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元首制度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於是,所有的人都不敢再勸了,這件事對袁世凱打擊不小,正好李暉又因為找不到更合適的人選而將其派去幫助朝鮮政府改革維新,他以為自己遭到了閒置而很是消沉,若非忌憚大同黨嚴格的紀律和內務部的無孔不入而沒敢亂來,搞不好就此破罐子破摔了。

但袁世凱等人都不知道,所謂墨門根本就是一個彌天大謊,李暉拒絕當皇帝的真正理由其實就是他不想當皇帝,說得更清楚一點,是他並不認為當皇帝對他有什麼好處。

李暉現在的權力和威望過了幾乎所有的古代皇帝,而皇帝的那些奢侈享受,對李暉也沒什麼吸引力。李暉雖然正在領導著一場空前未有的偉大變革,但他本人其實十分懷舊,當年上高中的時候,寄宿生晚上吃一袋泡麵作為夜宵並不稀奇,但是像李暉這樣,找到了一種合適的口味之後,就再也沒有改變過的人還真沒幾個,長達兩年多的時間裡,除非是節假日回家,他每天晚上都吃同一個牌子的同一種口味的泡麵,一直都沒吃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再加上李暉這人在個人生活上一直我行我素、毫無虛榮心,國民女神在他眼裡未必就看得順眼,大紅袍也不比龍井好喝,三宮六院和滿漢全席對他來說沒有半點的吸引力,反倒讓他覺得煩人,那些繁冗至極的宮廷禮儀就更不用說了。一直都更喜歡簡單生活的李暉,想一想都會覺得頭大......

既然李暉所想要的享受不過如此,不當皇帝也一樣可以得到,又何必自找苦吃去當幹什麼都束手束腳的皇帝呢?什麼,皇位可以傳給後世子孫?李暉可不想坑害他們,世襲皇朝最長也就幾百年的壽命,進入近代之後更是普遍短命,早晚都會改朝換代,到了那個時候,他的後代會是什麼下場?

再說了,君主制有一個天然的缺陷,就是法理上國家是君主的私產,包括臣僚在內,國民的愛國主義和主人翁精神往往很難與共和制的國家相比,特別是當國家陷入危難的時候。而中國古代的皇帝在法理上的權力最大,這個問題自然最為嚴重,秦朝看上去那麼強大,可是當其滅亡的時候,就連關中的老秦人都將其拋棄了,原因何在?其實很簡單,國家是皇帝的,自己不過是打工仔,為什麼要為其拼命?皇朝強盛時有律法的威懾還行,一旦朝廷權威動搖,律法難以得到有效執行,那就很難避免歷史上“其亡也忽焉”的結局了。

而更加糟糕的是,皇帝的無限權力不過是在法理上,實際上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因為皇帝做不到全知全能,終究還是得依靠官僚集團。於是,就形成了身份只是打工仔的官僚集團在事實上掌控國家的局面,而一旦國家出了問題,背黑鍋的還是皇帝,官僚們卻只要及時改換門庭就行了。這樣的冤大頭,李暉才不當呢!

由於生化兵的絕對忠誠,李暉就算名義上沒多大權力也可以確保牢牢地控制政權,不過偏愛“大政府”的李暉設計新政權的架構時仍然賦予了國家元(李暉比較了主席、總統、總裁等多種頭銜之後,還是覺得“元”最好,這個詞其實中國古代就有了,代指君主,並非是近代翻譯西方名詞時才新創的,因此也不必解釋來歷。)極大的權力。

跟美國總統一樣,華夏共和國的元同時是全**隊的最高統帥,整個軍隊系統都繞過政府、直接向元負責,僅此一點就杜絕了二把手爭奪主導權的可能性。除了軍隊之外,公安部、宣傳部、內務部與情報部等多個關鍵部門也由元直接領導,進一步鞏固了元在國內至高無上的地位。

此外,元在理論上可以無限連任,而只要幹得不錯,任期越長,元的威望就越高,地位自然越穩固。對此李暉其實斟酌了很久,但最終還是選擇不加硬性的屆數限制,以免日後需要重大改革的時候由於任期太短而功虧一簣,反正又不是沒有其他的限制來避免終身制元的出現......

先是提高對候選人的要求,避免那些只會耍嘴皮子卻做不了實事的水貨選上去成為元,華夏共和國的憲法規定元的候選人必須有不低於旅級的從軍履歷和不低於省長的從政履歷,並為此制定了專門的培養機制(不然開國初期還好辦,到了和平時期根本沒人能夠滿足條件。)。

簡單來說,就是當共和國的軍官升到旅級之後,組織上就會給他一次選擇的機會,如果有心競爭元寶座,則會在必要的短期培訓後安排轉業去某個貧困縣當縣長,要是幹得好出了政績,再調到某個先進達的郡(相當於現在的“地區”,也即是包括下轄縣市在內的省轄市。)當太守,如果幹得仍然不錯,就會被調到某個重要省份去當省長,並成為下任國家元的候選人。

即使有了這樣的一套流程,想要脫穎而出也絕不容易,能夠過關的,肯定是軍政全能的傑出人才,未來的國家元出自這些精英,自然縱差也差不到哪兒去。不過這套制度也存在著一個明顯的漏洞,如果當權的國家元戀棧不去,為了減少競爭,設法刁難那些列入了培養名單的後輩,那該怎麼辦?

李暉對此也有防範,先,國家元雖然權力很大,但是涉及到組織人事就沒有小事,必須透過大同黨的組織程式才行,一個人說了是不算的。更重要的是,想要競選國家元就必須公開完成12分鐘跑並且成績達標,在任的元能過這一關的必定年富力強,而能夠撐到下任競選沒有中途被彈劾下臺,說明幹得不錯,輸給後輩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又何必枉做小人呢?至於同一輩的競爭者,此時肯定都已經是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除非能夠抓到把柄,在任的國家元也拿他們沒辦法......(未完待續。)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