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建港黑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莊俊是1908年,在上海,被選拔成為留學生的,跟別的留學德國的微微有些不同,他的願望是成為一個建築設計師,後來經過考核,進入到了德國的設計學院學習,並且在1910年初,前往美國,進入到了耶魯大學學習建築,師從德國和美國的大師,並且在實習階段,參與到了巴士拉港的建設工作,積累了不少經驗。

這一次興建的這個黑龍島,由於位置太過敏感,即便是德國,西北也沒有吐露,不方便尋找國外的設計師,只好在本國之中尋找,而莊俊就脫穎而出了,他設計的方案,經過了評審透過,成為了黑龍港的首席設計師。

不過是25歲的年紀,就成為了這麼重要的設計師,這對於設計師這個行當,是很少見的,還是第一次承擔這麼大的工程,黑龍島的重要性,莊俊非常清楚,這關係到幾百萬移民的安全和未來中國的戰略,可是莊俊心態極佳,沒有被困難所嚇倒,甚至專門過來看了一下。

地圖和實際,這是兩碼事,很多的想法,面對著地圖,總有些傾吐不快,可是面對著實際的海島,卻噴薄而出,整個黑龍島,並不是非常的大的,差不多就是3.6平方公里左後,在海島之中,算是非常小,只是比島礁要大一點。

未來,或許會是一個戰略要地,前提是,飛機的普及,擁有淡水,有足夠的面積,興建機場。一定程度上面,這是一個戰略要地。控制了這裡,周圍400公里範圍內。都會成為別人艦船的噩夢,只要防守嚴密,會成為海上一個重要的支點。

在這個時代,這個以戰列艦為主要作戰能力的時代之中,根本就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原因無他,戰列艦的主炮,一般的攻擊射程,都是在10海里左右。這是主要精準射擊的射程,極限射程,甚至超過了20海里,對於這麼一個島而言,一下子,就打穿了,可以說無險可守,除非,能夠在海島上面。差不多有300多米海拔的最高峰上面,興建一連串的要塞。

固定的要塞未來可能會興建,卻需要綜合考慮,這裡距離陸地太近了。相對而言,跟陸地的整合有些重疊,再加上航空時代還遠遠沒有來臨。海島的作用,還遠沒有體現出來。

對於莊俊而言。這麼一個島嶼,在一側可以興建一個大型的深水港。這是這個島嶼天然的優勢,甚至連建設港口的投入,都不會有巴士拉那麼的大,至於南側的坡地,也可以放置一些船塢,進一步加強西北在水上的優勢。

經過了幾年的發展,民用船隻的造船技術,在鋼鐵和材料力學不斷提升的情況之下,已經發展的追上,並且超過了世界先進的水平,可是軍用船隻,一直都是一個弊端,西北在國內,在內陸,既是他好的地方,可以在絲毫都不引起列強和清政府注意的情況之下,自由的發展,可是相對而言,要想獲得一個出海口,就困難的多了,從1840年開始,英國人用艦船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國門之後,港口,一直都是列強們關注的重點,當長江水道的出現之後,強橫的水道,直接的造就了長江流域的發達,英法的實力,也順著長江水道,進入到了中國的腹地,西北的很多動作,都不敢放開了來,就是因為如此。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所有曾經是海港的城市,或者人口多一點的聚居區,已經被列強們分割完畢了,即便是還有剩餘的,也都被列強們重點關注了,以目前西北的實力,在中國展現了自己的力量,可要跟列強對抗,還需要時間。

青島造船廠,是西北花費了巨大的代價,這才在德國人這裡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就算如此,也只是一個先機而已,並不能夠保證,未來德國一定會把這個青島給西北,這種情況之下,任何一個港口的增加,都極為重要。

對於海洋,楊元釗絕對是不會放棄的,甚至對於這個海洋,他都有了一個完善的想法了,南洋的事情,算的上是一個意外,正是這個意外,讓西北,開始提前走向海洋。

一個可以受到控制,輻射道整個東南亞的島嶼,在周圍的海域之中,還有更多的海島,東南亞是海盜的天堂不假,可是這些,不是天然的掩體,西北現在擁有者的工業和陸上了強橫實力,海洋算的上是唯一的短板,即便是將來,拿到了青島,也只是擁有基礎,海上的要道,需要一點點的積累。

