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軍情緊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德國的軍隊是悄悄的調動,畢竟要在軍事上形成突然性,才能夠起到作用,這是突然起意,並不是早有計劃的,更多的是因為俄羅斯這邊的動盪,已經影響到了邊境的穩定。

俄羅斯抽調一兩萬人,對於邊境的影響不大,可是抽調的人員多的前提下,德國還是可以看到動靜的,在最開始抽調了的幾萬人之後,第二批抽調了10萬人,最後總人數達到了40萬以上,這不可避免的讓俄羅斯的邊境防禦變得薄弱了起來。

當然了,雙方是交戰狀態,加上距離俄羅斯很近的關係,知道裡面在動亂,可是到底為什麼動亂,還不知道的,甚至會不會有埋伏和陷阱,也說不清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俄羅斯是一個大國,一個即便是德國也不可能一次性幹掉的大國,否則的話,當年拿破崙就不會在俄羅斯飲恨了,德國從最開始,就沒有想過,打到莫斯科和彼得格勒,讓俄羅斯滅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只是一個冬天,就足以成為屏障的,沾點便宜就好了,參謀部雖然調動了軍隊,保持了攻擊的手段,還沒有直接進攻,而是在等待,等待的就是從俄羅斯傳來的確切情報,只有把這個搞清楚了,才能夠根據這個選擇怎麼打。

作為德國一直都關注的物件,德國在俄羅斯之中的佈局,最少可以追溯到30年前,俾斯麥在位的時候,一些資深的情報人員,甚至在俄羅斯潛伏了15年以上,甚至做到了相當位置的職務上,可是俄羅斯太過廣大了,雙方又處於敵對狀態,又缺少行動式無線電臺,訊息不可能即時發回來。

從中國手中,德國是得到一批的便攜電臺,可是在戰爭之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向的戰爭靠攏的,即便如此,飛速增長的軍隊,也讓便攜電臺最終是普及到了團以及,完全無法做到中國那樣普及到連一級的,至於秘密戰線,本應該是無線電臺最好發揮的地方,卻沒有得到,只是在英國和美國各佈置了5臺,俄羅斯相對於英美,實力上差別比較大,再加上沒有多重要,也就沒有,反倒是在這裡耽誤了時間。

德國卻沒有著急,歐洲大戰到1916年,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有些事情,早一天晚一天沒有多少區別,目前西線沒有什麼重要的事務,即便他們調集了50萬的精銳部隊,也不會對西線造成多少影響,有些事情還是弄清楚好,萬一是一個陷阱,折損到俄羅斯的手中可不好,等幾天總有訊息過來。

事實上,這種等待是對的,此時德國在俄羅斯的情報人員,正在努力的把情報傳過來,作為旁邊最弱的敵人,德國一直以來,對於俄羅斯非常的看重,俄羅斯的一切動靜,都會第一時間的通知的德國,不過在戰爭時刻,有些規矩,除非是有關軍事的,十萬火急的,會第一時間透過特別的渠道傳回,剩下的,都是固定的月度,甚至是年度的情報。

最開始的時候,俄羅斯剛剛動亂的時候,情報人員只是例行公告,在記錄下來之後,用月報的形式彙總給德國,在情報人員看來,俄羅斯這樣國度,控制力很差,發生幾次小的動亂,非常正常的,俄羅斯被削弱的厲害,可是要幹掉這些小型的動亂,還是沒問題,這個情報只是作為必要的事務,登記在冊,準備在月報,或者年報之中傳回去。

可接下來的情況,就大出了情報人員的預料之外,看起來很容易被撲滅動亂,卻越演越烈了起來,本身動盪只是一些城市的農民,最底層,後面發展到工人和無業者,這些人的破壞力有限,最多是讓城市動盪一下,雖然城市的警察疲於奔命,卻沒有動搖到城市的運作,偶爾一些人在小城市攻破了警察局,可是整體的危害性不大,根本就沒有影響整個俄羅斯的局勢,不過因為太多了,沙皇從來都不是一個耐心的人,他被此起彼伏起義給弄得頭疼了,決定進剿。

不能說,沙皇這個進剿的舉措就錯了,有動亂,就要進剿,早早的把動亂消弭在萌芽狀態,這是最好的選擇,俄羅斯已經被削弱到了這個程度的,再也不能出亂子了,可是這個做法,在目前的時間點,卻出亂子了,沙皇還以為自己的江山穩固在一戰的最初時刻,他完全沒有想到,此時的俄羅斯軍隊也已經在了崩潰的邊緣。

當士兵進剿的時候,就出亂子了,第一批士兵正是被派到了他的家鄉區域,面對著吃不起飯的家鄉父老,想想自己的遭遇的,這些士兵們還有別的選擇麼,高層軍官,貴族,他們按照習慣,在戰爭時候,幾乎不上陣,躲在後面坐享其成,他們對於士兵的彈壓程度,降低到了最低,沒有了這些作為威脅,稍稍猶豫之後,這些士兵就反了。

