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悲催的日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文山書海,一定程度上,楊元釗有些懷念後世資訊時代,外事不決問谷歌,內事不決問百度,確實讓無數網民們省去了很多的事情,很多很偏門的東西,都可以在百度和谷歌之下,找出問題的答案,現在,只能夠一條一條的看。

當然了眾多的檔案,經過了助理們的一系整理,很多的檔案,楊元釗只是需要稍稍的過一遍,就可以看出來究竟,甚至還有一些後世才會用到的而方法,透過這個基本上,已經開始整理出了一些脈絡,大資金在其中運作的跡象明顯。

首先是國際金融市場,根據各種的資料顯示,對方動用了較為龐大的資金,在一個穩定的地點建立了倉位,一直不停的進行這交易,而且目標點,正式1910年的11月,從這個全球大部分的地方的棉花收割的季節開始,對方就會發力,從金融和現貨兩個領域,對棉花發起進攻。

具體表現在於,以英國為首的紡織業,大幅度的減少了棉布的出貨量,這段時間的棉布和衣服上面的剛需,基本上都是大量進口來解決,完全跟之前英國的做法不一樣。

英國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棉布和棉紗生產國,第一次工業革命雖然是以蒸汽作為動力引發的,可是最核心的,還是棉紗和棉布這樣輕工業,每年英國財政的最大支援,就在棉紗和棉布上面,現在,只進不出,轉而尋求購買。毫無遮掩的這樣做,簡直是小看天下人。

楊元釗可以一眼看出來。並不代表這別人也可以看出來,最少說日本和目前中國。都沒有看出來,眾多中國小型的棉紡織企業,因為英國戰略的更改,不約而同的獲得了一定額度的外貿訂單,這種情況在楊元釗看來很不尋常,可在這些工廠主感覺著,完全沒有問題,他們是做了一次合適的投資,棉布甚至出口到的英吉利和美利堅。這代表著產業的提高和升級。

殊不知道,這是一種消耗的戰略,在明知道一件商品,有增值的逾期的情況下,用其他人的產品替代,自己的產品則堆積庫存起來,等待著未來大幅度上漲,可以肯定,只要英法在期貨等金融市場之中開始動手。英國紡織業,囤積幾乎一年的產品,就會魚貫而出,到時候。它們的價格可不是現在的價格,是基於棉花上漲之後,產生的合力價格。最起碼,會比現在增長一倍。利潤更是增加到難以想象的程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很簡單,掌握了供需關係。甚至是某種程度上面的國際定價權,甚至楊元釗做過的步驟,也只是被動的抵擋而已,盡最大可能減少中國的損失,卻無法對滾滾大勢進行干預。楊元釗嘆息一聲,在材料上面,棉花和棉布的危機,是近在咫尺了,列強們已經把屠刀給舉起來了,中國的眾多生產者,還陷入到生意火爆的瘋狂之中,不知道現在每出口一批棉布,都會給英法等列強提供了一個彈藥,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各種棉布和棉紗的出口的,甚至超過了過去10年的總量,好在棉花這方面,被包頭卡住了,一些提前收割的棉花和過去的存貨,都被包頭給吃下了,不然的話,問題會更大。

本身,只準備自己出手,卻沒想到,會是這麼的一個嚴峻的局面,楊元釗想了一下之後,還是決定,透過德美洋行的渠道,把目前中國比較大規模的棉紡織商人給召集起來,他們是當事人,也是這一場危機的直接參與者,一旦他們蒙受了損失,甚至是失去信心之後,對於整個戰役更加的不利。

在面對著英國這個世界第一強國,以軍艦為主導的強國,殖民地甚至開在了世界的各個地方,楊元釗不敢有絲毫的大意,任何的一丁點力量,都需要用上,這才是對付英國最好的辦法。

召集棉紡織領域人員,楊元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狀元張謇,這個放棄官位,投身到棉紡織行業,儼然成為了行業的領頭羊,藉助著南通這邊發達的棉花種植業,他把棉紡織廠做的很好,特別是得到了包頭的支援之後,以3成的價格,獲得了大批便宜的機器,雖然 有還款的壓力,但是松江棉花的出色,還是讓他成為了過去一年時間之中,最耀眼的棉紡織企業,當然了,出口的事情他做的最多。

南通這邊,靠近上海,甚至南通本身,也是一個海港,規模沒有上海那麼的龐大,卻也足夠他們的東西出口,以禮和洋行為首的英國洋行,為了收購大生的面紗和棉布,甚至派出了專員,專門在南通等候,單單從4月份到10月份的6個月時間,大生出口棉布12萬匹,獲得近百萬的資金,這些錢都是現金,以往的拖欠根本就沒有出現,幾乎是貨物裝船之後,洋行就給錢了。

