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再建港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中東的那一片石油沃土之中 ,建設一個港口,這不但對於2年後的一戰極為有利,西北支援的德國,透過一定的控制和影響,讓一戰打的更長的戰略,有極為深入的促進作用,還把中國的腳步,滲透到中東之中,可能這個戰略在短時間,甚至是一二十年都未必能夠看到效果,畢竟現在的中東可是一片的不毛之地,可是之後呢,未來會怎麼樣,那可是中東啊,21世紀的火藥桶,一百年以後,甚至是一百多年之後,在全世界都是和平為主流的地方,還有戰火存在的地方。

楊元釗無比的清楚,未來,中東是一片怎麼樣的土地,那是一片充斥著財富神話的土地,一個普通人沙特,覺得自己沒有人關愛,在維特上釋出,就有無數的富豪過來獻愛心,醫藥費有人管不說,有的甚至直接扔下幾萬,甚至是幾十萬的美金,讓他一下子從**絲變成了高富帥。

中東地區,佔據著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儲量的大部分,控制著世界能源市場,歐佩克一個噴嚏打下來,整個世界的金融都會因此而引發動盪,中國無數**絲的心中,可能最大的想法就是天上砸下來個油田來。現在彷彿是天上掉餡餅一樣,西北有機會入手的話,對於楊元釗,對於西北,都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

顧不上感謝剛剛給他靈感的兩個市民,楊元釗快步的鑽進汽車,上車的時候,只說了一句話:“回辦公室。召集所有人員!”

人員自然有人去招募,在楊元釗回到公司的同時。大部分的人員,已經進入到了會議室裡面。這些幾乎是現在西北的控制者,每一個人都對西北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會議到底是為什麼,其實所有人都清楚,楊元釗在想解決的辦法的時候,有資格知道西北計劃的大部分高層,都在想,不過絕大多數人提出來的都是用錢收買,楊元釗提出來這麼一個別開生面的方法,似乎很有可行性。可能會對將來的對德貿易產生分流,一些不太適合久放,需要時效性的東西,完全可以在這裡卸貨,直接透過快速鐵路抵達德國, 路程上面會省一點,運費稍稍的高一點,陸上運輸麼,會比海運價格高。可是時間上就省去太多了,遠洋貨船透過蘇伊士運河,地中海,進入到大西洋前往德國。多多少少會繞一點路,透過巴格達鐵路和東方快車,等於直接從巴士拉前往德國柏林。一路都是通暢和快捷的。

這是一個好辦法,投入略微的有些大。各個股東們多多少少有些微詞,特別是在楊元釗可以負擔港口的建設費用之後。沒有任何問題了,一個港口,可能後世需要龐大的投入,如建造基礎設施,可是在這個時代,投入的比例會大大的減少,美元什麼的貨幣,還是相當的值錢的,楊元釗手頭上的,擁有大量資金的情況下,在不動用黃金這樣的儲備金屬之外,只是拿出一小部分分紅就足以承擔了。

興建港口,包頭有實力生產出大部分的基礎資源的前提之下的,港口會是一個不錯的發展方向的。西北不懂得港口如何的修建,德國懂啊,西北什麼最強大,就是建設能力,君不見,龐大的一個西北,就是在中國人用了4年的時間,建設完成的,從包頭發展的初期,就是大規模的建設推動的,包頭從一個5萬人的小鎮,短短的幾年時間之中,發展成幾百萬人口的大城市,發展是劇烈和快了點,從另外一個側面表明,建設能力冠絕全球,這絕對不是開玩笑。

巴格達鐵路,是西北向外輸出的一個建設,以這個為標本,西北可以接下世界上任何一項鐵路建設,至於港口,就是後者了,世界船舶運輸噸位在不斷加大,航運業是一個相當賺錢的產業,有了航運就離不開港口,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一些本來沒有發展潛力的地區,因為一個港口而發展,而一個天然的深水良港,甚至會讓一片不毛之地,變成投資的沃土。如果能夠從德國的身上,學到建設港口的能力,不但整個中國,龐大的海岸線可以建設大量的港口,西北甚至可以組織勞務輸出,把西北的工程加工能力,拓展到整個世界。

因為都明白這一點,整個西北的高層,都集中到一起,共同研究,該如何跟德國協商,港口不同於鐵路,它存在著歸屬權,如果西北只是施工方,只是為了解決問題而興建港口,最後要移交給德國,德國恐怕都不用想都會同意,這等於白白給別人做嫁衣,巴格達鐵路是這樣,那是西北不可能控制的,可是港口也會這樣麼,這樣做是西北不願意看到。

