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繼續編(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由於李暉的新方案對與會代表們也有好處,因此在短暫的質疑之後,所有人都表示了支援。

於是,首批加入中國大同黨的,包括三十六名與會代表在內,總共也只有三百六十五人......

不過嚴復還是想到了一個問題,李暉不是墨門現在有幾千名墨者嗎?那個標準只會比大同黨員更高,怎麼不一起加入?

“大家都知道,大同黨跟墨門有很深的淵源,但兩者並不是一回事,墨者未必就一定認可大同黨的宗旨,比如很多墨者都認為大同黨的要求太低、至於島上那些還不是墨者的居民,又都沒到‘塵世’接受過考驗。”,李暉早有準備,耐心地解釋道,“而且鉅子和長老們雖然現在已經比較看好我們的革命,但是為了留條後路,他們還是決定繼續保留俠客島這個好不容易才建起來的基地......”

到這裡,李暉微微嗤笑了一聲,顯得對這樣的想法十分不屑,眼睛卻觀察著與會代表們的反應,結果正如他預料的那樣,表情憤懣不滿的只是少數,更多人的臉上卻隱約透出了一如釋重負的意思。

“果然。”,李暉不禁暗暗冷笑,他杜撰出的墨門與俠客島的確比較好地解釋了那些新式武器與生化兵們的來歷,卻無法改變“外人”的身份,而這也是他不希望生化兵在大同黨中佔比過大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社會既寬容又排外,在被滿清禁錮了兩百多年之後的現在,後者尤為明顯,就算相貌語言別無二致,三觀的差異和海歸的身份,仍然會令生化兵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受到排斥、甚至於敵視。

不過這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解決,除了積極發展本土人士入黨之外,李暉還有一個自認為不錯的子,只是不適合主動出來,因此他只能先繼續之前的話題,“好吧,他們實在是太過謹慎了一,不過這樣做也有一個好處,考慮到國內受過新式教育的人才極其匱乏,合格的技術工人寥寥無幾,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打好基礎、而非好高騖遠。因此,那些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比如主力艦的建造,還有新科技的研究,暫時還放在島上進行,而且這也有利於保密,島上的保密工作近乎完美無瑕,現在的國內無論如何都達不到那樣的水平。”

“那國內難道就不造軍艦了嗎?”,嚴復聽到這兒,登時忍不住發問道。

李暉對此卻早有預案,“國內的造船廠,先從民船和輔助艦開始,等到技術水平達標後,再考慮將島上的人員和裝置遷回來。另外就眼下來,最急迫的任務其實是建設大型船塢和深水港......”

嚴復和林泰曾這兩位海軍方面的代表都了頭表示認可,目前國內深水港實在太少,就連設計上刻意限制了吃水深度的海天級裝巡,也只有旅順、萊州、上海和香港這四個港口可以自由進出,同樣也只有這四個港口建有能夠維護萬噸鉅艦的修船塢,以中國海岸線之漫長,這實在是太少了。

除了明年就能初步建成、後年就能完全竣工的青島海軍基地,中國還需要新建或擴建一批深水港和至少四個海軍基地,等這些大工程全部完成之後,才有條件將俠客島上的造船工業逐步遷回,否則軍艦建造豈不是要中斷好幾年的時間,那怎麼行?

雖然1艘海天級裝巡已經堪稱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海軍力量,但誰要是這麼多軍艦已經夠用,即使是老好人林泰曾,也肯定會巴拉巴拉出一大堆海軍必須繼續擴大的理由......

這個時候,李暉已經開始介紹“俠客島”的“現狀”,對其十分好奇的“本土”代表們頻繁舉手提問,會場的氣氛很快就熱烈了起來。

可能是因為跟李暉的關係最好,嚴復的顧忌要少得多,他第一個打破了會上的平靜,“黨首,您俠客島上有近百萬人?我記得之前不是才十幾萬人嗎?”

起來,“黨首”這個名稱還是嚴復想出來的,當時李暉想給大同黨的領袖安個比較新穎的頭銜,然後嚴復直接就“既然是一黨之首,那就叫黨首吧。”,李暉一聽,覺得既簡明好記,聽上去也有逼格,於是大同黨領袖稱為“黨首”,便提前確定了下來。但在正式場合,嚴復還是第一次這麼叫李暉,頓時就感到兩人的距離似乎拉遠了不少,可在正式場合,還是必須儘量維護領袖的權威。

李暉所的“俠客島”的人口,其實是根據自己可能招募的生化兵數量的上限加了幾倍(得把老弱婦孺也加進去)之後得出的一個約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之前李暉因其謹慎的性格、對自己短期內能夠搞到手的貴金屬數量有些低估,而發展策略又比較求穩、需要的技術兵種遠比步兵更多,前者價格貴、能夠招募的數量自然就偏少了。

而此時李暉的軍隊已經拿下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南京等中國最富庶的城市和地區,搜繳到的財富、特別是硬通貨數量大大超出了李暉當初的預料,這是主要原因;再加上李暉的發展策略也更為激進,需要更加迅猛地擴大軍隊,因此較原定計劃多招了一些功能單一但卻物美價廉的步兵充作基層軍官和機槍手(主要是這個),這總數自然就增多了,儘管因為憲兵(警察)、醫護兵(醫療衛生)、特工(行政和教育)這三個兵種的需要量降不下來,影響其實沒那麼大。

為了避免穿幫,李暉只得將俠客島的人口進一步誇大,好在之前少了的理由也不難找,“這個嘛,幾道啊,我當時所的人口數量是上一次島上人口普查、也就是1875年的資料,那已經是二十年前了,跟現在的人口數字肯定有較大的出入。”(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