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中華民國政府很關注(十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身穿絲綢白袍的穆罕穆德·本·阿勒沙特帶著他的秘書,走在通往會議廳的通道上,身邊是一眾歐美外交官。即便是現在,穆罕穆德還是沒辦法完全確定中國為什麼會邀請沙烏地阿拉伯的國家首領前來參加列強雲集的會議。而且最初提出邀請的居然是一個叫洛克菲勒的美國商人。即便如此,穆罕穆德·本·阿勒沙特依舊接受了他哥哥的命令前來中國。

會議廳內是一個長方形,中間是一個圓桌,桌邊放了四張椅子。每一個椅子前的桌面上都放了一面國旗,穆罕穆德能夠清晰的分辨出英國的米字旗,法國的三色旗,美國的星條旗。剩下的那一面自然是中國國旗。

花了幾秒鐘,沙烏地阿拉伯的首領特使穆罕穆德才將紅色的五星旗與中國聯絡起來。因為在之前的英國書籍中,中國的國旗是橫條五色旗。沙烏地阿拉伯受邀之後,作為特使的穆罕穆德·本·阿勒沙特很自然的選擇了英國的外交資料,受到了資料更新不及時的誤導。

穆罕穆德特使並沒有對此非常在意,1926年1月8日,阿卜杜勒·阿齊茲成為其統治的領土上的國王。1927年5月20日簽署的《吉達條約》使得沙烏地阿拉伯正式脫離英國的統治獨立。採用英國資料是沙烏地阿拉伯的本能選擇。

對於穆罕穆德,中國也談不上陌生。在經文中就有好幾句關於中國的內容,最著名的莫過於“知識雖遠在中國,亦往求之”。能到達先知說過的中國參加此次會議,穆罕穆德甚至感覺有種很嚴肅的感覺。雖然搞錯了中國國旗的樣式,但是穆罕穆德也聽說過過去幾年裡面發生的大事。中國戰勝了日本,在法國的調停下才接受了英國的和平建議,選擇與英國停戰。

在法國的宣傳中,英國被中國打的丟盔棄甲,在亞洲幾乎全面崩潰,即將離開亞洲逃回歐洲。法國出於對歐洲的熱愛,出面調停中國與英國的戰爭。大英帝國為了終結戰爭,不得不割讓了上緬甸與阿薩姆地區,才平息了地位相當於中國大皇帝的中華民國主席何銳的憤怒,使得和談成立。

沙特是獲得了英國的統一之後才得以建國,對於能夠逼迫英國割地求和的中國,自然有著一份欽佩與敬意。

在中央的圓桌外圍還有一道半圓形的長桌,桌上等距離放置著包括沙特在內的國旗,國旗後是座位。穆罕穆德·本·阿勒沙特在工作人員引領下,在沙特國旗後的座位上坐下,左看右看,覺得頗有距離的間隔非常舒服。

此時工作人員將桌上的耳機拿起,教沙特特使團們使用。帶上有著柔軟襯墊的耳機,聽到裡面傳出熟悉的阿拉伯語的聲音,穆罕穆德覺得非常親切。他本以為自己不得不聽著如同鳥語般的外語,看著各國外交人員比比劃劃,等於是幹坐在這裡等著別人的訊息。

現在耳機裡傳來的阿拉伯語聲音對他說,‘各國的發言將直接翻譯成阿拉伯語,請穆罕穆德先生安心的聽,您會及時瞭解各國外交人員都在說什麼。’讓穆罕穆德忍不住問道:“這位兄弟,能讓我看看是誰在和我說法麼?”

