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你就是下一任總參謀長(六)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段祺瑞舉起議長木槌敲下,bang的一聲,宣佈了中華民國國會透過了《對美國特別關稅法》。在國會後排的記者們紛紛起身,用禮貌能夠允許的最快速度衝出國會出入口,前去報道這件事。

文明黨的議員們挺冷靜,畢竟黨團已經先與大家溝通過,該怎麼投票已經有了決定。其他議員卻情緒激動,尤其是幾個持強硬立場的議員已經開始與其他非文明的議員打招呼,看樣子是準備再整出來啥。

段祺瑞徑直走下議長位置,連辦公室的都沒去,直奔後面的停車場而去。上了車,段祺瑞才解開沒有階級章與勳章的舊北洋軍服,長長的出了口氣。為了讓老北洋議員們搞明白當下要做啥,段祺瑞已經費了不少力氣。此時段祺瑞只想在半個月後召開的國會前徹底放鬆一下,中間既不要想那幫王八蛋,也不要接觸那幫王八蛋。

汽車到國家大文案館接上了徐世昌,汽車直奔火車站。徐世昌乘坐飛機有些介意,總覺得在天上飛的東西還是不可靠,此時笑道:“聽聞到天津的快車終於通車,也就不到10個小時就能到天津。可是少受不少罪。”

說完,不見段祺瑞開口,徐世昌看著段祺瑞的模樣,有些不解,“什麼事惹段兄這麼生氣。”

“還不是那幫國會議員!”段祺瑞想起來那些人就一肚子氣,不快的說道:“譁眾取寵!”

徐世昌與段祺瑞一起搞過‘安福系’議員團,此時頗能理解段祺瑞的心情。不過徐世昌想到下一屆國會大概就是文明黨的天下,難免有些失落。段祺瑞卻沒這個心情,不快的繼續說道:“除了譁眾取寵之外,這些國會議員還會幹什麼?國家交到他們手裡,定然不會好!”

這話讓徐世昌也說不出什麼來,只能嘆息一聲。兩人到了火車站,此時一列軍列已經停在站臺。從車窗裡看到,官兵們都已經坐在座位上,兩人被領進了一節車廂,竟然是專車。何銳已經坐在車內,正在和三位年輕人交談。

互相一介紹,段祺瑞聽到王東陸的名字,覺得有些耳熟。徐世昌很快想起來,“這位王世兄,你可是飛機制造局的?”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王東陸知道自己父親與徐世昌是舊識,先自報了家門,隨即說道:“我聽家父說過徐館長,家父對徐館長的學問一直極為欽佩。”

聽到是老友的兒子,徐世昌也很開心。段祺瑞此時也想起了自己與王老爹一起吃過飯,對王老爹的見識評價很高。此時見到王老爹最引以為傲的兒子竟然能與何銳對談,心中佩服之餘,又覺得很是失落。都是滿清舊官,為啥段祺瑞的兒子和人家就差這麼多。難道是因為段祺瑞不是進士出身,所以家學不行?

何銳也沒有避開段祺瑞與徐世昌,這兩位都很知道輕重,絕不會洩露機密。而且這兩人完全聽不懂渦輪噴氣發動機與渦槳發動機,就算是想洩密,也洩露不出去啥。避著兩人反倒會影響關係。

三位年輕人都是飛機制造局中備受期待的年輕中級工程師,此次前來是匯報工作。大家都很不解,為什麼派他們三人,而不是總工前來。大家都猜想,自己或許是要被重視了,心情又激動又擔心。與段祺瑞與徐世昌寒暄後,繼續小心翼翼的與何銳交談渦輪噴氣發動機的設計思路。

現在全球飛機行業發展不久,中國與英國確立了和平友好關係後,與整個歐洲的交流非常頻繁。三人都是剛從法國考察歸來,心中自有大量想法。

“主席,我們現在大概確定,中國的發動機技術以及飛機技術即便談不上領先歐洲,也絕不弱於歐洲。尤其是在噴氣式發動機方面,歐洲有相關研究,卻沒有真正形成思路。對歐洲來說,他們的研發都是單打獨鬥。國內則是聯合開發,我覺得我們優勢非常大,現在原型機都有了……”

