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崇禎的歪脖樹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什麼事?”

李煥高聲問道。

因為張太后的原因,他如今就找河道這邊辦公,州府有什麼事都讓下屬安排,為的就是避嫌。

萬一有人拿張太后說事,他就說自己在外面巡視河道,以工作為家,堅持在第一線,誰還能說什麼!

“老爺……”

“李大人,是我們來了!”

管家還想說什麼,外面很快傳來幾個熟悉的聲音。

李煥開門,同知趙宇、通判魏明出現在門口。

“你們……你們怎麼來了?”

李煥沒想到自己在河道這邊,距離府衙距離並不近,這大晚上的這兩人竟然都跑了過來。

“大人,我們……我們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來找您商量,那張氏兄弟惡鬥,張太后昏倒,如今情況鬧成這樣,大人,我們要不要出面?”

趙宇是個胖子,顯然是一路騎馬過來了,他容易出汗,前面的的頭髮溼溼的。

魏明也跟著拱手。

“你們先進來說!”

李煥嘆了口氣,知道他們也不容易。

如今弄成這樣,如果他們去看太后,場面實在尷尬,萬一那兩人讓他們評理,都落不了好。

但如果還不管不顧,那畢竟是太后,雖然不是新帝的親孃,身份在那。

作為臣子,太后在自己的屬地出了問題,不管不問,這事如果要追究起來,烏紗帽掉了是小事,對太后不敬,先前沒有拜見迎接,一件件真要有人有意追究,那可是要下大牢的。

到時候他們滄州的領導班子估計……

“你們是怎麼看的?”

李煥讓僕從倒茶,招呼眾人坐下。

任統則將房間盆裡的炭火撥了撥,房間暖意盛了些。

如今天氣漸冷,且他們住的地方距離河道不遠,溫度更是低了許多。

趙宇他們一路過來出了不少汗,這天氣如果汗冷卻下來,房間內陰冷很容易生病發燒,這年頭不注意這些生病,很容易要人命的。

在古代很多讀書人讀書的時候其實也會學些醫理,為的就是強身健體,即使考中科舉也可以有福氣享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幾人雖然跟京城大員沒法比,但是作為普通人能考中科舉做一方官員,已經是超越很多人,可謂是人上之人,自然也是明白那些的。

“大人,如今已經鬧得這樣大,我認為我們還裝作不知道,不管不問,這樣怕有些說不過去!所以,吾等二人考慮了一番,才來找大人商議,不知道大人您怎麼看?”

趙宇將外面的後衣脫掉掛在一側椅子上,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剛才也正在想如何處理這事,我們此時自然不能做以上觀,只是我們現在如果以探望太后名義過去,我還是覺得不妥!”

李煥這會兒平靜下來說道。

“大人,那我們該怎麼做?”

“我覺得不如……不如我們上報吧!”

李煥說出自己的想法,這事太難纏了。

“上報?”

“對,上報!”

……

秦邵拿著王寅遞上來的滄州官員的上書有些好笑。

這幫傢伙真是夠油滑的!

這份上奏的摺子是滄州知州李煥的上的摺子,大致意思就是太后滄州省親,他們在河道那邊出差工作,沒有做到歡迎和拜訪太后,本想著完成工作要去的,只是如今聽說張家發生了矛盾,太后生病,本應前去看望,只是擔心他們覺得家醜不可外揚,作為地方官,面對這種事情很為難。

作為臣子只能上書給皇上,請皇上定奪,他們好前去做善後工作。

說到底,這幫人就是害怕受連累,將責任引導自己這邊,這幫老油子!

不過滄州這兩天水運發展不錯,那滄州知州李煥倒是還算工作認真勤勞,想想那張家之事也確實難纏,作為地方官著實為難。

“你讓人穿密旨給李煥,滄州水運是京杭大運河重要地段,讓他們好好加油治理河道,還有山藥蛋已經在滄州種植,明年我要看到滄州的產量!”

“是!”

……

滄州。

李煥接到密旨,身體有些顫抖。

“大人,陛下這是什麼意思?”

魏明有些不理解。

能親自接到皇上的密旨,這些人都那叫一個激動,只是這皇上到底是什麼意思?

“自然是讓我們好好做事!”

李煥平穩了下情緒說道。

“可是太后那邊……”

“滄州事多,我們都在辛苦做事,自然不知道張家發生了什麼事!水運還有很多事要做,山藥蛋還要推廣種植,魏明、趙宇,這事還有你們親力親為,我在河道這邊,你倆還是下鄉去督促山藥豆種植問題!”

“是!大人!”

