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大明國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你是不是缺銀錢?王府庫裡的那些東西我鑰匙都交給你了,你想做什麼我是大力支持……”

朱佑杬看到兒子說到銀錢的時候,眼神有些恍忽,似乎在想什麼,有些心疼,直接說道。

從他和秦邵商量自己提早去世那一刻,他已經將王府的所有家產轉給了兒子看管,只是兒子如今並未懂分毫。

朱佑杬這些年雖然看著置身事外,這大明朝堂的情況他當然是知道的。

國庫空虛,國.家養活大量的宗室,還有邊關的將士,宮廷內還有各種奢侈浪費的開銷,這些都造成了國庫的空虛。

不僅僅是皇上窮,其實朝廷也窮。

要改變這一情況,根本不是容易的事情。

“沒事,你放心,目前暫時還用不上,如果窟窿都要用家裡的錢去填,多少個也不夠用!”

秦邵笑道。

“要吃飯!”

朱佑杬還要說什麼,朱載堒邁動著胖胖的小腿過來拉住秦邵吵嚷。

秦邵只能跟老爹說飯後再談,便抱著兒子到廳堂那邊吃年夜飯。

今日是大年夜,基本要守歲,秦邵明日還有一串事情要做。

所以他們的年夜飯就趁早吃,吃完,韓瑾蓉帶孩子們留在莊園,秦邵還要趕回去。

南北方飲食差異大。

朱佑杬雖然在京城生活十幾年,可是他從十幾歲就藩,幾十年的時間都在湖廣,飲食已經基本算是南方胃口。

老太妃則是北方人飲食。

秦邵前世居住的地方靠近北方,但他也去過南方工作一段時間,作為年輕人他的飲食可是說南北交融。

至於韓瑾蓉雖然是南方人,但因為逃難和跟著秦邵生活這幾年,飲食也變得南北交融。

所以,他們的年夜飯也是南北交融的,有太妃喜歡吃的餃子,也有朱佑杬喜歡的湯圓,菜蔬上更是南北菜融合,涵蓋了幾人都喜歡的菜品。

年夜飯都是韓瑾蓉安排好的,沒有來莊園前,已經讓廚子和下人做好了準備。

寧娶富家婢,不娶窮家女!

其實並非是人不好,說不到底就是見識做事問題。

吃過年夜飯,老太妃帶著丫鬟宮婢女帶著孩子去看放煙花,韓瑾蓉帶著下人收拾東西。

秦邵和朱佑杬則到一側書房說話。

“私庫沒錢,過了年馬上就要到一季度交稅銀,到時候自然就能解決暫時的問題。現時,如果需要,家裡的錢銀你隨意……”

朱佑杬以為兒子是擔心私庫沒錢的問題。

“沒事,你放心,我那裡還有錢,目前不是需要錢的問題,是宮中養太多人,花銷太大,精簡人需要一段時間……”

秦邵沒想到朱佑杬還是擔心他沒錢用。

這就是真正的親爹,有事真出力!

不過他絕對不會用自己的私錢隨意填補那些窟窿,窟窿是填不滿的,治標不治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崇禎皇帝當年用自己的私庫補貼國庫,結果後來,朝廷出現各種銀錢短缺,都開始問皇上要,造成了崇禎也變成了窮光蛋!

規矩定在那裡,收多少稅銀,自然都是有考量的,不夠用,自然要從內部解決。

至於過渡期,他自然也不會用朱佑杬留下的財產。

他自己真正的私房錢目前也不少。

至於自己和王府那些土地目前每年收益不算少,還有店鋪和鹽地那邊鹹菜的銷量。

如今他投資洪福海上的貿易,這次小三子帶回來不少銀票!

海運果然賺錢!

這也是他想將谷大用放出去的原因,當然不僅僅是因為錢,後續當然是為了更多的圖謀。

“國庫那裡你看了情況沒有,熙兒,這做一國之君並沒有那麼容易,孝宗、武宗並非不努力,只是這大明江山……”

朱佑杬的語氣沉重。

其實朱佑杬知道自己兒子要做皇上那一刻剛開始自然是欣喜的,接下來則是無盡的擔憂。

作為藩王,自然瞭解這大明王朝的各種局勢。

他見證了自己父親、兄長和侄子做皇上的歷程,明白他們身上的使命和身不由己。

特別是自己侄子最後的結局……

朱佑杬很是擔心,剛開始他甚至萌生兒子不要做那皇上,在安陸州做逍遙王爺一生又何妨?

