息,江彬卻不放心,非要跟著才放心。

弄得秦邵直接開玩笑說他是不是眼饞他們要吃驢肉,江彬也順坡下,說自己真還想嚐嚐所謂正宗的河間驢肉。

因為河間距離京城並不算很遠,京城也賣有河間驢肉,他們也都吃過,只是不知道跟這真正河間本地的是不是有什麼區別。

“先不用吧!我們本來就是想進來看看情況,順便嚐嚐當地小吃,那樣興師動眾,反倒不美!”

秦邵直接拒絕。

讓人打聽本地到底哪家的驢肉好吃,聽說有一家老孫頭的酒家河間驢肉最為好吃,按照路人指印,幾人一起朝那家酒樓那道街奔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要吃飯,河間轉!”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大火燒夾驢肉!”

剛到那條街,就聽到絡繹不絕的叫聲,顯然這就是小吃一條街。

街道兩旁各種酒樓林立,高瑪納、瀛香閣、青林……一眾招牌林立,打的都是正宗驢肉的招牌。

“老丈,老孫頭酒肆在什麼地方?”

看到太多酒肆,倒是沒有找到老孫頭招牌的,秦邵有些疑惑,問一旁賣糖人的老人。

“你們是不是外地人新來河間的?這是要去老孫酒家是驢肉嗎?我跟你們說,那家可是去不得!”

那老丈突然靠近秦邵神神秘秘地說道。

因為那老漢突然靠近,王寅等人瞬間警覺,江彬更是直接掏出了佩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