巴格達鐵路對於大部分的股東而言,是楊元釗強行推動建設,短時間要用金錢開道來解決問題,可時間長了,投入幾何上升的時候,大多數不瞭解巴格達鐵路重要作用的股東而言,會提議有限度的放棄這個合同,放棄興建巴格達鐵路也是可以接受的,從某種程度上,這件事情,不是西北違約,而是某些不可抗力,不能讓西北動用能力來解決。

要說服德國應該是有可能的,眾多股東們商議了多時,最終形成了統一的看法,對德國必須要做出一定的讓步,主權什麼的,當然不行,資本也可以付出一些,就拿巴格達鐵路的部分資金來抵消,這對於現在的德國來說,應該是可以接受的,還可以簽署一些協議,比如通行費用和通行額度上面的讓步。看起來很多,卻沒有出讓多少,本來通行費用就不是楊元釗重視的重點,通行額度,在全力支持德國的前提下,這個額度是肯定要給出來的,甚至可能是全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討論了整整一天,甚至楊元釗還動用的電報密語,跟遠在德國的哈比進行商議,奢侈的用電報當做電話會議,透過他對德國的瞭解,權衡一些關鍵點,終於,把一份意向書,拿到了博爾多和穆默的面前。

博爾多和穆默非常的差異,他們多多少少聽說了中東的事情,特別是博爾多,他是這一項計劃的推動者之一,在計劃推動了之後,他被留在了中國,負責統籌德國在西北的訂單問題,對於中東問題他們非常的關心。

現在西北提出了這麼一個解決的方案,在德國能夠影響的範圍之中,尋找一片地方,專門的興建一個港口,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最少看起來如此,西北提出來的條件,態度放的相當的低,除了會佔一點德國的便宜之外,剩下的都是在幫助解決問題。

關於領土的問題,無論是國內的,還是海外,任何人都沒有能力管轄,在穆默再三確立了沒問題之後,這麼一個關於巴格達鐵路現狀的解決方案透過外交的途徑,以穆默和博爾多聯名的情況下,遞到了德國政府的面前,既然巴士拉德國的控制能力不大,那就另闢渠道,在中東,另外建立一個港口好的,說不定一切都豁然開朗了。

巴格達鐵路的問題,在首相從經濟角度,參謀總部從軍事角度進行了闡述之後,德國的高層,基本上已經形成了統一的共識,就是必須要推行巴格達鐵路計劃,這個重要的鐵路計劃,幾乎第一時間,就上了德國皇帝的案頭,德國從英法俄的動作之中,已經發現了一些東西,可能戰爭已經是無法避免了,所以從1911年到1914年,為了準備大戰,德國開始了相當程度的擴軍,軍費總額,從2.2億美元,2年的時間,提升到了4.3億美元,幾乎提升了一倍,而同期的法國,不過只提升了三分之一左右,到1914也不超過2億美元。

後世一戰之前的德國,可能沒有特別重視到巴格達鐵路,這也是到了1914年戰爭爆發,巴格達鐵路都沒有太大的進展的根本原因,可是這一次,有楊元釗的計劃,特別是一些分析,透過博爾多的關係,意外的上到了小毛奇哪裡,小毛奇的戰略眼光是有的,迅速的從這裡面看到了機會和改變,直接找到了德國皇帝。

既然上達天聽了,再加上有理有據,甚至透過這一條還在紙面上的鐵路,分析了一系列的優點和優勢,再加上西北這麼一個蝴蝶,這個可能是除了美國之外,德國能夠找到的最大工業生產夥伴的前提下,巴格達鐵路的重要性開始提升到了戰略的高度,所以,德國非常重視,從運輸西北的人員物資,德國都抽調了不少的力量,40萬噸級別的運輸,西北會給運費,可是產生的影響,絕對不會小,這會影響不少德國航運公司的。

英國人小動作,他們也很關注,面對著挑釁,居然直接的創造摩擦,是趁火打擊,看俄國損失巨大,被西北軍拖在遠東,不敢兩線作戰,可是也是冒著一定風險的,萬一真的出現不可收拾的結果,真的打起來,德國也沒有完全做好準備呢。

英國人退了,但是也沒退,沒選擇硬來的方式,而是選擇了不入流的手段,這樣的手段,看起來簡單,卻難以破解,正準備看西北怎麼辦的時候,西北居然把皮球踢到了這邊,他們拿出了解決方案,方案很簡單,既然巴士拉港不方便,控制力也低,那麼就在中東尋找地方,再建設一個港口。(未完待續。。)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