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影響控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材料學和科技的進展,帶來了對於原材料的更加深入的應用,這也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規律,更加高階的材料,會帶來更高的附加值,這就是世界科技發展站的客觀規律,同樣是一塊鐵,用在不同的地方,他的價值也截然不同。

就跟未來,世界產業結構分級來說,站在最高端的國家,永遠可以利用科技的手段,來收割低端的國家的勞動力和財富,在整個產業鏈條上面,同樣的勞動力和時間,所產生的價格是不一樣的,這就是世界的分工,這樣的世界分工,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低端的分工甚至的會根據勞動力的成本的變化,自主的決定和變化的。

在真實的歷史上面,中國在20世紀的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原因,成為了世界工廠,用巨大的人口,產生了人口紅利,在長達30年的時間之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從一個不起眼的國家,變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春節,甚至不單單是中國的黃金週,開始逐步的演變成了世界的黃金週。

這還是在整個產業鏈的中低層,後世的中國,掌握科技產業鏈,大部分都屬於是中低層的,這樣的科技產業鏈,就足以支撐中國獲得的足夠的資本,更別說上層的,可以輕鬆的藉助著科技的碾壓,獲得難以想象收益,有些世界大公司,只是收取專利權這一項,就足以賺的缽滿瓢滿。

打個比方吧,後世幾乎走入到千家萬戶國產手機,號稱是國貨自強,可是實際上,手機最重要的基帶晶片,幾乎都是從國外進口,中國到21世紀,都沒有徹底的解決手機的晶片問題。類似的還有汽車,國產的汽車,完全自主的幾乎為零,發動機,變速箱這些核心部件,大部分是進口,中國能夠生產的,只是外觀而已,更別提圓珠筆,這種日常生活之中,耳熟能詳的日用品,如果少了國外的進口,連生產都是困難的,這些都是普通民眾接觸不到的領域,卻是中國缺乏的,甚至關於圓珠筆筆芯的突破,甚至還上了總理會議,總理專門的表揚了這一個科技突破。

那是在後世,在這個時代,在世界各國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科技體系的檔口,中國卻早已經在眾多的前沿專案之中,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因為科技的領先,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大部分的領域,都是在最上層,甚至因為國與國之間的聯絡不通暢的關係,中國發達的加工業,甚至把食物鏈從最頂端吃到了最低端,哪怕這樣會浪費一點效率,可是吃到的利潤會更高,特別是獨佔的領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比起炮鋼更賺錢的並不是沒有,比如說藥品,中國青黴素和磺胺,在世界上面,可是救命的藥物,一美元一顆,那是行價,當中美斷交之後,協約國跟同盟國徹底打成一片的時候,英美的價格,已經漲到了5美元,這還是權利較大的才能夠拿到的,經過了幾層加價之後,最高的時候,甚至達到80美元以上。

這可是美元價比黃金的時代,20美元一盎司黃金,5美元一顆的,不過是300個單位的,在中國青黴素的生產技術上升的檔口,5萬單位的青黴素,價格也不超過1元中華幣,藥品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千倍萬倍都是隨便說的。

可是對於病人而言,在面臨著死亡的威脅的時候,別說是80美元,就算是800美元,也是毫不猶豫的逃出來的,青黴素的廣譜作用,讓他在許多病症之中,特別是這個時代的部分絕症之中,有著巨大的作用,這幾乎是所有人都無法抗拒的。

更別說,高分子複合材料,這種在石油化工之中,衍生出來的產品,成為了中國跟藥物並列的龐大產業,一個薄薄的絲襪,在美國紐約,可以賣到40美元到100美元,成本依然是微乎其微。

因為如此,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對於中國來說,可能就是付出的成本高一點,或許代表著以前是一億件襯衫換一架飛機,現在卻是9900萬個換一架,少了100萬襯衫而已,絕對數量很大,100萬可是跟9900萬比起來,無關乎大局。這就是生產力強大的一方的根基。對於生產襯衫的企業,一塊錢,幾毛錢的原材料,就足以引發海嘯一般的影響,因為一塊錢和幾毛錢,幾乎代表著盈虧的基準點。

中國的基礎和工業,決定了中國可以說是最給的起錢,只要不太離譜,超過中國原材料採購的最高定價,都可以收購,一條橫跨整個歐亞大陸的大陸橋,對於中國而言,這是完善產業結構,平衡產業分佈的利好的,只要有能力興建,建起來是沒有問題,有中國和德國在兩邊,只要執行起來,賺錢是一定的。

