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女媧廟堂,紛亂之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四十年時光過去了,姜子牙和申公豹各自在玉虛宮和問道宮中學藝。

姜子牙註定是主持封神榜的有緣人,他對各種仙道神通一竅不通,但對兵法戰陣、治國理政之事卻一聽便會,還能舉一反三,有時候連教導他的元始天尊都大為驚訝。

這一日元始天尊把姜子牙喚來,問其曰:“你上崑崙幾載了?”

姜子牙連忙答道:“弟子三十二歲上山,如今虛度七十二歲了。”

元始天尊:“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成湯氣數已盡,周室將興。你與我代勞,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為將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處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姜子牙一聽這是師傅要趕自己下山,那還了得,連連哀求起來:“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歲月,今亦有年。修行雖是滾芥投針,望老爺大發慈悲,指迷歸覺,弟子情願在山苦行,必不敢貪戀紅塵富貴,望尊師收錄。”

元始天尊心想:“你這廝還想賴在玉虛宮不走,那誰人前去主持封神,再說了若非你是封神榜的有緣人,光憑你的資質連玉虛宮看大門的都比你強- -!”元始天尊給一旁站立的南極仙翁使了個眼神,後者立馬心領神會。

南極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機會難逢,時不可失;況天數已定,自難逃躲。你雖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時,自有上山之日。”

十二金仙也紛紛附和說:“是啊,子牙師弟你就放心大膽的去主持封神吧,有什麼困難我們會出山來幫你的。”

姜子牙沒有辦法,只能跪而泣曰:“弟子領師法旨下山,將來歸著如何?”

元始天尊摸了摸自己的小鬍子,高深莫測的說:“我有八句鈐偈,後日有驗。偈曰:

二十年來窘迫聯,耐心守分且安然。

磻溪石上垂竿釣,自有高明訪子賢。

輔佐聖君為相父,九三拜將握兵權。

諸侯會合逢戊甲,九八封神又四年。”

姜子牙拜辭元始天尊,又辭眾位師兄,隨帶行囊,出玉虛宮,這個長期啃老的人士心想:“我上無叔伯、兄嫂,下無弟妹、子侄,叫我往那裡去?我似失林飛鳥,無一枝可棲。……”忽然想起:“朝歌有一結義仁兄宋異人,不若去投他罷。”隨向著朝歌行去。

話分兩邊,再說說那申公豹,這廝在問道宮一混也是四十年,他可不像姜子牙那般落魄,這廝口才了得,懂得變通,是個八面玲瓏的人物,故而混得風生水起。而且申公豹的資質也還不錯,才四十年時間就已經練到了天仙初期境界,真可謂神速了。

這一日,申公豹正在和師兄六耳獼猴及烏雲仙說笑。

只見那六耳猴子打趣道:“申師弟,現在不再抱怨我和烏雲仙四十年前將你綁來這裡了吧( ̄︶ ̄)”

申公豹也笑道:“那是那是。若非兩位師兄將小弟帶到這裡來,吾焉能有今時今日這般成就。”

胖子烏雲仙笑眯眯的說:“當日吾一手提著你,將你帶到問道宮的路上,你掙扎得像個小媳婦似的,慌亂中還蹬了

我好幾腳,說說該如何補償與我。”

言罷三人哈哈大笑。

這時一個聲音傳來:“申公豹速速來見我,不可耽擱。”

申公豹對著聲音再熟悉不過了,連忙告辭了六耳和烏雲仙,朝著大殿疾行而去。

片刻後,申公豹來到謝當家面前,跪拜問曰:“不知老爺找吾來何事?”

謝天虎笑著說:“小豹子,你來問道宮學藝也有四十年了吧,該是出山的時候了。”

申公豹聞言,驚呼:“老爺慈悲,小豹子不知做錯了何事,惹得老爺生氣,請不要趕小豹子下山,嗚嗚嗚嗚~~~~”

謝天虎也不多說,直接給了申公豹頭上一記暴慄,打得他滿地打滾:“小豹子你的智商是不是退化了,老爺我這是要派你下山去做一件大事,做得好有獎,做得差挨板子。”

申公豹這才回過神來,雙手捂著頭上的大包,說:“但憑老爺吩咐。”

謝天虎欣慰的說:“孺子可教也!你下山後如此行事……”

申公豹聽得兩眼骨碌碌的直轉,他表示:“老爺放心,小豹子一定盡心竭力完成好老爺交代的事。”

謝天虎又拿出一粒九九金仙丹來遞給了申公豹:“服下此丹,你就能有金仙修為,有助於你更好的完成任務。但此番的關鍵不在用力,而在鬥智,汝切記了,這也是老爺我為什麼四十年來多教導你雜學的原因。只要不是什麼聖人出現,沒人會猜到你之所學是出自我問道宮的,如此一來,你便可在幾大教派中遊刃有餘,來回周旋。”

