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做小販的奉國中尉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哎呀!是孫班頭,老身……老身沒啥事,就是跟這位小娘子認識,說幾句話。”

那老太急忙笑著說道。

那被稱作班頭的看了他們幾眼,見他們衣著光鮮,不似一般人,都囔了幾句離開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公子、小娘子,去看看吧!我們菜蔬很新鮮,給你們算便宜些!”

那老太帶著祈求地說道。

“爺?”

韓瑾蓉看著秦邵。

“那就去看看!”

秦邵點頭。

兩人跟著老太穿過一條小道,繞過兩道街果然到達一處低矮的房屋處。

那些房子讓秦邵想起在安陸州的時候金老太的家。

金老太的房子還是她丈夫在世時蓋的三間大房子,雖然陳舊,還算不錯。

這裡根本就是趴趴屋,好比前世秦邵見到的大城市裡的違建鐵皮瓦房一般。

不過這裡都是泥土房!

老太家在靠邊的一個院子,有四間泥土屋,院子倒是不小,有一半的地方種著小菜,初春,不少發出細芽。

還有幾個泥胚棚子。

“大娘,那棚子是做什麼的?”

秦邵有些好奇地問道。

“公子,那是俺們種菜的,用棚子裡面暖和,菜長得快!跟你們說,俺們那裡的小青菜已經能吃了,嫩要是要,一會兒俺給你們弄些。”

老太說道。

秦邵這才明白他們這種就是前世的暖棚,沒想到大明的老百姓竟然已經有了這種意識,縱然暖棚的材料不一樣,但其原理都是一樣的。

“淑人,家裡還有青菜沒,有給俺們也弄些!”

秦邵他們正在撿拾白菜和紅蘿蔔,外面突然有人喊叫。

“有,還有,你去幫忙弄些。”

老太指揮著身旁的老漢說道。

老漢起身起招待外面的來人。

“哎呀!中尉也在家,淑人呢?我來借些青菜,家裡來客人了,弄些菜蔬。”

那說話之人顯然是附近的鄰居。

淑人?中尉?

這稱呼怎麼那麼奇怪呢?

“大娘家裡可是宗室?”

韓瑾蓉驚異地問道。

宗室?

秦邵很是詫異。

“姑娘見笑了!俺……俺們確實是宗室,俺家裡那個是奉國中尉,俺也算個淑人,只是只是那挨個邊的宗室,你看俺們這日子過程這樣,也只能弄些菜蔬、擺個小攤賺些錢,好維持生計。”

“不過任們放心,俺們這些菜蔬都是頂好的,價格也公道,不信您出去問問,俺們可是真心實意做買賣……”

“淑人放心,您那些白菜蘿蔔我們要了,只是閒聊一二。您這也算宗室,不是每年都有俸祿嗎?怎麼日子過得……”

秦邵問出心中的疑慮。

奉國中尉街頭做流動小販度日,為躲避管理者動躲茜藏!

這種情況讓秦邵真的有些接受無能。

宗室最差的不是每年有幾百石糧食嗎?

縱然他也聽說有些遠系宗室窮困無飯可吃,寧願去吃牢飯,還有宗室娶不起妻子。

在他認為很多應該是不擅於經營,沒個計劃,或者吃喝嫖賭,造成入不敷出的原因。

真實情況倒是不曾遇到。

今日竟然在開封府遇到這種情況,自然很是驚奇。

“公子有所不知,俺們是周王的旁支,按照朝廷給的俸祿是每年200石,早期還可以,一半本色糧,一半鈔,那大明鈔不說了,至少還有一般本色糧。”

“只是這兩年朝廷艱難,如今已經變成四分本色糧,六分鈔了!且因為先前糧食緊缺,本色糧也折算成銀錢,且那些本色糧都不甚好,折算成銀子,算下來有時候還不足20兩。”

“這20兩要顧得一家子吃喝,哪能有什麼剩餘?日常宗室親卷還要走動,婚喪嫁娶都要應酬,俺跟中尉成親十餘年,借錢才買得如今這宅院,欠賬前年我兒子結婚的時候才的還清!”

“縱然我兒如今也有了爵位,他結婚生子還有媳婦都要養活,這一家子不做個買賣賺個錢,都怎麼活呀!”

“官府對你們做買賣管的嚴嗎?”

