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此消彼長(十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井康木認為石原的確是‘何學’在日本的代表性人物。若是別人回答三井‘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的問題,自然會從各自觀察的視角入手,講述某種亂象。情緒激動之下,對於可怕未來的描述大概會

塔@讀^。APP。*&,免費小&<^說網站

何學認為經濟是社會執行的基礎,對於未來的預測都建立在對未來經濟局勢的預測之上。石原莞爾的回答則是,“接下來?接下來的日本經濟需求無法提升,直到獲得某個市場,才會改變經濟局面。”

三井康木並不反對這樣的看法,他身為財閥,自然優先關注經濟,“石原君,這就是統制派們想恢復英日同盟的基礎吧?”

石原搖搖頭,“恢復英日同盟並非只是統制派的訴求,日本過去對外擴張掠奪,只要對此還有路徑依賴的人,最終都會選擇恢復英日同盟。但是,之前就與三井君討論過,從經濟上,這已經不可能了。日本以往的所有勝利都建立在日本在遠東地區的工業優勢之上,當下日本的工業優勢蕩然無存,日本在遠東很自然就要回到過去的地位。”

此時老闆已經將飯菜送了上來,三井與石原都沒開口,而是埋頭吃飯。等心情得到了調適,三井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淡茶,“石原君,很多人都頗為欣賞你的經濟觀點。這些日子,我們拜訪過高橋是清閣下,也接待過永田鐵山中將,大家對石原君的評價非常高。”

石原微微一笑,卻沒有接話。對財團來說,他們的評價標準與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既然給了石原這麼高的評價,自然會希望石原帶給他們更多利益。

果然,三井繼續問道:“石原君,你認為日本未來的市場在什麼地方,難道在何君那裡麼?如果日本想獲得市場,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如果不是得知石井議員被殺的訊息,三井也未必願意問出了這麼一個很根本性的問題。然而石井死了兩天,報紙上竟然沒有任何宣傳,可見有人在要求報紙封口。這可就讓三井等財團不能接受。

當下經濟局面持續下去,日本市場只會不斷萎縮,最終萎縮到33億日元的地步。石井的提案至少在理論上創造了全新的日本國內市場,只要確保三井財團在未來日本經濟恢復中獲得利益,短時間內一定的土地損失還在接受範圍之內。最初得知石井與柴田兩位議員提出這樣的提案,三井還頗為欣賞與期待。

石井議員被殺,三井發現自己能夠選擇的物件只剩下的確掌握著某種軍事力量的石原。

石原莞爾完全理解了三井康木的想法,他一直在等這個機會向三井闡述未來,此時機會到了,石原爽快的答道:“三井君對何君的看法不完善。何君希望的是建立一個東亞關稅同盟,整合東亞產業,並非簡單的透過放開市場來鉗制日本。”

首發:塔.讀~小<說

三井一驚,垂下了目光。他沒有立刻詢問,而是拿起了筷子繼續吃了起來。心中則浮現出各種念頭。等消化了石原的說法,才抬起頭。就見此時的石原已經風捲殘雲般,將他那份飯吃光,正端著茶杯慢慢喝茶。

三井問道:“石原君所說的關稅同盟,難道是德國在統一戰爭前建立的北德關稅同盟的那種關稅同盟?”

石原微微點頭,“的確是那一類的關稅同盟。”說完就繼續喝茶,並沒有如以往那樣試圖遊說三井。這個‘關稅同盟’的設想的確是石原他一直以來沒辦法全力推薦中日聯合的原因之一。任何關稅同盟都是要讓渡一點主權出來,對當下的主權國家來說無法忍受。在日本未來社內的同志中,已經有不少人提出了‘關稅同盟的未來難道是中日合併麼?’

對石原來說,他對何銳非常有信心,認為何銳絕不會以國家合併為目的來行事。但對日本來說,對關稅同盟的聯想自然是吞併琉球與朝鮮。

石原想避開尷尬問題,就聽三井問道:“何君的關稅同盟應該與北德關稅同盟不太一樣吧?”