如果只是工人農民,他們的破壞力有多少,可是當士兵加入戰局,哪怕只是一部分,也會是連鎖性的,再怎麼的貶低俄羅斯軍隊的戰鬥力,專業的士兵跟平民這是兩個概念,哪怕是俄羅斯軍隊再差,跟德國對抗,活著的士兵一點都不弱,最關鍵的是,這些士兵都有武器,他們是來剿匪的,從普通的槍支到各種的輔助裝備,應有盡有,甚至連子彈炮彈,都拿到了幾個基數的,足夠他們打一場中型的戰爭了。

本來是對付起義的民眾的軍隊,卻投奔了這些民眾,作為暴力機關的士兵,調轉槍口,把目標對準了政府軍,頓時十幾個城市的起義風潮發生了明顯的改變,不但拿下了城市的控制權,而且逐步的擴充套件到了城市周邊。

本身是要鎮壓起義軍的,卻成為了起義軍的同盟,士兵們都轉而對政府軍了,起義的聲勢就又不同了,沙皇幾乎是擠牙膏一樣的,從前線抽調的3萬多部隊,7成以上譁變了,剩下也被裹住,少數民憤較大的軍官被殺掉,剩下的,全部被扣押,整個俄羅斯的軍事開始動盪了起來,一連串的城市發生了革命,沙皇政府已經失去了這些城市的控制權。

能夠對付軍隊的,就只有軍隊,沒辦法之下,已經產生的惡果了,沙皇只有繼續抽調,可是時不時的還有譁變,最終,在數十個城市之中,政府軍跟**軍的數量基本上達到了一個均勢,開始對立了起來,局勢也向著更加惡劣的情況發展,也因此影響了邊境的駐軍,讓德國發現了問題,開始調動起了軍隊。

德國的舉動相當的隱秘,俄羅斯這邊一點都不知道,即便知道也沒有辦法了,林林總總調動了40萬的軍隊,還有30萬正準備調動,前線已經有了巨大的缺口,在幾次損失之後,俄羅斯已經沒有能力如同開戰初期那樣,幾百萬幾百萬的徵兵,別說人夠不夠,就算是武器,也不夠了,美國的支援因為在歐洲和美洲的大量損失,已經在減少,特別是俄羅斯表現出來的實力,美國人也不可能隨便拿著資金打水漂啊。

能夠被德國派到俄羅斯的情報人員,他們的水平參差不齊,可是在怎麼差的水平,也是情報人員,如此越演越烈的革命局勢,他們如果不加以利用那就對不起情報部門的培養了,遍佈俄羅斯主要精華地區的革命,最少牽扯了40萬以上的軍隊,而且發展下去,影響甚至很大,這是德國難得的機會。

這種情況之下,還什麼月報年報,直接走軍事路線,以緊急軍情彙報給了德國,他們幾乎動用了最快的渠道,把這一份資訊送到了德國,因為戰爭的關係,加上不可能徹底的暴露,他們做到這一切,用了5天的時間,好在德**方有足夠的耐心,並沒有因為時間的耽誤而誤了大事。

德國總參謀部,小毛奇也在等待著這份情報,甚至囑咐秘書,得到了關於俄羅斯的詳細訊息之後,第一時間通知他,事實上,當情報送來的時候,正好是上午,他正在參謀部,也第一時間看了,看完之後,他沉思了許久,之前參謀部做過一份計劃,哪怕是緊急的,從西線調集50萬的軍隊,加上後備軍的50萬和東線的部隊,最少發起一波150萬軍隊的進攻,不但要把戰線向前推進300公里,爭取佔據俄羅斯50萬-7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拿下一些比較大的城市。

可是那是強攻,哪怕俄羅斯虛弱了,完全不是德國的對手,可是必然的消耗還是會有的,一部分的傷亡,最關鍵的是大量彈藥的消耗,德國之所以能夠壓著協約國來打,自身的戰鬥力只是其次,關鍵就是火力的優勢,這才是實打實,150萬德軍攻擊俄羅斯軍隊,可能損失很小,不會超過5萬,可是彈藥消耗卻非常巨大,按照火力來說,同樣數量的德軍,火力強度是英法美軍隊的3倍以上,是俄羅斯軍隊的10倍以上,一旦要發起全面的攻擊,只是這個彈藥消耗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如果說是早有計劃,這沒問題,戰爭時間,就是要打仗的,可是在德國沒有這個計劃,只是在俄羅斯突然發生動盪的前提下,渾水摸魚,那就值得商榷了,特別是,在一轉念之間,小毛奇心中又有了別的想法。(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