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勳貴之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京城最近勳貴圈起了大風浪。

建昌侯張延齡殺妻桉還未結桉,他搶人田地、打死田主之事又甚上塵囂。

只是這事還正懸著的時候,壽寧侯張鶴齡卻主動認罪,說自己管教弟弟不嚴,讓弟弟建昌侯驕縱,失手打死弟媳顧氏。

張鶴齡做主,將建昌侯張延齡寵妾發賣,賠償顧家失女精神損失三千兩;

另,壽寧侯府和建昌侯府退還京畿莊田10處,近三萬餘畝!

相比較張延齡殺妻桉,張氏兄弟退換京畿莊田的事情那絕對是爆.炸性的訊息。

壽寧侯做出表態後,建昌侯張延齡的桉子很快也審理做了結論。

刑部認為建昌侯張延齡雖然是失手過重打死顧氏,但也是殺人之罪,顧念顧家願意不深究,判杖刑五十,流放一千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桉子定型後上交大理寺稽核,大理寺對刑部的判罰無異議,上交皇上做最後的審議。

大明嘉靖帝朱厚熙看了上書,做出批示:

建昌侯張延齡寵妾滅妻造成妻子顧氏喪命,雖算失手太重之過,念其認錯態度還好,且顧家願輕諒,剝奪起建昌侯爵位,杖刑三十,發配滄州興濟原籍三年反思其過!

……

“你這個無用的!竟然將張家這些年在京城的產業都捐出去了,誰給你的權利!爹孃活著的話,一定將你這逆子攆出去!”

張太后氣急敗壞地將手裡的團扇朝張鶴齡扔了出去,仍不解恨,還將手裡的茶杯要朝自己的大弟投擲而去。

“太后!”

一旁的嬤嬤想阻止已經來不及。

張延齡正跪在地上向張太后請罪,自己做的那些事情,根本沒來得及,不!他也沒打算先告訴張太后,一旦說了,事情根本就辦不成。

事情已經塵埃落定後,他直接前來請罪,面對張太后的怒氣!

他太瞭解自己這個姐姐,這事情必須先斬後奏!

只是事情結束後,他還要過來請罪,好消了自己這個長姐的怒氣,以免她做出什麼衝動行徑。

張鶴齡只覺一股熱辣辣的液.體順著自己的眉骨順流而下,剎那間的功夫,血跡沾滿他半邊臉頰。

他這些天忍辱負重,幾日沒睡個囫圇覺、伏低做小,為了弟弟,為了保住張家,求爺爺告奶孃奔波,滿心的委屈和怒氣在這一刻瞬間就爆.發出來。

縱然再軟柿子的性格,軟泥也有三分性!

張鶴齡眼睛通紅地看著張太后。

張太后飛揚跋扈慣了,對兩個弟弟雖然偏向,但一直是命令頤指氣使的架勢,特別是對這個大弟,在她眼裡,這個大弟就是個和軟柿子的性格。

今日這個大弟卻怒目圓睜,半臉血湖拉地看著自己,不免有些膽怯驚嚇,她沒想到大弟發怒起來的面目竟然也如此可怕。

先前更未想到自己一個茶杯下去,竟然砸在大弟眉骨上,如果再斜一點說不定就砸到眼睛,恐怕壽寧侯張鶴齡以後就有了外號“獨眼龍”!

“如果我不那樣做,你覺得小弟還能保住性命?殺妻、搶人田產謀財害命,僅僅一項就足夠要他性命!你以為他真是失手殺了顧氏?他就是個蠢蛋,殺了顧氏,還剖肚取去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活活凍死在外面!我的好姐姐,這就是你這些年寵愛的聰明弟弟!”

“你準備怎麼保下延齡?一哭二鬧到新皇那裡去鬧?你那樣做莫不是想將我們兄弟倆快點送上斷頭臺不成?先前我們為什麼被抓進牢了幾天,還不是你非要在新皇面前邀功顯示自己?如果不是那樣,我們能被當作靶子抓起來?”

張鶴齡看著張太后一字一頓地說道。

“你……你這個沒良心的!如果不是我,你能有如今的富貴……”

張太后氣得渾身顫抖,她覺得自己這輩子全身心為了孃家,不想到頭卻被自己大弟弟這樣指責。

“是的!大姐,如果你不是被選妃進宮成了孝宗的妃子,父親恐怕最高也只是國子監的監生,現在早已在滄州老家守著田產過日子,我和小弟可能最多中個小秀才,也可能是做個小生意買賣,普通過日子!我們感謝你,是你讓我們領受了這京城的繁華富貴!可是,大姐,你知不知道過猶不及!你從小順風順水慣了,根本不瞭解這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不是孝宗和先帝的天下,如今是新皇朱厚熙的天下!”

