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中英經濟與中英戰爭(十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新京城的外交部大樓矗立在一片荒涼之中,只有外交部附近的一片住宅區內顯得燈火通明。住宅區對面有兩棟商業建築也開張了。其中一棟的二樓咖啡廳內,顏惠慶正在與法國總統加斯東·杜梅格派遣的特使坐在窗邊。

說是咖啡廳,這裡面也有牛排之類的餐品。顏惠慶看到法國總統特使德·布羅意部長正在向窗外看,也沒有打攪這位法國親王家庭出身的名人看稀奇。畢竟,這麼荒涼的首都估計是當下全世界獨一份。若是顏惠慶在其他國家看到這樣的奇景,也會很認真的研究一番。

看了片刻,德·布羅意部長收回目光,問道:“我看到這裡有著非常優秀的城市規劃,氣魄非常大。”

顏惠慶笑道:“我聽說您的家族裡有十分優秀的科學學者,不知您家族裡面哪幾位是建築學大師。”

“我們家族研究中世紀歷史的大師比較多,建築學大師還沒有。但是我們法國有非常多的建築學大師。”德·布羅意部長答道。

顏惠慶沒接這個茬,友好的交流與聘請法國建築師來搞城市建設完全不同,便繼續低頭吃牛排。德·布羅意部長問道:“部長先生,我會向我國總統先生轉達何主席對和平的看法,在這部分中,您還有什麼要補充的麼?”

此次法國總統特使德·布羅意部長前來中國,有兩件事。中法建交自然是最重要的內容,現在法國國會內部已經聽到了風聲,本屆政府要承認何銳政府。到現在為止,並沒有出現堅定的反對者。所以這個提案一旦交付國會,應該能夠透過。

另一件事則是向何銳政府轉交法國總統加斯東·杜梅格的和平倡議。何銳已經對德·布羅意部長表達了對法國方面和平主張的讚賞。更直白的說,何銳承認了法國有資格來調停中英戰爭。

這是何銳政府對法國政府表達的巨大善意。如果是比利時、西班牙等國提出‘調停’,中國政府只會表示,“我們注意到XXX政府對於和平的呼籲,中國政府素來熱愛和平,我們樂見國際上的和平呼聲。但是,英國政府在緬甸的種種罪行必須清算。”

英國政府估計也會有類似的發言,不過更大可能是英國政府完全不予理睬。畢竟,想勸架的人必須有自己的實力地位,比利時與西班牙這樣的國家完全沒有影響歐洲的實力,憑什麼冒頭參與‘和平’行動。

既然德·布羅意部長想最後敲定一下,顏惠慶當即表示,“中國一直致力於和平,此次戰爭也是為了和平,我想法國政府應該對此有深刻的理解。”

這話是官話,也是實話,德·布羅意部長點頭表示贊同。如果中國想獲得殖民地,完全可以南下進攻法國殖民地印度支那。奪取印度支那的難度可比打緬甸小多了。如果中國真的要與英國進行爭霸戰正,奪取緬甸後就該繼續馬不停蹄的進攻印度。英國如果失去了印度,大英帝國就會成為一個普通的歐洲強國。

既然中國兩者都沒做,始終要求與英國解決建交問題,其追求和平的戰略目標就不言自明。正因為法國上層都明白了這點,而且法國方面也大概確定,英國上層也理解了這些,並且有接受的意願,才會出來做這個和平調解者。

顏惠慶見德·布羅意部長表達了態度,才繼續說道:“和平是和平,停戰是停戰。我們追求的是和平,我們也不怕英國用停戰為藉口,拖延時間,準備下一次軍事進攻。”

德·布羅意部長聽到這話,忍不住笑出聲來。雖然各國外交界都認為顏惠慶是一個溫和的人,也難免會有些民族主義情緒。畢竟,幾年前顏惠慶還在各種國際會議上被排除在談判之外。人麼,總是有口氣要爭一下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在顏惠慶並沒有一個勁的發表自民族主義情緒,只是說了這一句,就停下來。此時牛排只剩不多,顏惠慶把牛肉吃完,端起咖啡杯喝了一口,才繼續說道:“德·布羅意部長,中法之間的各種條約簽訂,是與建交同時進行,還是會很快開始。”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一般來說,兩國正式建交後才會開始包括政治、經濟、安全、移民等條約簽訂。除非兩國遇到些事情,時間緊任務重,才會同時進行。外交界辦事講究一個妥帖,這些內容同時進行會出現一個風險,如果雙方負責具體工作的人員在討論時出現分歧,有可能影響建交進度。甚至可能出現建交停滯甚至倒退。

德·布羅意部長當然知道此事,不過本屆政府此時也需要一件政治上的成果來提升聲望,各種選擇後,中法建交無疑是最安全的選擇。而且中法建交後,法國就可以正式調停中英矛盾。從拿破崙戰爭結束後,英國對外戰爭攻取戰勝,這是第一次遇到打不下去的局面。

任何法國政府拿下這200年來英國的一血,都可以在國內政治以及國際聲望中獲得空前的成就。沒有任何政客或者政治家願意放棄這個機會。這也是本屆法國政府願意冒點風險也要推動建交的原因。

法國總統特使德·布羅意部長很快離開了新京城,乘坐的還是中國航空公司的專機。有過中國商務部長莫里循從歐洲飛回中國的經驗,飛機從鄭州起飛一路向北,進入蘇聯,又透過德國,飛回巴黎。飛行了數千公裡,中國雙發動機的民航客機竟然沒有出現故障,讓德·布羅意部長非常欣賞中國航空的實力。

