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裝慫的美國總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要知道現在的步槍射慢、手槍威力小、美國人還沒有手榴彈,只要先衝進去兩三個炮灰確認裡面是否有人、順便引敵人將子彈打掉,然後往屋裡丟個手雷就可以解決問題了。★結果多爾家族的攏共一百多名武裝人員連一個正規軍都沒打死,桑福德·多爾在負隅頑抗時被手雷炸得不成人形、當場就咽了氣。

至於那位剛剛寫過傳位詔書的前夏威夷女王,自然也沒能倖免,後來美國政府堅稱女王是被中**隊的手雷炸死,而中方則指責美國人“撕票”的野蠻行徑......

對於這位小姨子的慘死,陳芳雖然有點唏噓,卻也沒有特別在意,就算是他已故的老婆,當年追求的目的也並不單純,功利的因素大於感情,何況還只是一個已經有多年未見的小姨子?陳芳終究是一個商人,鞏固勝利和分割戰利品才是他最關心的。

雖然一度漏掉了夏威夷,再加上當地的激烈排華破壞了李暉更早之前的佈局,李和對於當地的情況幾乎完全是兩眼一抹黑,好在坂田六郎狐假虎威、成功地取得了夏威夷日僑日裔的領導權,有了數量不下1o萬的這些半土著幫忙,很多工作都可以展開了。

不過夏威夷的美國人(包括名義上入了夏威夷國籍的那些白人)一度還是讓李和有些頭大,數量眾多又全民持槍,對聯軍還懷有強烈的敵意,一旦處理不好,那就是一顆巨大的不定時炸彈啊!

直接採取強硬手段?做倒是做得到,中日軍隊加上拉來的炮灰,實力上還是有明顯優勢的,可是一來傷亡大、二來耗時長、三來有礙國際觀瞻,與李暉預定的“迅恢復秩序”有衝突。

那麼懷柔籠絡?萬一有人隱藏起來暗中偷襲怎麼辦?李和可用的正規軍數量還是太少了一點,至於那些日本炮灰?那些傢伙之前被欺壓得夠嗆,沒人看著一準會公報私仇,那還能叫懷柔籠絡嗎?

“乾脆強制遣返算了!”,李和想來想去沒有更好的辦法,結果實施之後卻現這個看上去很笨的方法卻恰恰就是最合適的解決辦法,因為瓦胡島是個不算很大的海島,珍珠港內的商船卻著實不少,只是運送那些白人的話。理論上幾天就能全部打走......

至於那些不願離開夏威夷的白人,聯軍司令部要求其在接受搜身後住進集中營(特別選定而騰出來的一片居民區,好處是幾個出口很容易用機槍封鎖,外逃的難度很大。)以便監管、直至戒嚴狀態解除。如果拒絕這個要求或者動手反抗,聯軍就不會客氣了,只要明確是敵人,他們幹起來還是比較輕鬆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半個月之後,瓦胡島上的白人數量就減少到了一萬多人,這導致島上的造船廠等技術含量較高的企業都被迫陷入了停擺狀態,這兒的亞裔移民幹的大都是技術含量比較低的工作,沒了白人真玩不轉。李和無奈之下只能抽出一部分艦上的技術人員調到船塢,至少保證基地維修艦船的能力。

不過這種窘境也沒有持續多久,由於有了無線電作為幌子,聯軍攻佔珍珠港、向中日兩國政府報捷後,李暉立即就命令早已經在日本準備就緒的第一批移民船馬上出,而重建後的日本海軍也終於獲得了一次出海遠航的機會,他們的任務是給這五萬多軍民(4萬多中日移民加中國海軍的一個守備旅)護航,反正肯定遇不到美國海軍的主力,就算目前的日本海軍還嫩,也有把握完成,中國海軍這兩年來不斷征戰,實在是太累了,李暉給他們放了長假,讓大家輪休,好好恢復一下。

而與此同時,外交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甚至可以說是出預期的進展,由於老張伯倫不久前調任英國外交大臣,再加上英國本來就沒有承認“夏威夷共和國”的合法性,英國外交部第一個跳出來高調稱讚夏威夷王國的復辟,還爭取到了維多利亞女王和英國民意(畢竟一貫反美)的支援,令內閣和議會中那些金融資本的代理人只能乾瞪眼卻毫無辦法,畢竟這個時候英國王室還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而英國的政治體制也決定了民意不能完全無視。

英國雖然在輸掉對華戰爭後國際威望大損,但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仍然保持著一等列強的實力和地位,英國的率先表態立刻就引了連鎖效應。先是一些與英國親近的二等列強跟著表態,接著法國也出於討好中英兩國的目的承認了夏威夷王國的新政府,然後沙俄出於禍水東引的目的也盛讚了夏威夷王國的復辟,接著牆頭草義大利也果斷跟風,其盟友德國與奧匈帝國雖然有些不願,到這個時候也只能跟著上了賊船。

於是,“舊瓶裝新酒”的夏威夷王國政府迅得到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列強的承認,這讓李暉都很有些意外,但更讓他意外的還在後頭,美國總統克利夫蘭居然表示先前夏威夷的政變與美國無關,只是個別美國公民肆意妄為,他很高興看到夏威夷王國重回正軌,並希望兩國能夠盡快恢復外交關係。

雖然克利夫蘭在歷史上一直以反對擴張的孤立主義者形象示人,但李暉不相信他看不到中國的威脅,否則美國為何要大幅擴充聯邦6軍並啟動雄心勃勃的兩洋海軍計劃?這樣的話,克利夫蘭這樣做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

“他是在故意裝慫,一來爭取備戰的時間,二來麻痺我們,三來嘛,可能還想藉此營**好和平的形象,以便未來對華戰爭中爭取歐洲民眾的同情和支援,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李暉想明白這一切之後不禁呵呵冷笑,“可是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時間是站在我們這一邊的!”(未完待續。)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