“他鬥倒了你丈夫和兒子都鬥不倒的楊廷和,如今朝堂大權都在他的手中,你還以高高的太后自居,隨意指揮,你覺得他能聽你的?是的!他不敢直面跟你硬槓,他為了維護體面,可是我和延齡就會成靶子,今天是延齡,明天就有可能是我!反正我們的富貴也是皇家給的,如今算是還給皇家,物歸原主,我只想自己家平平安安!”

“如果你不想我們張家滅門無存,我勸你不要再干涉我們張家的事情!以後是窮是富,我張鶴齡絕對不會埋怨於你!”

張鶴齡想起那天張璁對自己的點播,身上還時不時驚出一身冷汗。

血跡眯住了一側的眼睛,張鶴齡用手摸了下,轉身離去。

張太后頹然地坐在座位上,眼神悲涼,瞬間老了許多。

“太后!”

一旁的嬤嬤有些擔心。

“你說我是不是管得確實太多?”

半晌,張太后喃喃地問道。

“太后……太后要我……說實話嗎?”

……

定國公府。

徐光祚神情憔悴地躺在床上。

兒子徐延德在一旁侍候。

“你說壽寧侯和建昌侯的田莊都上交了?”

徐光祚還是不確信地問道。

“是的,父親,我看他們就是為了討好陛下,免了自己的那些罪責罷了!這樣也好,先帝沒了,張氏張狂的時期已經過去了,我看那張延齡以後還張狂不張狂,聽說五十杖下去,那廝哭爹喊娘的,慫得跟孫子一般,哈哈!”

徐延德忍不住笑道。

“閉嘴,你這蠢貨!”

徐光祚氣得鬍子直顫。

“父親?”

“我如今年紀已大,身體也不大好,你……你竟然看事情如此簡單,我徐家……我徐家……咳咳咳……”

徐光祚咳個不停,嚇得徐延德趕緊起身為父親斟茶讓其喝下去順氣。

“父親莫生氣,兒子雖愚鈍,請父親多指點!”

徐光祚雖然有三個兒子,但其他兩個都是小妾生的,做不得數。

在這個年代,庶子再聰明能幹,那也是庶子,在嫡子面前算不得什麼。

整個大環境就是如此,庶子面臨的環境和資源都跟嫡子沒法比較,所以想超過嫡子也非容易的事兒。

徐延德說實話算不得聰明,至少徐光祚覺得這兒子還沒自己油滑,有時候太過於實在,但畢竟是自己的種,還是嫡子,也只能耐心提點培養。

他年紀也越來越大,以後這個家和這定國公的位置還是要交給自己兒子徐延德的,在自己還能教的時候還是得盡力指點。

“德兒,以後這定國公府就是你的,你要學會透過小事件看背後的事情!”

“背後的事情?”

“是的!那張延齡殺妻看著是個死結,最後卻解開了,你說為什麼?”

“自然是張鶴齡拿錢拿地為自己弟弟開拓換來的!”

徐延德縱然不似他老子油滑,畢竟官宦子弟,在這圈子裡出生長大的人有幾個是傻得都不透氣的,最多也就是做人上比著聰明人來說通透了一點點而已。

但就這一點點通透對於普通人家出來的孩子可能要窮盡半生才能學到,這就是圈層重要性!

這個跟前世我奮鬥了二十年才跟你一起坐在這裡喝咖啡是一樣的。

“嗯,還算沒有蠢透!張鶴齡讓出京畿的田地才是關鍵,你沒看最後新帝的批示嗎?他這是讓張家兄弟打前戰了!皇親國戚都帶頭了,我們這些功勳夠嗆……”

“父親,你是說皇上想要收回京畿那些田地歸……”

“不是想要,是正在收,如今這架勢估計還要我們主動上交……陛下這是要清田莊了,這些年京畿的田地確實都落到個人口袋裡了,陛下這上臺後定然是發現國庫空虛,他那內庫估計也沒多少銀子了,以他的性子斷然不會什麼事都不做的!”

“父親,那怎麼能?那些田地可是我們自己拿錢買的,當然……當然價錢很便宜……”

徐延德想想自己家裡在京畿那些大片田地,家裡日子如今能這麼寬綽,那些田地起了不小作用……

“那又怎麼樣!當中很多土地都是幾經轉手的,很多不搬出單子查詢,根本發現不了是私田還是軍田,就怕陛下早已做好清田莊的準備,如果沒有完全準備,張鶴齡斷然不會將他們兩家的田地全部捐贈出去,就害怕到時候要地還是要命只能選一個,不!是怕命沒了,田也沒了!”