他朱佑杬只有這一個孩子。

但他也知道自己兒子的志向和能力,縱然一開始他說自己只想當個逍遙小地主,甚至說要踏遍這大明山川。

他的志向定的不高,但他的性格和行為舉止,註定他不是一個安於現狀、循規蹈矩之人。

他的性格根本不適合做一個安安分分的臣民,他的思想太自由,而要實現他這種自由思想,除非他跟太.祖一樣,掌握這大明江山……

從設計讓自己假死的那一刻,朱佑杬就知道自己的兒子的野心勃勃。

他將楊家三族送上了斷頭臺,永不能翻身,內閣三老頃刻間就倒臺,這種手段,朱佑杬只在太.祖朱元章和朱棣身上看到過。

他是欣喜的,當然也不免擔心。

兒子還很年輕,也許打仗、搬倒那些老家夥很有一套,但要治理好這大明江山,必須抓住經濟大權,有錢好辦事,用到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是一樣的!

秦邵點頭,表示自己已經看過大致情況。

私庫那邊秦邵瞭解清楚後,國庫他也看了大致的資料,情況也是很不樂觀。

正統七年,皇上的私庫完全獨立後,大明國庫主要有五部分組成;

戶部的太倉庫;

太僕寺的常盈庫;

光祿寺的節慎庫;

南京的戶部銀庫。

太倉庫歸戶部管理,它由糧庫和銀庫兩部分組成,主要設定在上京和通州兩個地方,如今有庫房七百餘座。

糧庫主要儲存的自然是糧食,太倉庫的糧食主要是供給京城食用。

每年湖廣、山洞、河南、江西等地會將400石糧食運送到太倉庫儲存。

以前多的時候有500萬石,但因為前幾年賊亂和荒宅,減少到400石。

秦邵讓人調查發現,太倉糧庫如今集聚糧食庫存達到1200萬石。

張璁他們派人到庫房看的時候,發現很多糧食都已經腐爛,糧倉內有不少老鼠聚集,糧食浪費十分嚴重。

在地方災荒無糧可吃的時候,京城糧倉的糧食大量變質腐.敗,被老鼠搬運,多麼可笑可悲!

秦邵明白這個年代的災荒頻繁,上層者擔心飢餓,為保京城安全,京城大量儲備糧食的想法很正常。

只是大量儲存浪費,著實可惜。

後來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又用一條鞭法,結果又造成了糧食緊張。

如果解決太倉糧庫問題,這也是秦邵要面臨解決的問題。

至於太倉銀庫,算是國庫收入的大頭。

太倉庫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夏稅、秋糧的折銀,鹽課折銀,戶口鹽鈔,商稅,馬草結算,銀課等;

還有就是其他雜七雜八的,比如抄官員家的財產,犯人贖罪銀等。

有兩項太倉庫的收入,秦邵很是驚異。

一項是捐納事例,名字聽著有些奇怪。

秦邵看的時候,還以為是富商大官有錢給朝廷捐銀子。

心裡感嘆這大明民眾的素質就是高,高.風亮.節,知道朝廷困難,捐錢幫助朝廷。

他當時還想著如果有這樣的臣民,也是自己的一大幸事兒!

仔細看了,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奶奶的,這不就是賣官創收嗎?

大明的政策中竟然有可以光明正大的透過納銀糧獲得出身和官職。

朱元章的時候當然是沒有的,這事兒從成化年間開始出現,一直沿用到現在。

生員可以透過奈米進入國子監。

這事秦邵當時科考的時候也知道,覺得這跟前世掏高價錢上學是一樣的。

只是這軍民透過納糧250石就能獲得正九品散官兒,這事兒他還真不知道。

看了政策法令才發現竟然有明文規定。

特別是如今,納糧1000石,可以捐七品閒官兒!

秦邵看那些記錄,在他們湖廣、江西還真有秀才納糧最後做了知縣的。

哎!這任何時候,都是有錢好辦事,錢真是他碼好東西!

秦邵看了去年朝廷透過下面人捐官太倉庫獲得的收入,竟然達到15萬兩,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還有一項太倉庫的收入,秦邵也是沒料到的。

那就是和尚和道士如果佈道,也是要有度牒的,也就是所謂的從業資格證,這從業資格價格可不便宜,一張從業資格證竟然需要銀子五兩。

秦邵問了朱佑杬,得知他如今化名道士佈道,也是要交五兩銀子獲得從業資格證的。

看著朱佑杬有些漲紅吃癟的臉,秦邵有些哭笑不得。

正德十五年太倉庫的歲入銀為145萬兩。

太倉庫的支出也是好幾方面。

首先是九邊的年例,正德十五年九邊的年例是50萬兩;

其次是官俸和軍餉。這些主要是公侯伯俸祿和京城文官百官以及守護京城內外的兵士。

正德十五年花費是65萬兩!

