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使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管是哪一國的,不管是什麼船,靠過去!”,伊藤博文強撐著病體走出船艙下令道,現在使團最尷尬的莫過於對中國現在的情況瞭解太少,甚至就連中國都是否還在北京都不知道,如果能夠遇到一艘中國的艦船,就不必走冤枉路了,即便來船是其他國家的,也有可能打探到一點訊息。

隨著距離的拉近,瞭望手看得更加清楚了,他大聲對艦橋上的軍官們喊道,“是軍艦,不過不知道是哪國的,從來沒見過這種海軍旗......”

“十有**是中**艦了,政權更迭後換用新的軍旗是很正常的事。”,伊藤博文對身邊的幾位僚屬說道,而得知那種瞭望手從未見過的軍旗上同樣繪有中國龍的圖案後,他更是完全確信那艘軍艦屬於中國海軍,於是立即命令升起白旗,以免遭到攻擊。

“閣下,這麼遠就豎起白旗,是不是太......”,幾位海軍軍官漲紅著臉勸道。

“我們此行本來就是屈膝求和的,還有什麼臉面?怎能為此耽擱了正事!”,但伊藤博文卻堅定地一揮手,要求他們立即執行,可能是語氣過於急促,忍不住咳嗽了起來,那幾個海軍軍官不敢再勸,只能眼看著桅杆上升起那面讓他們倍感羞恥的白旗。

看著他們的表情,臉色稍稍好看了一點的伊藤博文沉聲說道,“知恥者近乎勇,希望你們牢記今天的恥辱,帶領日本海軍重新奮起,大東溝和江華灣的慘敗,每一個日本人都不像再看到了......”

將伊藤博文攙回到船艙後,勝海舟突然伸手,將其手裡的那塊手帕搶了過來,開啟一看,果然斑斑血跡讓人觸目驚心。勝海舟深深地嘆了口氣,擔心地看著伊藤博文,“伊藤君,你的身體......”

“足夠完成這次的使命了。”,伊藤博文似乎是不在意地揮了揮手道,但他心裡卻滿是苦澀,肺結核雖然現在是不治之症,但是如果能夠控制住病情好好調理,像伊藤博文這樣的不必為錢愁的高官顯貴,仍然可以活上很久,可他卻沒想到這次出使居然會令病情再度加重,這性質可就不一樣了。

原本還想著這次的使命達成後、重新成為內閣相的自己要怎麼大刀闊斧地推行憲政,現在一切都成了泡影,即使灑脫如伊藤博文,一時間也不禁有些意氣消沉。不過,伊藤博文畢竟是伊藤博文,很快就重新振作了起來,“既然已經是我最後的使命,那就更要完成得盡善盡美了......”

就在伊藤博文暗下決心的時候,那艘中**艦漸漸駛近,就算不用望遠鏡也能看清她是一艘具有鮮明法國風格的老式巡洋艦,透過旗語,該艦要求西京丸號停船放下救生艇,剛剛走出船艙的勝海舟馬上以副使的身份命令照辦,很快一條救生艇就被放下,三名挑選出來的代表乘著救生艇開向那艘巡洋艦、向其說明情況,沒辦法,旗語的表達能力畢竟有限,現在又沒有無線電臺,想要進行較為細緻的交流,非得面談不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也不知道跟那艘巡洋艦上的中國人談了些什麼,那條救生艇過去之後,又慢悠悠地開了回來,艇上還是三人,卻出現了一張新面孔。那名看上去不過二十幾歲的“高大”年輕人一登上西京丸號,就對前來迎接的勝海舟等人問道,“請問你們的團長是哪一位?”

“正使伊藤君不幸病倒,我是副使勝海舟,請問您是?”,勝海舟不清楚對方的身份,擔心對方只是一個小人物,讓伊藤博文這位當過日本相的大人物帶病親迎未免太過掉價,便先自己出面攬了下來。

那個年輕人做出了一個應該是軍禮的手勢,以流利的日語自我介紹道,“我是中國海防艦隊開濟號巡洋艦的政治委員李海龍,既然你們是代表日本政府來中國議和的,那麼接下來就請接受我們的安排,以免生某些不愉快的誤會。”

“開濟號啊,果然是南洋水師的軍艦,唉,現在的日本海軍,竟然已經落魄到中國政府認為北洋艦隊的那些老船都不值派出來的地步了嗎?”,勝海舟心中暗自傷感,不過面上卻半點都沒流露出來,臉色平靜地吩咐下面按那個李海龍說的去做,由大型商船改裝而成的西京丸號個頭比開濟號大得多,卻如同小媳婦一樣亦步亦趨地跟在開濟號一旁,看上去頗為滑稽。

雖然李海龍已經自陳身份,但勝海舟並不知道“政治委員”到底是何官職,正待繼續詢問,卻見李海龍突然露出笑容對他說道,“久仰海舟先生的大名,不想今日得見,幸會幸會。”

講道理,身為一個生化兵,李海龍哪兒知道勝海舟啊!這根本就是李暉在留言板上看到他的彙報後來的指示,作為目前日本國內親華派的代表人物,勝海舟在李暉眼中還是很值得籠絡的,而其反對日本侵略中國的主張雖然結合時代背景來看有些天真,卻因此贏得了李暉的尊敬。

勝海舟果然露出喜色,不過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心情頓時就變得非常復雜了......

而李海龍聽了勝海舟的問題之後,馬上取出隨身的筆記本和鋼筆,先將“政治委員”這四個字寫給勝海舟看,然後程式性地解釋道,“政治委員,簡稱政委,是我們中國人民軍隊特有的一個職位,代表大同黨負責部隊裡黨和組織工作,以保證大同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職位上與艦長平級......對,我們的軍隊是雙頭負責制,而非世界上普遍的單頭負責制。”

雖然對雙頭負責制如何避免內耗很感興趣,但作為失敗者的日本海軍,無權質疑勝利者的制度,因此勝海舟明智地抑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而是採取跟李海龍嘮家常的方式來旁敲側擊地獲取更多的資訊。(未完待續。)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