禮和等洋行雖然強橫,卻也沒有強橫到這種程度,百萬的資金,加上其他人員的出口量,等於說,禮和在過去的6個月,最少付出了1000萬銀元,這幾乎是100萬英鎊了,半隻戰列艦的價格了,絕對可以稱之為一筆鉅款。

無獨有偶的,其他企業也大同小異,他們面對著包頭良好的條件,在還款的壓力沒有那麼沉重的情況之下,進一步的擴大了生產的規模,這種情況之下,中國的棉布危機,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是增強了,比預期的最少多了20%的棉錠,棉布的數量也極為的龐大。

取而代之的,則是英法等國家,足足囤積了半年的棉布,這個數量龐大的棉布,肯定會尋找 一個市場的,有什麼比中國這個龐大無比的市場,更加的適合的市場,這裡也是傳統的棉布的傾銷地,從1900年開始,有史料記載的,每年英國會在中國大陸傾銷上億匹的棉布,從中國卷走海量資金,這一次,在高額利潤之下,他們卷走的錢更多。

除了中國之外,了日本也是一個,從某種意義上面說,日本還是比較大的一個,打贏了清政府和俄羅斯之後,日本算是藉助著戰爭的賠款和英國等的支援,在整個世界站穩了腳跟,初步的完成了工業化之後,雖然國民依然貧瘠,可是龐大的人口和相對高的經濟總量,還是讓他成為了亞洲,僅次於中國的一個市場。

輕工業,本就是日本看重的東西,要說之前,英法等列強,只是在高階產品之中,微微的涉足到其中,可是現在,既然動用了這麼龐大的資金,摟草打兔子之下,對日本應該不會放過,以楊元釗所看到的情況,在過去的半年時間之中,日本的輕工業出口量也是大增,日本僅僅剩下的那麼一點點的棉花,也都被搜**淨了。

日本從來都不是什麼棉花的主要產區,他們的棉花大部分依賴進口,剛剛進入到工業領域和世界經濟的領域的日本,從某種情況上來說,根本就沒有考慮到,還有剪羊毛和金融方面影響到實體經濟這樣的事情,這一次,恐怕跌的比中國更慘。

從日本崛起開始,日本就是大國的棋子之一,在甲午戰爭之中,日本是英國削弱中國的棋子,如果不是英國站在背後,甲午時候,日本政府的財政早已經破產了,日俄戰爭,就更加不用說了,日本成為了英國削弱俄羅斯在遠東利益的急先鋒,俄羅斯跟日本的海戰,之所以戰敗,俄國沙皇腦殘的萬里跋涉是一個重點,可是英國不開放海港,不開放補給,則是讓俄羅斯在失敗的天平上,雪上加霜。

從目前得到的情報來看,這一次的剪羊毛,英國根本就沒有通知日本,在過去的半年時間之中,日本也沒有任何囤積棉花的動作,他們甚至加大的生產,以低廉的成本,在獲取輕工業上面的紅利,殊不知到,他們被養肥了,未來,還回去的更多。

楊元釗當然不會去提醒日本,不說後世中日之間的矛盾,就說是現在,遠東和亞洲,只能夠崛起一個強國,在競爭的路上,中日必然會有一戰,一定程度上面,藉助這個機會來削弱它,本就是不錯的選擇。

揉了揉有些發僵的腦袋,楊元釗繼續的工作,雖然大體上面的步驟已經總結出來了,可是還有一些小問題,這一戰雖然準備多時,可是楊元釗依然有些戰戰兢兢的,畢竟這是在另外一個層面上,跟世界第一強國的英國進行的腳力,其中甚至還有美國和法國這樣的勢力摻雜其中,任何準備都必須落到最基礎的地方,容不得出現任何的問題。

大致的名單,在包頭駐上海的人員和德美洋行共同的制定,一共就是幾百個名額,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在過去的一年時間之中,購置包頭機器產品,興建了輕工業工廠的工廠主,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棉紡織的工廠主,畢竟洋火,水泥這些的,投資大不說,盈利率也沒有棉布這麼的立竿見影,可惜正是這樣的扎堆,讓中國一下子增加了太多的棉錠,包頭機器的效率也極高,幾乎是世界主流棉錠的五六倍的樣子,因此造就了這麼一個缺口,被英法等列強抓住機會,炮製了這麼一個棉花危機。(未完待續。。)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