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這禮品太有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你不是喜歡嗎?他們放在倉房也沒用,我看你盯那些東西那麼長時間,定是喜歡。你這書肆不是要開業了嗎?這就當我到時候送你的開業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林桐不以為然地笑道。

他這人屬於直接簡單那種,喜歡誰,跟誰交好,就全心全意為別人。

林桐雖然在豹坊供職,其實他的家境並不寬裕。

他是世襲軍戶出身。

朱元章稱帝後,利用軍隊實行衛所屯田。

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

說是兵士,不僅要守城,還要種地納租,地位很是低下。

林桐父親早亡,老孃邊種地邊拉扯他長大,日子很不容易。

不過他身材高壯,從小喜歡練武,勇勐過人。

他的族叔林躍是江彬的姑父,看他勇勐,也憐惜他家生活容易,就將他引薦給了當時還是蔚州衛指揮僉事的江彬。

江彬被錢寧引薦到上京後,林桐也跟了過來。

如今江彬得勢,林桐的日子也好過了許多。

只是他只是江彬的遠親,江彬縱然會用他,在仕途上有所幫襯,經濟上不會有太直接幫助。

林桐打打殺殺可以,在家庭理財及經營生意方面一竅不通。

他每年的俸祿有120石,家裡只有他和老孃兩人還有一個小丫鬟,單純吃喝還夠用。

吃喝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上京官員的花銷大部分都在應酬方面。

很多京官一年六七十兩銀子的收入,應酬花銷都要將近百兩,有些甚至達到二三百兩。

所以,不少人看著光鮮,做了京官。

很多時候還要靠老家人幫襯。

林桐應酬縱然不會花那麼多,但他是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沒酒喝涼水的性格。

到了月末基本上都是兩手空空。

他在上京幾年了,如今還是租房子住。

不過林桐老孃節儉,除了吃喝,基本不買什麼。

她如今還保留著老家種地的習慣。

他租了大院子,別人家都是種花種草,他老孃則是在院子裡種上瓜果蔬菜,院子裡也是亂七八糟的。

現在租的房子,還是江彬看林桐可憐,租住地方太偏遠,每天上值要花費一個小時,就為他推薦了自家衚衕拐角的一個院子。

那個院子雖然不算小,但因為是拐角三角位置,原先的賣主覺得風水不好,買了沒住。

租房講究的人家也不願意租,荒廢了好長時間。

房主賣也賣不出去,乾脆直言只要給些銀兩幫忙照看院子不荒廢就行。

林桐不怎麼講究那些,就租了下來。

秦邵為人很大方,韓瑾蓉世家出身,最愛講究細節交往禮儀。

經常時不時地為林桐家送各種吃喝節禮,有時候還有南方之地稀奇的東西。

那些東西都是王瑤王掌櫃有時候幫他們從安陸州帶過來的。

王瑤現在帶的商隊主要走南方到上京的路段。

張狗子透過秦邵的信件知道了,每次王掌櫃到上京,都會在他們經過湖廣的時候,趕車過去將家裡蒐集的東西讓送到上京秦邵處。

林桐老孃以前是種地的,根本不懂這些,也不會回禮。

收多了,就有些惴惴不安。

跟兒子經常絮叨,總拿人東西,不回報不好意思。

林桐都讓自己老孃收下,心裡則想著總要送些東西回報。

只是銀兩,他手頭也不算很足,給秦邵人家也不會要,也沒有那樣回禮的。

普通日常東西又覺得拿不出手。

今日看秦邵盯著那些銅塊刻成的字型一直看,猜測他定然喜歡那些東西。

等兩人出來,他直接就拐了回去,連哄帶騙再加小威懾,直接將那些活板字型磨具給弄了出來。

“林大哥,這不會有事吧?畢竟是司禮監的東西,萬一……萬一人家追究起來……”

秦邵覺得這小子太大膽了,畢竟這可是公家的東西,怎麼就直接弄出來呢?

“你放心,我問過了,他們現在根本就不用,已經放置了好些年了!司禮監那麼多刻工,如果真要用,他們再製作就行了!”

“你是不瞭解的朝廷各部門公用的東西,等你以後如果有機會進去當值就知道了,丟了直接向上報了東西壞了,再做也不是難事,反正又不花自己的錢。”

林桐笑道。

秦邵想想也是。

這些活板字型模對於普通私人來做,那成本可是不小的開銷。

常用字型4000字,一個個小磨具刻出來,那可是相當耗費人力財力的。

秦邵剛開始考慮開書肆的時候,就對這個時代的活字印刷和凋版印刷進行了對比研究。

如果考慮方便來說,其實活字印刷是比較實用方便的。

凋版印刷,那就是將一本書一頁頁上字型凋刻在木板上,然後抹上墨,跟蓋印章一樣蓋到紙張上。

好處就是第一本書也就是做磨具過程比較麻煩,剩下的書就簡單了,直接一張張蓋章印刷就行。

不好的一點就是,如果你只是寫一篇文章,只想印上個四五頁,你還要凋刻成模板,用完一次可能就沒用了。

這樣成本太高還很浪費。

比如前世的報社,每天一版新內容,過後就,沒用了,你要一版版刻,那多浪費!

這也是大明報業沒有很發達的原因。成本不合算!

如今的大明只有一種報紙,那就是《邸報》。

《邸報》其實就是皇上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這些文書由信使騎著快馬,透過驛道,傳送到各個長官。

這種檔案送到各個地方也沒多少份,上京書吏眾多,一般採用抄寫的方式,偶爾會凋刻印刷。

早期估計也考慮用活體字印刷,但估計想著太麻煩,就漸漸放棄了。

活體字印刷就是將那些漢字一個個用磨具刻成,如果你要印刷一頁寫的內容,將那些字模挑出來,排列成版,然後再印刷。

這種方法如果用於印刷書籍,有些太麻煩。

一本書那麼多字,你一張張排列好。

弄好後,再重新排下一章,太耗費人力和心力。

且排列的人必須識字有文化,這對於那些凋刻師傅又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工成本是個極大的考驗,這也是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後,在大夏以後的時代並沒有得到大範圍傳播的原因。

而對於秦邵來說,這些活字模具卻大有用處!

林桐“偷”出來的這些東西可以說為他節省了大批開支。

“林大哥,你給這些禮品對我非常有用。大恩不言謝,這樣,以後店鋪賺錢了,我給你些分成算了。”

秦邵很是感謝,這可是幫他省了大錢。

“你開店我又沒出錢要什麼分成?你要是想感謝,這兩日我剛好休息,到時候在你宅子擺上幾桌請哥哥我喝個痛快就行!你別說,這上京雖然大酒樓不少,說到底還是上次在你們家那酒席吃得痛快!”

“那有什麼問題!前些日子承蒙你個王贇哥照顧,還說請你們吃酒,最近一忙給耽擱了!既然你們這兩日休息,明日,明日就請你們到我們家吃酒!”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