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無線電排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幾個小時的時間,在平和的氣氛之中,一晃而過,米哈伊是一個見識非常廣闊的美國老頭,除了鐵路,在很多方面,都有很深入的瞭解,可是他碰到了楊元釗這麼一個怪胎,21世紀跟20世紀,不是一個世紀的差別,而是真正巨大差別,哪怕楊元釗在21世紀,不是最頂層的那一階層,可是受到整個世界諮詢時代的發達,知識轟炸的情況之下,知道很多領域,在一些領域的認識更在20世紀之上,米哈伊越談越心驚,楊元釗絕對是一個超級天才,不知道是什麼人培養出來的,如果再配上不錯的家族和德美公司這樣的大集團的幫助,在中國創造一個奇蹟這沒問題的。

從某種程度上面,米哈伊堅定了在中國工作下去的想法,本來,只是準備執行完2年的簽約期,但是現在,有可能創造一個時代的情況之下,米哈伊心中燃起了希望,至於國家利益,他現在是美國人,原籍卻是俄羅斯,再加上資本家對他的壓迫,只要政府沒有明令禁止,他管它去死。

在越來越輕鬆的話題,讓旅程變得輕鬆了許多,可是到了包頭的外圍的時候,米哈伊突然不說話了,其實不但是他,就算是他的那些隨員們,也都站在了車窗的旁邊,目瞪口呆的看著這個在火車的快速開行之中,越來越接近的龐大的城市。

沒錯,傳統意義上面的包頭,只有原來的5萬人居住,是一片不到幾平方公里的小地方。從1908年,楊元釗到達包頭之後。包頭開始超越常規的發展,鋼鐵和水泥。磚頭,這三個對於建築有著重要影響力的建築材料的完成,包頭各種工廠的建立,從原來幾萬人的小鎮,一下子湧來了上百萬人,短短的幾年時間,雖然沒有後世的超級大城市那麼美麗和震撼,卻已經是一片規模龐大的城市群,特別是後世的一些建築理念和設計方法的進入。包頭變得越來越美麗了,也跟這個時代的中國截然不同。

從30公里之外,就進入到了城市帶,一個個特殊的建築物就在鐵路的兩邊,特別是進入到了包頭工業區,一個個巨大的,明顯是工業造物的東西,讓見慣了美國大工廠的他們震驚無比的,原來包頭不但建立了龐大的鐵路網路。也興建了這麼大的一個城市。

最終,列車緩緩地停靠到了包頭北站,包頭北車站是新建的車站,。這被楊元釗設計成為了個大型的編組站,貨場也是一個附屬的裝置,一定程度上面。旅客可以直接到包頭南站,那裡才是包頭的市中心。可是米哈伊,是在這裡下車的。這裡是整個包頭鐵路的心臟,控制中心和鐵路局都在這裡。

列車上的談話之後,米哈伊就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用眼睛去看,米哈伊深入進來,用了快1個星期的時間,帶著隨員走遍了包頭,才發現了包頭的強大,一個超過700萬噸的大型鋼廠,雖然看起來高爐沒有那麼大,那麼密集的,但是他親眼看著每一爐出鋼的時間,甚至親自的看了鑄造車間,稍稍計算,就可以算出來總產量,設計產量只會超過1080萬噸,而不會少。

這麼龐大的鋼鐵廠,每年的產量,一半要用在鐵軌上面,強大的鐵軌就是這裡生產的,僅此一項,就會為鐵路公司,節約大量的資金,因為是內部供給,在保證了一定的利潤的前提下,以包頭更高的生產效率和較低的工資,包頭的鋼軌價格,便宜的讓米哈伊無法相信。

最關鍵的是,鋼鐵廠跟鐵路公司簽署一個協議,鋼軌並不是買來的,是按照一定的份額,摺合成了鐵路公司的股票,這可是連太平洋鐵路公司都沒有享受的待遇,把鋼軌作為股份,摺合在公司股票之中,雖然,對於投資者來說,會出讓一部分的利益,但是更快的獲得分紅,擴大鐵路的規模,卻是最佳的方法,只不過鋼鐵廠會因此,背上沉重的包袱,哪怕是美國,也不會有鋼鐵廠這麼幹的。

現在兩個企業都是楊元釗投入的,左手進入右手,就無所謂了,見識了這麼多,真正的明白了包頭的實力,包頭有這個能力,建設一個龐大的,甚至是遍佈在整個中國的公司,這麼一個龐大的國土,比美國更大,又沒有更多的有實力的競爭者,這是絕對的壟斷。