申公豹早就聽說老爺手中有九九金仙丹,服下一粒便可讓凡人證得金仙境界,此時得了一粒仙丹,一張小臉笑得無比燦爛,連連表示“老爺您就放一萬個心好了,小豹子定會將您吩咐的事辦得妥妥的。”

…… ……

卻說商朝這一代已經傳到了帝辛手上,這就是後來臭名遠播的商紂王。

其實商朝的敗亡也不能全怪帝辛一人。商湯所建立的商王朝,除了商湯把國家治理的很好以外,其餘的多數時間國運不濟,君與臣、統治階級內部充滿了殺戮。這就像是一個大泥潭,一點點的將商朝這個巨人陷入其中,越陷越深,到帝辛即位時,已經淹到嘴巴這裡了,只剩最後一口氣吊著。

帝辛天資聰穎,聞見甚敏,才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深得父皇帝乙歡心。帝辛繼位後,東夷諸部落發生了叛亂,帝辛發兵攻打之,耗費了光了商朝最後的一點家底,這就給周邊虎視眈眈的諸侯們一個絕好的機會,其中又以西伯侯姬昌的勢力最大。

一日,紂王早朝登殿,設聚文武。

但見:瑞靄紛紜,金鑾殿上坐君王;祥光繚繞,白玉階前列文武。沉檀八百噴金爐,則見那珠簾高卷;蘭麝氤氳籠寶扇,且看他雉尾低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紂王問當駕官:“有奏章出班,無事散朝。”

言未畢,只見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階,高擎牙笏,山呼稱臣:“臣商容待罪宰相,執掌朝綱,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媧娘娘聖誕之辰,請陛下駕臨女媧宮降

香。”

紂王原本是要答應的,怎料突然頭一昏,脫口而出:“女媧有何功德,朕輕萬乘而往降香?”

此言一出,群臣臉色大變,均摸不清頭腦,心想:“紂王這是怎麼了,竟然連女媧娘娘有何功德也記不起了,這萬一要讓天上的女媧娘娘知道了,那還了得- -!”

商容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奏曰:“女媧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聖德,造就了我人族。遠古時天河傾瀉時,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女媧乃採五色石,煉之以補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禋祀以報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則四時康泰,國祚綿長,風調雨順,災害潛消。此福國庇民之正神,陛下當往行香。”

紂王漫不經心的打了個懶腰,說:“既如此,那就准奏吧,散朝。”

君臣均大惑不解,往日英明神武的紂王今天到底是怎麼了,簡直像變了個人似的,不但不重視女媧娘娘的誕辰祭典,甚至連女媧娘娘有何功德都忘記了!

話說紂王回到後宮後,頓時又清醒了起來,他也回憶起之前所說的話頗為不妥,但說出去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一樣,只能安排人儘快去女媧廟祭拜。

幾日後,紂王率領群臣來到女媧廟上香,只見那王駕出朝歌南門,家家焚香設火,戶戶結綵鋪氈。三千鐵騎,八百御林,武成王黃飛虎保駕,滿朝文武隨行,聲勢浩大。

別說,商朝修建的女媧廟還頗為壯觀,殿前華麗,五彩`金妝。金童對對執幡幢;玉女雙雙捧如意。玉鉤斜掛,半輪新月懸空;寶帳婆娑,萬對綵鸞朝鬥。碧落床邊,俱是舞鶴翔鸞;沉香寶座,造就走龍飛鳳。飄飄奇彩異尋常,金爐瑞靄;嫋嫋禎祥騰紫霧,銀燭輝煌。

紂王剛準備上香,一陣微風吹過,原本清醒的紂王頓時又變得昏昏沉沉起來。他見女媧聖像,容貌端麗,瑞彩翩躚,國色天姿,婉然如生,心魔頓時暴起。

紂王自思:“朕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縱有六院三宮,並無有此豔色。”他喊道:“取文房四寶。”侍駕官忙取將來,獻與紂王。這廝深潤紫毫,也不含糊,直接在行宮粉壁之上作詩一首:

鳳鸞寶帳景非常,盡是泥金巧樣妝。

曲曲遠山飛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帶雨爭嬌豔;芍藥籠煙騁媚妝。

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群臣見狀肝膽俱裂,只見首相商容啟奏曰:“女媧乃上古之正神,朝歌之福主。老臣請駕拈香,祈求福德,使萬民樂業,雨順風調,兵火寧息。今陛下作詩褻瀆聖明,毫無虔敬之誠,是獲罪於神聖,非天子巡幸祈請之禮。願主公以水洗之。恐天下百姓觀見,傳言聖上無有德政耳。”

紂王大大咧咧的回應:“朕看女媧之容有絕世之姿,因作詩以讚美之,豈有他意?卿毋多言。況孤乃萬乘之尊,留與萬姓觀之,可見娘娘美貌絕世,亦見孤之遺筆耳。”言罷回朝。文武百官默默點首,莫敢誰何。

這一切的一切都被媧皇宮中的女媧娘娘瞧個正著,那把女媧娘娘氣得是頭頂生煙,火冒三丈,恨不得將紂王當場打殺了-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