工作人員禮貌的邀請穆罕穆德起身,很快,沙烏地阿拉伯特使團就透過另外的通道抵達了旁聽席下方。這裡竟然是一個大房間,裡面隔成了多個小房間。一進入小房間,就完全聽不到外面的任何聲音。而小房間前面則是一面玻璃窗,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是誰在發言。

看到小房間裡面的三人都是中國人,穆罕穆德·本·阿勒沙特感覺非常訝異。但是他們一開口,其中一人的聲音與方才耳機裡傳出的聲音完全一樣,這讓穆罕穆德上前與這位兄弟行了擁抱禮。在沙特,沒人懂漢語。他沒想到在遙遠的中國,有不少懂阿拉伯語的兄弟。

雖然沙特特使團有各種意外與驚喜,前來參加會議的其他國家對於沙特並不怎麼在意。在之前的外交人員溝通裡,各國大概知道了中國政府是因為美國石油巨頭洛克菲勒的活動,才邀請了有可能存在油田的沙特。

1908年5月26日,在英國做地質調查的科考隊在伊朗和伊拉克交界處中東地區第一個巨量油田,馬斯喀特蘇萊曼油田,就此中東的歷史進程發生改變,隨後的二十多年中,英國、法國在中東發現了不少油田。這些油田基本都在伊拉克與伊朗等等地,遍地沙漠的沙烏地阿拉伯到現在為止始終沒有什麼油田的跡象,被認為是一個貧油國。

由於英國認為沙特沒什麼石油,這才給了投機者們機會。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透過在中國的投資,與中國政府達成了合作關係。在商業領域作風狂妄的洛克菲勒與何銳之間達成了私人友誼,所以在1930年6月,沙特政府與加利福尼亞州標準石油公司(雪佛龍公司的前身)以及中華石油總公司旗下的中國石油投資公司簽訂了一項特許協議,成立了沙烏地阿拉伯美國中國聯合石油公司,這家合資公司的總部設在中國廣州,獲得了在沙特王國大部分地區進行石油勘探的權力。

出於這個原因,中國政府邀請沙烏地阿拉伯派遣代表團作為觀察員前來參加中美英法四國經濟會議。其他國家認為這也算是中國在海外的一大投資,對於沙烏地阿拉伯這個年輕的國家出現在國際場合也不是很在意。賺錢麼,都是生意,不寒磣。

穆罕穆德·本·阿勒沙特在出訪途中儘可能閱讀了所有關於中美英法四國之間的資料,根據同行的英國顧問對四國關係的介紹,穆罕穆德認為,英美兩國認為中法之間的協議構成了不公平貿易,阻止英美兩國在中國的投資。

對於這樣的解釋,穆罕穆德不是很能理解英美兩國的想法。既然中國能把英國打的哭爹喊娘,那麼中國想和誰做生意,不想和誰做生意,都是中國的事情,與英美有什麼關係?

本可以一句話就讓英美滾蛋的中國居然決定舉辦這麼一次國際會議,在穆罕穆德看來,中國也受制於英美的實力,不得不答應開會。至於中國是不是真的害怕英美,穆罕穆德準備在會議上看看結果。

在議會即將開始的時候,穆罕穆德帶上了耳機,有些焦急的等待著。當耳機裡終於傳出翻譯人員的阿拉伯語的時候,穆罕穆德安心了不少。首先發言的是中國經濟部部長,“尊敬的先生們,歡迎到中國上海參加香格里拉經濟會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經過一番對各國代表的冗長介紹後,中國經濟部部長才進入了主題,“……中國始終認為中法經濟合作協議並非是一個排外的協議,中法兩國始終願意以開放包容的心態邀請世界各國參與其中。但是中法經濟合作協議的基礎,也就是中國政府將法郎作為中國在國際間有限使用的貨幣,符合中法兩國之間的習慣與經濟利益,所以中國政府不會進行調整。除此之外的部分,中國願意以開放的態度與各國進行協商……”

穆罕穆德到這裡,覺得中國是被英美給脅迫了。法國也是中東重要的參與國,在中東有不少殖民地,穆罕穆德覺得法國方面大概會表達反對。但是等法國外交部長發言的時候,穆罕穆德聽了一大半內容之後,不禁失望了,“……所以基於法國崇高的道德標準,法國認為中法有理由聆聽各國的意見。因為法國與中國文化都不是島國文化,並不以侵略為目的。作為偉大文明的繼承人,法國認為,中法對於世界經濟乃至於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有義務……”