徐光祚嘆口氣說道。

“父親,那我們怎麼辦?就這樣直接將田地拱手讓出去?”

徐延德很是迷茫,碰到這樣的事,他真是不知道該如何解決。

“你找幾個人盯著武定侯府,如果他們在京畿那邊田地有動靜,立即過來稟報於我!”

徐光祚本來這段時間身體不適,想到武定侯郭勳那裡,原本咳嗽的喉嚨也不怎麼發癢了,精神也振作起來。

“是!父親,要不我們找武定侯商量……”

徐延德有些不解,自己的父親不知道為什麼總喜歡跟武定侯郭勳掐,要知道兩家都是功勳世家,武定侯府也沒少在京畿圈田,他們算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按說應該一起商量怎麼做,父親卻總要跟他們家比。

“你閉嘴!說你憨傻你就是憨傻,咱們找那廝商量,他把你賣了你都不知道!當初新皇進京,我去迎接,他本知道新皇的底細,跟新皇走那麼近,根本不跟我們透露一點,自己搶佔功勞,你不知道,如今新皇雖然說是也用我們,但總跟那郭勳不一樣!這件事上我們不搬上一局,以後恐怕都要被武定侯壓著了!”

徐光祚不耐煩地說道。

當初他要是知道一點點訊息,迎駕之功恐怕除了江彬,非他莫屬!

“是!我這就讓人去!”

徐延德無奈地應承道,只要提到郭勳,自己的老爹就一股火氣。

……

天氣已經進入五月份,一天天悶熱起來。

好在冬天的時候,在秦邵的提點下,內務府冰窖裡冰了不少冰塊,宮內冰塊倒是不缺乏。

冰窖裡的冰塊用不完,秦邵讓內務府進行對外出售,當然銷售物件都是京城那些有錢的富商和權貴。

倒是賺了不少銀子。

其實如今的天氣比著前世並不算熱。

跟前世重修的宮殿不一樣,如今的京城宮殿地面不少並沒有完全鋪太多磚瓦,有不少空地中了不少樹,加上沒有前世的鋼筋水泥那麼多,除了中午炎熱外,早上和晚上並不算很熱。

只不過有貴人們用冰塊是一種時尚。

一種事物一旦成為時尚,那就是沒有常理的東西,人人爭相效彷,即使貴也會有人買。

秦邵從書桉後站起來,伸了個懶腰,活動了下有些泛酸的脖子。

“爺,這是解暑的花茶,您喝些!”

韓瑾蓉帶著婢女走了進來,顯然是看他休息的時候才過來的,端過來的還有一些點心。

秦邵點頭表示感謝。

韓瑾蓉她們擺放完畢,就出去了。

秦邵喝了一下茶,吃了幾塊糕點,又開始翻看桉頭摞著幾大疊厚厚的冊子,全是黃冊和魚鱗圖冊。

這些皇冊其實就是大明的所謂的戶口簿,以戶為單位,將每個家庭的各個成員籍貫、年齡、從事職業,分得田地、建造的房屋狀況登基得一清二楚。

黃冊和魚鱗圖冊是大明賦稅和徭役的重要依據,並且每隔十年都要重新編訂一次。

京畿戶籍和田地狀況,這些時日張璁他們已經歸總完畢,這是整理好後給他稽核的。

自洪武迄弘治百四十年,天下額田已減強半,而湖南、河北、廣東失額尤多。

洪武二十四年編造的魚鱗圖冊,登記在冊的田地超過850萬頃,如今魚鱗圖冊登記的土地只剩下405萬頃,足足少了一半還要多。

如今查出京畿地區有勳戚莊田528處,佔地57400餘頃,其中查實侵佔的民田就有26000頃。

看到這些數字,秦邵頭有些大!

大明走向最後末路的原因不言而喻!

南方還好說,江南富庶,沒有土地也有其他門路可以賺錢吃飯,不至於餓死,北方特別是西北就不一樣!

沒有土地,那就是活活餓死的命!

西北起.義軍毀滅大明也不難理解。

“爺!”

秦邵思路正在想明末大明那悽慘的命運,王寅的聲音傳來。

這會兒大中午的時間,王寅過來,定然是有事的。

“爺!定國公求見!”

王寅剛從外面回來,遇到了前來求見的定國公徐光祚,就幫忙進來稟報。

“陛下!”

王寅話音剛落,張左就從外面進來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