魏明剛開始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趙宇朝他眨了下眼睛,頓時心領神會,內心也激動不已。

陛下一直關注他們滄州,連他們做什麼事都知道,看來只要他們好好幹,陛下自然是會看到的,到時候做得好,升官加爵……

……

九月九日,重陽佳節,萬歲山。

秦邵、韓瑾蓉他們今日身著便裝,在王寅、王贇及魯廉獻的護衛下登高祈福。

本來今日放假,只需王寅帶人護衛就行。

只是王圖和朱佑杬一起來,王贇乾脆帶人一起過來了。

至於魯廉獻,他在京城也沒什麼事情,直接請纓一塊過來。

天高雲澹,萬.裡晴空!

秦邵到了這萬歲山,看著古樸純天然的景色,內心不免有些慨嘆。

前世秦邵也到這萬歲山,那個時候還叫景山,是一個開放的公園。

縱然前世這裡很規整,但更多的是人工的痕跡,相比較現在的天高雲澹、古樹蒼松的景色,真不可同日而語。

這萬歲山是京城的最高點,站在最高處,可以將整個京城一覽無餘。

因為是皇家御苑,除了他們和看護園林的者,是沒有外人的。

老太妃原先也想來,考慮年紀大,只能留在家裡了。

朱佑杬一向喜歡到處遊玩,這種活動一向就是積極參與,他不能喝酒,但是還是讓人帶了一些果酒助興。

“當初永樂帝讓整治萬歲山的時候,還有不少異議,如今看來,這裡確實是個上佳的地方!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定然保佑我大明萬壽無疆!”

朱佑杬爬山上來,有些熱,拿著摺扇扇風,遠眺京城各處,發出喟嘆。

萬歲山的形成跟永樂帝有關。

他上位後在京城大規模營建城池、宮殿和園林。

依據“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之說,紫禁城之北乃是玄武之位,當有山。

於是將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池、南海的泥土堆積在“青山”,形成5座山.峰,稱“萬歲山”,將延春閣基址牢牢鎮壓在山下。

秦邵看向不遠處,那裡有一處黑黑的東西,那裡是堆放的是煤塊。

是的,萬歲山這皇家御山,不僅僅是皇上登高望遠、祭祀和遊玩的場所,還是存放京城皇家煤塊的地方。

在明初的時候,朝廷就開始在萬歲山堆積煤塊,為的是房子元朝殘部圍攻京城,引起燃料短缺,後來逐漸就成為存放煤塊的地方,因此,萬歲山也被稱作煤山。

確實是個好地方!

崇禎皇帝就是在這座山的歪脖樹上吊死的!

不知道現在那棵歪脖樹是否可有?

“到東麓那邊看看吧!”

看朱佑杬休息片刻,已經緩過來勞累,秦邵說道。

秦邵記得那顆歪脖樹在觀妙亭處,如今的景觀跟前世有太多不一樣,只能先找到觀妙亭處。

韓瑾蓉因為帶著孩子們,他們爬了一小會兒山,就在山腳處的一座亭子停下來野餐,魯忠帶人看顧著他們。

王寅、王贇則帶人跟著秦邵、朱佑杬和王圖等人。

“東邊那邊新建了個亭子,我們可以到那裡再歇息!”

王圖介紹道,他是聰明人,看到秦邵一直朝觀妙亭那邊看,知道這位皇帝是想去那邊看看。

秦邵知道觀妙亭這個時代還在,到了那位置應該可是找到那顆歪脖樹的位置,不知道如今是個什麼光景。

一眾人到了東麓這邊。

秦邵看到遠處確實有個亭子,那亭子果然是新建的,木頭還是原木,並沒有上油漆,座位還散發出新木的氣味。

他記得前世的時候遊覽景山的時候,這個地方叫觀妙亭,西側還有一處亭子,亭子面積很大,當時的導遊說其面積約有九十多平方。

不過那亭子是清朝光緒年間建造的,跟這時確實截然不同。

秦邵巡看了一圈,想尋找原先崇禎上吊的那顆歪脖樹,只是這處新建亭子,周圍根本沒有多少大樹。

只有幾棵棗樹和梨樹,顯然是剛移栽沒多長時間,還沒有掛果,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秦邵想起自己以前遊覽不少園林的時候,只是無意都囔了一句,那麼多觀賞樹,還不如種上果樹實在,至少有果子吃,還能做觀賞。

那些人可能認為這就是聖意,如今京城的皇家園林和農莊,不少空閒的地方都種上了果樹。

想想那個辛苦恣睢、一心救國之人自縊於此,秦邵不免心中嘆息。

“上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從無宴樂事!”

