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子牙垂釣姬昌,公豹順勢為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姬昌歸西岐,頭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為自己正言。他明明白白的告訴屬下文武大臣們,雖然自己沒有了西伯侯的名頭,但西岐這塊土地,還是自己說了算。

文武大臣們齊齊稱善。

姬昌為了鞏固自己手中的權力,命人在西岐城的西北正南築起了一座高臺,名為“靈臺”。在建築過程中,姬昌對群臣說:“孤思西北正南欲造一臺,名曰:“靈臺”。孤恐上木之工,非諸侯所宜,勞傷百姓。然造此靈臺,可以觀災祥之兆。”

大夫們連忙回答:“大王造此靈臺,既為觀災祥而設,乃為西土之民,非為遊觀之樂,何為勞民哉?況主公仁愛,功及昆蟲草木,萬姓無不銜恩。若大王出示萬民自然樂從。若大王不輕用民力,仍給工銀二錢,任民自便,隨具所欲,不去強他,這也無害於事。況又是為西士人民觀災祥之故,民何不樂為?”

其實仔細分析一下,若非前面有個不給百姓工錢就要挖運河的紂王頂著,焉能顯示出後面給工銀二錢築靈臺的姬昌仁慈,所以說凡事都有個對照物,一比就能比出孰高孰低。倘若沒有紂王的不給工錢就要挖運河的瘋狂舉動,此番姬昌也不敢明目張膽的築靈臺。

靈臺築好,臺高二丈,勢按三寸;上分八卦合陰陽,下屬九宮定龍虎。四角有四柱之形,左右立乾坤之象;前後配君臣之義,周圍有風雲之氣。此臺上合天心,下合地戶,中合人意。上合天心,應四時;下合地戶,屬五行;中合意,風調雨順。

姬昌大悅,引著眾臣來觀,稱讚不已。當晚姬昌夜宿靈臺,做了一夢,夢見東南一隻白額猛虎,脅生雙翼,向帳中撲來,姬昌急叫左右,只聽臺後一聲響亮,火光沖霄,姬昌驚醒,嚇了一身香汗,聽臺下已打三更,自思此夢主何吉凶,待到天明,再作商議。

豎日,姬昌將昨晚做的夢便告群臣,讓他們來分析分析。

有會解夢的大臣進言曰:“此夢乃大王之大吉兆,大王得棟樑之臣,大寶之士,真不讓風後伊尹之右。”

姬昌有些疑惑的問:“卿何以見得如此?”

那人回答:“昔商高宗曾有飛熊入夢,得傳說於版之間。今主上夢虎生兩翼者,乃熊也。去見臺後火光,乃火之象。今西方屬金,金見火必,寒金,必成大器。此乃興周之大兆,故此臣特欣賀。”

眾官聽畢,齊聲稱賀。

姬昌傳旨回駕,心欲訪賢,以應此兆不題。

話說那姜子牙帶著兩房小妾和兩個娃娃來到了渭水河邊暫住,由於有了申公豹的沿途照料,倒也免去了不少麻煩,連此間草廬也是申公豹命人匆忙搭建起來的,故而姜子牙那是打內心深處感謝好兄弟申公豹,他暗想等自己將來封候拜將了,一定不能忘記申賢弟的好,要好好的報答他。

姜子牙每天都拿著魚竿去渭水河邊直鉤釣魚,有漁夫見他這般,皆笑他瘋癲,但老薑不為所動,因為他要釣的可不是一般的魚,而是西

岐之主姬昌。

在釣魚的同時,老薑也沒閒著,他又幹起了替人算命的老本行,經常給過往的漁夫和樵夫們卜上一卦,無一不準,老神仙的名聲又漸漸傳播開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求賢若渴的姬昌聽到了姜子牙的名字,不由一愣,只因他在朝歌被軟禁之時,就多聽人提起過天然居有個會算命的老神仙叫姜子牙。此時聞得老神仙來到了自己屬地,姬昌哪敢怠慢,連忙親自去請他出山相助。

姜子牙卜卦技術還是不錯的,他老早就算出姬昌正在朝這邊趕來,準備出山興周滅商了,可是申公豹勸姜子牙再等等,為何?

申公豹話曰:“太容易得到的東西,人往往就不會太珍惜它。若是姬昌一來姜兄就出山相助,反倒不美,不如等姬昌多來幾次,方顯得姜兄大才也。”

姜子牙恍然大悟,讚道:“申賢弟這辦法好,就這麼辦。”

於是乎,姬昌第一次拜訪就吃了閉門羹。姜子牙的僕人對姬昌說:“老爺不在,同道友閒行去了。”

姬昌忙問:“什時回來?”

僕人回答:“不定;或就來,或一二日,或三五,萍蹤靡定,逢山遇水,或師或友,便談玄論道,故無定期。”(這橋段多麼熟悉啊,感情後世的諸葛孔明也是這樣打發劉備的- -!)