王東陸聽著同伴的說法,不禁微微點頭。他在去法國之前也是有些擔心,總覺得歐洲的科學水平以及工程學水平高過中國。不成想看到的飛機研發完全沒有展現出這樣的優勢。王東陸當然知道決不能小看歐洲,但是王東陸真覺得歐洲有點銀樣鑞槍頭的味道。

何銳當然知道為何飛機制造局要派這三人前來,因為是何銳先提出的要求,‘派三個研發渦輪發動機的年輕干將過來,我和他們聊聊。’

眼前這三人應該是飛機制造局裡面最有前途的青年工程師,何銳就靜靜的聽著三人做彙報。等三人介紹完歐洲的發展後,又將一張國內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的設計圖遞過來,何銳接過後,手指沿著發動機設計圖主軸慢慢劃過,檢視著設計圖。等手指從頭滑倒尾,何銳就把設計圖合上,交還給了三人。

這下三位青年工程師都懵了,他們大概能感受到何銳的確看出了門道,但三人都不確定何銳看了這麼一遍後具體看出了什麼門道。何銳在他們的感覺中立刻就高深莫測起來。

塔讀@

何銳在另一個時空對於設計圖非常感興趣,這就導致了何銳對工業具體技術細節瞭解的非常有限,但是只要給本時空的中國技術人員一個大概的設計圖,中國技術人員都能明白。這是何銳最喜歡的事情。

就如渦輪噴氣發動機,何銳看過的文獻中介紹都介紹,這些發動機的壽命早期也就是20-40小時,太多部分是要靠材料學的發展才能解決,所以何銳並不急著要在渦輪噴氣發動機上投入巨大的資源搞。

何銳拿過一疊草稿紙,用鉛筆在上面開始以‘靈魂畫師’的水平繪製起來,邊畫邊講。

渦輪噴氣發動機裡面也有些技術訣竅。渦噴發動機分為離心式與軸流式兩種,現階段自然先採用軸流式設計。這裡面就有技術細節了,羅羅發動機公司,就是最早研發了雙軸、三軸發動機,靠這些技術領先,在全世界興盛了幾十年。

段祺瑞在德國軍校留學,他懂機械,也懂繪圖。見何銳親自繪圖,當即湊過來看。徐世昌雖然不懂這些,但是徐世昌見何銳竟然親自指點,立刻判斷出這是件極為重要的大事。也湊過來看。

王東陸等人都精於繪圖,在段祺瑞與徐世昌看來屬於莫名其妙的線條,在三人眼中看到的卻是一種全新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的設計圖。即便線條粗糙,更談不上美觀,但毫無多餘的線條勾勒出來的設計思路讓三人都覺得世界變得寬闊起來。

雙軸結,簡單說就是在空心的單軸內再套入一根軸,其兩端同樣分別連線一組壓氣機和渦輪。也就是說,雙軸發動機同時擁有兩套獨立運作的壓、渦套組,而壓氣機和渦輪自此也就出現了高壓與低壓之分。

何銳的繪圖在介紹雙軸結構,當何銳標出了緊貼燃燒室兩端的高壓軸連線的高壓組(高壓壓氣機、高壓渦輪),位於高壓組兩側的為低壓軸連線的低壓組(低壓壓氣機、低壓渦輪)。王東陸感覺自己整個人都木了。

等何銳透過箭頭,把發動機的高壓與低壓軸反向旋轉方向標出來,王東陸就聽旁邊的同事發出哀嘆般的嘆息,隨即情不自禁的大聲說道:“明白了!明白了!”