“朕非亡國之君,事事卻亡國之相!”

“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母傷百姓一人。”

他也算是真男人!

已經接近午時,王贇他們在附近野草地上鋪了防水的佔布,將帶來的吃食放在上面,肉脯、水果,還有果酒,一會兒鋪了大半個佔布。

秦邵讓多餘的給那些護衛,招呼眾人一起坐下食用。

……

“皇后娘娘,我看著兩位皇子,您可以先吃些東西!”

山腳的一處涼亭,韓瑾蓉帶著一眾人也在草地上野餐,魯忠帶著一群護衛在不遠處,吃飯的時候,韓瑾蓉讓素錦帶了一些吃食給魯廉獻送過去。

魯廉獻吃完過來幫忙。

“父親,我已經吃好了,早間出來的時候,吃的比較晚,剛才又吃了些,並不是太餓。”

韓瑾蓉笑道,同魯廉獻話家常,儼然是一對親生父女。

素錦看兩人談話,帶人將皇子和公主到前方的小園子玩。

“娘娘,如今馬上又到年關,你大哥前些日子來信,說是想念家裡,我也想這幾年未見,想讓他們也來京裡團聚一下。”

魯廉獻輕聲說道,其表情顯然是這事猶豫了許久。

“父親,這是自然!哥哥在老家幾年,您也未曾回去,早就該團聚,都怪我一直忙,沒能考慮家裡的情況。既然父親在京城,母親也不在了,哥哥也成家,自然都應該過來孝敬照顧父親!”

“我讓人找處宅子,距離家裡宅子近些,大哥帶家人過來,也好方便住下,家裡原先的宅子確實太小了,聽說大哥已經兩個孩子,二哥也快要成親的,定然是住不下的……”

“娘娘不必費心!家裡銀子還是有的,我在兵馬司的俸祿不算低,且陛下提高京官待遇,我也算是受益者!你二哥讀書也不行,如今在那京華茶坊做事還算認真,那安老闆是個大方的,給他不少報酬,買銀子的錢早就夠了!我們臨近的那處宅子,房東要回老家,我讓人問下,如果他們願意賣,剛好買下來,兩處院子挨著,也可打通做一處方便!”

魯廉獻急忙說道。

他以前是個急性子,如今做了這國丈爺,倒是越發謹慎起來。

他其實早就有意想讓大兒子過來!大兒子功夫不錯,如今在老家衛所做事,如果能進這京城有個差事,彼此照顧也好。

只是想想自己的身份,還有自己師爺的魯忠先前的囑咐:這新皇和新皇后都是明事理的,但是也是眼裡揉不進沙子,不喜歡自作聰明那種。老爺,咱們要做的是事事彙報,他們覺得咱們謹小慎微、懂事,就會更覺得愧疚咱們,就會更加幫助咱們。

您看!二少爺讀書一般還不想進兵馬司,不喜歡武職,娘娘就直接安排進了那茶坊,我去了那茶坊,爺,那就是新皇和皇后的產業!

“父親不必抄心,房子的事情,女兒自然會安排,哥哥如果來了,我聽說他在衛所做事,不妨到時去兵馬司,也算是輕車熟路,這事我會跟陛下說說,只是因為女兒身份的原因,還請父親和哥哥低調行事……陛下舉賢不避親,只要哥哥努力,定然也會被重用!”

“多謝娘娘!我們定然低調,至於你大哥哥,他留兵馬司弄個差事就行,不必……”

魯廉獻急忙說道。

他的兩個兒子跟自己一樣讀書不行,大兒子功夫還可以,就是性格有些直,他擔心萬一真跟著陛下,做了什麼事情……畢竟他真正的身份,新皇可是一清二楚的。

魯廉獻自認為在戰.場上英勇無比,膽量也不錯,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面對如今的新皇的時候,總是有些怯意。

“父親為何這麼見外?可是陛下先前下令剝奪外戚的爵位,父親……”

“不是!當然不是!”

魯廉獻急忙解釋道。

奶奶的,他現在想把兒子弄到京城都有些誠惶誠恐,擔心自己新皇會以為自己藉助假岳父的身份獅子大開口!

哪敢有想法跟那些外戚弄個什麼侯爺、伯爵噹噹!

他可是知道那張氏兄弟是什麼下場。聽說如今他們在滄州的日子可是很不好過的,他就是為了自己的兒子,也不敢那樣想。

“你們談什麼?談的這樣熱絡?”

魯廉獻正要說什麼。

一個熟悉的聲音突然在頭頂響起。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