如果中國財政部長的話還能讓穆罕穆德理解到中國的想法,法國外交部長的發言在穆罕穆德聽來簡直是莫名其妙。但是看向各國的代表,穆罕穆德發現,這些人對於這些廢話竟然聽得非常認真。這就讓穆罕穆德不得不按捺住不耐煩,繼續聽下去。

與穆罕穆德的感受不同,其他各國的外交團都覺得中法非常有誠意。這次會議基本沒有各種扯皮,而是直奔主題。英美最期待的莫過於拆散中法經濟合作的基礎,中國使用法郎作為主要國際貿易貨幣,中法兩國對此都表達了堅決的反對。除了這個不能動搖的根本,中法兩國的確做出了妥協,中國表達願意將允許各國在華進行更大規模的投資,而且投資範圍也有所鬆動。

等中國表示,由於中國願意從美國與英國購買裝置,中國將向英國與美國借款。除了沙特之外的其他觀察員國家的代表都覺得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中國現階段主要允許法國公司到中國投資,現在中國透過借款,等於放開了對世界各國投資限制。世界各國都有機會到中國市場上投資賺錢,意味著世界各國終於可以分享原本只屬於法國的肥肉。

穆罕穆德聽到這裡,看到周圍各國代表們愉悅的表情,感覺莫名其妙。中國向英美借錢,在沙特看來是一種說不清楚,又感覺有些問題的事情。按照沙特的日常,穆罕穆德認為中國到了還錢的時候,很有可能與英美兩國爆發衝突。所以他覺得這個協議肯定有什麼問題。

但會議開了一天半後,中美英法四國的第一份聯合聲明釋出出來,“中國將在堅持以法郎為國際優先支付貨幣的情況下,不再續簽中法經濟合作協議。英國與美國都將設立特別提款權的賬戶,以供中國方面在採購的時候使用。總部設在上海的中法投資銀行,將向世界各國投資者提供服務。”

第一份聯合聲明出來之後,會議讓穆罕穆德感覺到索然無味,中美英法四國代表的話翻譯成阿拉伯語之後,已經面目全非,完全摸不著頭腦。而穆罕穆德發現,其他作為觀察員的國家代表團也逐漸沒了興趣。反倒是在旁聽席上座無虛席,非常多並非記者的人都前來旁聽會議。看這些人的裝束,很多像是學生。

會議進行了五天,第二份聯合公報才提交出來,“中國銀行將建立針對外國投資的金融管理銀行,用於國際結算工作。”

此時的穆罕穆德·本·阿勒沙特還不理解,字數越短事情越大的國際發言習慣。而此時的英國與美國記者們先將這個訊息發回國,立刻就開始將自己的觀察評論發了回去。

BBC的新聞是,“金融重大突破,英鎊在中國獲得了與法郎的同等待遇!”

華爾街日報的新聞標題則是,“美元在中國的投資將得到全面鬆綁,從此美國投資將在中國暢通無阻!”

英美兩國的記者都知道,自己的報道偏向於誇張。但是從1929年底到1932年初,兩年多時間中,英美的經濟都在大危機中掙扎,英美兩國都是實力雄厚的工業國,有著技術、資金、金融業的巨大優勢,現在兩國所需要的並非真正的收益,而是讓其他國家認為兩國經濟必然好轉的信心。新聞標題再誇張也無所謂,只要兩國國民對於本國經濟有了信心,一切問題都能解決。

就如兩國的記者所期待的那樣,在中美英法四國經濟會議召開後,倫敦以及紐約的股市上就出現了投機的動向。尤其是在紐約,已經跌掉了90%的美國股市終於出現了一批購買者。

此時布什與他的朋友們就是這些購買者中的一員,在摩根財團的樓頂,布什與他的朋友端著酒杯俯視樓下的紐約街景。兩年前,這座大樓中充滿著股票交易員,交易員們通宵達旦的工作著,而樓下的紐約街頭燈紅酒綠。現在的大樓裡空空蕩蕩,那些金融部門的工作人員基本都被解僱了,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人不足之前的十分之一,這批人只用在白天工作,就足以解決摩根財團的金融業務。

