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西鄉故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果形勢所迫,臣可能會先斬後奏,不等陛下聖裁就擅自與中方簽署和約,以免誤了時日、彼方漫天要價。萬一,臣是萬一,簽訂和約後形勢出現轉折,就這是臣擅自做主的好了,以臣的性命給英國人一個交待。”,伊藤博文向明治深深鞠了一躬,出了自己借鑑西鄉從道故智想出的辦法。

“這怎麼可以?還是讓我來吧,伊藤君你還年輕啊!”,勝海舟頓時大急,他雖然政見與伊藤博文不同,但卻知道伊藤博文對日本有多麼重要,寧可自己去死,也不能讓伊藤為此早早送了性命。

但伊藤博文卻搖了搖頭,表示這事只有自己才做得成,“勝君雖然德高望重,但未必就能讓中國人相信,如果他們堅持要等天皇用璽才算數的話就不好辦了。我畢竟當過內閣首相,分量要重得多,所以這個責任只能由我來擔。”

明治聽後非常感動,他不顧君臣之別、上前握住伊藤博文的手久久不願放開,但他終究還是同意了伊藤博文的要求,因為這確實是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比起日本整個國家,只是犧牲一個人,實在是太划算了,哪怕那個人是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對此卻並無怨恨,這不僅僅因為要求是他自己提出,也因為他知道一個合格的統治者本來就不能太重感情,明治的表現讓他深感欣慰和,就算自己真的不在了,日本也仍有希望。

好吧,其實伊藤博文並沒有那麼危險,因為只有中國被英國打敗,而且是之前形勢有利的情況下意外戰敗,還得輸得很慘的情況下,他才會自我犧牲。這種可能性不微乎其微,也絕不會大,撐死了也就百分之幾,起來甚至還不如伊藤博文青年時期參加倒幕運動來得危險,他又有什麼不敢的呢?

何況伊藤也知道明治不算刻薄寡恩,無論自己此行的結果如何,家人都一定會得到妥善的照顧;而要是自己的賭博成功了,有這份大功在手,只要以後不犯大錯,地位就無可動搖,到時候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定可以實現,為了這個目標,即使是風險更大,伊藤博文也¢◇¢◇¢◇¢◇,m.±.co◎m願意一試,畢竟他不是有權就能滿足的政客,而是一位真正的政治家。

雖然出任正使的伊藤博文和出任副使的勝海舟都有一定的打探情報的能力,但兩人地位較高,不方便深入下層,因此伊藤博文還是帶上了幾個專業的諜報人員,其中為首的那位,是以隨團武官的身份作為掩護的陸軍參謀福島安正......

雖然歷史上的甲午戰爭中日本的情報人員立功不少,但嚴格來,他們的工作其實很成問題,能有那麼大的成果,主要是因為滿清或者北洋的反間諜工作太過糟糕。這個時空李暉只是給李鴻章提了個醒,就幾乎令日本來華的間諜全軍覆沒,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歷史上,日本建立起成熟完善的情報部門還要等到幾年以後,而其中貢獻最大的,正是這個後來被稱為“日本情報戰之父”的福島安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現在這個時候,福島安正還只是一個連將軍都沒當上的參謀,但卻已經相當有名,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世界上。

189年初,將沙俄視為日本未來最大假想敵的福島安正為了搜集情報,偽託探險之名,從德國出發,克服了包括克服零下50c奇寒天氣在內的種種困難,獨自穿越整個俄國,歷時488天,行程14000公里,轟動了整個世界。而知曉其真正目的為何的日本當局則因其蒐集到的大量珍貴情報而大加褒獎,甚至還將他塑造成了日本的英雄。

福島安正精通包括漢語在內的五門外語,而且特別擅長於從居民日常生活等公開資訊中找出有價值的情報,簡直是天生就適合外交諜報工作。而且福島安正還有一優勢,他既深得山縣有朋的欣賞,又曾經在伊藤博文的領導下工作過,用他作為武官既能維持使團內部派系的平衡,也能保證伊藤這個正使的權威。

要福島安正有什麼不足,大概只有海軍專業知識了,不過有勝海舟在,而且使團乘坐的是日本海軍給軍令部長等大人物視察而專門改裝的代用巡洋艦“西京丸”號,肯定會帶上一些海軍的專業人員,就算是一些以勝海舟的身份不方便去做的工作,也不擔心找不到人去幹。

讓使團上下有些意外的是,出海後的第一天裡並未碰到在日本近海肆虐的中**艦,勝海舟分析這是因為日本海岸線漫長、優良港口也多,中國海軍雖然可能是收編了南洋水師和廣東水師、規模明顯擴大,但在主力南下的情況下,想要完全封死日本船隻出海的通道,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尤其是那些老式軍艦續航力普遍不行,開到這裡之後往往呆不了幾天就得返航,摸清規律之後其實不難躲開。”,一位剛剛迴歸的海軍少佐憤憤地道出了實情,“國內物資短缺固然有中國海軍長期封鎖的原因,但主要還是那些奸商乘機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要不然怎麼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

伊藤博文聽到這番話後稍稍有些尷尬,作為曾經的日本內閣首相,他是知道其中內情的,參與炒作糧食等生活必需品的可不僅僅是一般的中商人,就連三大財閥也都涉足其中,政府管得住才怪!

要知道,與兩千多年前就實現了大一統的中國不同,在長期實施分封制度的日本,商人、特別是大商人的地位要高得多,在江戶時代甚至有不少諸侯全靠向商人借錢才能維持領地的正常運轉,這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明治維新之後,以三井為首的三大財閥更是全面把持了日本的經濟,就連伊藤博文這樣的政府高官,沒了財閥的支援也站不住腳......(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