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無線電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科倫坡港勉強的停留4天,在駐紮在科倫坡港的英國總督的一再催促之下,龐大的船隊才開始,在決定要走了之後,英國方面不但送來了足夠的給養,也送來了大量新鮮食材和當地特產,態度跟之前截然不同。

數百艘各種各樣的貨船組成的龐大船隊,持續的向東,波濤洶湧的海浪,擊打著船身,帶來陣陣的搖晃,楊元釗平靜的坐在船艙之中,看著外面不停冒起的浪花,微微的有些發愣,此時此刻的他,看不到有絲毫有病的跡象,眼神之中,精芒不停的閃爍。

英國人的態度,很明顯,是有問題的,越來越多的海盜,似乎代表著某種的跡象,雖然他相信,這些列強不會直接出手,西北還沒有得罪他們到了那種程度,可是不得不防,萬一他們痛下狠手呢,列強們,能夠達到今天的這個程度,那個不是雙手沾滿血腥,都是在無數的爭鬥和叢林法則的競爭之中,走到今天,在關鍵的時刻肯定敢於下手。

特遣小分隊離開船隊,已經有7天左右了,從離開的地方到科倫坡港,3天時間,磨磨蹭蹭最終在科倫坡港呆了4天,已經是最大限度了,不過長時間的停靠不行了,還有別的方法,航速因為楊元釗的私下動作,降低了2節左右,從原來10節左右,降低到了8節,不是不能降低下去,這個船隊之中,不是西北這邊的海員,人多嘴雜之下。很多手腳都不方便動,真的被別人發現動手腳。反倒是比較麻煩。

楊元釗在出海之後的2天時間,不是白呆的。英德的驅逐艦,都是在外圍,在船隊的內部,他是可以做動作的,藉助著聯絡艦隊,跟其他的四個部分都聯絡了,最少無線電是佈下了,一共12臺大型無線電收發機,被佈置到了12艘最大的船隻上面。遍佈每一個船團之中。

西北的無線電,領先整個世界,因為特拉斯的存在,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可惜暫時沒辦法把電晶體和大規模積體電路加進去,這個無線電機,跟世界上其他的無線電,沒有太多的區別,後世的楊元釗不是無線電愛好者。最多有一個多功能的對講機,範圍極小,少了基站的存在,就不可能發揮作用。

楊元釗相信。特拉斯的天才和他的電晶體和積體電路,一定會讓無線電真正的變成實用性的,甚至製作出2戰層次的。真正可以用到作戰上面的無線電發報機都可能。

可惜楊元釗還是不敢,有的東西。他隨便的可以拿出來,比如這個時代發展的比較的蒸汽輪機。各種新材料,這都沒問題,甚至是後世的一些材料也可以,那些都不容易被看透,不容易模仿的。電晶體和積體電路這種劃時代的東西,暫時還是不方便拿出來,西北的底蘊還是太差,連基本的研究員都湊不齊,這些東西拿出來好處有限,一旦被列強們發現,最大的優勢也就沒有了。

電子產業,是20世紀中後期和21世紀初期,整個世界發展的重點,基於這個領域的發展,改變了整個世界,第一次以蒸汽機為主體的工業革命,中國還是封建落後的清王朝,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氣革命,也從1870年開始,德國,美國和日本,等於是先後坐上了這個末班車的,西北從1908年才起步,雖然因為一體機的逆天作用,算是奠定了中國電氣革命的基礎,可是只能夠算是縮小差距,不能夠稱之為趕超。

即便是這一次,從德國獲取了關係到尖端重工業的部分的機器設備,也不能夠做到完全電氣化改造,一些最頂尖的,實驗室裡面的前沿研究,楊元釗不可能獲得,一些最頂尖的裝置,他也不可能接觸的到,他這麼做,只是儘可能的夯實中國的基礎,讓中國擁有全門類,全專案的工業基礎。

第二次工業革命只能追趕,不能超越,那麼這個至關重要的第三次革命,西北和中國絕對不能錯過,要做一個先行者的身份,比別的國家提前20年,甚至是30年進入和研究,按照後世的標準,第三次革命是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涉及資訊科技、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資訊控制技術革命。跟前兩次有所不同,設計的方面和深度,都遠超過前面兩個,對於國家和經濟的影響和改變,也極為的深遠。

一體機和穿越,西北已經擁有了進入到這個領域的敲門磚,基礎原子能和電子計算機,已經走到了前列,一體機無法分出同位素,卻可以解決核材料的提純問題,加上後世廣為人知方法,達成武器級別放射(性)元素,必須要濃度達到才可以,濃縮這玩意,重水工廠和離心機的建設,這都是後世人人都懂得的,這就減少了不少的彎路,不外乎是耗能,美國為了核(武)器花費巨大,峰值54萬多人,25億美元,加上龐大的足以佔去整個美國發電量一半的電能。