王東陸也明白了。發動機運轉時,兩軸是以不同的轉速反向對轉的,這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整機的工作效率,還能最大限度的抵消兩者產生的旋轉力矩。這就能生產出飛行中極為穩定的發動機。

塔讀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不等三人從衝擊中緩過來,何銳又畫了三軸發動機。理解了雙軸,那三軸就不難理解。無非就是在雙軸的中心再套入一根軸,再分別連線一組位於高低壓套組之間的壓氣機和渦輪(中壓壓氣機、中壓渦輪)。

王東陸看完,只覺得腦子裡各種原本不成體系的設想開始快速組合,變成了這套設計思路下的一部分。

段祺瑞與徐世昌完全搞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但是他們也明白了,何銳提供的思路已經遠超這幫飛機制造局的工程師。這下,段祺瑞與徐世昌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不解。能與何銳一起討論問題的,想來定然是優秀的工程師。但是現在看,這些人的水平比何銳差了很多。這就有些莫名其妙。

但何銳並不在意,年輕工程師們的反應和讓何銳很滿意。他們能立刻理解到這個程度,已經能證明他們的確是現在飛機制造局裡面最出色的年輕工程師,是可造之材。如果是普通的工程師,看了這樣的設計後,定然搞不明白這思路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另外的紙上,何銳繼續畫著。這是何銳唯一有印象的一張渦槳發動機的設計圖,也是21世紀的A-29螺旋槳飛機的發動機刨面圖。

渦輪發動機需要十幾年才能成熟可靠,但渦槳發動機就簡單的多。將渦輪噴氣發動機的轉速降低,用渦輪噴氣發動機驅動螺旋槳。渦槳發動機很可能一兩年就能搞出來,三四年就成熟了。螺旋槳戰鬥機的飛行速度想超過550公里,會遇到空氣動力學的問題。

所以何銳在未來幾年想裝備的是一款,6-8小時超續航,最大航速550公里的戰鬥轟炸通用型螺旋槳戰鬥機。而A-29就是這樣一款全能型戰鬥力機。可以攜帶1000公斤的掛載武器,到1942年前,足夠用了。

採用渦槳發動機的飛機各種引數全面超過零式戰鬥機,尤其是飛機的堅固程度,勝過零式戰鬥機數倍。而且渦槳發動機燒煤油,可比燒汽油的活塞式發動機便宜的多。

日本的零式戰鬥機都能在太平洋戰爭中打滿全場,使用渦槳發動機的新式戰鬥機打到1942年,何銳覺得沒有任何問題。

而且未來15年內,渦槳發動機在民用市場上有著無比廣闊的空間。甚至到了21世紀20-30年代,很多國家,包括俄國的支線飛機還在繼續使用渦槳發動機驅動的螺旋槳飛機。原因很簡單,這種航程1000-2000公里的短途支線飛機是真的便宜。

何銳對未來什麼都不說,因為何銳的工作只是把未來交給這些年輕人,然後讓年輕人去開創未來。何銳則繼續為現在努力,為中國開創更多未來。

王東陸終於勉強理解了何銳的思路,這才從視而不見的狀態中恢復過來。就見兩位同事,一位如同老僧入定,一位則抬著手,手指在空氣中畫著什麼。王東陸知道兩位同事並非癔症,而是與自己經過的過程一樣,正在腦海裡學習與融合知識。

於是王東陸看向何銳,就見何銳已經畫了兩頁東西。王東陸顧不上別人,湊上去看,就見一張上在渦噴發動機上加了一個減速器,另一張上花了一架飛機的外形。

這架飛機採取懸臂式下單翼,以及前三點式起落架。懸臂式下單翼,意思是處於機身下方的單機翼。前三點式起落架,指的是起落架的三組輪胎,前方一個,後方兩個。

國防軍的空軍戰鬥機基本都是這樣的設計方式,在中日戰爭與中英戰爭中優勢極大。聽聞現在英國已經開始生產同樣設計的戰鬥機。不過何銳畫的飛機有著一個巨大的玻璃機艙,還是雙座的。

看這個設計,駕駛員有著極佳的視野,但是這視野已經屬於浪費的級別。王東陸也不敢指責何銳,只能問道:“主席,這是什麼飛機?”