不過實際的觀察之中,讓米哈伊有些無語的,還是包頭居然同時興建三條鐵路,也就是說,在同一路線上,完成3條,這在米哈伊看來,有些浪費了,不過後面知道了包頭築路機械的強悍和速度之後,他沒有多說什麼了,楊元釗真的是有錢的任性,在擁有了足夠的,可以支撐3條鐵路興建的資金和鋼軌之後,同時興建三條,絕對是建築成本最低,也是最快,足以把包頭的人力優勢使用上去,只是未來還要這樣麼,真的是難以決定的選擇。

一週的時間除了觀看包頭的實力之外,就是實地上檢查包頭出現的一切問題,檢查之後的3天,米哈伊就拿出來了一份報告,行家出手,就知道有沒有,有些東西,或許真正點破了之後,才會發現,為什麼之前沒想到,一個個細微之間的調整,特別是在佈局和排程上面,每一列列車的間隔時間,從原來2個小時,減少到了現在40分鐘左右,這樣極大的增加了運力,等於是提升了原來三倍以上的運力,包頭的運輸能力,一下子從原來的幾百萬噸,提升到了千萬噸的規模,真正的發揮出了過載鋼軌的威力。

40分鐘的間隔,比美國稍差,但是已經高於了這個時代大部分國家的鐵路密集程度,楊元釗對此卻有些不滿,讓米哈伊繼續的壓縮,米哈伊卻有些為難,因為包頭的鐵路速度較快,這樣餘量較少,再加上各方面的磨合和經驗不足,暫時只能夠達到這個程度,如果當熟悉度更高,包頭可以達到30分鐘甚至是25分鐘,這樣達到並且超過美國的密集程度,這個時間上來說,最起碼需要2-3年的時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2-3年的時間,楊元釗有些等不起,再詳細詢問了為什麼必須要有這麼大的間隔之後,楊元釗果斷的把無線電也正式的進入到了鐵路排程之中,楊元釗是從後世而來的,沒吃過豬肉,總也見過豬跑吧,雖然對於訊號,鐵路運行圖等一系列的知識不太瞭解,卻不耽誤他把所知道的,都告訴米哈伊。

米哈伊在聽說,包頭有可以安放在火車上面的無線電收發裝置,甚至這個裝置還可以透過基站等傳遞,比較明確的知道位置,最起碼知道一個區間,這個區間是25公里,這已經足以啟發他了,列車排程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確定自己是否在合適的區間之中,如果,全部的列車都穩定的,如同一個機器一般運轉的話,列車完全可以一列接著一列的佈置,從這個方面說,一條鐵路的運輸量是一個很驚人的程度。

可是事實上是不可能的,火車越多,事件越多,就越不可能這樣執行,必須保證一個穩定的空間,保證列車都處於安全的區間,這個需要調度員來判斷,往常,只能夠透過車站,對過站列車進行記錄,然後釋出過來,存在一個時效性,所以儘可能的擴大安全距離,40分鐘一班,也是如此,只有熟悉和運轉,所有人把中間耽誤的時間都給擠壓出來,這樣才能夠減少。

現在,火車上都有無線電可以跟總部進行聯絡了,那麼實際上這個時間已經擠壓到一個極限了,至於火車要如何知道自己位置的問題,這很容易解決,在特別的路段,設立不同的標示,一個高大的電線杆子上面,會有不同的噴塗,使用的是反光材料,這些可以每隔50米或者100米佈置一個,讓司機可以藉助著火車的燈光,清晰的看到這些標誌,然後火車上面有電報員,隨時隨地的把這些資料發送到指揮部,指揮部就可以實時的來監控這些列車的實際執行情況了。

這樣,有了這個實際距離的對比,總部的調度室根據實際,很明確找到合適的位置,然後進行實際的排程,讓列車之間的距離,儘可能的小。

楊元釗聽到以後,這不就是後世曾經看到的列車實際系統麼,如果加上電腦大屏和雷達感知,不就是後世的鐵路運行圖麼,當然了,這個跟真正的鐵路運行圖比起來,不知道差了多少,畢竟後世的鐵路運行圖,一定程度上,是各種技術裝備和技術能力的整合,他包括了電子計算機,搖桿,衛星和鐳射定位等諸多的東西,現在,一切都不方便,最少這樣一來,總部需要計算的資料就相對於之前,多了許多了,甚至總部還需要專門的準備一批人,用來計算實際距離跟安全距離,這多多少少會耽誤一定的時間,不過米哈伊也說了,有這個無線電,他甚至在還不太熟悉的情況之下,把列車之間的時間間隔,從現在的40分鐘,減少到25分鐘,足足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甚至超越了現在美國太平洋鐵路公司的列車間隔。(未完待續。。)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