可以說,能量是分離和濃縮武器級原料的關鍵,沒有能量,任何的行動都是徒勞。二戰時期,德國沒有發展出核(武)器,一方面是科學發展的斷層和方向錯誤,另外一方面,何嘗不是德國本屬於戰區,能量根本無法保證。

西北或許在電氣革命的科技尖端領域,並不能夠稱之為世界頂尖的,可是在人海戰術和量能上面,絕對稱之為世界第一,從特拉斯來到西北的,交流電就成為了西北的 標準配置,在別的國家還在直流的時候,交流方便性和便於輸送的特點,就成為了西北最大的優勢,加上超凡的生產能力,西北在電力這個領域的生產和裝機能力,是世界第一的。

從第一個電廠,到現在,裝機容量超過了日本,俄羅斯,法國,英國,直逼德國,甚至當今年年底,12座最大的火電機組群會在西北最重要的12座城市完成,到時候,西北的電力機組裝機總額,會是之前1.8倍,在電力上面,正式的超過德國,僅次於美國的程度。

核能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電子和計算機更是,從21世紀帶來的全部電子產品,除了少部分,比如說計算器,電子手表之類的,被拿出來一部分用於計算領域,另外一部分作為精確的定時裝置,用在了軍事領域,剩下的,全部都保密,一絲一毫都沒有露出來。

楊元釗拿出的這些大型無線電收發機,不是西北制式的,或者是軍用的。無線電的基本原理,特別是其中的一些只要的構造,透過特拉斯,楊元釗這裡有一份清晰的檔案,瞭解了其中的東西的作用,特別是在一些適合使用電晶體和積體電路的放大器和收發器上面,他還專門跟著特拉斯探討過,正是這些粗淺的知識和電晶體和積體電路強悍的作用,讓楊元釗勉強的弄出來了一些怪模怪樣的無線電收發器,基本上可以達到800公里的範圍,如果所處位置更高,範圍也會擴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些東西本只是興趣所在,最多算是對自身能力的一次檢驗,卻沒想到,在這一刻起到了一點的作用,800公里,無法籠罩整個馬六甲海峽,整個海峽全長1080公里,卻可以在未進入到馬六甲海峽的時候,聯絡倒吉隆坡的辦事處。

通訊的發達,改變的不只是一點,是整個方面,這個時代,大部分人還依託著有線電報的時候,無線電報,特別是功率強大的無線電報,足以把幾個地方的力量結合到一起,這是西北最大的優勢之一。

楊元釗緩緩的站起來,走到另外的一個房間之中,這是曾經郵輪上面的特等艙,也是最大的一個住房,楊元釗本身不準備住這裡的,可是法比安等人認為,楊元釗是整個船上最尊貴的,必須要住這裡,否則他們誰都不會住,所以他就住下了,現在這裡被改裝成了資訊室的,所有的收發機都擺放在這裡。

12個無線電員,這是目前湊出來的全部,包括了7名軍校的畢業生,他們在軍校之中,學過部分無線電的收發,也被趕鴨子上架一般的過來,其他的人中間,也只有4個人是專業的電報員。

整個船隊,最終湊出來的,也只有20個電報員,其他的4個船隊部分,也各自留下了2名,他們在一個轉門的頻道,隨時可以跟別人聯絡,可以在短時間,清晰的知道,幾個船隊之間的動靜。

12個無線電員,其中的4個分別跟其他的幾個船隊想聯絡,剩下的8個人,都在不停的呼叫屬於吉隆坡電臺頻段。800公里的距離是理論距離,在海面上沒有多少遮擋,天線安放的位置,也是位於整個郵輪的最高處,差不多有30米左右,可是海上的風浪很大,阻擋電磁波的東西也不少,楊元釗手工合成的劃時代的電臺,可靠性跟真正的軍用產品相比還是差點,抗幹擾能力還是不強。

從昨天開始,就開始不停的呼叫,可惜一直都沒有結果,楊元釗知道急不來,只能夠耐心的等待,可是時間越發的接近,哪怕是他,也忍不住荒了起來,只有一天多的時間了,到底馬六甲的情況怎樣。

“有訊號了!”突然一個訊號員突然興奮的說道,巨大的聲音,驚動了房間裡面的人,也驚動了楊元釗,楊元釗三步並兩步的走過去,想第一時間看到,到底是什麼訊號。(未完待續。。)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