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 第二十五章 少林眾僧欲降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最近少林寺廣發英雄帖,號召武林同道齊聚少林,共討鮮卑慕容氏。

這事起因還得從慕容父子說起,自從慕容博、慕容復得了謝幫主的指點,他倆連夜帶著四大家將馬不停蹄的趕往遼國東北面的女真部落探查。這一查不得了,女真部落果然彪悍矯健,驍勇善戰,而且經常和遼國邊境守軍發生矛盾,次次都是以武力來解決問題- -!當然,女真部落勝多敗少。

慕容父子頓時大喜,以他倆的本事,輕輕鬆鬆就取得了女真族族長的青睞,躋身於女真族高層,這令慕容氏看到了一絲復興燕國的希望。於是慕容博安排手下的鄧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風波惡回江南去變賣了所有家產,全力一搏,投入復國大業。

慕容家家底豐厚,一時間全部投入市場,免不了引發江南區域性地方的物價變化,這麼大的一番舉動,怎能逃過少林寺的耳目。

少林寺現任的主持方丈玄慈,三十多年前被慕容博是坑苦了的- -!後來慕容博怕玄慈上門報復,索性裝死到底,藏身少林寺藏經閣中,這才躲過一劫。現在可好,背了三十多年黑鍋的“背鍋俠”玄慈方丈,知曉慕容博非但沒死,反而活得逍遙自在。玄慈哪裡還能靜心唸佛誦經,馬上派僧眾下山廣發英雄帖,準備當眾揭露鮮卑氏的陰謀詭計。

少林僧眾本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凡事有點名聲的武林人士都接到了英雄帖,可偏偏對武林第一大幫“丐幫”視而不見,不禁令人遐想連篇。更有業內消息人士指出,現在少林寺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禁止在寺內談及一切有關丐幫的事情。

對此,謝幫主只能搖頭笑笑,當中理由很簡單。“武林第一大幫”這個稱號,丐幫以前是“有其名,無其實”,所以當時的少林寺也樂得有人頂到最前面去為自己擋箭。而現在,丐幫是“有其名,有其實”,直接把少林寺甩了幾條街,這讓以前的“老大”如何咽得下這口氣,所以就有了現在的一幕。

謝幫主對著旁邊的四位長老問道:“你們怎麼看這件事?”

生性火爆的吳長老率先憤憤而言:“少林寺這是怕我丐幫前去,搶了他們風頭,依老夫看來,這個會咱們不去也罷。”

宋長老也附和說:“現在丐幫事業蒸蒸日上,幫裡弟子們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就算他們主動請咱去,咱也沒那閒功夫去,還是各過各的好,大夥說是不是!”

傳功長老呂章也是傾向於這種看法,他說:“宋長老所言即是,現在武林人士均以丐幫看齊,想入丐幫之人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幫中事務忙都忙不過來,哪裡心情去管這檔子事。”

謝幫主見奚長老默默不語,知他有不同意見,於是開口問曰:“奚長老,你有話儘管直說,大家都是在同一個鍋裡吃飯的兄弟,不必藏著掖著。”

奚長老見謝幫主指名發問,當即回覆道:“我就覺得吧,既然這麼多武林人士都要去參加,丐幫不參與其中甚為不當……”

謝幫主終於聽到了一句自己想聽的話,在當丐幫幫主的這段時間裡,謝幫主也發現了丐幫最大的缺點是“沒有遠見,小農意識太強。”

古往今來,但凡能成大事者,都有他自己提出的政治綱領和主張,然後透過這些綱領、主張來凝聚人心,繼而成就大業。而那些得過且過的人,多是以單純的利益或是義氣來拉攏人心,利盡則散,有講義氣的人,就有不講義氣的人,故此,這類人最終都免不了失敗一途。

丐幫現在雖富了起來,但是幫中精英仍是缺少政治遠見,只想維持現在美好生活的人佔了絕大多數,但他們也不想想,丐幫之所以能成為“天下第一大幫”靠的是什麼。

謝幫主:“幾位長老說得各有道理,但本座想問,丐幫能有今天,靠的是什麼?”

吳長老:“那還用說,當然是靠謝幫主的英明領導。”

“正是”,“然也”,“此言不虛”。其他幾位長老也紛紛附和。

謝幫主:“這只是其一,就算沒有本座,難保哪一天,丐幫同樣會迎來一位英明的領導者,帶領丐幫走向輝煌。以前的喬幫主不就是這樣的嗎!”

