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中英談判(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英國外交大臣來中國之前,非常認真的研究過自己的對手顏惠慶。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9月,顏惠慶進入弗吉尼亞大學文學部學習。在大學期間,他展現出其較強的適應能力。除按學校規定修滿德文、拉丁文、數學、經濟學、歷史、英國文學、物理學、地質學課程以外,還加選了哲學史、國際法與憲法這兩門喜歡的課程。

根據英國外交人員在報告中記載,他們在西貢與顏惠慶聊天的時候,顏惠慶提起當年選修課程的時候,輕描淡寫地回憶:“本科學位規定的必修課程數量並不多,我的時間還綽綽有餘,所以我就額外選修了兩門課:哲學史和國際法/憲法學。”他還補充說後者對他後來的外交生涯非常有幫助。

功課之餘,顏惠慶還到紐約、華盛頓、弗吉尼亞的一些風景名勝區遊覽,有時到中國駐美公使館訪友,並結識了伍廷芳、周自齊等使館官員。

英國外交大臣很欣賞顏惠慶這種學霸級人物,與何銳政府裡面年輕的外交官員相比,顏惠慶從容大度,沒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英國從來不缺乏民族主義情緒,英國外交大臣很瞭解這種人,他們會執拗的認為,任何外國人都是抱著邪惡的目的前往中國,到了中國之後就開始他們的邪惡計劃。

這種偏見源於知識匱乏,如果英國外交大臣不是迫不得已,是不會和這種人打交道的。與這種糊塗蛋沒什麼好講。

與顏惠慶見面後,英國外交大臣先問道:“部長閣下,中國方面的撤軍速度是否太快?”

顏惠慶笑道:“從1922年開始,我國軍隊在5年沒有停止過戰爭。和平終於來臨,大家當然希望能夠回到故鄉,回到親人身邊享受和平。”

英國外交大臣沒辦法反對這樣的解釋,顏惠慶說的是實話。何銳的東北政府在1922年10月對日本開戰。開戰前的動員準備工作需要1年,即便是1922年1月1日開始做準備,到現的1927年1月4日,的確過去了整整5年。

但是根據中英之前的協議,中國軍隊撤出上緬甸的時候需要英國觀察團參與觀察撤軍。根據英國觀察團的報告,中國軍隊宛如潮水般向本土內撤退,並沒有出現英國預想的那種全力防備的局面。

這反倒打亂了英國的計劃。在英國的計劃中,英國撤軍會根據中國的行動來進行。預計到1927年底才能把大部分軍隊都撤回去。

英國內閣連撤軍預算都編好了,現在中國軍隊撤的這麼快,英國內閣反倒承受了壓力。若是按照計劃撤軍,總感覺哪裡不對。若是不快速撤軍,又會遭到批評。英國軍人也想在日回家,議會則會抨擊鮑德溫內閣浪費公帑。

思索一陣,英國外交大臣問道:“有一批戰俘與中國簽署了聘用協議,我們很想知道這些協議會不會繼續約束英國臣民們的人身自由。”

“戰爭結束後,聘任協議中的人身自由條款就會失效,他們都自由了。有些希望留在中國的英國人員的身份,就需要中英之間簽署移民與僑民的協議。”顏惠慶說到這裡,並沒有繼續說下去。中國現階段與英、法、美之間都沒有簽署關於人員往來的協議。從中國的角度來看,至少以何銳政府的角度來看,這對於中國並不有利。

中國需要大量高素質人員前來中國參與工作,各個大學,各個研究所,都缺乏世界一流的學術帶頭人。如果全世界頂尖的人才都前來中國,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必然有巨大的促進。

正因為對中國有利,顏惠慶只能按照政治規矩來辦。如果表現出任何的期待,其影響並不會好。若是按照規矩走,英國、法國、美國政府是否有意願進行這樣的人員往來,就得看這三個國家的政府怎麼看。

畢竟中國人口太多了,是美國,英國,法國三國人口加起來的2倍多。這三個國家都怕潮水般的中國人向他們國家移民。法國是現階段與中國外交關係最好的國家,所以法國外交團隊公開向顏惠慶表達了在這方面的擔憂。

可外交講究的是對等。中國決不能在對等方面有任何退讓,非得堅持雙方在移民方面完全對等不可。

英國外交大臣此時也有點頭痛。中國僱傭的這批戰俘都是英軍裡面的高素質人員,這幫人出身好,不少還有爵位。中國的俘虜政策得到這批人的極大讚賞,更重要的是,這幫貴族老爺們在中國發現了商機。中國對技術的需求很大,也有很多英國需要的商品。譬如,格拉摩根伯爵就很想成為中國新生產的肺結核特效藥‘鏈黴素’的英國代理商。

其他幾位貴族老爺已經差不多要拿下了青黴素在英國的銷售代理權,法國之前作為歐洲的二道販子,靠販賣青黴素賺了不少。英國貴族老爺們覺得現在終於該他們來賺這筆渠道費了。

貴族老爺都是體面人,他們當然不願意用一些不夠體面的身份往來於中英之間,所以英國上議院對中英之間的人員往來協議很是上心。這就引發了下議院的反彈,下議院議員們認為貴族老爺們躺在上議院拿著高額年金還不夠,為了自己的利益,手伸得太長了。反倒對中英人員往來的協議設定了障礙。

塔讀@

英國外交大臣最終覺得自己還是得努力一下,畢竟上議院的貴族老爺們做出了私下暗示,如果外交大臣能把事情辦成,就會在上議院給他一個上議員的席位。思忖片刻,外交大臣提出了建議,“我們可否先簽署中英商務人員簽證協議?”

