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無路可逃(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由於勇號之前已經中彈不少,雖然都只是不會爆炸的實心彈,但為了保險起見,揚威號主動與勇號交換了一下位置,這樣有她擋著,英艦就只能先打這個妨礙了。√

佇列的變化對兩艘中**艦的炮擊多少有一些影響,再加上楊用霖為了節約炮彈,命令兩艘軍艦都將敵人放近了打,因此炮擊的頻率較前明顯下降。不過這反倒麻痺了敵人,西摩爾海軍中將愈堅定了自己的判斷,“果然中國人的炮彈已經不多了!”

然而,西摩爾並沒有高興多久,因為印度女皇號戰列艦終於也步了皇家橡樹號的後塵,唯一讓英國人稍感安慰的,不過是這次有了心理準備,救生艇放得比較早,因此生還率還比較高,達到了2oo多人。

正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印度女皇號戰列艦沉沒之後不久,西摩爾海軍中將又得知了一個噩耗,“什麼?復仇號上的帕利賽穿甲彈(這裡指實心彈)已經打光了?”

原來,由於大東溝海戰的教訓,英國皇家海軍已經開始全面淘汰實心穿甲彈、改用剛剛研制成功的採用了彈底引信的穿甲爆破彈(注1),六艘君權級戰列艦上所帶的那些實心彈其實是作為教練彈才被留下的,數量自然不會太多,即便君權級戰列艦的343mm主炮射緩慢、即便前主炮的備彈也被調撥給後主炮來使用,這場海戰打到現在,也終於將復仇號上的343mm實心彈全部消耗殆盡了。

復仇號打光了實心彈,比它離兩艘中**艦更近的決心號自然也是如此,只有更遠的兩艘仍有剩餘,可是離得遠、精度就差,估計就算打光了也未必能有什麼戰果。

既然沒實心彈了,那就只能選擇穿甲(爆破)彈或是爆破彈,西摩爾考慮到反正二者都打不穿海天級裝巡的裝甲,便選擇了裝藥量大得多的爆破彈,結果倒是收穫了一點驚喜......

在戰鬥中,一枚343mm爆破彈擊中了揚威號的左側主炮塔,一聲巨響過後,炮塔本身倒是安然無恙,爆炸產生的劇震和風壓卻破壞了該炮塔所用的瞄準鏡和測距儀(注2)。好在目前交戰距離很近,以揚威號上炮手的高素質,只靠鐵瞄和肉眼也有不低的命中率,不然損失可就大了。

雖然損失不算很大,但這個小插曲卻初步暴露出了光學儀器極易損壞的弱點。戰後總結的時候,一些有識之士敏銳地意識到,隨著軍艦對光學儀器的依賴程度不斷加深和因此形成的交戰距離越來越遠的趨勢,與打沉裝甲艦的難度提升相反,癱瘓一艘軍艦的戰鬥力或許反而會越來越容易。這一現對後來中**艦設計思路和海軍戰術的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然那就是後話了......

揚威號左炮塔的短暫啞火讓英軍官兵一片歡呼,可是歡呼聲還沒完全平息,那座主炮塔就再次出了轟鳴,而更讓西摩爾海軍中將心中一驚的是,就在遠征艦隊前進的方向,瞭望手看到海平線上出現了灰白色的煤煙......

“不好,怎麼會這樣背運?居然撞上了中國人的其他軍艦?”,西摩爾海軍中將立刻作出了正確的判斷。

民船追求效益,一般都是燒廉價的劣質煤炭,煙色自然黑;而軍艦追求效能,除非是當年北洋水師那樣的窮逼,否則肯定燒的是最好的燃煤,煙色因而較白。何況現在印度洋可是戰區,怎麼可能有這麼大規模的商船隊出現?即便是軍方的運輸船隊,那也肯定配有軍艦護航,情況並沒有多大區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至於前面出現的軍艦是敵是友,西摩爾海軍中將也猜得很準,“大英帝國已經派不出更多的軍艦來印度支援我們了,所以來的一定是敵人!”

不過西摩爾海軍中將也犯了一個錯誤。英國遠征艦隊並非是背運才會撞上其他的中**艦,後者根本就是楊用霖主動叫來的援軍,為了防止獵物跑掉,距離最近的海虎海豹小分隊特意繞路跑到了敵人的前面進行攔截,因此直到現在才終於出現。說起來還多虧有無線電臺可以隨時聯絡,否則楊用霖肯定還要擔心他們是不是出事了......

正因為這樣的錯誤判斷,西摩爾海軍中將不免心存僥倖而命令艦隊轉向,想要避開那支中國艦隊,誰知敵人彷彿就像看得到遠征艦隊的動向一樣,英國艦隊往哪邊拐,他們也跟著轉向。當西摩爾海軍中將總算是意識到問題的時候,敵艦已經出現在了瞭望手的視野之中......

“居然又是兩艘海天級裝巡?”,西摩爾海軍中將的心中不禁一陣抽搐,兩艘海天級裝巡就已經讓他的遠征艦隊損失了差不多一半,現在再來兩艘,那豈不是要全軍覆沒了?

別說,還真有這樣的可能,現在英**艦隻剩四艘,而中方同樣也是四艘,就算西摩爾海軍中將下令分散逃跑,也仍會被一一咬住,別想輕易擺脫。

不過即使明知這些,西摩爾海軍中將還是只能下令分散逃跑,因為現在就這麼做,多少還有一些希望,一旦被那兩艘新的海天靠上來,那就真是九死一生了!

注1:由於技術還不成熟,這種引信雖然有了延時的設計,但在實戰中卻由於引信的延時太短,展現出來的穿甲能力並不比彈底引信的爆破彈強多少。不過話說回來,就算引信沒問題,在被帽設計明之前,只要炮彈裡面裝了炸藥,就很難打破表面硬化裝甲的防護......

注2:早期測距儀不能將各個炮位的位置差異算進去,一艘軍艦只用一臺測距儀的話,效果還不如各個炮位獨自瞄準,因此李暉給每個主炮塔都安了一臺,雖然成本是高了點,但從實戰中的表現來看,這樣做絕對值得。(未完待續。)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