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葉卡捷琳堡之戰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1915年,是這個位面的世界大戰進入的第三年,世界大戰的規模和烈度開始擴散了,歐洲,亞洲,非洲,幾乎是打成了一團,世界上主要國家,紛紛進入到了這個作戰之中,其中就包括了中國。這註定是紛亂的一年,在整個歐洲,因為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的行動,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亞洲這邊,遠東之戰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規模在進一步的擴大,影響力和牽扯到的人口開始激增,特別是中國,近5億的人口,幾乎讓參與到這個世界大戰的總人口增加了一倍以上。

不過,在這個時候,除了德國之外,沒有人知道,中國已經實質性的加入到了同盟國的陣營,並且開始赤膊上陣了。俄羅斯方面,面對著中國的挑釁,只是想到,用大軍拿下赤塔,他們沒有想到,中國的心足夠的大,不但搶先的在東西伯利亞這邊開啟了戰局,在赤塔這邊,也做好了準備。

在整個冬季之中,在中國的努力下,赤塔已經形成了一個完善的,穩固的防線,甚至比波爾多的戰壕群還要強大,最少,戰壕群沒有地下的鐵路相連,或者說,對於這個時代,地鐵這個概念還沒有普及,他們現在只是停留在藉助著戰壕,進行運兵和補給輸送,沒有想到,向地下挖,在地下數米,甚至是十數米的位置,構築一個可以通行鐵路的地下通道。

藉助著地下鐵路,可以在短時間之中,向任何的一個地方補充足夠的兵力和物資,不必冒著危險,從地面上透過,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這個戰壕體系沒有被打破之前,赤塔穩固的防線,幾乎不可能被攻破,除非是彈盡糧絕。

在整個冬天。在中國的努力之下,為赤塔這邊送來了,足以支援200萬人,進行2年高強度作戰的武器裝備。還有足夠5年的糧食,這些大部分都是壓縮餅乾,在赤塔也未必會打上三年,可是手裡有糧心中不慌,這點對誰都是一樣的。只能夠容納100萬的赤塔防線,就這麼嚴陣以待的等待著俄羅斯前來。

俄羅斯好容易花費了整個冬天,構築300多萬的軍隊,比起精銳的俄羅斯陸軍而言,差了一個檔次,比起協約**隊,更是差的更多的,他們的對手,則是經過了嚴格訓練的中國陸軍,在以往的幾次兩項之中。這可是跟德國比肩,甚至比德國更加強大的部隊,先天上面的不平等,讓這一個攻擊戰,從最開始,就落入到了不平衡的境地。

本身,強攻打不下來,在傷亡達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還可以後退,最多是看損失的多少的。從固定的防禦,轉到追擊的狀態,也需要時間,這一點俄羅斯是有所準備的。可從中國把目光放在了葉卡捷琳堡之後,實際上連這個希望都沒有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葉卡捷琳堡距離赤塔的距離,非常的遙遠,赤塔應該是蒙古邊境,靠近在東北這一邊,可是葉卡捷琳堡則是在烏拉爾山的東方。扼守住山口的位置,雙方的距離上千公裡,甚至更多,俄羅斯或許會想到,中國方面,會斷他們的後路,讓俄羅斯已經出征的200萬大軍回不來,比如在赤塔西部幾個城市入手,也做了一定的準備,卻根本就沒有想過,對方準備徹底的關門打狗,把整個也遠東的力量,一鍋端了。

葉卡捷琳堡就是這麼一個目標,作為扼守住烏拉爾山山口,俄羅斯曾經有計劃,如果在歐洲作戰不利,這裡會成為戰時陪都一樣的存在,所以他的城防是跟海參崴一個檔次的,甚至在海參崴之上,城市範圍更是大的多,是遠東最大的城市之一,並且有多的人口,甚至城市內還有一部分的工業。

中**隊觸動了最精銳的力量,兩個戰略軍團,超過180萬兵力,這是整個中國對外作戰之中,派出的最多兵力,其中,甚至還有些軍團,可以追述到54混編協的時代,可以說是精銳之中的精銳。

中**隊,大部分主力的來源,都可以追述到54混編協,可是在中**隊正規之後,是從一師二師三師開始的,但是事事都有例外,在軍隊飛速發展之後,有能力的上的很快,但是還有一部分54混編協時代的人,追不上其他人的腳步,慢慢被淘汰,不過這些老人人脈不淺,再怎麼說,也是首批元老,他們建議以54混編協的名目,成立一個54軍,最終幾經波折,這個軍,還是成立了,被劃入到了新疆軍區,幾經起伏之後,算是唯一一個脫胎於54混編協的存在。