被問到這個問題,石原就不尷尬了,“關稅同盟沒有本質區別,都是為了進行產業重新佈局。中日兩國會根據整體的產業規劃,各自對兩國的產業進行調整。日本當下有很多產業,其中許多產業完全沒有競爭力,只是為了避免被別人卡脖子而不得不建設。完成了關稅同盟,這些產業就沒必要維持。日本需要的原材料能從產業布局中獲得,中國需要的技術與勞動力也可以從日本獲得。中國向日本開放市場,日本也向中國開放市場。日本國內勞動力過剩,就業不足,也可以透過向中國有序移民的方式獲得解決,兩國在相同的規則下發展經濟。”

三井對此頗有興趣,便與石原討論起來。日本最缺乏的無疑是原材料產地與銷售市場,中日關稅同盟建立之後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三井從來不覺得何銳是什麼善男信女,詢問石原的問題更多的在中國未來的產業布局與發展中。

石原則對產業布局進行了解釋。產業布局可以有無數的說法與解釋,最簡化的解釋不過三個短句,‘成本最低、市場份額最大、聚集效益。’

兩人正聊的投入,外面街上突然有些騷動。沒多久,覺得外頭出事的店主走出去檢視,三井的隨從也跟了出去。很快,三井的隨從跑回來,神色中都是不安。他低聲對三井說道:“三井先生,外面有人倒地不起,應該是死了。”

在日本,路倒並非稀罕事,三井知道自己的秘書並非玻璃心,平靜的等待接下來的內容。隨從有些遲疑的說道:“我看那個人,好像是柴田議員。”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三井與石原並沒有驚訝,兩人都垂下目光,心中想到的都是‘會不會有人故意要把柴田殺死在這家店門口?’

至於柴田的死,兩人有些感慨,並沒有感到意外。到現在為止,兩人都沒聽說柴田議員為了避免死亡拼命的找門路,更沒有因為畏懼死亡而逃之夭夭。既然是石井與柴田兩位議員聯名提出《日本土地維新方案》,石井已經死了,並沒有去逃避死亡的柴田自然沒有逃出生天的理由。

此事對兩人最大的影響在於,柴田死的位置就在店門口,不會是有人想搞事吧?

與石井和柴田兩位議員不同,想殺害石原與三井兩人,最好的手段是派人突然刺殺。只要不是這樣直白的手段,不管是動用關係或者是搞出來什麼么蛾子,兩人都有應對之法。

既然外頭已經這麼亂,石原與三井反倒不急著離開。兩人就坐在店裡面談論起關於產業布局,關於產業鏈分工的事情。

產業鏈這個概念,石原與三井在見到何銳的時候都討論過。而三井財團雖然沒有21世紀的經濟理念,但所謂21世紀的先進水平也是依靠著現實來實現的。何銳創造不了,三井也創造不出來。

三井成功的奧秘就是,憑藉對產業鏈最上游資源類企業一般不超過10%的參股、入股作為潤滑劑,取得資源品的長期價格控制優勢;同時藉助龐大的物流和貿易網路,三井把這種優勢進一步鞏固。這樣的路徑,在三井帝國的版圖上進行了最大限度的複製,從核電站到雞蛋,幾乎囊括了所有能夠想象的產業。

也因此,甚少有人知道三井透過各種隱秘渠道越來越廣泛的影響世界經濟,尤其是與之一水之隔的中國——比如稀有功能糖產業。如果沒有中國企業奮起直追,三井於7年前佈下的棋局,將扼住13億中國人未來健康食糖的咽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無論是農作物、礦產資源還是消費品,無論是原材料、中介軟體亦或是終端商品,在所有的生產、貿易和物流環節,三井都扮演著“幕後推手”的角色,將自己的下屬公司以及關聯企業推到臺前,不斷地擴大著市場、資源和疆土,謀求著利潤最大化,而自己則隱藏起來,像極了“影子帝國”裡的王者。

三井的經營策略,就是如影子般站在企業背後,利用自己雄厚的資本、發達的貿易體系以及佔有的豐富資源,在推動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向著世界微觀經濟的每一個角落滲透。透過化整為零隱藏於大小各類企業背後的三井帝國,事實上有著自己的一套“行動邏輯”——資源、貿易、金融以及資訊是為關鍵詞。逐一看來,全球貿易網路、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以綜合供應鏈管理為特徵的物流體系,以及強大的資訊蒐集系統,正是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得以高效運轉的關鍵所在。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正因為三井財團是這麼發展的,三井康木對於何銳才非常佩服。

何銳在日本並非當做一名軍人,雖然何銳本人的確是軍人。在大部分日本上層眼中,何銳是一名極為優秀的學者,能夠開宗立派,能夠系統的解釋世界。這也是‘何學’在日本能夠逐漸樹立起來的原因。

三井能隱約感覺到何銳對自己財團的擴張方式並不贊同,如果在中國國內,這種模式一定會遭到打壓。不過三井並沒有感受到意外。

畢竟,權力者們不能接受自己對局面的完整控制。三井家與那些歷史悠久的日本商業家族一樣,都對自己有非常清楚的定位,三井家絕不會跳出來去引導日本未來的方向。

就在三井與石原交談的時候,外頭的事情已經解決了。巡警並不知道三井與石原兩人在秋葉原這家店裡。巡警只是在按照自己的職責行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緋紅之月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