“這是渦槳發動機。這是採用了渦槳發動機的高階教練機,屬於空戰與轟炸相容的全能型。飛機制造局以後可以根據需求,生產空戰與轟炸的專屬機型。”何銳解釋著,還把最後幾筆補上。

王東陸這才放下心,生產這麼拉風與不考慮氣動佈局的飛機,王東陸覺得是自己不可能接受。即便是面對在發動機設計上的絕世天才何銳,王東陸也沒辦法就不經爭論的透過。

又過了一陣,王東陸的兩位同事也從激烈的思考中清醒過來。他們看了渦槳發動機與高階教練機後,反應並不大。飛機設計局有句話,‘力大磚飛’。只要發動機夠生猛,一塊磚頭也能飛出花樣來。

雙軸與三軸設計解決了單軸渦輪噴氣式發動機遇到的各種問題,身為工程師,當然希望能夠立刻把設計思路落實。

塔讀@

等三人拿了圖紙到車廂後面去討論,段祺瑞問道:“何主席,你平日就是給年輕人指點迷津麼?”

何銳也能喘口氣,靠在座椅上答道:“談不上指點。他們本就是優秀的工程師,我不過是一得之愚。”

段祺瑞嘆息一聲,不知該說什麼。徐世昌也微微嘆息,心中五味雜陳。就徐世昌所知,中央政府內的官員都覺得何銳從來不被名利所拘束,但徐世昌卻覺得未必如此。人說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即便徐世昌不喜歡何銳,卻也真心承認,何銳的功業可以稱得上澤被天下。別人追求名利,是因為他們沒有。何銳已經是民國主席,現在的地位名望遠超皇帝,對何銳來說,最不缺的恰恰是名利。

就如現在,何銳將自己的設計思路交給年輕的才俊,由他們去完成。等這些人功成名就,他們總不至於傻到去反對何銳吧?若這些人真的這麼幹,在中國文化中叫欺師滅祖,人人可誅之!

何銳並不威福自用,願意分享給別人,光這一點就勝過所謂明君。徐世昌沒想到自己有生之年竟然能見到這樣的人物,自己的地位更是被這樣的人奪走,徐世昌自己卻連憤恨之意都沒有。

這就是命啊!徐世昌心中感嘆。感嘆之餘,他突然又想起張錫鑾來。張錫鑾有眼光,有決斷,早就是公論。作為扶龍之人,有今日地位理所應當。不過老頭子這麼明白的人,不問世事好些年,現在請何銳給他祝壽。而何銳連坐火車都要與人交流,卻還是前往祝壽。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大事呢?

內燃機車的速度比蒸汽機快得多,從京城到天津,鐵路行程上千公裡,竟然真的是10個小時就到了。下了火車,已經是晚上10點多。三人各自,第二天10點,三人乘車前往張錫鑾住處。

就見街道比之前寬闊數倍,足夠六七輛汽車一起行駛。街道兩邊已經拆成了一片廢墟,宛如遭了兵災。但遠處有不少樓房正在興建。看上去都有六七層高。工地上,帶著口罩的民工們正在拆房,城市內塵土飛揚,以至於滿大街騎腳踏車與三輪車的人們都帶著口罩。

段祺瑞也不知道該不該稱讚,心中很是感慨。如此大興土木,是段祺瑞從來沒想過的事情。以前京城裡起一棟宅子,就能吸引很多人注意。現在不管是新京城鄭州,或者眼前的天津,也不知道正在起多少高樓。可市面上不僅沒有受到衝擊,反倒因為大量城市建設僱傭的工人,讓大家都賺到了錢,日子好過了許多。段祺瑞自己都搞不明白,政府裡這麼多能幹的官員到底從哪裡來的。

