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大災週期現奇蹟(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溫飽並不僅僅是吃飽飯就能實現的,溫飽溫飽,既要飽,還得溫才行,中國政府敢於宣佈中國已經基本實現溫飽,也就明中國不僅僅是糧食產量大增,衣食住行的第一項也同樣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想要解決“衣”的問題,首先得要有足夠的原料,而在合成纖維尚屬尖端科技、短時間內難以突破的二十世紀初,棉花始終都是其中最重要的那一種。

棉花耐旱、耐鹽鹼、喜光照,因此政府在缺水的北方和鹽鹼化的地區大力推廣,甚至不惜為此減種植糧食的面積。同時,中國政府還大力引進國外的優良棉種,提高了棉花的畝產和品質,其中山南省(南疆)引種的長絨棉更是廣受好評。經過幾年的努力,總算是可以勉強滿足國內的需要了,有了這個基礎,少量進口一些也不怕人家卡咱們脖子。

其次則是羊毛,由於大面積地退耕還牧,中國的草原面積增加了不少,而且增加的還都是高產草地,再加上引種改良的成效和草原牧區生產方式的飛速進步,1905年時中國的羊毛總產量較剛建國時已經躍居世界第三,而且品質也有顯著的提升。

只是中國畢竟人口太多,草場也不可能全部用來飼養綿羊,因此羊毛想要完全自給自足是根本不可能的,這個問題只能透過進口來解決。好在增加羊毛的進口總比增加鋼鐵、糧食這樣的真正意義上的戰略物資的進口要安全得多。

對於綿羊的養殖,共和國政府是積極鼓勵的,與之相反的是,山羊飼養就受到了嚴格的限制,由於山羊有著刨食草根的惡習,在缺水並且風大的地區很容易造成沙漠化,中央特別立法嚴禁養殖,甚至為此將這些地區的草場全部劃歸國有、其中一部分還乾脆定為了自然保護區以保護塞加羚羊、蒙古野驢等瀕危動物。

這樣一來,中國的山羊養殖就侷限於南方多雨地區,主要是零散家養,羊絨產量自然極其有限,根本不可能什麼國際競爭力。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續提升,羊絨很快就由出口變為進口,後來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羊絨進口國,花費著實不。

但是李暉並不後悔,比起經濟上的那蠅頭利(站在整個國家的角度上,他確實有底氣這麼。),北方荒漠草原脆弱的生態無疑更加重要,一旦草原徹底沙漠化,將來就算多花幾十倍的代價,也未必能夠將其重新綠化!因為內陸地區的水循環一旦遭到破壞,氣候只會變得越來越極端,幾乎沒有恢復的可能!

而桑蠶養殖的持續萎縮則更多的是出於糧食安全和外交方面的考慮,中國傳統的桑蠶養殖區都是同樣適合種植水稻的魚米之鄉,在中國的糧食安全還不能完全讓人放心的現狀下,這未免有些過於奢侈,人沒飯吃會餓死,沒絲綢穿,卻有的是替代品。

而另一方面,為了將拴在日本身上的狗鏈更加牢固,李暉既要讓其喪失獨立自主的可能,也得給他們一些出路。相比而言,李暉寧可日本人栽桑養蠶,也不希望他們糧食能夠自給自足。何況日本生絲無論是品質還是產量都已經反超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生絲出口國,這樣做也算是順勢而為。

不過,即便李暉手下留情,日本生絲行業這幾年的日子仍然很不好過,因為物美價廉的人造絲產量開始迅猛增長,由於法國公司已經搶佔了先機,李暉也就不再隱藏,下令建立三家化纖廠參與國際競爭。計劃經濟生產這種半成品性質的的大宗初級工業品本就有巨大的優勢,而且得自系統的科技相當於歷史上一戰末期的世界先進水平,包括生產管理(泰羅制與福特制度這兩項關鍵的系統科技已經研究完成),勞動生產率高得可怕,輕而易舉就將西方的同類產品給打敗了,而日本的生絲也遭了池魚之殃......

雖然人造絲品質沒有真絲好,但勝在價格低廉,在就連相對富裕的西方民眾也普遍穿不太起真絲衣物的現狀下,剛一投入市場就迅速改善了國內群眾的生活質量。但這樣一來,那些檔次較差的絲綢就很自然地沒了銷路,日本的絲綢業頓時一片哀鴻。

面對這樣的嚴峻挑戰,日本人只能一邊精益求精、提升生絲的品質,一邊來中國求購人造絲的技術。只是兩條路都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才能見到成效,而且中國政府就算同意轉讓技術也不會是無償的,日本絲綢行業的苦日子還有得過呢!

這李暉就不管了,他只會給日本人希望,讓他們帶著憧憬甘當弟,至於當前的日子,李暉卻不想讓他們太好過,因為過得太好會影響日本人來華打工的積極性......

除了棉毛這樣的主要纖維原料,麻類、羽絨、駝毛、兔毛等其他原料的產量也都有了一定的增長,只是這些比較零散的產業並非國家投資的重,而國內的市場經濟暫時還未充分發展起來,因此增長幅度相對要得多。

由於類似的原因,國內的紡織業暫時也仍由國企統治,雖然因為規模效應的威力和更加先進的科技與管理水平,僅僅三大紡織廠所生產的紡織品就讓中國的紡織工業躍居世界前五的行列,但因為計劃經濟的痼疾,品種款式太少,若非價格實在便宜,現在的中國人又普遍還比較傳統,不怎麼追逐潮流,三大紡織廠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但無論如何,至少產量擺在那裡,這對中國這樣的大口大國來,是首先必須實現的目標。也正是有了三大國營紡織廠生產的海量廉價紡織品,中國人民才終於不再為穿暖犯愁,解放前很多貧民全家合穿一條褲子、女性沒法出門的尷尬窘迫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