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詹天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甚至就連遠在北京的李暉,也同樣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在感情上,他覺得那樣整治那幫畜生還算是便宜了他們,而理智地進行分析,現在的他大事都忙不過來,哪兒還有工夫為這樣的“事”傷腦筋啊?

得知慈禧與光緒的死訊後,李鴻章像模像樣地大哭了一場,然後總算鬆口,同意為李暉寫信,後者心中的大石總算落地了。但是李暉也不能完全當甩手掌櫃,那信寫出來後他肯定是要過目的,如果有他認為不妥的地方,還得跟李鴻章討論。

由於老李要寫的書信有幾十封,不光他自己累得夠嗆,李暉也同樣並不輕鬆,因為這只是他當前工作的一部分。

同樣是由慈禧與光緒之死開始,劉步蟾等人利用自己在老家的關係奪取福建的計劃也開始實施,雖然李暉並不喜歡宗族,但還是希望他們可以成功,因此在京津大致平定之後,就派鄧世昌海防艦隊的致靖二艦護送一個新編的步兵旅南下協助。除了參加福建起義之外,他們還要派人進駐或者攻取廣州和臺灣淡水,任務相當地重。李暉就算不多過問細節,光是大致瞭解一些,就已經相當耗神。

比起福建起義,李暉對劉步蟾等原北洋水師將領還抱有更大的期待,那就是他們利用船政系的人脈為自己招攬人才。而他們也沒有讓李暉失望,攻佔北京之後的第三天,就有一個重量級人才來投......

“詹天佑?”,李暉頓時大喜過望,放下自己手頭的工作親自前去迎接,這位可是歷史上中國的第一位鐵路總工程師,即使稱其為“中國鐵路之父”也不為過,雖然現在他還沒有成長到後來的高度,但即使只衝著他的潛力,也很值得拉攏。

何況詹天佑不但有船政系的背景,同時還是當年留美幼童中的一員,後者同樣是晚清中國不可多得的人才寶庫,中國畢竟是個人情社會,李暉掌握的人脈越多,就越容易吸引來更多的人才......

本來在李暉的計劃中,詹天佑應該更早加入自己麾下,因為詹天佑主持修建的關外鐵▲∧▲∧▲∧▲∧,m.◆.co¤m路在甲午戰爭爆發後被迫停工,而由於戰爭的持續,他回到天津後長期接不到工程,實際上處於半賦閒的狀態,因此李暉得知天津攻克後本以為可以找到詹天佑。結果派人一查,卻發現他居然在李暉起義之前就出遠門了,李暉登時擔心不已,就怕這位大牛出什麼意外,好在沒過幾天,他自己就找上門來了......

“眷誠啊,進攻天津城之前就名要抓到你,結果卻撲了個空......”,李暉話到一半意識到似乎不太合適,連忙改口道,“你能平安真是太好了,這幾天可把我擔心死了,就怕你出什麼意外......”

詹天佑卻從李暉霸道的話中聽出了對自己的看重,多少有些感動,不過他還是謙虛地連連擺手道,“在下可當不起將軍如此看重!”

李暉一開始還以為詹天佑這樣表達只是單純的謙虛,談了幾句之後才發現他的竟然是真話,“什麼?你是去了膠東?咳,早知道就直接派人抓住......呃,是留住你了......”

詹天佑了頭,深深地感慨道,“是啊,當時在下想著反正沒什麼事做,聽膠東還有鐵路在建,便打算過去考察考察,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借鑑學習的地方,結果這一去啊,大開眼界,大開眼界!”

“膠東到處大興土木,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更難得的是,軍隊不欺凌百姓,政府清廉高效,我當時簡直就像是來到了世外桃源......”,詹天佑充滿了溢美之詞的讚譽讓李暉很是受用,他笑著答道,“你去得比較晚,那時我已經決定起義,所以不再藏著掖著,如果你再早幾個月去膠東,除了那些工程建設,其他的估計都不會看到太多(倒是可能會看到殘酷鎮壓大地主和高利貸者的景象)......”

詹天佑將根據地的情況描述得太過美好,就算李暉自己都不敢這樣誇口,考慮到他並不是一個諂媚之人,唯一的解釋就是詹天佑只是考察膠東鐵路建設的過程中順便瞭解一下附近的民情。

由於鐵路沿線是李暉控制力最強的地區,自然也是根據地治理得最好的區域,再加上詹天佑又是從外面來,與滿清統治的地區相比,反差實在太大,他會受到如此的震撼,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李暉想通了這些之後,對詹天佑的為人也有了初步的瞭解,“看來至少現在的詹天佑還只是一個滿腦子只想著做好事情的技術宅,這種人我最喜歡了......”

果然一到工程建設,詹天佑就來了興致,“膠東的鐵路到底是怎麼修的,那麼快就建成了?施工質量也很過硬,我在美國的時候都沒見過這樣的效率......”

“其實很簡單,更好的技術和裝置,更多的投資和更好的人員素質、特別是技術幹部的素質。”,李暉輕描淡寫地答道,但他的這三個條件,就算是世界霸主大英帝國都做不到......

詹天佑一聽,立刻就頭道,“是的,我跟萊青鐵路的幾個工程師進行過交流,那可真是受益匪淺啊!可惜一直沒有見到總工,希望您能引薦一下,在下有很多問題想要請教。”

“這個沒問題,呃,乾脆你就去萊青鐵路工作吧,副總工程師怎麼樣?”,李暉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詹天佑一聽連忙拒絕道,“當不起,當不起,在下只要能去學習就可以了,副總的位置太高,只怕不能勝任,萬一耽誤了工期,那就不好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暉知道詹天佑的是實話,萊青鐵路相當於歷史上1900年的世界領先水平,比詹天佑現在掌握的技術的確要先進不少,但這並不影響他對後者的看重......(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