姬昌沒有辦法,只能先回去,再擇良辰吉日拜訪。

回到朝歌城,姬昌傳旨:“令百官俱都在殿廷齋宿三日,同去迎請大賢。”(這個規格已經高得不能再高了,竟然要西岐的文武百官一起齋宿三日,想那後世的劉備三顧茅廬也比不上這個。)

至第四日,姬昌及百官沐浴整衣,極其精誠,姬昌端坐鑾與,提著聘禮,擺列車馬成行,屈分五采,戈戟鏘鏘,笙簧拂道,如鶴淚鸞鳴,畫鼓咚咚一似雷聲滾滾,對子馬人人喜悅,金吾士個個歡欣。前往姜子牙的草廬中,請他出山。

姬昌帶領文武出郭,逕往溪而來。行至三十五裡,早至林下。姬昌傳旨:“士卒暫在林下札住,不必聲楊,恐驚動賢士。”他也下馬,步行入得林來,只見子牙背坐溪邊,悄悄的行至跟前,立於子牙之後。

姜子牙明知姬昌到來,故作歌曰:“西風起兮自雲飛,歲已暮兮將焉依?五鳳鳴兮真主現,垂鉤竿兮知我稀。”

姬昌連忙說:“久慕先生,前顧未遇;昌知不恭,今特齋戒,專誠拜謁。得睹先生尊顏,實昌之幸也!”

姜子牙故作推說:“尚乃老朽菲才,不堪顧問,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暾,何蒙賢王枉顧,實辱鑾輿,有負聖意。”

姬昌怎會讓眼前的大賢溜走,他激動的說:“先生不必過謙,今天下紛紛,定而又亂,當今天子遠賢近佞,荒淫酒色,肆虐生民,諸侯變亂,民不聊生。吾晝夜思維,不安枕蓆;久慕先生大德,惻隱溪,特具小聘,望先生不棄。吾幸甚一生民幸甚日先生何苦隱胸中之奇謀,忍生民之塗炭日何不一展緒餘,哀此

,出水火而置之昇平?此先生覆載之德,不世之仁也。”

見對方都把話說道這個份上了,姜子牙就順勢拜了下去,認姬昌為主,幫其出謀劃策,治國安邦。

姬昌大喜,當即邀請姜子牙同上自己的馬車回西岐城中。

姜子牙向姬昌鞠躬說:“主公稍等,待還有一大賢士要推薦給主公。”

姬昌忙曰:“即是入得子牙法眼的大賢,必定有經天緯地之才,速速帶吾去一見。”

姜子牙大笑道:“哈哈哈哈~~~~此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此人名叫申公豹,現就在我的草廬之中,大王不妨移步一見。”

姬昌連忙和姜子牙一起來到他的草廬裡,一進門就看見老神旦旦的申公豹正在運氣打坐,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樣。姬昌見狀,心裡又多了幾分驚喜。

申公豹早就知道來者定是西岐之主姬昌,做歌曰:“紫氣西來三千裡,定是明主訪賢士。”他連忙拜見姬昌:“申公豹拜見侯爺。”

姬昌見申公豹如此上道,心中不免有高興了三分,趕緊扶住行大禮的申公豹,說道:“賢士居與此處,乃姬昌之過也,本侯想請賢士出山助我一臂之力,望賢士以天下百姓興衰為重。”

姜子牙也乘機附和:“申賢弟,侯爺乃是一片赤誠,我等就莫要推辭了吧。”

申公豹等的就是他兩這些話,裝模作樣的稍加考慮,便點頭答應了。

姬昌一日之內訪得二賢,真是大喜過望,邀姜子牙和申公豹同上自己的王車,一同回西岐。當晚便在宮中擺下盛宴,邀百官同賀。

作為真正的西岐主人翁,姬昌還是比較慎重的。他分別與姜子牙和申公豹暢談多日,發現姜子牙對行軍佈陣,治國理念方面很是強項,很多獨特的見解連自己都歎為觀止。遂拜姜子牙為右靈生丞相,行治國安民之法。

而申公豹卻又有所不同,他對稅收經商一事上頗有獨特的見地,一些觀點令姬昌耳目一新,按照申公豹的說法,若是等將來商業發達了,其稅負完全可以支撐起整個國家的開支,到時候就可以免除農田稅了,為此還列舉了很多說明。姬昌雖然有所疑惑,但心中卻認準了申公豹是稅收方面的奇才,遂拜他為上大夫,主持整個西岐的商業活動及稅收。

只是姬昌沒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後,申公豹在整個西岐掀起的驚濤駭浪遠遠要大過姜子牙,甚至連整個大商都被他的一系列舉措給波及到了,使之成為了西岐真正的實權第一人。

姬昌在得了姜子牙和申公豹後,民生安定,百姓守法,國力蒸蒸日上。但有一件事還是讓姬昌日日擔心,夜夜睡不好覺,那就是長子姬考和他帶領的西岐大軍還在東面與叛逆姜桓楚的叛軍大戰,據說姜桓楚也是拼命了,他的軍隊足足有四十萬,比北伯侯和姬考的兩支軍隊加起來還多,這仗不好打啊!就算打贏了那也是一場慘勝。這讓一心保全實力的姬昌如何放心得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