這個54軍,最開始只是掛著甲等的牌子,戰鬥力在甲等之中只屬於二流,架不住的人脈廣大啊,能夠成為了中**隊的中堅的,跟54混編協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絡,也就是蔣百里等三人,他們是直接空降,在54混編協的基礎上,組成了一師二師,就算是馮玉祥,目前中**方的第一人,也擔任過54混編協的協統。

中**隊很龐大,也因為從上到下的努力,沒有什麼大規模的**,可是這不是**,只是在許可範圍之中稍稍偏向一點,幾乎大部分的新武器,除了特種部隊和幾個排上名號的最主力的王牌軍之外,54軍都是接下來裝備的,一來二去,實力也是在水準之上,再加上那些不適合在部隊之中軍官,在部隊正規化了之後,分別的轉向二線部隊,哪裡適合養老,雖然有些人心中不平,可是軍隊是向實力看齊的,沒有實力,在任何地方都混不開。

後續的軍官,都是按照渠道,從各級軍官之中挑選出來的,有了合適的軍官和武器裝備,54軍也逐步的脫穎而出,除了有限的幾個王牌軍之外,他也是強軍之一,甚至成為了新疆軍區的兩大核心之一。

中國為了謀奪葉卡捷琳堡做了很多的準備,其中就包括了路線選擇上面,從蒙古西部和新疆,雙方的距離不近,卻也最終幾乎同時出現在了葉卡捷琳堡的城下,兩條路,是專門選擇出來,最安全和隱蔽的道路。

中**隊突然出現在葉卡捷琳堡的城下,也著實讓俄羅斯人吃了一驚,西伯利亞這邊,人口是稀疏了一點,可是中**隊這麼神不知鬼不覺的過來,也需要點能力,這不是一兩萬人,或者是一兩個師,這是最少百萬以上的軍隊,真不知道底下的軍隊,混亂成了什麼樣子,他們是被幹掉了,還是玩忽職守。

俄軍指揮官心中的憤怒難以言表,卻也只能夠無可奈何,兩隻大軍一東一西,如同兩個巨大的鐵鉗一樣,把葉卡捷琳堡抓在手中,。

對方已經打過來了,俄軍也不可能的放棄抵抗,在堅固的城牆之中,還是葉卡捷琳堡這樣的,也不可能不抵抗的,在俄軍司令看來,這或許是一個機會,一個把中**隊殲滅的機會,他的仰仗就是腳下的這個城市。

葉卡捷琳堡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要塞,一個俄羅斯在遠東的中心城市,哪怕沒有考慮到中國人打上來的問題,只是說固定的防禦體系,多年以來都在進行之中,他們進駐之後,更是進行了一個完善的調整,讓整體的防護度更高,本來只是閒來無事的例行公事,卻沒想到,正好歪打正著了。

事實上,這一戰,也成為了在遠東,最為艱苦的一戰,千里奔襲,最多攜帶了裝甲部隊和自行火炮,陸軍炮最大的也才是155的,裝甲列車什麼的也沒有,中**隊的攻堅能力,可以說是發展以來,攜帶的最低程度,相反葉卡捷琳堡卻如同武裝到了牙齒一樣,堅固而完善,甚至城內還有100多萬大軍。

戰鬥力或許不怎麼樣,卻也是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其中還有不少見過血,有經驗的老兵,他們在士氣沒有淪喪之前,防守的強度是夠的。

在沒有確定葉卡捷琳堡的防禦強度的時候,暫時不方便把戰略轟炸機給亮出來,這幾乎是目前西北掌握的最大的優勢了,這樣攻擊力,對於小城來說,是很強大,可是對於類似葉卡捷琳堡和海參崴這樣的堅固防線,就很難了,這樣的防線幾乎不可能在主動攻擊之下被攻破的,原因非常的簡單,他幾乎是自成一個體系,在3倍,甚至是4倍以上的火力攻擊之下,也足以防守數個月的時間,彈盡糧絕之前,攻陷的可能性不大。

在藉助著裝甲車和火炮,輕易的拔除了外線的眾多防線之後,中**隊衝入到了葉卡捷琳堡的內側,這時候,受到了激烈的抵抗,3個師的軍隊,從三個方面攻擊城牆,哪怕是在遠高於俄軍的火力密度的幫助之下的,在付出了上千傷亡之後,依然沒有踏足城牆一步,自成體系的葉卡捷琳堡,防禦強度很高。

稍稍的碰一碰,也算是仰攻吧,攻擊不果,卻果斷的發出後撤的訊號,中**隊如同來的一樣,潮水般後退,城頭上響起了一陣陣的炮聲,中國用戰略火炮,掩護著攻城軍隊後退。(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