“哎!他們也知道俺們日子不容易,好點的也是睜只眼閉只眼!不過俺們也只能偷偷地去賣,不能太明目張膽,就怕那好事之人抓住不放。不過這年頭誰過日子容易?只能湊合過唄!”

秦邵聽了很是感慨。

沒想到宗室的日子竟然過成這樣。

想想也是,十幾兩的銀錢,如果在鄉下消費還低些,在這城裡處處都要花錢,孩子多,自然容易入不敷出。

秦邵前世看過清官海瑞的資料,都說海瑞清廉日子過得艱難,家裡常年不怎麼見葷腥,吃個肉都很稀罕。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畢竟海瑞做縣丞的時候,所在地方,不是大城市,他住縣衙,又不用買房,怎麼俸祿不夠用呢?

說到底,還是因為人很多時候不僅僅是吃飯,除了還要的應酬,還有很多花銷,比如老婆孩子和老孃要養。

海瑞還特別費媳婦,換了好幾個,還奢侈的買過小妾,自然日子過得艱難。

很多人不理解海瑞日子過成那樣,還買什麼小妾,有些太“奢侈”了!

這種情況很多時候是入鄉隨俗,同僚都有,附近就流行這個,你不入世俗,很難融入,工作和生活就很不容易展開。

就比如這對奉國中尉夫婦,儘管手裡錢不夠花,宗室裡婚喪嫁娶必要的應酬你還得出禮錢,不然就很容易被宗室排擠在外。

如果得罪宗室,自己的情況又不能像普通平民那樣生活,再被宗藩圈子排擠,日子會過得更不容易。

老朱當初制定政策的時候,肯定沒想到他的子孫後代會過程這樣。

說到底還是朱棣心思太重,既想不得罪宗室,不敢取消那些福利政策,又害怕宗室學他一樣反了,寧願出錢養著他們,也不給他們謀生的權利。

怎奈宗室子弟越來越多,朝廷負擔不起,宗室也過得不如意。

老太說,就他們這種還算是能過得過去的,有自己的房子,偷偷做點生計。

有些宗室自身沒能力,很多吃了上頓沒下頓,有些甚至流落街頭。

畢竟都是周王的子孫,周王府剛開始會救濟一二,讓人專門收集難以度日情況的家庭,給予幫助,只是人數越來越多,周王也不再願意承擔,只能讓各自尋找出路。

因為還需在開封府停留兩日,秦邵先給了奉國將軍夫婦一些銀錢,將菜蔬放在他們地窖彙總,過兩日走的時候再帶走。

夫婦倆也是熱心人,很爽利地答應了。

還說等他們走的時候,還會送他們一些鮮嫩的青菜。

秦邵再次感嘆,這對夫婦如此做生意如此活泛,如果不是宗室,說不定日子過得也不會差到什麼地方。

接下來兩日,秦邵和韓瑾蓉他們又逛了開封府的特產店,買了不少當地特產。

此去上京,要去見祝老頭,根據祝老頭的來信之意,說不定還要給他介紹一些人指點他讀書。

到時候送些特產,也顯得有面。

聽說馬道街的花生酥最為出名,秦邵吃過中飯,直接帶著小三子去了那家店鋪。

結果老闆說當日的花生酥已經賣完了,可以提前預定第二天的。

問了他們的地址,老闆說只需出一文錢定金,明日就可直接為他們送到客棧。

看來老闆也是經常接這種生意,知道外地人定然會要那些特產,也只收個一文錢作為定金意思一下。

秦邵當即下單,說了自己的住址及明日可送的最佳時間。

從店鋪門口出來,秦邵正想再買些什麼帶回去,韓瑾蓉也喜歡吃些零食。

一個身影突然朝自己飛速跑來,秦邵本能閃身,定睛看是一個小女孩,一個伸手將人拉住,避免了那小女孩狗啃地摔倒。

小女孩六七歲模樣,臉上髒兮兮的,神情很是驚恐,臉上還有淚痕和塵土。

一身粗布衣服與其脖頸處嫩膚很是不相稱。

“誰家的孩子,這麼不小心?怎麼不看好孩子?”

看撞倒自己家爺,小三子大聲呵道。

他的話音剛落,一個四旬左右的精瘦漢子跑了過來。

朝秦邵和小三子作揖道:“不好意思,我們家孩子驚道兩位爺,小的這就帶走她。”

說完,直接抱起那女孩。

女孩扭動身體,張嘴要喊,卻被漢子捂了嘴,朝秦邵諂媚一笑就向前跑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