顏惠慶當然不會反對,他與英國外交大臣討論了十分鐘,就敲定了商務人員簽證與留學籤證的大體框架。這兩位搞定了框架,下面的工作自然交給兩邊的外交團隊去具體執行。

自己的上議院席位得到確定後,外交大臣心情很好,就詢問了一個比較輕鬆的話題,“部長閣下,貴國的宗教管理是不是違背了貴國在憲法中賦予貴國人民宗教自由的權利?”

顏惠慶沒有立刻回答,他在此事上也感受到了何銳的民族主義情緒。何銳在統一戰爭中對外國租界服務的人下手狠辣,僅次之的則是對外國到華傳教的人員。

也不能說所有在華傳教的外國教士都是禽獸,至少10個裡面總有一兩個不是禽獸。然而何銳的手段十分殘酷,凡是參與過教案的在華教士,只要教案中有人死亡,這些教士曾經到過的教堂所有宗教人員,統統以謀殺罪,除以絞刑。

還有就是所謂的善堂,經過調查,教堂裡的宗教人員虐待兒童,甚至把他們看不順眼的孩子折磨致死。所以,凡是與這些外國宗教機構有關的宗教人員,以及向這些濟貧院送過孩子的宗教人員,全部以謀殺虐待罪絞死。

顏惠慶知道,這幫被絞死的教士中,的確有幾個罪不至死。但顏惠慶不會為這幾個罪不至死的外國教士求情,因為何銳以及文明黨裡面的確有不少人認為,教士就該死。

不僅對外國教士如此,文明黨對中國國內的宗教也沒有絲毫寬容。在民國憲法中解釋中給出了明確定義,所有宗教都是‘商業組織’。

個人信教是公民的宗教自由,宗教組織中有金錢往來,這是商業活動。從事商業活動,自然是商業組織。

顏惠慶更不會反對這些,他甚至因為看了這些後對於宗教的本質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如果只是一群信教的和尚道士們在寺廟裡唸經,空對空的討論,這自然無所謂。宗教信仰當然要自由。

一旦這幫宗教人士掌握了大量金錢,他們就會對社會以及政治發生影響。中國歷朝歷代的滅佛運動,都是因此而起。

就如幾年前被剿滅的嵩山少林寺惡霸匪幫,如果大和尚們只是唸經,斷然不會有這般結果。然而少林寺是嵩山最大的地主,當地百姓們租種土地,還得向大和尚們獻上妻女。大和尚們公開向佃戶們講,‘有好媳婦的種好地,媳婦不好的種爛地,沒有媳婦的沒地種。’

所以公審時,當地十幾萬嵩山群眾全都去圍觀,把公審地附近的山上都站滿了人。

幾百賊禿被公開槍決的時候,群眾們敲鑼打鼓,齊聲歡呼。新聞報道中寫到,‘群眾們歡喜的吶喊聲山呼海嘯,每槍斃一個惡霸和尚,整座嵩山都在嵩山當地群眾的吶喊聲中微微震動……’

所以顏惠慶沉吟一陣,突然笑道:“我聽聞貴國有人建議政教分離?有這回事吧?”

英國外交大臣愣了愣,不得不答道:“的確有這樣的狂徒。”

顏惠慶繼續問道:“如果國王與上帝,有一個必須與英國國教脫離關係,我個人覺得英國國王必須留在國教之中。您覺得呢?”

英國外交大臣本來只是想對傳教問題隨口問問,想看看中國政府到底是反傳教,還是反宗教。聽顏惠慶這麼回答,已經心知肚明,便笑道:“英國王室與英國國教乃是一體。”

顏惠慶見英國外交大臣這麼坦率,心中也覺得全力維護英國國家利益的英國外交部的確可以長期打交道,便端起茶杯附和道:“英國王室與英國國教乃是一體。”

英國外交大臣與中國外交部長相視一笑,都抿了口茶。

塔讀@

所謂國教,不管用的是什麼派系的理論,核心都一樣。那就是該國的王室是國教的服務物件,政教結合更緊密的國教中,王室就是神在世界上的代言人。

在英國,如果王室與上帝只能二選一,那麼國教必須選擇王室。至於上帝麼,它就是那個附加選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顏惠慶明白這些,英國外交大臣也明白這些。他同樣確定,何銳要保護的是中國的利益,而不是宗教的利益。有了這條明確的界限,很多事情就很好處理。

放下茶杯,英國外交大臣說道:“部長閣下,我這幾天就要離開中國了。”

“我會去送行。”顏惠慶答道。

外交大臣說出了他一直沒說的話,“請替我向何主席轉達英國政府的態度,我們期待何主席在適合的時間前往英國訪問。”

“我一定會向何主席轉達英國政府的邀請。”顏惠慶也覺得很高興,看來中英關系向好的趨勢比他想的更快。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緋紅之月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