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天佑我大明昌盛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換言之,這群士大夫的正義感,從未缺席。

前朝之鐵炫,方孝孺,不正是他們的典範麼?

也正因他們的寧死不屈,朱棣到現在還敬佩這兩位。

一個國家,可以沒有太監,但絕不能少了這群腐儒。

朱棣走到徐老面前,望著這一眾跪地的大儒,拍了拍徐旭的肩膀,嘆息一聲:“老夥計,你也當了永樂朝十一年的官了,朕什麼情況你不會不清楚。”

“今天跟你們說些掏心窩子的話,我朱棣是造反登基的,造的誰的反?造的老爺子,自己侄兒的反。”

“我登上這個皇位,就是名不正言不順,要是再改動老爺子的國策,天下豈不更要罵我朱棣不是正統?”

朱棣淡笑道:“到時候,學我起兵靖難的人又有多少?大明朝彈壓得過來嗎?”

這些問題,不得不想。

處理國事,就是這麼複雜,並非一尺之功。

當然,朱棣這番話也是在暗示他們,我朱棣是造反登基的,我雖然心裡贊成你們的說法,但要幹你們自己去幹,撞死幾個人我不管,但這事兒得辦下來,同時不能牽扯到我。

這話外之意,徐旭豈會聽不懂?這些大儒們豈會聽不懂?

他們為大明朝好,可皇帝卻想置身事外,不過他們毫無怨言,因為朱棣是君,他們是臣!

更何況,為了大局,他們也不能讓皇帝牽扯進來,所以這事,只能由他們翰林院來辦!

至於朱棣狠得下這個心嗎?

老爺子馬上打天下,當然狠得下心。

更何況,老爺子覺得划算,幾個大儒的命,可以換來大明富強之法,相比萬千百姓的生計,這幾個大儒也算死得其所了。

“皇爺,我等死諫,絕不會將皇爺牽扯進來!”

徐旭顫巍巍道:“多謝皇爺成全,天佑我大明萬世昌盛啊。”

話罷,徐旭站起身,就要慷慨赴死。

可就在這時,一位大儒已經站起身來,朝朱棣大吼道:“皇爺,臣楚遠山,死諫大明了!”

話罷,楚遠山怒吼一聲,直接衝向了龍柱。

朱棣神情複雜,眼睜睜的看著。

“砰!”

龍柱被撞得顫抖了一下。

腦袋,瞬間頭破血流。

鮮血,濺在了他血紅色的官袍上,楚遠山緩緩的倒了下去。

太監們被這砰地一聲,嚇得死死低頭,渾身輕顫。

徐老望著楚遠山倒下的身影,眼中老淚縱橫:“遠山,好走。”

那些大儒,也頃刻淚如雨下,直接衝到了楚遠山身旁,將他扶起。

楚遠山氣息遊離,滿臉鮮血橫流,只喃喃道:“我總算對得起這一身紅袍了……”

這身紅袍官服,是百姓血染,穿上這身衣服,就要對得起這天下百姓啊!

一個太監忙走過去,探了探他的鼻息,隨後跪在地上,顫顫巍巍,大喊道:“皇爺,楚大人死了!”

朱棣頷首,複雜的看了那群紅袍一眼,淡淡道:“把楚大人的屍體收回去吧。”

“告訴禮部,楚大人為國為民,死諫而死,理應以國禮厚葬。”

頓了頓,朱棣繼續道:“再給他的妻女,送些良田去,以後朝廷多一隻眼睛照看著。”

那太監忙點頭稱是。

徐旭等一眾大儒,頓時再次跪下,拱手道:“多謝皇爺隆恩。”

朱棣轉身,回到了尚書房,臉色默然許久。

吩咐人將紀綱給喊來,朱棣這才問道:“這主意是誰出的?這群腐儒今天怎麼開竅了。”

紀綱忙道:“是太孫的主意。”

朱棣臉色舒緩,呵呵一笑:“臭小子,我就知道是他。”

“為國為民,好一個為國為民啊。”

“是他點醒了這群腐儒啊。”

朱棣欣慰之至,又問道:“是他攛掇這群腐儒撞柱的?”

