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宣戰開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戰爭的步伐逐步的邁進,西北在悄悄的準備,不但要反擊,還要反咬一口。俄羅斯方面也沒有閒著,大軍匯聚,調整,準備記下來的大戰。趙志杭的偵查中隊,在12天內,對赤塔,對新西伯利亞等核心據點城市,進行了超過300架次空中偵查,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情報的,俄軍的基本情況已經被摸的差不多了,甚至這些軍隊的戰鬥力,也估摸的差不多了,大部分都是剛剛招募,甚至只經過了十幾天的軍事訓練,就成軍的具有俄羅斯特點的軍隊,這樣的軍隊,在西北看來毫無戰鬥力。

就這樣的軍隊,進入到了遠東之後,保持訓練寥寥無幾,也就是兩三個師,剩下的,都得過且過了,軍隊紀律也極差,甚至在一次偵查的時候,還發生過一次炸營,當時幾乎波及到一平方公里的區域,數萬人被影響了。

這一次炸營,也被記載入了歷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亞洲篇之中,是這麼記載的,沙皇為了滅亡中國,緊急組建了250萬大軍,跟遠東百萬大軍一起,形成了6大集團,看起來氣勢洶洶,強大無比,可實際上,他們是一群剛剛放下了鋤頭,拿起槍的農民的,他們絕大部分目不識丁,是文盲,沒有,或少有進行過軍事訓練,這樣的部隊,以輕武器為主體,只有少數的精銳部隊才有機槍和火炮。

正是詳實的情報。讓中國沒有被俄羅斯的百萬大軍所的嚇倒,作為一個大陸國家。陸軍很重要,從建軍開始,就以德國陸軍為榜樣,又加入了楊元釗更前瞻的東西,中國龐大的工業製造能力,足以支撐百萬大軍進行高強度的訓練。而4億的民眾。又給了足夠兵員挑選的空間,在優中選優之下,絕大部分的部隊,都是經過了3個月的新兵訓練和為期一年的專業適應性訓練,這才進入到軍隊之中,業務水平和技戰術水平,跟俄軍,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空中偵查之中顯示,俄軍增加的速度越來越慢。這證明他們的準備也正在完畢,1914年9月11日,俄羅斯準備完畢,由俄羅斯駐包頭大使。親自向中國政府遞交了宣戰書,藉口當然是曾經的邊境糾紛,1911年的舊事重提,說的煞有其事。

在8月份成立的中國,9月就遭到了一個列強國家的宣戰,換成其他國家,或許就崩潰了。最少會慌亂一場,可是西北對此早有準備,接受了宣戰書之後,同時對俄羅斯宣戰,兩國進入到了戰爭狀態。

訊息傳出,除了心中有數英法美之外,其他的國家一片譁然,特別是南美國家,他們或許是目前,碩果僅存,沒有被捲入到戰爭之中的國家了。

歐戰把世界主要列強都拉入到了戰爭之中,美國的參戰,英聯邦的加盟,讓戰爭進一步的擴大,淨土恐怕只剩下非洲和南美洲了。20世紀初,非洲還處於殖民狀態,除了少數國家,幾乎沒有國家成立,都是英法德的殖民地,他們也沒有什麼話語權,沒發生戰爭就是因為他們的位置不重要。

在英法美俄都默契不宣揚這一場戰爭的時候,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國的報紙,開始關注這個事情,不過他們關注的重點不是戰爭本身,而是因為戰爭,西北製造會不會停下來。

幾年的發展,一體機的逆天幫助和楊元釗前瞻性的眼光之下,西北製造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世界工廠這個名稱,也一次次的冠在西北的頭上,英法美或許要顧及本國的工業,不會敞開國門,任由西北的產品衝擊,可是南美洲諸國,都是原材料的出口國,鳥糞,硝石,木材糧食,這些都是世界主要流通產品,特別是一戰爆發之後,更是價格激增,他們收穫了大量收入之後,當然想要更好產品了,沒有什麼比中國造更好了,物美價廉,還沒有那麼多要求。

南美洲的論調,很快就引起了中國的注意,對於南美洲的評論,中國又好氣又好笑,龐大的中國,哪怕是戰爭狀態之下,也有餘力生產足夠的工業產品,之前只是擔心沒有市場,沒有訂單,現在人家都主動要求了,當然是要滿足。

雙方只是在外交的領域相互的回應,然後,商貿代表團前來訪問,在戰爭到來之際,西北跟南美幾國還簽訂了2300萬美元的貿易協定,也算是一個奇葩的故事吧。

俄羅斯在9月11日對中國宣戰之後,就開始了軍事行動,5路大軍如同離弦之箭,衝出了各自的集結地,向著中國的國境線衝過來,按照他們的行軍速度,最多一個星期的時間,就會抵達中國跟俄羅斯的邊境,蒙北,新疆,東北三大軍團嚴陣以待,藉助著邊境線上面的節點,以逸待勞。

