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狼行中亞(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過嘛,既然只是炮灰,質量就沒那麼重要,因此哪怕是老弱婦孺,只要能騎馬、敢殺人,白朗照樣來者不拒,若非如此,就算到後世也還是地廣人稀的哈薩克草原上,他又只控制了不到一半,哪兒來的幾萬騎兵?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來的都是拖家帶口,背叛或者逃跑的可能性要小一些,作戰的時候也更敢拼命。

但是,由於幾百年來不斷被沙俄欺負,這些中亞牧民對俄軍的畏懼已經深入骨髓,不解決這個問題,白朗還是不能對其指望太多。事實上,之前發現自己被動地成為了在其看來完全只是棄子的“疑兵”後,這些人就差點崩潰四散,好在白朗深知草原遊牧民族的習性,早就有了對策。只是白朗需要先說服包括政委在內的騎兵第七旅的主要幹部,因為他想到的辦法其實並不新奇,所有的遊牧民族都習慣這樣做,那就是縱兵搶掠來激勵士氣。

而且,白朗準備洗劫的目標還是俄國人(這裡指歐洲白種人,特別是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這三大核心民族。)聚居的城市,這樣還能起到類似“投名狀”的作用,那些中亞騎兵沾了血債之後,想再倒向沙俄那邊就不可能了。同時,俄軍指揮官、或者是其上司很可能被激怒失去理智,到時候白朗的部隊就有可乘之機了。

如果是由第七旅自己來做這樣的事情,回國後一定會受到嚴懲,但換成是連盟軍都算不上的那些中亞人,則不難將責任推卸掉,何況西征之前總參特地授權允許遠征軍便宜行事,這就更不是什麼大問題了。

那些中亞騎兵不是想不到這樣做了會將沙俄政府完全激怒,可是草原上長期的艱苦生活讓他們根本無法抗拒搶掠的誘惑,何況他們心底裡還都對沙俄懷恨於心,早就想要這樣瘋狂報復一下了。於是乎,白朗甚至都不需要對他們下達命令,只要在拿下城鎮後把那些牧民放進去,城鎮裡自然就會傳出婦孺的哭聲......

人類身體裡多少總有一點獸性,那些牧民的暴行雖然沒能親見,但是遠遠傳來的各種聲音也還是讓第七旅的部分小夥子有些氣息粗重,不過懾於嚴酷的軍紀,沒有一個人敢跟著衝進城鎮,而白朗則帶著譏諷的語氣教育他的部下道,“沒什麼好羨慕的,這麼小的鎮子能夠搶到多少東西?也只有這些土包子才會當寶,而且有命去搶,可不見得還有命來花啊!”

的確,真正的戰鬥還沒開始,各個城鎮內俄國平民和殘餘的守軍自發的抵抗就讓那幾萬中亞騎兵折卻了不少,不到十天時間,累積下來就已經不下千人,而且白朗居然帶著這支來源複雜的“大軍”繼續向西,竟然真的逼近了烏拉爾河!

接到急報的俄軍統帥部頓時斯巴達了,西伯利亞方面軍的主力部隊要儘快奪回鄂木斯克,此戰至關重要,是肯定不能從中抽調部隊的,否則要是延誤了收復鄂木斯克的時間、甚至輸掉這場大會戰,誰都承擔不起責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麼抽調烏拉爾地區的駐軍?可是當地的兵力本來就已經夠空虛了啊!再抽就抽光了,到時候鄂木斯克的中國遠征軍主力只需分出一個團就能避實擊虛、隨便攻取那一帶的城市了。要知道,彼得羅巴甫爾和庫爾幹雖是小城,但要是丟了的話,照樣會導致西伯利亞大鐵路被切斷,而且屆時就不光是鄂木斯克東邊的幾十萬俄軍會補給斷絕的問題了,就連進攻鄂木斯克的西伯利亞方面軍主力都要面臨同樣的困境,那就太可怕了!而葉卡捷琳堡是這次戰爭中俄軍的總後勤基地,大部分的物資儲備都存放在這裡,更是不容有失!

急切之間無兵可調的情況下,俄軍統帥部只能催促中亞方面軍加快速度追上那支該死的騎兵,但這個時候,中亞方面軍還沒有將東部的大軍全部調回來呢,因為他們能夠用來調兵的同樣只有一條鐵路,之前將部隊東調又損耗頗大,如今突然顛倒過來,哪兒有那麼容易就完成任務?

於是,正如白朗預料的那樣,在俄軍的統帥部催促下,中亞方面軍已經調到西北部的軍隊不再等待、立即動身北上攔截白朗的部隊,而這個方面軍大部分的人馬才剛下火車、甚至還呆在火車上、甚至根本還在等著上火車!近四十萬大軍,由於鐵路運力的限制和俄軍統帥部脫離實際的嚴厲催促,兵力根本沒法集中起來,而這就給了白朗各個擊破的機會。

彷彿如同從天而降一樣,人銜枚、馬勒口的白朗騎兵第七旅成功地隱秘行軍迂迴了到動身北上的俄軍側翼,從兩個俄國步兵軍之間的空隙快速切入,將其完全分割了開來。不過俄軍自恃兵力佔優,後面還有援軍,並未因此驚慌失措,反而大膽地選擇了前後夾擊,結果卻遭到了早有準備的中國騎兵第七旅猛烈炮擊......

由於兵員素質低下,俄軍的“人海”戰術還十分粗糙,交替掩護經常忘了做,直接就是一窩蜂地向前猛衝,而衝鋒佇列中的間距也明顯過近,導致炮擊的殺傷效率高得出奇。漫天的迫擊炮彈如同雨點一樣砸進俄軍佇列之中,製造出了可怕的死亡風暴......

雖然因為初速的原因而侵徹力不足,但是迫擊炮彈的裝填係數更大,何況對付的還是衝鋒中毫無保護和遮蔽的血肉之軀,就算號稱“戰鬥民族”,在彈片面前也還是一樣脆弱。一陣此起彼伏的爆炸過後,剛才還是漫山遍野的俄軍已經變得稀稀落落,不少人直接就被打懵了,尖叫著轉身逃竄,其中一些當場就被督戰隊給擊斃了以儆效尤,不過跟那些自發、或者被督戰隊逼迫著繼續衝鋒的戰友相比,他們卻還算是幸運的......(未完待續。)。

a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