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隨隊技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執行櫻花計劃的坦克車隊的工程師名叫鄭樹明,是陝西戰車公司一名高階工程師,他雖然沒有副總工那麼的縱覽全域性,卻對坦克動力系統是最為瞭解的,他本身就負責這一項的,320馬力的裝甲車動力系統,本身就是在他的主導下完成,他也因此,負責一個體系而晉升為高階工程師。

在中國,伴隨著產業結構的精細化,在中高級工程師這一個級別,7級以上的技師這一個級別,已經不是單獨考試,就可以晉升的,除了對成果和生涯任務做一個總評,再經過一定委員會的評估才能夠晉升。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普通的工程師,初級工程師,甚至是助理工程師,這只是一個助手的角色,只有中高級工程師,7級以上的技工,才是國家工業體系的中堅,前者可以負責單獨的一個研究體系或者生產流程,後者甚至可以化腐朽為神奇,手工鍛造一些超過目前機械加工能力零件。

後者在大生產的時代,沒有多大作用,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解決的只是一個有無的問題,一旦這些技工退休或者水平下降,這個部件將會無法繼續加工下去,手工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既可以創造奇蹟,也會讓奇蹟因為人而消失。

可偏偏,中國擁有一個逆天穿越者,楊元釗不但可以看到科技發展的程序,更擁有一體機這麼的逆天神器,只要是手工可以加工出來的,都可以透過一體機廉價的複製,在某種程度上面,對於高層而言,高級技工的重要性更高,一些現在科技水平和加工能力無法解決的東西,依靠大量的高級技工,純粹手工生產出來,然後從10件,100件,甚至是成千上萬件之中,找到合適的部件,把一連串合適的部件,拼湊出一臺機器,這就是目前中國最高精尖機器的生產方法,這些都離不開高級技工的手。

當然了,到了高階工程師這一級別,已經做到行業的巔峰的,再往上就是總工和工程院院士,這些不但在一個行業裡面做到了巔峰,並且是一個行業的帶頭人。此時的鄭樹明才不過27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經過認真的挑選,最終他從10名資深工程師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了隨隊的最高的軍官。

陝西戰車工廠,本身就是隸屬於陸軍,以前只是半軍管的狀態,軍品生產由軍代表監控,在整個國家進入到戰爭狀態之後,作為陸軍最重要的生產單位的戰車工廠,也被編制為軍管,一個擁有17000名工人,超過200套大型機器,日生產重型坦克的速度在5輛的工廠,是正軍職單位,作為高階工程師,動力系統的負責人之一,鄭樹明也掛上了上校軍銜,在他的這個年齡,除了最早加入到西北軍體系的那些高層軍官之外,已經算是相當高階的軍官了。

作為中國派遣部隊,只是一個維修的團隊,因為中國承諾過,不介入到美日之間的戰爭之中,在加上這一次,可能真的是九死一生的,這部分文職人員,還可以透過投降,或者是透過水上飛機去接回來的方式迴歸,大量的武裝人員,真的很難。

在組織研究整個計劃的時候,中國的偵察機,已經地毯式的搜尋了,已經精確地繪製出了美國的地圖,並且把所有能夠起降水上飛機的水面都給標註了,拋開了一些人流密集的,剩下的,可供使用的並不多,其中靠近落基山脈的幾個,會被用作支援陳倉計劃。故而水上飛機迎接,已經是最後的方法了,人員不必很多,最終,中國還是沒有派遣作戰部隊。

作為隨隊工程師的鄭樹明,在臨出發的時候,也臨時升了兩級,掛上了少將的軍銜,成為這一隻不足500人中國團隊的最高指揮官,也算是跟日本有些相對平等的交流,新一軍的軍長川崎美景才是中將。

鄭樹明不單單要記住,有關坦克維修和故障上面的資料,也必須記住各種消耗,一些很不常見的消耗,燃油,或者是非戰爭和戰爭損耗,雖然對於鄭樹明而言,他不知道要記錄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用,卻還是按照後方的命令,把這些資料一一記錄在案,接下來,會在每天的日報之中,形成報告,把這些東西送回去。

讓鄭樹明記錄這些東西的原因非常簡單,這些記錄代表著某些一般規律,或許非專業的軍官看不出來,可是專業的軍官,特別是裝甲方面的軍官,就可以從中間看出一些問題,一些可能在演習之中,按照導演組設計,不太可能出現的東西,說不定會在這些記錄裡出現,演習之中,出現問題,調整和終止演習就可以了,以後吸取教訓就可以了,在戰爭之中出現問題,那就是巨大的代價了。

