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災週期現奇蹟(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墨子獎本身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認可,第一屆的時候還有不少評委和兩個原定的獲獎者拒絕了邀請,到了第二屆就僅有兩人拒絕了,而且措辭也委婉了許多,到第三屆更是全都將其視為莫大的榮耀,無一拒絕。反倒是華夏共和國政府開始挑挑揀揀,迴避那些敵視中國的國家和個人了......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既失去先機、獎金數量又差了老大一截、創辦者的名望也大大不如的諾貝爾獎則完全沒能獲得歷史上的榮耀和地位,始終都只是一項地區性的獎項,並最終因為這個時空歐洲形勢的劇變而早早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雖然早就想過墨子獎能夠成為世界第一的科技類大獎,但真的實現之後,李暉還是倍感欣慰,甚至為此慶幸幾年裡沒有再對外開戰、在墨子獎在最關鍵的開始階段保證了必要的連續性,儘管他推遲對美開戰的時間其實另有原因。

華夏共和國最初的幾年裡難得地風調雨順,讓墨門得以迅速穩定全國,但對於災害頻繁的中國來,這樣的好日子註定不會長久。

從1901年開始,中國再次進入了一段災害頻繁的時期,前一年在泰山上竣工的一廟三祠(注1)沒能起到半護佑作用,好在墨門現在堅持的是無神論,這些建築只是給世人一個向先賢表達敬意的場所,要不然就可能被別有用心的歹人利用了......

1901年,長江下遊爆發十年不遇的特大洪災,江西、安徽、江蘇三省受災嚴重,而與此同時,北方的山西、陝西二省部分地區則遭遇大旱。

190年雖然大災面積有所減,主要只影響了四川一省,然而天府之國竟然整整一年時間裡幾乎滴水未降,災情的嚴重程度可想而知;

190年剛緩了口氣,1904年又再遭大災,四川還未完全從前年的大旱中恢復過來,就又迎來了一次十年不遇的大旱,同時本來缺水的河北部分地區又突遭罕見的暴雨襲擊,也造成了不的損失。

1905年,全國多省爆發水災,其中江蘇還遭遇了難得一見的颱風災害,由於罕有颱風在本地登陸的先例,這年頭又沒有衛星雲圖,當地的幹部群眾普遍缺乏準備,也缺乏防災抗災的經驗,結果損失異常嚴重,人員死傷過萬,損毀的建築更有數十萬棟,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億華元,間接經濟損失更是難以統計。

因為防災抗災不力,數以千計的當地幹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分,其中責任較大的上百人都被一擼到底、甚至是永不敘用,好在如今還是建國初期,再加上眾多生化兵幹部帶的好頭,共和國官風尚正,並未發現幾個貪腐瀆職的,否則只怕李暉又要大開殺戒......

災害如此嚴重,真多虧農田水利建設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又有了組織動員能力極強的墨門組織群眾踴躍抗災,還有上至國防軍、下至基層民兵的人民軍隊拼命救援,政府的財力、效率、清廉(否則能到基層的天知道還剩多少)和賑災的力度也遠非前清可比,否則真不知道損失會大到何種地步,恐怕死亡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人都是大有可能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由於目前國內還是缺少能夠直接調節江河流量的大型水利工程,每次災害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財物力加以救援,這幾年災害嚴重,耗費甚至比當初的對英戰爭都大,這讓李暉那顆躁動的心完全冷靜了下來。他終於深刻地意識到,中國作為一個自然災害高發的國家,備戰與備荒是需要結合起來進行的,除了軍糧之外,中央政府還需要備足應對全國性大災的存糧及其他戰略物資,否則萬一戰爭期間國內爆發了嚴重自然災害,那可就麻煩大了。

無論美國、還是俄國,都有著眾多的人口與廣闊縱深,而且中國想要爭奪的是兩國的本土,指望其像英國那樣很快認輸是根本不可能的,遷延日久的全面戰爭將難以避免,這樣的話,戰爭期間國內遭大災就不是可能、而幾乎是一定的了。

想明白這些之後,李暉明智地放棄了原定的計劃,先做好備戰備荒的工作,確保十拿九穩後再對美開戰。反正中國作為後發國家,越是往後,綜合國力跟美國之間的差距就越,時間其實是站在自己這邊的,只要做好保密工作,別讓新武器新戰術提前暴露就行。

而如果美俄搶先動手,那李暉也不害怕,因為那樣一來中國就是被侵略的一方了,國民一旦激起了義憤,對於戰爭的苦難就會有更強的忍耐力,那樣的話,共和國政府就完全能夠長時間堅持下去、直到戰爭勝利。

到底,李暉真正害怕的只是國內人民對(國家在日子不好過的時候還要主動挑起)戰爭不滿,而並非擔心國內會餓死人。事實上,1904年中國就基本實現了溫飽,在這個基礎上,以中國那恐怖的超大體量和地理位置,即使是全面戰爭,而且國內同時還連續數年遭遇十年不遇的嚴重災情的情況下,國內老百姓也只會是日子難過,無論如何也到不了會餓死人的地步......

是的,就連李暉都有些難以置信,歷史上中國花了幾十年才實現的溫飽目標,華夏共和國只用了不到十年就實現了。不過細想一下卻也沒什麼好驚訝的,這個時空中國的耕地面積可比歷史上的中國大太多了,隨著這幾年裡的持續大力墾荒,中國耕地總面積已經超過了0億畝,而且這樣的成果還是在生態薄弱區完全退耕還牧或退耕還林的前提下取得的,耕地的平均質量相當高。

注1:包括供奉三皇五帝等傳人物的華夏祖廟、供奉四大聖人的聖人祠、供奉先賢【主要是科學家,也有少量賢臣,皇帝則多只能進英烈祠,這也算是共和國的政治正確。】的先賢祠、供奉古代英雄義士和革命先烈的英烈祠。(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