再次就是供應內庫。皇上如果錢不夠的時候,也會申請從太倉庫要銀子。

朱厚照為了要銀子,也沒少跟戶部的太倉庫糾纏,雖然要到的不多,也有十多萬兩。

此外,就是賑災、太常寺的豬價,還有就是賞賜一些軍官及藩國來往使者等。

雜七雜八下來,太倉庫能原扯原就不錯了!

如果有戰爭,九邊的銀錢補助還要更多,太倉庫基本就是入不敷出。

其餘工部的節慎庫、光祿寺的銀庫、南京戶部的銀庫看著有進收,但龐大的開支讓這些庫基本上入不敷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有時候銀子不夠,只能幾個庫互相抽取借銀。

你借我我借你,幾乎成為一筆湖塗的亂賬。

幾部的尚書雖然在大政方針上是一致的,但因為庫銀調賬的問題,沒少掐。

倒是太僕寺的常盈庫真是名副其實,常盈,真的是盈利,自己花錢不多,倒是不少庫,包括皇上的私庫也從這裡調銀子。

秦邵對常盈庫很是好奇,這個是做什麼的?

檢視才發現,常盈庫就是個專門管馬政的機構,歸屬於兵部。

而常盈庫之所以賺錢,是透過管理馬匹的生意,也就是所謂的互市。

剛開始的時候,就是跟蒙古地區進行互市貿易,將蒙古地區馬匹輸入大明境內。

從蒙古地區輸入的馬匹價格是比較低廉的,上等馬匹每匹只需要八兩銀子,中等的六七兩,下等的甚至四五兩。

而這些馬匹,就是一般的馬匹,流入民間售價也有一二十兩銀子。

這其中的差價自然也就成為常盈庫的進項。

當然除此之外,因為從外面進入馬匹的成本低,朝廷就不再向養馬戶徵收馬匹,養馬戶只需繳納折色銀兩代替就行。

所以常盈庫不僅有徵收馬匹稅的進項,還能從貿易中賺取差價,自然也就成為一個比較富裕的錢庫。

看來必須能賺錢會做生意才行,直接收稅不僅加重民眾的負擔,還讓他們感覺賦稅沉重、生活艱難。

就好比徵收糧食,農民種了一季,將大半還要多的糧食上交,對於他們來說雖然交了,內心自然也是不怎麼願意的。

包括一些地主,特別是江南富裕的地區的,為了少交賦稅,採用各種投機取巧的方法偷稅漏稅。

儘管秦邵沒看完那些資料,也知道這大明稅收的虧空之多。

必須得想辦法才行!

“你也莫要操之過急,更不能蠻幹!如果太過於急切,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反撲,到時候……先帝就是太過於激進,那些人就下了狠手。你不要以為楊廷和倒下了,蔣冕他們都下去了,就可以萬事大吉。那些人都是抱團的,沒有他們,還有其他人會上來,要瓦解他們必須一步步來……”

朱佑杬畢竟是老.江湖,在這方面的見解其實跟秦邵想法一致。

秦邵對這個爹還是心生佩服的,自己是因為有前世的經驗,朱佑杬能有這樣的見識已經超越太多人。

秦邵安撫老爹讓他放心,養好身體,照顧老太妃就行,至於自己,自然會一步步來。

“爺!”

秦邵正準備跟老爹交代一下,就回去安排明天的事宜,王寅的聲音在外面響起。

“回來了!”

秦邵招呼王寅過來,他身上有些塵土和草屑,顯然剛回來就過來了。

韓瑾蓉聽到響動也過來,讓人拿了些茶水和吃食過來,讓王寅邊吃喝邊跟秦邵談。

“爺,你女人孩子出現,確實是有預謀的!”

王寅喝了口熱水,喘了口氣說道。

“什麼?”

“那女人和孩子從別人處聽說這裡是皇家莊園,最近一段日子有貴人在莊子上居住,說是很皇宮有關,就在那裡蹲守,等著人,沒想到就碰到了我們!”

“是不是有高人指點?她們要做什麼?”

秦邵冷聲說道。

老太妃在莊園住的訊息,雖然不算是什麼秘密,但也只有宮內的人得知,如今能傳揚出去,這人自然應該是對宮中熟悉些的。

他看那婦人,雖然似乎很一般農婦不同,但能在這裡守著自己的馬車經過,顯然應該是有高人指點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