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鐵路計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楊元釗回頭看看張召忠,張召忠的彙報還在繼續,一個個的資料,在張召忠的嘴裡報了出來,成績很好,也很喜人,張召忠不可避免的說出了問題,包頭生產鋼軌太多了,有些超過包頭能夠承受的程度了。

從2個多月之前開始,到現在,差不多70多天,累計生產了15萬噸鋼材,其中半數以上,按照楊元釗的要求,全部生產來自美國的重軌,當然了,這個只是楊元釗的說法,實際上,這個重軌,是在美國最先進的重軌的基礎上,又新增了後世的一些成熟的東西,比如添加劑,比如淬火處理,最終得到的鋼軌,每米的重量高達37公斤,這比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幹線鐵路的鋼軌都要重的多,沉重鋼軌和出色的效能,能夠通行更多重量的貨物。

15萬噸鋼材,鋼軌就佔據了7.5萬噸左右,換算成鋼軌202萬多米,即便換算成公里,也有2020公里左右,以雙軌鋪設,累計可以鋪設1000多公裡的鐵路線路。之前全部由中國設計製造,全部都使用輕軌京張鐵路,全長不過200多公裡,使用的鋼軌重量更是只有重軌的幾分之一,不知不覺之下,包頭已經生產了1000多公裡的鐵軌,幾乎是五倍於京張鐵路,這對於鍊鋼廠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螺紋鋼,鋼板,鋼筋,還有特殊的構建鋼,這些對於包頭日漸興盛的建築業來說,簡直是供不應求。一生產出來,就被拉走賣掉。鋼廠也因此創造了不小的效益,按照楊元釗的說法。在不考慮訂單的情況下,保證30%左右的毛利,這樣的淨利潤可以達到比較豐厚的程度,鍊鋼廠,從來都不是輕工業那種,可以創造出比較大毛利率的,淨利率也不錯,鋼鐵廠是一個資金和產業密集的企業,本身的銷售。都不是以小批量的,就拿一條鐵路來說,1000公里的鐵路,就會用掉7.5萬噸左右的鋼,如果加上附屬設施和火車頭,需要的更多,這從某種意義上面說,只要銷售出去,總利潤非常的驚人。

鋼廠投資巨大。收益不小,特別是構造鋼和螺紋鋼,鋼筋,這種建築上面大量使用的鋼材。一定程度上面,消耗巨大,7.5萬噸的鋼材。幾乎是剛剛生產出來,就被拉走。包頭的一系列重點建設,正在興建之中鍊鋼高爐和鋼鐵廠。鋼的耗費極為的驚人,不少連廠區都沒有出,直接應用到了工地上面。

一方面供不應求,一方面卻堆積如山,所以,堆積如山的鋼軌,就成為了眾人詬病的存在,除了少部分,在施工隊的幫助下,修建了從礦區到鍊鋼廠,5條12公里的小型剛軌道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堆放在哪裡,1000多公裡左右的鐵軌,只用去了不到15分之一,還要佔據相當的倉儲空間,又不能夠創造效益,未來,伴隨著一個個的高爐,逐步的修建完畢,這些鋼軌鋼的生產速度還要上升,這多多少少,是一個問題。

“張召忠,你想法我知道,但是任何的鍊鋼廠,鋼軌都是其中技術含量較高,且價格和利潤率比較穩定的專案,我們不可能放棄!”楊元釗聽了張召忠的話,平靜的問道。

“可是,老闆,暫時中國,也沒有什麼鐵路計劃,要不,我們先挪一下,你也知道,馬上要年底了,工人們,也指望著這個來加工資的!”張召忠看楊元釗還是很堅定,試著說道。

楊元釗看著一臉鄭重的張召忠,忍不住笑了,他來到鍊鋼廠,一方面是看看鍊鋼廠,到底還有什麼他能夠幫上忙的,16座高爐,會在接下來的半年多時間之中,逐步的完成,到時候,設計上極限情況之下,每天每個高爐,可以完成18000噸的鋼材,極限年產量會達到千萬噸,任何鋼鐵廠的生產,都不可能完全達到設計的年產量,一般七八成就比較高了,只要能夠保證足夠的人員,完成700萬噸,還是沒有多少問題的,這就是鋼鐵廠任務的第一階段,15點積分,可以減少15周,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達到這個目標,這需要包頭各方的持續努力,特別是工人,現在,對於鍊鋼廠來說的,工人已經成為制約鍊鋼廠產量增加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了,就現在的5座高爐,全部發揮效果,最少需要12000人左右,1200人是兩個班組,真正要完善運轉,24小時不停歇的話,最起碼要4組,四組三班倒,等於每個時間段,都會有一組人休息,這樣才能夠讓人員比較穩定,且正常的發揮作用。

