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部第三回 司馬氏皇族間大血戰(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十二部第三回司馬氏皇族間大血戰(上)

話說“皇太弟”司馬允性格正直剛毅,言辭激進,辦事易衝動,對現實若稍有不滿,就急著要去改變它。

就是這樣子的一個青年才俊,宮中負責警衛的將士們卻都特別他敬重他。

“皇太弟”司馬允在平定賈后之亂後,被封為了驃騎大將軍,並兼任中護軍,執有一部分的禁衛軍軍權。

野心家司馬倫很快就感覺到了來自他的威脅,故意加封司馬允為太尉,從武職改為了文職,剝奪了他的兵權。

事不宜遲,“皇太弟”司馬允不敢再等,拔劍而起,厲聲對左右說道:

“老東西這是想要我的命啊!”

司馬允所蓄養的死士,大多是江南一帶的奇才劍客,武藝既高,又有忠義敢死之心,紛紛鼓譟大叫道:

“趙王禍國,為國除害,就在今日啊!”

於是,一共有七百多名死士,在司馬允的帶領下,從王府裡殺出,浩浩蕩蕩,直奔皇宮。

“皇太弟”司馬允的意思是先入皇宮,把白痴皇帝掌握起來。

但野心家司馬倫的手下卻死死關閉住左掖門,門牆牢固,一時攻不進去。

“皇太弟”司馬允只好轉攻野心家司馬倫的相府。

野心家司馬倫被打了一個出其不意,府內的護兵轉眼間就死傷了一千多人,只好退避於相府後花園的樹林之中。

“皇太弟”司馬允攻入後花園,刀劈箭射,很多樹木都被射滿了密密麻麻的箭矢。

如果沒出什麼意外,司馬倫很快就要喪身於亂箭之中了。

“皇太弟”司馬允洋洋自得。

而更讓他感到欣慰的是,司馬都護伏胤從皇宮方向馳來,口稱有皇帝的詔書助他一舉剷除司馬倫。

有了皇帝的詔書,處死司馬倫就更名正言順了!

“皇太弟”司馬允從兵車跳下,跪地接詔。

豈料,伏胤從懷中掏出的並不是皇帝的詔書,而是一把明晃晃的短刀,他對著”皇太弟”司馬允的腦袋,“嗖”的一刀砍下,”皇太弟”司馬允的腦袋就滴溜溜地滾到了路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一下變故陡生,大家都驚呆了。

砍翻了司馬允,伏胤不慌不忙地收好短刀,拿出一道詔書,宣稱他自己乃是受皇帝之命才斬殺司馬允的。

隨後,他又命跟進的軍士斬殺司馬允的三個兒子。

“皇太弟”司馬允死之時,年僅二十九歲。

京城百姓無不大為嘆息。

天知道,伏胤所宣,竟是一道沒有寫字的空白詔書!

而伏胤,乃是野心家司馬倫安置在白痴皇帝司馬衷身邊的一名得力心腹。

司馬倫大難不死,劫後餘生,遂加緊了篡逆步伐,為自己加“九錫”,安排自己的人掌握各路禁軍大權。並於晉惠帝永寧元年春正月,脅迫白痴皇帝司馬衷“禪位”。

司馬衷雖然腦袋不好使,但也隱隱知道身上的璽綬是個寶貝,死抱著不放。

看來,要想效仿當年的曹丕或司馬炎來一場有模有樣的禪讓大典那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搶啊!

司馬倫不由分說,指揮手下強搶。

於是,幾個如狼似虎的衛兵一擁而前,抱頭的抱頭,摟腰的摟腰,扯胳膊的扯胳膊,掰手指頭的掰手指頭,幾乎把白痴皇帝司馬衷的手指頭掰斷了,這才把璽綬奪了過來。

司馬衷躺臥在地,四肢亂蹬,爬來滾去,放聲大哭。

司馬倫命人像抬死豬一樣,將這個侄孫皇帝丟入金墉城,尊為“太上皇”。

自己昂然地登上帝位,改元建始。

初登帝位的司馬倫自我感覺良好,遍封自己的黨羽、親信。

因為封得太爽,沒掌握好分寸,官多得府庫裡的官帽都不夠分發了。

當時的官帽上都插著貂尾做裝飾(不同官職,插的位置就不同),官帽雖然可以趕製,但貂尾實在找不到那麼多,只好殺狗,用狗尾巴來湊數。

這,就是成語“狗尾續貂”的來歷。

司馬倫根本不會想到,他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王爺,這種登上帝位的方式又沒有得到前任皇帝的同意,屬於霸王硬上弓,雖然坐據京師,手掌國家政權,但卻像開啟了潘多拉魔盒一樣,引起了司馬氏其他王爺的一致不滿:

你可以稱帝,我們也可以啊!

司馬倫稱帝才兩個多月,坐鎮許昌的齊王司馬冏和坐鎮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坐鎮關中的河間王司馬顒率先發難,他們移檄天下,共舉大兵討伐司馬倫。

這齊王司馬冏也是有來歷的人。

他的父親乃是司馬昭曾過繼給司馬師的二兒子司馬攸,深得司馬昭所愛,差一點就成了司馬昭事業的繼承人,後來卻不幸成為了晉武帝的頭號“假想敵”,鬱郁而逝。

司馬冏自小就有乃父之風,好賑窮施善,仁義著稱。

司馬攸患病不起,晉武帝司馬炎不信,而前往問病的太醫回來都說沒有病。

司馬攸終於死了,晉武帝司馬炎前來臨喪,詫異地問道:

“既然有病,為什麼要放棄治療呢?”

“仁義哥”司馬冏於是拼著一死,跪倒在晉武帝跟前,號啕慟哭,一五一十地揭露了太醫謊報父親病情的黑暗內幕,得到了晉武帝的賞識。

因為司馬倫得位不正,也因為“仁義哥”司馬冏的父親在民間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們的反旗剛剛扯起,就吸引來了二十多萬的人馬。

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洛陽。

坐在高高龍椅上的野心家司馬倫一下子慌了手腳,趕緊組織起軍隊抵抗。

可是三王的軍隊來勢兇猛,洛陽城內軍心已亂,手中掌有精銳禁兵的左衛將軍王輿率七百多兵士從南掖門入官,迎白痴皇帝復位。

“仁義哥”司馬冏從容地入城,捕斬了司馬倫的眾多親黨,毒殺了司馬倫本人。

這場戰爭前後只花了兩個多月,混戰中死掉的士兵卻高達十多萬人!

然而,這還僅僅是司馬氏皇族間大血戰的開始。

究竟這一場史無前例的皇族間大血戰會蔓延到什麼程度?

諸位看官,請聽下一個回合分解。

ps:求推薦票,求收藏,求打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