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 第十回 知己難得,俠義大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六部 第十回 知己難得,俠義大哥

話說吳每義的義兄林金易,天下人稱俠義大哥,要向結拜小弟吳國的落難太子吳每義借走介子推、趙穎兩個吳國的老臣子。

吳每義雖然說年紀尚小,但在為人處事方面還是很有主意的,既然俠義大哥林易之親自開了這個口,吳每義二話不說就將介子推、趙穎兩個忠誠的老臣子借給了林易之。

吳每義這邊走了兩個老臣子,卻馬上來了一個“刺客”。

且說巴陳國的東邊有一個晉國,晉國有趙、魏、韓、智四大家族,智家是當時四家中實力最強的一家。

智家的有個宗主叫智伯,他剛愎自用、驕狂自大、目中無人。

智伯做了宗主後便想大展身手,擴充套件自己的封地,從不把其餘三家放在眼裡。明目張膽地去問人家要地。

韓魏兩家自知實力無法與智家對抗,便把地給了智伯。

唯獨趙家的趙襄子堅決不肯把地讓給智伯,甚至竭力說服了韓魏兩家,最終三家聯合滅了智伯全族。

趙襄子還把智伯的頭蓋骨製成了讓下人吃飯的炊具。

智伯有個家臣叫做豫讓的,豫讓很受智伯的器重。

看到智伯死後都不得安寧,本已逃到山裡的豫讓忍不下這口氣,對著老婆和鄰居說道: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他決心為智伯報仇,計劃行刺趙襄子。

豫讓第一次刺殺趙襄子時,把匕首藏在身上,潛伏到了趙襄子的廁所裡,但趙襄子進廁所時一眼就發現了他。

趙襄子抓住豫讓後問道:

“我與你無冤無仇,你為何要行刺於我?”

豫讓直接承認道:

“我是智伯的家臣,你殺了我家主人,我要為他報仇!”

趙襄子的侍衛聞此,想要一劍將豫讓刺死。

但趙襄子覺得豫讓是個忠義之士,因為智伯全族已無後人,豫讓依舊不顧性命地替他報仇,此舉著實讓他敬佩,於是便把豫讓給放了。

不過豫讓已抱定刺殺趙襄子為智伯報仇的決心。

為能順利刺殺趙襄子,豫讓回去後用漆水塗在了身上、臉上,使皮膚潰爛,又吞炭讓喉嚨變啞,把自己變得面目全非,就連自己的妻子都認不出他來了。

豫讓第二次行刺是守在了趙襄子必經之路的一座橋上,他裝作討飯的樣子守在橋下,等著趙襄子經過。

但當趙襄子騎著馬來到橋頭時,他的馬突然不安地驚叫起來,不肯過橋。

趙襄子是一個極其聰慧的人,他對自己這匹馬的反應,當然不會忽視,便命手下四下裡搜查,結果豫讓又被抓了上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一次,趙襄子就好奇地問豫讓道:

“你曾經也侍奉過範氏和中行氏,智伯也曾把他們滅了,你都沒替他們報仇,為何我滅了智伯你一再找我報仇,更何況我前一次還把你放走了呢?”

豫讓說道:

“我侍奉前兩家他們對我像一般人一樣,我對他們自然也像一般人一樣,我侍奉智伯,他把我當國士看待,我自然也像國士那樣報答他,有什麼錯嗎?”

趙襄子惋惜道:

“豫讓啊,由於你為智伯報仇,已經使你成為忠臣義士了。而寡人對待你,也算是仁至義盡。留你一條命,餘生自己去想一想吧!”

於是趙襄子就下令衛士把豫讓割去雙足,驅趕出了國。

豫讓憑藉著頑強的毅力,用兩隻手頑強地撐地行走,這一日艱難地跋涉到了巴陳國邊城的城門邊。

豔陽之下,吳每義瞧見豫讓雙手的手掌豁然開裂,又看到守門的士兵一直不讓豫讓進城,頓生惻隱之心,就請守門士兵看在他面子上讓他進城,這個人由他來管教。

吳每義收留了這個“刺客”豫讓。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且說俠義大哥林易之兵分兩路,一路由赤將子舉做為縱隊將軍,介子推帶路。

另一路大軍,俠義大哥林易之親自掛帥,柳青華、陰小花作為副將,趙穎帶路。

究竟俠義大哥林易之有何妙計,先取澤江國?還是先取廣越國?

諸位看官,請聽下一個回合分解。

求推薦!求打賞!求分享!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