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無奈嚴寒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雖然兵力比敵人少得多,但是作為中國6軍當中很可能是對“平行追擊”戰術理解最為深刻的將領,白朗充分揮了己方戰馬眾多的優勢,並不急於攻擊逃跑中的敵軍,而是一路換馬緊跟,不斷對俄軍施壓,令其自己絕望或者累垮,從而大大減小了傷亡。

結果白朗的那個騎兵師雖然斃敵人數不是最多的,但其抓到的俘虜卻達到了三十多萬,比另外兩個騎兵師加起來都多了幾近一倍,而其傷亡總數即使加上之前破襲戰和野戰的損失也才四五千人(如果算上那些跟他來到鄂木斯克的中亞騎兵,則有七千餘人,不過他們不算中**隊,統計時白朗就佔了大便宜。),反倒比另外兩個騎兵師更多。

這樣的表現就算交由最苛刻的評委來打分,也絕對能夠給到95分以上,再結合他在此之前的優異表現,李暉終於下了決心,將三個騎兵師統編為中國第一騎兵軍,作為對俄戰爭中的戰略性機動力量,由年僅34歲的白朗出任該軍的第一任軍長。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白朗升任軍長後立即命令三個騎兵師繼續向西進攻,爭取抓住俄軍大敗之後軍心動搖的機會一口氣將戰線推到烏拉爾山以西、逼迫沙俄政府求和。至於騎兵軍的整編,等到寒冬來臨之後再搞也不遲,以西伯利亞的嚴寒,至少會有幾個月打不了仗,正好完成這項工作,而現在的戰機如果不抓住,可能就再也不會遇到了。

白朗的計劃差一點就取得了成功,由於士氣低落再加上後勤不力,沙俄政府倉促補充到東方戰場上的部隊完全沒有戰鬥力可言。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第一騎兵軍就擊斃和俘虜了過5o萬沙俄軍隊,前鋒部隊一直打到了烏拉爾地區最重要的城市葉卡捷琳堡郊外,眼看勢不可擋的中國騎兵就要殺到歐洲,沙皇尼古拉二世甚至都準備冒險將沙俄西方邊境線上留著防備德國、奧匈帝國與土耳其的精銳部隊大量東調了(ps:如果他真的這麼做了,在歐洲列強尚未協調好一致對華的眼下,三個國家很可能會趁虛而入、落井下石,屆時沙皇俄國就有亡國的風險,法國必然介入,然後提前引第一次世界大戰。)

但就在這個時候,早就該來了的大寒潮終於來了,而且可能是之前攢足了能量的原因,氣溫下降的幅度極大,極端最低氣溫一度降到了零下3o多c,本來就是冒著零度以下的低溫堅持作戰的中國騎兵雖然早就準備好了防寒預案,但因為正處於進攻狀態的關係,人員大多露宿野外,頂多只有帳篷可住,還是不可避免地大面積凍傷。

短短幾天之內,三個師非戰鬥減員的數量多達一萬餘人,白朗對此也無可奈何,只能下令撤軍,嚴寒天氣下,中國騎兵並不是不能堅持作戰,但是大量的非戰鬥減員難以避免,以中俄兩軍交戰時懸殊的交換比,這顯然是很不值得的......

好在此時西伯利亞大鐵路已經完全修好,並且爭分奪秒地搶在嚴寒天氣來臨之前將整整一個野戰軍的援兵和大量的補給物資運到了鄂木斯克和第一騎兵軍新的前進基地庫爾幹,再加上天馬、哈薩克馬(白朗帶到鄂木斯克不只是這個馬種,但是這次攻勢起前特意只帶上了能耐嚴寒的。)等軍中所用的馬種都非常耐寒、基本沒有凍死的,運力有足夠的保障,凍傷的官兵可以安全地撤回來、傷患也能夠得到及時而妥善的醫治,想來還不至於出現太多致殘的情況,總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沒多少永久性減員是好事,但這次良機一失,之後俄軍至少獲得了四五個月的補充和修整時間,考慮到過後不久還要迎來凍土融化的泥濘,中**隊想要再次動對俄大規模攻勢,恐怕得要等到來年的夏天,有這麼長的時間,天知道動員力驚人的沙俄又能組織起多少軍隊......

沒辦法,俄國的位置就決定了它是世界上最難征服的國家之一,中**隊能夠這麼快就打到烏拉爾,已經足以讓世界震驚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對俄戰爭進展如此之快,對中國來說並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因為這進一步激了西歐列強對中國的恐懼和忌憚,因此不僅僅是對美國,對於俄國,他們也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援,物資上沙俄有美法兩國支援、基本是夠用的,再說大家也不太捨得白給俄國好處,因此他們的支援主要還是集中在輿論上,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他們對中**隊在西伯利亞進行的治安整肅行動大肆汙衊,卻對沙俄軍隊在中亞地區明白無誤的暴行完全視而不見,就好像真的完全不知道一樣。

早在中**隊攻佔鄂木斯克之前,沙俄近衛騎兵第2師師長阿列克謝·阿列克謝耶維奇·布魯西洛夫少將就利用自己職務的便利直接向沙皇尼古拉二世進言,建議組建更大編制的騎兵部隊,理由是沙俄雖然也有騎兵師,但是兵力沒有中國的騎兵師多,武器裝備和戰鬥力更是差之甚遠,別說一對一,就算是三對一也毫無勝算,而俄軍步兵雖然數量眾多,卻又跟不上中國騎兵師的行軍度,只能在其調動下疲於奔命,一旦露出破綻就會被各個擊破。

追得上的打不過、打得過的追不上,造成了中國僅用區區三個師的騎兵部隊就打得一百多萬俄軍焦頭爛額的奇蹟。阿列克謝·阿列克謝耶維奇·布魯西洛夫少將認為,要想改變這樣的尷尬局面,就必須組建更大編制的全騎兵部隊,一個俄國騎兵師碰上一個中國騎兵師連逃跑都很困難,那就組建騎兵軍,以一個軍的兵力去對付中國的一個師,就算還打不過,中國人要吃掉它也不容易,等其銳氣受挫之後,再投入兩個騎兵軍,就有將其殲滅的可能了......(未完待續。)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