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逆轉(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德軍總參謀部自然不會坐視這麼兩支精銳部隊全軍覆沒,馬上將原本只是作為一個應急手段(德國政府也看出了英國人的險惡用心,因此積極性並不是很高,只派了兩個集團軍應付英國的壓力,順便試水,第二批部隊則要看戰局的演變再決定到底派不派。? )的第二批部隊派了出去,但這兩個集團軍卻遭到了蘇俄紅軍的堅決阻擊,後者的兵力十分充足,德軍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終究沒能打通被困德軍與塔林港之間的6上交通線,在他們全軍覆沒之前......

吃掉了兩個德國主力集團軍後,尚有餘力的蘇俄紅軍還打算再將那支數量同樣不少的援軍也吃下去,但是後者畢竟距離塔林港不遠,聯軍的掃雷工作又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他們稍稍退卻之後就獲得了海軍艦炮的支援,紅軍的指揮官不想自己的部下白白死在艦炮的火力覆蓋之下,只能遺憾地將他們放過。

不過導師倒是反而松了口氣,事實上如果不是之前那兩個德國集團軍欺人太甚、一直打到了彼得格勒的近郊,不將其全殲了的話,蘇俄軍民都咽不下那口氣,德軍也不知道蘇俄紅軍的厲害,他心底裡其實是想放德國人一馬的。

因為導師看得十分透徹,彼此矛盾重重的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之所以能夠聯合起來一起干涉俄國革命,關鍵在於其中實力最強的英國能夠壓得住其他列強,如果將歐洲列強當中實力僅次於英國的德國打得太慘,就反而幫英國人鞏固了其西方霸主的國際地位,到時候聯軍內部必然更加步調一致,蘇維埃俄國的處境可就更加危險了。

因此,導師在戰爭爆後就對各大方面軍的司令員說過,如果可以選擇,優先打擊英國及其鐵桿盟友,盡量少打與其有著潛在競爭的德國和德國的盟友。只是那兩個德國集團軍實在太囂張了,逼得蘇俄紅軍不得不痛下殺手,加上之前戰鬥和打援的戰果,前後擊斃的德軍不下2o萬人,俘虜也抓了近3o萬,也不知道那位德國皇帝有多心痛......

威廉二世有多心痛,導師是不知道,但他自己現在可真的是心痛無比,北線戰場殲滅雖多,但自身的損失也大得可怕,特別是他的“鐵錘和鐮刀”更是到了幾乎傷筋動骨的程度。

彼得格勒方面軍在後續援軍趕到之前屢敗屢戰,以一己之力將那兩個德國主力集團軍死死地擋在了彼得格勒城外,自身的傷亡想想都不會小,加上後來圍殲敵人時所蒙受的損失,彼得格勒方面軍一共有13萬餘人戰死、4萬餘人失蹤、29萬人受傷,如果不是背靠彼得格勒,援軍持續不斷,這支導師最為信賴的王牌部隊根本不可能還有餘力動反攻。

而布瓊尼的騎兵方面軍功勞更大,損失也同樣更大,在短時間內連續參加了兩場關鍵性的大會戰,而且都在其中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決定性作用,不付出巨大的代價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騎兵方面軍兩次都是斷人後路,必然遭到敵人最為瘋狂的反撲,之後追擊德國援軍時他們又是衝在前面承受了主要的傷亡,就算騎兵方面軍的精銳程度冠絕蘇俄,累積下來的傷亡總數也過了35萬,其中光是戰死和失蹤的就在1o萬以上。

這些數字看上去沒彼得格勒方面軍那麼多,但必須說明的是,騎兵方面軍因為兵種的原因、門檻更高,總兵力遠沒有其他方面軍那麼多,不算沒法跟隨騎兵一起進行高機動的一些特殊的配屬部隊、比如重炮,騎兵方面軍人員編制齊整時也就5o多萬兵力,35萬多人的傷亡已經佔到了全軍的六七成,換成是絕大部分軍隊面臨這種情況,那都是早就該完全崩潰了,布瓊尼“紅色哥薩克”的悍勇無匹可見一斑,而蘇俄紅軍有輕傷不下火線的光榮傳統無疑也揮了很大的作用。但無論如何,騎兵方面軍元氣大傷卻還是沒法改變,和彼得格勒方面軍一樣,除非實在沒有別的選擇,否則在其完成整補之前,導師肯定是不會再讓其參戰了。

不光是兩大王牌,在“第二次布魯西洛夫攻勢”中打出威風的西南方面軍與高加索方面軍同樣損失不小,殲敵百萬固然牛逼,但自身的損失也相當大,雖然沒到兩大王牌那樣傷筋動骨的程度,兩三成的傷亡也足以令其攻擊能力大減,西南方面軍與高加索方面軍可沒“鐵錘和鐮刀”那麼精銳,不能以同樣的標準來要求他們。

在這場衛國戰爭的最初兩個多月裡,蘇俄紅軍不但在逆勢中完成了讓全世界都為之震驚的大反攻,將大部分戰線推到了原來的控制線外,更殲滅了幾近2oo萬聯軍,其中擊斃的就有6o多萬,而俘虜的人數更是多達13o餘萬,還順便解放了羅馬尼亞,讓蘇維埃俄國有了第一個小弟,這樣的戰果就連萬里之外看著好戲的李暉都沒有想到。

不過蘇俄紅軍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總的傷亡人數達到了12o餘萬,比之前內戰中損失的總和都多。此外,一度燒到境內的戰火還造成了大量蘇俄平民的死傷,而波蘭軍隊更是大肆燒殺淫掠、犯下了滔天罪行,而因此死灰復燃的白軍造成的人員和經濟損失則更是驚人。根據蘇俄政府估算,僅僅在衛國戰爭初期的那兩個多月時間裡,蘇俄損失的人口(包括死掉的和叛亂的)就多達2oo餘萬,對於已經在三國大戰中損失了大量人口的俄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也就是說,蘇俄紅軍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蘇俄的實際損失卻反而比聯軍一方更大,大勝尚且如此,要是打輸了,那會是什麼結果?何況,即便是相同的損失,以一國對28國,長期對耗下去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正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就在蘇俄國內的軍民無不歡慶勝利的時候,導師卻已經冷靜了下來,開始思考該怎樣結束這場戰爭了......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