按照時間來算,這些官員至少二三十歲,段祺瑞完全有機會將這些人納入麾下。偏偏段祺瑞就是遇不到這些人,何銳政府卻能將這些人盡數收羅。段祺瑞想到這裡,只覺得心臟都很難受。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張錫鑾家所在的街道並沒有拆,何銳一到,張家的管家領了何銳進去。剛進到門口的大廳,張家的長子已經迎出來,見到何銳,立刻說道:“小侄前來迎接何主席。”

說完,張家長公子就要跪。何銳上前抱住張家長公子,阻止了張家長公子跪下去的動作。何銳說道:“我一會兒見到張公,定要與張公說,若再如此,我不來了。”

段祺瑞與徐世昌心中感慨,老張會做人啊!自從張錫鑾結交了何銳後,總來都是以‘賢弟’稱呼,所以張家長公子今年都50歲了,也得自稱小侄。張家子弟向何銳下跪迎接,不丟人。何銳才37歲,只要張家子弟自己別作死,未來幾十年都能保得安泰。

張家大公子當然知道民國的新風俗,也知道何銳真的很不討厭跪拜。既然被何銳攔住,自然也不再強行。等何銳鬆開手臂,就領著三人往裡面走。

就見屋內只坐著張錫鑾與張夫人,見何銳進來,張夫人起來迎接,隨即給三位客人安排茶點。張錫鑾想站起身,何銳連忙上去扶住,請張錫鑾坐下。張錫鑾拉著何銳的手笑道:“何賢弟,你……可是清瘦了。”

“張公看著精神矍鑠,我可是開心的很。”何銳笑道。

張錫鑾請三人落座,把三人的手拉在一起,這才說道:“諸位賢弟,我此次請大家來,是真的想諸位賢弟了。人說73、84,閻王不叫自己去。我今年正好84歲,若是不能再見賢弟們一面,著實心中想的很。”說著,眼中竟然有了淚光。

何銳連忙說道:“張公,我覺得您能活百歲。”

段祺瑞與徐世昌也跟著說些張錫鑾長命百歲的話,而且兩人也的確不是虛情假意,看著張錫鑾頭髮全白了,人也有點顫巍巍的,眼眶都溼潤了。

張錫鑾放開三人的手,這才說道:“我此次請三位賢弟來,就是想見見三位。另外,我也事要說。”說完,張錫鑾叫了兒孫們進來,就要站起身。何銳連忙扶著張錫鑾起身,張錫鑾在何銳攙扶下走到兒孫面前,讓他們跪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譁啦啦跪倒了一地。張錫鑾本就身材高大,此時居高臨下的說道:“我張行伍出身,沒讀過書。我這一生,和日本人打過幾次小仗,也談不上什麼功績。若是說勤政愛民,也談不上,至多也就是沒有魚肉百姓。今日,我再說一次,張家子弟不可學我,全都要讀書。若是不好好讀書,家法伺候。更有一點,張家子弟必須奉公守法,若是有人以為我張錫鑾與何銳何賢弟有些交情,就敢胡作非為,張家絕不容此等子弟,定要將其送官。死後不得入祖墳!若是有人膽敢包庇,一併送官!你等可聽到了麼?”

張家子弟聽張錫鑾這麼問,皆小心的答道:“聽到了!”

張錫鑾轉過來,拉住何銳,“賢弟,我這等年齡,見過太多自以為是名門大族子弟,自以為有祖上蔭庇,不思進取尚且是好的,作奸犯科更是多得很。結果不僅辱沒了祖宗,更是讓自己沒有好下場。賢弟,你若是真覺得為兄對賢弟一片誠懇,若是張家出了不肖子孫,還請賢弟一定要將其除掉。若賢弟肯幫著為兄如此照顧,為兄九泉之下也能瞑目。”

段祺瑞感受到了張錫鑾的誠懇,心中不禁想起自己的兒子。痛心的同時,也不禁羨慕張錫鑾。何銳雖然未必真的會對張家後人如何照顧,但只要何銳真的能處決一個張家的敗類,就能救張家一兩代人。

老頭子即便這般年紀也不糊塗,真令人羨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緋紅之月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