真正的佔據了黑龍島,才算是真正的來看這個黑龍島的一切,黑龍島相對比較的隱秘,周圍的30海里之內,不是航線,在他的東南和西北的位置,還有一大片礁石群,除非有人專門的引導,在其中一個不到3海里的航道進入,否則根本無法抵達這個海島。

這種情況,制約了海船向這裡而來的,算的上是一個小小的無人區,可以說,只要小心,應該可以把這個密集繼續的保持下去,中央的小山,一共有兩個山峰,一個在北側,一個在南側,上面,都有山泉,山頂還有一個巨大的泉眼,泉水清涼,算的上是不錯的淡水,對於海島而言,這是一些讓人興奮的地方,之前黑龍海盜水寨的位置,是個普通5000噸以下的港口,另外一方,沒有被利用起來的,才是重點,只要按照計劃,對於那裡進行初步的改造,就可以讓這個港口,停泊1萬噸以上的貨輪,甚至未來,將防波堤給建好之後,甚至可以停泊3萬噸級以上的船隻,這是一個天然的港口,真不知道,為什麼不但20世紀初沒有利用上,就算是在後世,也沒有聽說,這裡有這麼的一個航道。

莊俊看完海島之後,對之前自己做出來計劃進行了稍稍的修改,主要是一些微調,讓進入海港的船隻,行進的距離更少,減少一些路程,順便的,明確了航線的佈置,島礁群暫時可以考慮不必炸掉,但是未來,這個島嶼要想發展,這些是必須要處理。

接下來,超50艘5000噸級以上的貨船,接二連三來到了這個港口,簡單的處理水寨之後,特別是其中的貨船上面,還攜帶著浮動碼頭,這個固定在水寨哪裡,可以讓貨船可以在那裡卸貨。

一定程度上,少了起重機和塔吊這些現代化的工具,貨輪藉助著浮動碼頭勉強的停靠之後,裝卸的速度很慢,好在楊樹和肖劍鋒從德美農場之中,弄來了2萬多人,人手上面,是足夠的了,為了自己的美好日子,這些壯漢們,從來都吝惜汗水,幾年的民族國家教育,讓他們漸漸的懂得,個人跟集體跟國家之間的關係,為了子孫後事不在吃苦,為了更大土地來耕種,他們用自己的肩膀,生生的在這個還沒有完成平整的島嶼上面,把超過17萬噸的物資和各種東西,卸到了黑龍島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花費了足足一週的時間,才把該卸下的東西卸下來了,來自西北的工程工人,開始開動著大型機械,對於港口和山寨,進行初步的改裝,而技師們,也開始了尋找粘土,燒製磚瓦,水泥可以從遙遠的西北而來,磚瓦如果也從哪裡而來,實在是太多了,好在附近的德美農場和小島本身,都有一定用來燒磚的土壤,初期工作是夠了。

不過莊俊一點都沒有大意,在之前設計之中,就已經很明確,這個任務壓力極大,佔據海島之後,工程量會非常的大,必須要再季風再一次襲來之前,完成最初的建設,否則,一場突如其來的龍捲風,就容易毀掉好不容易才建設好的一切。

機械化的出現,改變了許多,人人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一個擁有著便利交通的地方,本身就會成為一個中心城市,或者是重點城市,這是過去的日子之中,無數次的事實所驗證過的東西的,可是修路的巨大消耗,卻讓每一個想要修路的人,或者想要改變自己生命軌跡的人,無法進行下去,一條路,要牽動著多少人的心,每一次官道的翻新,都是沿途的百姓們的噩夢,沉重的勞役,加上殘酷的管理,構成了雙重的絞殺。

海港更是如此,別看彈丸之地,有些海港是用幾百年的時間,才逐步的行程的,有些卻是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這一次前來的工人,基本上都有巴士拉港的經驗,相對於巴士拉這樣千萬噸級的港口,這個最多只用停泊5艘萬噸級貨輪,年吞吐能力可能不過百萬噸的港口,小了很多。

機械的轟鳴聲,第一次在黑龍島上面響起了,在沒有飛機和衛星的時代,在周圍的一切都在西北的控制之下,他們可以甩開膀子大幹一場,唯一有些遺憾的是,晚上不能施工,不是照明問題解決不了,而是怕夜晚明亮的燈光,引來不速之客。

饒是如此,黑龍島的各項措施,也在逐步的完善之中,一個位於東南亞,可以把婆羅洲跟西北緊密的連線在一起海上通路,就在周圍的列強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之下,緩緩成型了。(未完待續……)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