紀綱忙道:“太孫不是那麼狠毒的人,是徐旭他們自己的主意。”

朱棣頷首,不是就好。

雖說事是好事,但攛掇別人來送死,終究手段狠辣了些,朱棣還不想看到太孫不擇手段。

不過,這事兒的確是太孫給自己解決大難題了。

“行,你從我的私庫裡再撥款去給那批太孫私軍,務必要將他們訓練到最強,裝備到牙齒。”

朱棣想了想,繼續道:“北平的宮殿,再給太孫加蓋一座,同樣用最好的材料,不得馬虎。”

紀綱心中咕咚一聲,只覺這皇恩深重啊。

以後一定要好好抱緊太孫的大腿啊。

“是!”紀綱道。

……

訊息,很快傳了出去。

十幾位大儒,抬著他們同僚的屍體出了皇宮。

他們走得緩慢,淚水縱橫,但一個個卻眼神堅毅,彷彿要將死諫之事進行到底。

徐老在前走著,終於將楚遠山的屍體抬出了宮門,這才沉聲喊道:“青山可埋忠骨,雖死猶生,遠山,你走好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儒們老淚縱橫,抬著楚遠山的屍體,快步前行。

這一路上,不知多少人看見了。

沿途的百姓,學子,商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訊息,迅速傳了出去。

兩個鐵憨憨趕去湊熱鬧,正好就瞧見那群腐儒抬著一具屍體在城內遊走,頓時嚇得連忙去稟報朱辰。

朱辰聞言,迅速趕了過去。

果然,他在大街中,看見了楚遠山被大儒們抬著,正在遊街示眾!

徐老在前,扔著白色的紙錢,顫巍巍道:“魂歸來兮,安天下兮。”

“魂歸來兮,安天下兮……”

白色的紙錢灑落,沿街掉了一地,四周的百姓紛紛圍觀。

因為,他們看見,這群人穿著紅色官袍,那死了的屍體也撞得頭破血流,他們想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三三兩兩的百姓,在對著他們指指點點。

有的在好奇,有的說官員都不是好東西,死得好。

唯有朱辰大概能猜到,到底發生了什麼。

大機率是去死諫,永樂大帝不答應,所以撞死了一位大儒。

雖然知道他們的宿命,但當真正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朱辰的內心還是狠狠顫了一下。

那被抬著的屍體,是為國盡忠的表率啊。

死後,還得被這樣抬著遊街示眾,當真是死了,都在做貢獻啊。

朱辰沒來由的嘆息了一聲。

“我是不是做錯了?”

“我不該讓他們衝前鋒的,若不告訴他們,他們也就沒事了。”

或許,這就是他們的宿命吧。

朱辰心中複雜,不知道該說什麼,他跑到徐旭的面前,拱手一禮:“徐老,我不該告訴你們。”

徐旭呵呵一笑,揚起渾濁的臉:“遠山的魂讓我告訴你,他死得其所,你不用自責。”

“為國盡忠,這是我們讀書幾十載的最終宿命啊,孩子。”

朱辰聞言,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他讓開身子,讓徐老等人過去。

待他們走遠,朱辰對著他們深深躬身行禮。

這就是明初的讀書人,個個鐵骨錚錚,最有骨氣,遠超其他朝代的讀書人。

翠花詫異道:“東家,這人都死了,他們為什麼還要遊街示眾啊?”

秋香點頭:“是啊,莫非腦子被氣壞了?”

朱辰搖了搖頭,嘆息道:“商稅改革,不能由皇上答應,只能表現出一副皇上被迫答應的樣子,天下才不會有人唾罵皇上。”

“要讓人知道,皇上寧願他的大臣死,也不願違背祖宗。”

“所以,明天還會有人撞死。”

“去時十七個,來時十六個,明日還要在他們其中,再死一個……”

朱辰嘆息,又滿心敬佩。

之前,倒是他小氣了,還記著大儒們懟他,可現在他們幹的都是大事啊。

這場戲,還要演下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