現在包頭才多少工人,不到6000,還不到總人數的一半,真正能夠排上用場的,也就是4000多人,從這個意義上面講,包頭的工人培訓已經滯後於整體的建設,可是鋼廠也要建起來,這是楊元釗和張召忠的一致見解。

“鐵路的事情,先別著急,我已經基本上安排下去了,估計很快就有訊息了的!”楊元釗的表情有些平靜,其實從一體機上面出現任務之前,他就考慮如何佈局鐵路的問題了,中國最大的困擾是交通,而解決交通最好的辦法,不是修建公路,而是修建鐵路,在汽車的噸位和執行速度,沒有上升到某種程度的前提之下,鐵路無法取代,鐵路的速度和託運速度,絕對巨大,是解決交通問題的首選方案。

包頭,伴隨著各種的輕工業和重工業的運轉,加上數十萬的龐大城市人口,每天需要的資源,絕對可以稱之為的海量的,幾條高速公路的貫通,從某種程度上面,解決了整個包頭的交通瓶頸,可是伴隨著工業的逐步發展,交通瓶頸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面,又突出了起來,這時候,公路和馬車已經解決不了問題了,兩條路,一條是開發出適合公路上面運輸的大噸位的載重汽車,另外一方面就是開發鐵路。

從本心而言,楊元釗是內燃機工程師,長期從事這個專業,對於大部分的內燃機都是耳熟能詳的,最起碼也能夠透過一體機的幫助,研究出跟後世一樣載重汽車,這不容易,可是根據解放汽車的圖紙,弄出來,解放時候的解放汽車,也算是可以。楊元釗心中猶豫,汽車是強項,在這種情況之下,貿然的將汽車推行到後世四五十年代的程度,這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非常難說,說不定會側面加強的列強的力量,中國要想崛起,必須要面對列強們的阻攔,在某些方面,他們都是敵人。

公路不可選擇,最少在擁有足夠的控制力之前,不行。反倒是鐵路,只要解決了鋼軌的問題,火車機頭進口的話,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京張鐵路,這個在經費緊張,技術條件不過關的情況下,就可以興建起來,更何況現在,鋼軌這個最大的難題,已經解決下來的,從某種情況來說,技術上沒有一點問題了,就是需要一個總工程師。

一般而言,中國的鐵路,是找國外的工程師修築的,可是京張鐵路創造了一個奇蹟,詹天佑這個留美學童,以強大的勢力,在國外的工程師都不敢打包票的眾多難點上,以出色創意和紮實的根基,交上了一個滿意的答卷,可以說,是中國少有的,技術領先且速度較快的鐵路,是一個輕軌,填補了中國的空白。

在來的路上,楊元釗就透過晉商的渠道,聯絡詹天佑了,從京張鐵路修通之後,詹天佑就被弄到了交通部,一個閒散的職位上,楊元釗相信,豐厚的報酬,還有修建鐵路這個誘惑,對於詹天佑這個技術方面的人才而言,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難以拒絕的誘惑。

張召忠的腦子非常的靈光,幾乎在楊元釗說道別有想法,讓鋼軌不能停的時候,眼前一亮,幾乎是詫異的問道:“老闆,是要修鐵路?”

楊元釗點點頭,說道:“沒錯,是要修鐵路!”

“哪裡?”張召忠眼前一亮,問道。

“不會少了白雲鄂博的,不過最先貫通的會是包頭到張家口的!”

張召忠的臉上微微的有些失落,卻沒有多說什麼,就包頭跟四面八方的聯絡而言,張家口絕對是重點,之前修公路的時候,直接貫通太原,原因不是太原更重要,而是太原那邊,有著從國外訂購的數以十萬噸的各種機器,那些依靠著普通的馱馬商隊,要完成運輸,要到猴年馬月去了,為了緊急運輸這些東西,才先行貫通的包頭到太原。真正比起來,到張家口重要的多,更何況,張家口是京張鐵路,太原是正太線,兩者的通車速度和承載重量,都有明顯的區別,即便是輕軌,京張鐵路的承載能力和年運輸能力,也在正太線之上,這也是選擇這個的根本原因。

“放心,我們要麼就不建,要建就大建,白雲鄂博作為未來包頭的重工業基地,鐵路是肯定優先的,而且不止一條!”

“真的?”

“真的!”楊元釗珍重的點點頭,他並不是說給張召忠一個人聽得,也是說給他自己聽,不知道千里之遙的京城,那個被他寄予厚望的鐵路專家,後世大名鼎鼎的詹天佑,是否願意,在鐵路這個行當之中,繼續的幹下去。(未完待續。。)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