1926年7月3日,在法國沒有完全解決與中國結束統一戰爭中引發的經濟糾紛之前,法國政府宣佈,“應中國政府邀請,法國外交部長出訪中國。”

英國政府得知訊息後,有種靴子終於落地的感覺。得知法國外交部長竟然是乘坐中國飛機前往中國的訊息,英國政府內的一些人員很自然的生出了期待飛機出事的期盼。然而他們的期盼沒有變成現實,7月10日,法國外長一行順利抵達中國京城。

7月15日,法國政府宣佈,邀請中國外長顏惠慶前往法國訪問。7月20日,法外長向率隊回到巴黎。7月25日,民國外交部長顏惠慶率領的外交團隊抵達巴黎。

7月28日,顏惠慶率隊立刻法國後,法國國會投票,以高票透過了中法建交的提案。

7月30日,中國政府表示,8月6日在京城正式建交。

兩國政府官員如此頻繁的在兩國之間往來穿梭,走的是正式流程。畢竟,中法都是大國,哪怕再急,該有的流程一個都不能少,更不能從簡。

8月6日,疲憊到極點的法國外交部長讓人給自己化妝,要在簽約場地拍攝的影片以及照片中顯示最佳狀態。驕傲的法蘭西民族,一定要以最好的模樣出現在影像之中。

8月7日,中法建交後的第二天,英國報紙當即發表了對此事的看法,‘打進鄭州,活捉何銳。’,“要把何銳關進籠子裡,送到印度遊街示眾。”

8月9日,何銳也發表了名為《將勝利進行到底》的文章。在文章裡,何銳慷慨寫道:‘……英國匪幫是秋後的螞蚱,蹦不了幾天了。中國追求正義與和平,正在受到世界各國正義力量的支援。勝利終將屬於我們,英國匪幫要打多久,我們就和英國匪幫打多久!鮑德溫政府要和我們打多久,我們就和鮑德溫政府打多久!

……,我們要把整個印度都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解放出來,依照中國存亡續絕的文化傳統,我們要恢復印度擁有悠久歷史的各個國家,決不能讓印度人民繼續受苦。文明與正義的光一定會照耀在印度的大地上,驅散過去200年英國的黑暗統治……’

大家都是千年狐狸,這個聊齋一定要演下去。在中國政府的高層會議上,何銳很開心的表示,“如果英國政府是要臉面的,如果他們什麼都不說,就接受了法國的和平,豈不是成了法國政府能做得了英國的主麼?對我們來說也一樣,正因為我們期待和平,才必須給法國介入的空間……”

雖然何銳政府成員都很年輕,至少作為高階政府官員,即便是40週歲的趙天麟,作為一名部長來說,也年輕的過分了。雖然年輕的核心政府官員們未必喜歡演聊齋,卻也知道非得演下去不可。

果然,8月13日,法國總統加斯東·杜梅格正式發出呼籲,“中英之間的戰爭極大影響了世界和平,法國政府將派遣特使出訪中英兩國,調停戰爭,恢復和平。”

何銳把此事交給顏惠慶負責。從顏惠慶到現在為止的表現來看,他能夠勝任這份工作。就在何銳繼續把注意力放到國內經濟建設上,讓秘書把吳有平叫過來的時候,趙天麟一個電話打過來,說有件個半學術的事情想與何銳聊聊。

公務與學術之間差距很大,何銳也會與趙天麟在學術問題上討論,但是最近這一年多兩人沒空談論學術問題。既然趙天麟態度明確,何銳就在把吳有平拎過來訓一頓之前,給趙天麟留了點時間。

趙天麟進了何銳辦公室後,先看了看周圍的秘書,卻沒說話。秘書們正在忙,此時都看向何銳。見何銳點點頭,秘書們都退了出去。

也沒廢話,趙天麟拉了椅子坐在何銳對面,“主席,我們未來解放了印度地區之後,要將其肢解麼?”

何銳一愣,難得的皺起了眉頭。黨內有為數不多的同志是真的抱著共產主義解放全球的理念,但這種有國際主義觀的同志不多。就如吳有平暗示鍾義府不想放棄已經拿到手的緬甸,當時吳有平覺得鍾義府有點共產主義理念。何銳就覺得以自己對鍾義府的瞭解,這傢伙與其他大多數北洋軍校畢業的同志差不多,他大概是結合了中國對‘仁政’的理念,想當個‘好帝國主義’。

說個不客氣的話,就連趙天麟這種正義感很強的文化人,思想中帝國主義思路的比例都讓何銳不是很樂觀。

而同志中,能夠在現階段就能理解到‘肢解印度’必要性的同志,那就是真正的人才了。

何銳覺得自己的確信仰共產主義,共產主義的基礎之一就是歷史唯物主義。另一個時空的印度發展證明了印度沒辦法靠自己突破前現代國家,沉重的歷史包袱阻止印度成為一個現代國家。

如果強行將印度解放出來後搓成一個國家,天知道印度會搞出什麼來。只有肢解印度,才能弱化印度的反動勢力,從而逐一解決各個地區的社會發展問題。

雖然何銳不確定提出‘解放印度地區’與‘肢解印度’的那個人是否對未來的判斷與自己一樣,但是能夠提出這樣明確看法的人,的確有見一見的必要。

“是誰提出來的?”何銳問。

“是李教授。”趙天麟答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緋紅之月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