吳長老略微一琢磨,好像也有道理,他說:“謝幫主所言不假,丐幫興衰起起伏伏,有過輝煌,也有過沒落,其中關鍵,還望幫主指點一二。”

謝幫主:“本座以為,丐幫之所以能成為“天下第一大幫”,根子還是在本幫人多勢眾上面。凡事江湖上的風吹草動,本幫都第一時間知道;凡事武林中的大小事務,都有本幫的直接或間接參與。久而久之,江湖中人遇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丐幫。大之所以能稱其大,在於它凡事參與其中也。”

吳長老心悅誠服的說:“幫主英明,屬下佩服萬分,只是少林寺這次沒給本幫送來英雄帖,我等以何名義前去參加吶?”

謝幫主:“這還不簡單,直接去拜山。把葉二娘也帶上,算算時間,也是時候送她上路了。”

丐幫幾個高層最終商量決定,由宋長老、呂長老坐鎮總舵。謝幫主帶著兩位夫人,領著吳長老、奚長老並三百丐幫精英前去少林是拜山。

丐幫一路上敲鑼打鼓,聲勢震天,生怕其他人不知道似的。果然,沿途不斷有仰慕丐幫的武林人士加入其隊伍當中,丐幫隊伍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待其到少室山下時,已經足足有一千餘人。

少林方丈玄慈很頭痛,自從知道丐幫前來拜山的訊息後,他就沒睡過好覺,當真是“欲打豺狼,先來猛虎”。他和幾位玄字輩高僧商量來商量去,也沒拿出個應對丐幫的好方案,最後乾脆提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燒腦決定- -!

慕容氏和丐幫問題還解決,別的問題又來了。五臺山清涼寺方丈神山上人帶著幾位高僧早丐幫一步前來拜山,少林眾僧當即就憤怒了,難道少林寺是好欺負的嗎?當真以為破鼓萬人捶?你也不怕被鼓聲給震死了!

說起這神山上人,他和丐幫還有極深的淵源。神山上人的師兄,就是丐幫中被魚刺噎死的徐長老,徐沖霄。

神山上人十七歲時曾投意少林,當時,少林派掌門人靈門方丈與其交談之後,覺神山鋒芒太露且氣量狹小,便婉言相拒。 神山一怒之下入五臺山清涼寺,這廝倒也算得上天資聰明穎悟,他對武學的領悟程度為清涼寺第一,三十歲時便技蓋全寺,後成為清涼寺最年輕的方丈,可惜清涼寺的武功秘籍水平太低,每當想起少林派的七十二項絕技,總不自禁又是豔羨,又是惱恨。神山上人此次來少林寺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衝著七十二絕技來的。

玄慈壓著內心的怒火,面色平靜的為少林寺眾僧介紹其神山一行人。“這位是開封府大相國寺觀心大師”,“這位是江南普渡寺的道清大師”,“這位是廬山東林寺覺賢大師”,“這位是長安淨影寺融智大師”,“這位是五臺山清涼寺的神音大師,是神上山人的師弟”,“這一位大師來自我佛天竺上國,法名哲羅星。”

眾僧互相見禮問號,好一派融洽的氣氛- -!

神山上人朗聲說道:“聽聞丐幫不請自來,欲在英雄大會上拜山少林寺,我等特意敢來,助少林寺一臂之力。”

他這一說,頓時把少林眾僧說得一愣,你自己不就是不請自來的拜山者之一嗎!不過眾僧轉念又一想,若是真如神山上人這麼所說,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大敵當前,多個幫手就多一份力量,何況還是一次多了七個幫手,看來天下佛門總歸還是一家親啊!

玄慈不動聲色的說:“七位大師都是佛門的有道大德,敝寺感激不盡,甚盼七位大師開壇說法,宏揚佛義,合寺眾僧,同受教益。”

幾位高僧皆言:“不敢當。”

神山上人:“丐幫中的“紅塵三聖”實力非同小可,假如動起手來,不知貴寺準備如何應對?”

這幾句話說到了少林眾僧的心坎裡,“紅塵三聖”實力高深莫測,江湖傳言其三人刀槍不入,水火不侵,更能千里之外飛劍取人頭等等- -!雖說傳言不可盡信,但其以一幫之力,打得西夏一個軍司不敢還手卻是有目共睹的。為此,少林眾僧連續討論了多日,也拿不出個應對方案來。此時聽神山上人這麼一說,好像他有什麼好主意似的。

於是乎- -!少林眾僧全都眼巴巴的望著神山上人,寄希望他能有什麼好辦法應對此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