土耳其方面,在透過中國外交部轉過來的正式行文之中,看到了這一點,這讓土耳其有些吃驚,他們本以為,最困難的是讓中國同意,興建這麼一個鐵路,因為幾千公裡的鐵路,一部分還是在平原和沙漠區域,這個總投資是巨大的,從利益上面說,對中國也有好處,以土耳其的眼光來看的話,不是那麼迫切,對於土耳其則是極為重要的,為了推動這一條鐵路的修建,土耳其會讓出部分的利益,甚至連波斯的石油,也會投入一定的比例,這樣才能夠促成這條鐵路。

誰也沒有想到,中國是沒有直接答應,可是拒絕的理由,不是土耳其所料想的利益的問題,只是中國不願意再擴張領土了,並且做出了承諾,只要土耳其能夠把邊境線,或者是控制的區域,連線上中國的領土,那麼這一條鐵路,中國可以墊資修建。

擴張領土有什麼困難,中國不願意,土耳其可太願意了,土耳其太想重現奧斯曼帝國的榮光了,之前沒有把主意從波斯那邊,延伸到中亞,甚至跟中國接壤,就是顧忌中國的態度,現在,中國的態度非常的明確,支援這麼一條鐵路,可是地要土耳其來拿,這困難麼?

波斯是土耳其已經預定的領土,中亞那一片地方,也有幾個礦藏,還有領土,雖然向亞洲擴張,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可是這是一片規模龐大的領土,土耳其佔據了這些,有了根基,再發展發展,以更強大的力量,再介入到歐洲,這才是正確的發展方法。

蒼蠅再小也是肉,更別說中亞也不是那麼的貧瘠,那是曾經波斯帝國的領土,後面伴隨著波斯沒落,被俄羅斯逐步的佔據,說不定,就有不少的利益的,最少說的,土耳其佔據了之後,會擁有強國的根基。

仔細分析了一下中國提供的地圖,中國控制了西伯利亞之後,跟土耳其之間的距離在縮小,從新疆,或者是西伯利亞到土耳其,也沒有多遠,那一片區域,是英國人控制的波斯,也是盛產石油的,只要佔據了,對土耳其的好處巨大,佔據了波斯,進而拿下俄羅斯的中亞的話,能夠跟中國接壤了,這不就是兌現了承諾了,只要土耳其能夠跟中國接壤,中國就願意以一定分成的方法,投資興建這麼一條鐵路,把中國的鐵路網,跟3B鐵路聯通起來,不但是土耳其期待,也是中國期待的。

把3B鐵路,跟中國的鐵路網連結起來,這個中間不過是一兩千公裡,可是當這一條鐵路貫通了之後,同盟國之內,將真正的連結為一個整體,不必經過的印度洋區域,雖然這一個區域,對於中國的影響,也已經降低到了最低,英國殘餘的艦隊,根本不敢跟中國呲牙,他甚至還擔心的,中國會打到印度去。

在英國看來,中國打到印度是沒有任何障礙的,如果之前,還因為喜馬拉雅山這麼一個天險,可是現在,伴隨著中南半島落入到中國的手中,一旦中南半島興建到一定程度,鐵路和公路貫通之後,中國跟印度之間,只是相隔著一個海峽,對於中國的運輸能力來說,能夠把日本的幾千萬人,跨越整個太平洋,送到了北美,要跨越中南半島和印度之間的小小海灣,這應該不成任何的問題。

英國對於土地和殖民地的貪婪,讓英國人覺得,中國必然會拿下印度,印度的領土,印度的富庶,甚至是印度的人口,對於中國很重要,他們卻不知道中國的底線,從某種意義上面,印度正是中國儘可能要避免的,一個坑爹的民族,不是說佔據了印度,會有多少的反抗,印度人不會反抗,可是他們複雜的環境,懶散的習性,甚至是坑爹的特性,讓中國根本就沒有想過對印度下手。

這一點,英國不知道,英國還在擔心,中國對印度攻擊,在失去了大量的殖民地之後,印度可以說是英國最重要的海外據點之一,少了非洲的一些殖民地,對於英國來說,可能只是少了一點原料,可是失去了印度,對於英國而言,不但代表著大筆的收入,還代表著大筆的人力資源,目前在歐洲戰場上,最少有300萬印度人在,這麼一股龐大的力量,是英國所無法忽視掉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