俄羅斯跟中國動手了,日本也急著跟進,在俄羅斯對中國宣戰的2天之後,9月13日,日本的軍隊到位,日本也在朝鮮,進行了攻擊和行軍。舍爾艦隊在旁邊,日本也不敢的跨海橫渡,直接攻擊中國本土,那是找死,依託著朝鮮和英美的支援,他們還是可以支援百萬級別的戰鬥。日本的陸軍,悄悄的進入到了朝鮮,然後向北迅速轉移,他們的目標正是交界線鴨綠江,這也是北方唯一有險可守的地方。

日本這方面,在參謀部之中,從來都不是問題,如果日本選擇跨海作戰,西北或許會擔心,因為防不勝防,整個渤海沿岸和黃海沿岸,甚至到東海,都會成為日本人的攻擊範圍,可是鴨綠江,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朝鮮的地形了,南部較為平坦,北部多山,在中國統一之後,鴨綠江邊,本身就是防守的重點,在短時間之中,構築了大量的永固工事,不但防備日本,也防備俄羅斯,因為那也是海參崴的陸軍進攻的方向之一。

俄羅斯是首先宣戰,可是俄羅斯的軍隊,是在宣戰之後,才運動到位,從集結地點出來,到蒙古俄羅斯邊境,需要一定的時間,最少也是7天,這一場涉及三國,最終動用的兵力總數高達700萬的戰爭,第一槍居然是日本打響的,在日本跟俄羅斯商定完畢,就在秘密準備了,從朝鮮的兵力之中調集了一部分,用於對鴨綠江的攻擊,首批2個師團4萬多人,在宣戰的當天,就開始攻擊鴨綠江了。

可惜,西北早有準備,鴨綠江的防線,只能夠算是一個偏師,卻必須要抵擋住日本和俄羅斯海參崴方向50萬以上的軍隊,日本人什麼德行,得了便宜還賣乖必須把他們打疼了。

收回東北之後,西北除了構築北方蒙古俄羅斯交接的戰線,另外一個戰線就是鴨綠江的戰線。

沿著鴨綠江,一共構築了12個炮臺,加上一些依託著山地的工事,足以容納12個是進駐,2個師團撞過來,簡直是找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也怪西北把掩護工作做的太好了,鴨綠江這邊,表面上,只有一個小小的檢查站,駐紮了一個連的兵力,其他陣地,都是隱藏起來,日本人想當然的認為,西北疏於防範,在宣戰的同時搞偷襲,想要一舉的佔據鴨綠江防線,跟海參崴的俄羅斯軍隊接上頭,然後整個中國東北將會無險可守,任他們馳騁。

西北打仗,從來都是先火力準備,兩個師團的日軍,沒頭沒腦的撞在了鴨綠江防線之上,擺在明面上的那個連,連接觸都沒有,就地撤退,日本人兩條腿,根本就跑不過四個軲轆,反倒被引入到了防線核心,12個炮臺之中,最少有4個炮臺進行了一輪2個基數的炮火準備,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駐軍只剩下打掃戰場了,280毫米火炮,52倍口徑,這樣的大炮,在海戰之上都不算落伍,在陸上,一炮下去,就是一片空了下來,集中打2個基數,別說是2個師團,就算是20個師團,恐怕也剩下的不多。

日軍的首次亮相,就試出了鴨綠江的防禦強度,後續本來準備長驅直入日軍,停下了腳步,對面明顯是銅牆鐵壁,如果不越過鴨綠江,根本就無法威脅到中國東北,他們撿便宜突破戰線的可能性沒有了,只能夠就地構築陣地,等待援軍。

2個師團作為試金石,試出了鴨綠江防線的強度,朝鮮這邊平靜了下來,可是其他地方,卻是如火如荼的,因為距離的關係,新疆方面更近 一點,新疆4個師跟俄羅斯的9個師交上火了,俄羅斯沒有直撲新疆的陣地,而是繞過了重兵把守的陣地,攻擊側翼,卻被新疆的機動力量給截住,雙發打起了遭遇戰,現在還沒有結果,可新疆軍團已經佔據了一點優勢。

東北槍聲在響,蒙古槍聲在響,新疆槍聲在響,進入到9月下旬之後,整個北疆,成千上萬平方公里的國境線,到處都是槍聲的,亂作了也一團,戰爭終於全面的爆發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