櫻花計劃這樣,完全是拍頭空想弄出來的計劃,容錯率極低的計劃,更是如此,他們必須要認真的對付每一個可能出現的問題,任何一個疏漏,都可以步入萬丈深淵,這種小心和高壓狀態下真實表現出來的東西,對於中國裝甲部隊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經驗。

打個比方吧,在目前的狀態之下,一個獵戶,在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了坦克車隊,這種機率不高,卻不是不可能,哪怕有萬分之一的機會,十萬分之一的機會,在戰爭中都有可能出現,多少完美的計劃,就是因為某些亂入,而最終功虧一簣。

這名獵虎又恰好懂得辨別,去通知了美加聯軍的話,對於川崎美景而言,最好的結果就是透過原路返回,一旦被美加聯軍,透過種種方法,分割包圍,或者是集團包圍的話,除非中國方面出動戰略轟炸機,在轟炸和空投相結合的前提下,可以把他們從泥潭之中救回來,否則的話,他們就只有一個結果,全軍玉碎,連逃出來的可能都極低。

坦克就如同冷兵器時代的騎兵,他們的攻擊力強大,移動能力也很強,可以在步兵薄弱的地方一口咬下去,佔到便宜就遠遁,靈活機變的攻擊對手,當這個靈活機變變成了泡影,又被圍困的時候,他只能夠跟對手硬拼了。

如果新一軍真的落入到了,被美加聯軍團團圍住的前提下,中國絕對不回調動戰略空軍,為了一個明修棧道的計劃,動用了戰略空軍,如果是秘密狀態下是可以的,可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生生的把一隻被徹底包圍的部隊給救回去,這不符合中國的需要,這一個師團,充其量是5000輛坦克,在日本看來,或許比較重要,可在中國看來,這樣低檔次的坦克,可能製造一個生產線,一個月可以生產出來的,就比這個多幾倍。

熟練的坦克手是難得,可是這些坦克手,不過是幾個月的時間之中訓練出來的,為了這個,動用中國最大的秘密之一,肯定是不可能,一旦當事不可為,中國會命令鄭樹明這部分投降,在中國手中,還有一部分美國的高階戰俘,還有一部分英軍和法軍的,只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情況下,換回他們是沒有多少問題,至於日軍的死活,沒有人會去在意。

這點日本人不知道,即便知道了也說不出什麼,畢竟,就目前所瞭解的知識來看,一旦這部分的裝甲力量,在距離日本控制區域數百公裡之外,陷入到了敵人重兵集團的圍困之下,除了拼死玉碎之外,也沒有別的辦法可想了。

新一軍在做空投之前的最後準備的時候,鄭樹明也檢查完了車隊,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一些小毛病也經過了檢查,不會對今天晚上的行軍產生影響,他記錄了所有的資料,記錄了基本的戰場態勢,從紮營,到行進之中的控制的,作為中國派出的最高檔次的人,他是刺探這些資料最佳的人選,越境作戰的關係,除了幾百名維修人員之外,就只有一個排警衛力量,專門保護這些維修人員,這些士兵的級別較低,接觸不到那麼深入,也沒有那麼全面。

這個鄭樹明不是軍人,確切的說,不是職業軍人,最多算是文職,可是讓他記錄的東西也相對比較簡單,在出來之前,進行了緊急的培訓,記錄了一下基本的東西,這對於他而言很簡單,只用記錄每天行駛的時間和里程,中間過了多少河,走了多少山地,在行進之中的大致隊形,然後就是關於坦克的基本,坦克的狀態,出現了問題,還有處理問題的方法,這些簡單性的東西也是要記錄的。

如果有可能的話,鄭樹明還會記錄一些狀態,比如說,一晚上行軍之後,大部分的坦克乘員,還有駕駛員的狀態,在前面的這段時間,只是秘密行軍的,每天行進的時間不長的,類似的資料不會太多,到了進入到美國境內,還需要記錄,如何繞開城市,秘密潛行,並且簡單作戰的方面,那時候才是真正的全面資料。

資料記錄完畢,仔細的檢查了一下原始數據,沒有任何的疏漏,他就開始準備行軍報告,每天下午,臨近出發之前,他會把這些形成記錄,然後在一部分通訊員的幫助下的,形成完善的報告,透過無線電發到中國那邊去,這是他每天都必須要執行工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