紐約的街頭,霓虹燈不足兩年前的五分之一,街道上的路燈都少了很多。現在的紐約市政府背上了鉅額的負債,不得不透過各種手段節約開支。

兩位骷髏會的老同學站在大樓樓頂看下去,就見黑暗的街頭中有手槍射擊時的火光,片刻後,輕微的槍聲傳到了樓頂。證明了在黑暗的街道上有罪行正在發生。

“我的兄弟,你認為何銳先生真的會從美國進行大量採購麼?”摩根抽著雪茄問道。

布什點點頭,“我認為何銳先生是一位非常明智的政治家,他懂得現在美國的需求。”

摩根卻有些失望,“我們摩根財團願意提供中國元離岸結算服務,但是看何銳先生的意思,他希望由中國在美國建立的銀行來負責此事。我認為美聯儲很有可能會拒絕。”

布什搖搖頭,“我認為美聯儲不會拒絕建立中國遠的離岸結算銀行,他們或許擔心中國會利用這樣的局面從美國套走黃金。”

“開什麼玩笑!”摩根冷笑道。他這話並非是針對自己的老同學,而是認為這樣的看法著實離譜。

但第二天的報紙就讓正在吃早餐的摩根差點把自己嘴裡的煎雞蛋吐出來,摩根連忙把目光從報紙上移開,迅速嚼碎嘴裡的煎雞蛋,端起咖啡一口衝下去。這才繼續拿起了報紙。

“……隨著中美之間授信額度的完成,中國前來美國運輸黃金的船隻已經從上海港口啟程!”把這段又讀了一遍,摩根第一反應是這家以花邊新聞為主的紐約本地報紙瘋了。思考了片刻,摩根又開始覺得這件事一定有什麼人在搗鬼。第一時間,摩根就懷疑起這是反對中美經濟合作的美聯儲那邊的人搞出來的這個訊息。

放下報紙,摩根立刻給自己在美聯儲的朋友打了個電話。聽了摩根講述的報紙內容,對面的朋友愕然了,遲疑了好一陣才問道:“你不會相信真的有這回事吧?”

摩根怒道:“請不要和我開玩笑!你是不是忘記了摩根銀行也是美聯儲的股東麼?”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即美聯儲,是美國的一家私有中央銀行。美國第一銀行和第二銀行當初因不被大眾接受而最後被迫關閉,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兩個銀行都位於美國東北部的費城,被很多人認為主要服務於東北部的一些富豪商人,而不是所有美國人。美聯儲在成立時認真吸取了這個教訓。

在組織形式上,美聯儲採用的是聯邦政府機構加非營利性機構的雙重組織結構,從而避免了貨幣政策完全集中在聯邦政府手裡。美聯儲把12個聯邦儲備銀行設立成非營利機構而非政府機構的一個初衷就是希望制定貨幣政策時能同時考慮政府和私營部門的聲音。雖然位於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局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部分,但12家聯邦儲備銀行不屬於聯邦政府機構,而是非營利性私營組織。但需要強調,聯邦儲備銀行不同於一般的私營組織。聯邦儲備銀行並不以營利為目的,而與聯邦儲備局一起承擔美國中央銀行的公共職能。

摩根大通則是美聯儲的股東之一,雖然不能決定美國央行的政策,卻在美國銀行業務中有著不小的發言權。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從理論上,的確存在中國從美國運走黃金的可能性。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根本沒有一點可能性。摩根已經從這樣的新聞中感受到了一種威脅,明顯有人想故意破壞中美合作。所以摩根問道:“請務必調查一下,到底是誰想這麼幹!”

對面的朋友遲疑了一陣才答道:“你覺得會不會是英國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緋紅之月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